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135题)_第1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135题)_第2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135题)_第3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135题)_第4页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13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2(共9套)(共135题)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单评述《四月行动纲领》。标准答案: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968年3~4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摆脱苏联模式,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实行政治经济改革。纲领的主要内容有:在政治方面,(1)主张党政分开,不能用党的机构代替国家机构、经济领导机构和社会组织;(2)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集会、结社、迁徙、言论和新闻自由,取消书报检查制度;(3)主张以民族阵线为基础,实行社会主义的多元化政治体制;(4)在民族问题上,主张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联邦制国家。(5)在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在进一步发展同苏联的“联盟和合作”的同时,发展同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在经济方面,纲领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其主要内容是:(1)改革计划体制,一切经济活动都应利用税收、利润、价格等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2)规定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都有独立自主权;(3)成立工厂委员会,它有权决定厂长的任免、利润的分配和职工的福利待遇等;(4)取消外贸垄断,企业有权独立进行外贸活动,国家只根据市场情况采取调节措施;(5)改革价格政策,缩小固定价格范围,逐步向自由价格过渡。《四月行动纲领》把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捷政府所有改革方案中最激进的纲领,各界群众举行各种集会讨论国家生活中的各方面问题,出现了“布拉格之春”的活泼局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以英国为例分析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标准答案:(1)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生产力的全面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产量都成倍成十倍的增长。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工业产值一直高于农业产值,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发展成英国五大基本的工业部门。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城市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61.8%,英国已经以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的面貌出现了。(2)工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工业革命前,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地区。经过工业革命,工业重心逐渐向北部推移,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新兴工业城市也日益发展起来。(3)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在英国得到确立。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工人严格地被组织在工厂中,成为依附于机器的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工人同农业的联系被割断了,工人的劳动也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工业中迅速得到确立。(4)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后果,是形成了近代产业资产阶级和产业无产阶级及他们之间的对抗。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受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冲击,英国社会原有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人数众多的工厂主和投资于工业的商人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形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农民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手工业在大生产的竞争面前纷纷破产,被迫加入工人阶级的行列。到了工业革命完成的阶段,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已基本简化成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个基本阶级的关系。(5)大大改进了英国的国际地位。18世纪以前,英国落后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1840年,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21%,国际贸易的25%。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6)超出英国一国范围具有世界影响。因人口流动,技术、产品输出向欧洲、美洲传播,国际范围内开始以英国、法国为标志,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向资本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及政治格局逐步建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剖析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三次高潮。标准答案:(1)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对亚洲的不断侵略,亚洲诸国的封建经济的逐渐解体,社会基本矛盾和与西方殖民者的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中期形成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其主要内容包括:印度士兵反英大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等。这次运动高潮的主力军是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印度部分封建王公也参加了反英起义。由于亚洲国家经济、政治的落后,这次运动未有先进阶级思想领导,而以宗教作为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手段。(2)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时期的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与瓜分世界殖民地的争斗,使亚洲诸国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深化,同时亚洲各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出现了早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时期亚洲诸国爆发了第二次民族运动高潮,其主要内容包括:1876年以来的奥斯曼青年党人的改革与立宪运动、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的成立、中国的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等。这第二次民族运动高潮发展的水平较之第一次已有所提高,它包含了下层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起义和早期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但前后两者尚未结合,也就是说,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尚未领导下层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3)20世纪初,亚洲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初步发展,本民族的资产阶级基本形成,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更趋激化,终于爆发了以“亚洲觉醒”为代表的亚洲近代第三次民族运动高潮,其主要内容包括:1905年伊朗革命、印度反英民族运动高潮、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这第三次运动高潮较之第二次又有所发展,下层人民群众的基本斗争与上层资产阶级运动开始结合,运动的总体由过去的“自发”开始走向现在的“自觉”,新兴资产阶级以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相号召,运动发展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东方屈服于西方”的大环境下,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近代亚洲三次高涨的民族运动都失败了。然而,这是被压迫民族前进中的失败。至20世纪后半期,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运动均获得了胜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标准答案:(1)原因:罗马共和国成立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加尖锐:政治上,贵族牢牢把持着国家大权,而平民则被完全排斥在政权之外;经济上,贵族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享有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的权利,平民不仅不能参加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而且由于共和初年频繁战争导致破产、失地,有的沦为债务奴隶,有的被卖往国外;在社会、法律地位上,贵族靠自己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权力,肆意解释法律加害平民,贵族与平民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平民不能与贵族通婚,为了改变这种地位和处境,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2)过程:相传,公元前494年,在平民的斗争下,平民获得推选保民官的权利。平民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不受贵族高级官吏的横暴欺压,如贵族通过违反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可以否决,其人身不可侵犯。公元前451—前450年,在平民的要求下,贵族被迫同意制定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典就其阶级实质来说,是保护贵族奴隶主利益的,但由于法律编制成明确的条文,且量刑定罪须以条文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公元前445年,平民又得到了与贵族通婚的权利。公元前367年通过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提出了三项法案:平民所负的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为偿还本金计算,尚未偿清部分分三年还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定为500尤格(1尤格约合1/4公顷);取消军事保民官,规定在两名执政官中,一名应由平民担任。它的通过,暂时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公元前326年通过波提利阿法案。取消了债务奴隶制,从此,平民免除了沦为债务奴隶的威胁。公元前287年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会议的决议对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至此结束。(3)意义:扩大了共和国统治的社会基础,打破了氏族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新贵族出现,氏族贵族与旧的平民概念消失,氏族制度的残余被彻底清除;奴隶制城邦共和制的国家机构和制度逐渐完善,更加适应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点解析: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平民反对贵族斗争是本章的重点,考生要注意从多方面掌握。答案仅为要点。5、谈一谈你对西欧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的认识。标准答案:经济上,天主教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一般占有各国土地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多,向全体教民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并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政治上,垄断意识形态,而且拥有自己的行政系统、税收和法律制度,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监狱。有时教皇甚至可以废除国王,将其土地转赠别人。由于教会与世俗权力之间的争斗,意大利、德意志等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罗马教廷发动十字军东侵,向东方国家掠夺财富,给近东地区和西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文化上,天主教会推行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阻止与宗教无关的世俗文化的发展,摧残古典文化,导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衰落。中古前期,特别是城市学校和大学兴起以前,天主教会完全垄断了西欧的教育。学校都设立在教堂和修道院中,训练教士和封建统治需要的人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根据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重大事件,阐述西欧地区在15—16世纪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标准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更大的海外市场;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社会货币需求量大增,西欧人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作了神话般的描述,更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找黄金的欲望,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成为西欧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强大驱动力;奥斯曼帝国对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的梗阻,造成西方市场上东方物资短缺,引起“商业危机”;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人文主义精神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2)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商业上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3)影响:①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最直接的后果是促使欧洲各国踏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新兴的欧洲资产阶级抱着发财的欲望,纷纷到亚、非、关洲进行殖民,疯狂掠夺资源,侵占土地,建立血腥的殖民统治,用征服、奴役以至消灭殖民地人民的办法积累资金,他们夺得的财宝,纷纷流入宗主国,并在那里转化为资本,西欧资产阶级利用这些资本扩大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建立殖民统治,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②引起了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彼此相隔绝的状况,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商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原来封建行会手工业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因而市场的扩大,刺激了正在萌芽中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使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阿姆斯特丹和伦敦逐渐代替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③价格革命。美洲的白银涌入欧洲,引起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西欧各国城乡雇佣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生活更加困苦,而新兴资产阶级及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和上层富裕农民更加富裕起来,“价格革命”也是资本积累的因素之一,它一方面沉重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者,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劳动阶级的剥削,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1)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革命运动。当十四、十五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束缚,因此社会上兴起了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资产阶级学者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重新研究已被埋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表面上“复兴古典学术”,实际上创造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并把它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们向物质世界探索的过程,那么文艺复兴就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探索的过程。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的进取精神,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①文艺复兴发现了“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它使一些有教养的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奋发进取、乐观奋斗,使资产阶级获得精神上的指引。(可结合一些人文主义者的著作来进一步阐述。)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成为这一运动的重要推动力。③打破了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基础。④文艺复兴创造出大量的极富魅力的精湛艺术品和文学作品,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无价珍品,永放光芒。(2)局限性:人文主义者对宗教既爱又恨,对教会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改革的道路;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古代受到维护的封建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1)原因: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教会的腐败、搜刮,兜售赎罪券;德国经济的发展:1517年赎罪券的兜售。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否定教皇的赎罪权,德国宗教改革由此揭开序幕。(2)内容:①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论基督教的自由”和“教会被虏于巴比伦”。②马丁.路德的宗教纲领——因信称义,即灵魂得救在于内心信仰,信仰来自于遵循《圣经》而非依从教会,教会是全体信众的教会而非教士的教会,淡化教俗界限。③马丁.路德的政治纲领——俗权至上与民族国家,即俗权高于教权,建立民族国家,建立民族教会。(3)意义:1552年《奥格斯堡和约》,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改革后期路德依靠贵族、背叛群众。知识点解析:结合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作答,此题具有较强综合性,考生注意语言要条理系统。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一直是各高校百考不厌的知识点,近年来“中国是否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引起学术界部分学者的关注,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又一次成为了热点问题,所以建议考生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读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对于这一题目既可以全面简略地谈论各个点,也可以着重将其中一点展开,引用细致的资料加以阐述。注意答案仅为要点,可自行补充。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对西欧其他国家宗教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路德的宗教主张是多年来经常出现的考研题目,考生还应注意闵采尔的主张、加尔文的宗教主张,试着将它们加以比较。7、评述标志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标准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爆发了三次帝国主义的争霸战: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这三次战争是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1)19世纪末,经济迅速增长的美国疯狂地向外扩张,被西班牙控制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古巴就成为它的首要目标。1898年4月,古巴三十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美国借口其缅因号战舰在哈瓦那港爆炸的事件,向西班牙宣战,进攻西属殖民地。西班牙战败求和。12月10日,美西签订《巴黎和约》。古巴形式上宣布独立,实际上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这次战争使美国夺取了大量殖民地,并强化了它向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次战争是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2)美西战争后,英国和荷兰殖民者的后裔布尔人为争夺南非、重新分割非洲殖民地,在1899—1902年进行了英布战争。最后布尔人失败,他们在南非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国并入英联邦的南非自治领,开始了英国白人殖民者对南非黑人实行残酷的种族主义统治。(3)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进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俄国战败,在美国调停下,9月5日日俄两国签订《朴次茅斯和约》。这次战争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到浩劫。战后,中国和朝鲜曾受到帝国主义的分割和压迫。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标准答案:(1)定义与性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该体系只是暂时解决了一战遗留的国际问题,同时也埋下了冲突的隐患。由于该体系自身包含有不少无法克服的矛盾,建立后不久就受到各方面的冲击,最终走向瓦解。(2)建立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原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于是一战后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重新安排成为历史的必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此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既有可能性又有必要性。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公约、九国公约,都具有这种资本主义世界整体性安排的特点;而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的规定,又是20世纪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的一种最初模式。(3)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来适应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其中凡尔赛体系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则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定的帝国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新的统治秩序。这个体系的实质就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4)进步性:凡尔—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大国按自己的意志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国际格局,具有暂时的稳定性。该体系用国际会议、各国协商、签订国际公约并建立国际组织来维护各国正常关系的方式,从运作方式上说是进步的、可行的,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5)局限性:体系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主要表现在: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集中表现在战胜国与德国。《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疯狂掠夺,引起德国人民强烈的复仇心理,随着国力的恢复和增长,特别是在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以后,开始要求修改条约,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在战败的德国持续蔓延。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德国的赔款问题贯穿于整个20年代,各帝国主义国家出于本国利益都力图将赔款支配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使赔款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从鲁尔危机到道威斯计划再到杨格计划,各国之间利益的争斗成为赔款问题最终没能解决的重要原因。意大利因为没有得到英法在密约中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并且扩军备战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③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在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侵略推行绥靖政策,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唆使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④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以牺牲部分弱小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利益为代价,如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共同宰割中国等,必然激起这些国家人民的反抗,加上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将战争消耗转嫁给殖民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逐渐高涨,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里一直冲击这种资本主义的新秩序。另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于两战之间。所有这些就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是十分脆弱的。如列宁所说,靠凡尔赛体系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又如法国的福熙将军所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系了一战到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美国凭借其世界经济领导地位参与许多重要的国际事务并起到决定支配作用,从而代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由“英国时代”走进“美国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一转变成为无法更改现实。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农业革命的中心以及农业革命的影响。标准答案: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中心有三个地区;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西亚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小麦等;东亚地区的农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等地,主要农作物是稻、粟、高梁、大豆等;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等。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第一,它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第二,它使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游荡不定的迁徙生活逐渐转变为定居生活。第三,它导致了人口的急剧增长。第四,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诞生。世界早期文明就是在农业革命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评述两税法实行的原因、内容及意义。标准答案:原因:唐中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大量逃亡,使得唐政府系之于丁身的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了。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为了整顿赋税制度的这种混乱局面,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缴纳,是为“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①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②“量出以制人”,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唐王朝以大历十四年(779)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的征收总额分摊于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某年所收最多钱谷总数,作为征收总额分摊于各地。因此,两税征收在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③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不过,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仅是很少的一部分。④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纳税的田亩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对不定居的行商按三十分之一征税(后改为十分之一),使其数额与定居的人负担大致均等。⑥无论户税和地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故名两税法。意义:两税法的实施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改革。首先,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政府对租调的征敛,主要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依据土地多少而征税。两税中的地税按田亩交纳,户税虽说依据资产多寡分等交纳,但田亩是资产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户税实际上也主要是依据土地交纳的。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均田制被破坏之后,土地占有情况愈来愈不均,于是舍人税地就成为税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舍人税地也意味着唐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其次,租庸调制之下,不管是田连阡陌的权要富室之家,还是仅占有少量土地的均田农户,他们向政府的交税都按丁交纳,每丁的负担完全一样,这是极不合理的。两税法推行后,资产少者纳税少,资产多者纳税多。没有土地而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再次,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因为不在当地受田,所以既不编人户籍,也不纳税。两税法规定无论主户、客户,均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从而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即使政府不增加税率,也会大大增加收入。但是,两税法也存在着许多弊端:①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得越发严重;②由于政府长期不调查资产,不检查户口等,造成负担不均;③两税法规定“量出制入”,致使税额不断增加,且后来除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④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绢帛缴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标准答案: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占领埃及,建立亚历山大里亚城;在高加米拉之战中击败波斯军队,灭波斯帝国;之后进攻印度,无功而返。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中亚和埃及等地区;促进了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东征也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简述希腊古典时代的史学成就。标准答案:希腊古典时期在社会科学方面业绩最辉煌的当推史学。这时期先后出现三位伟大的古典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的底斯和色诺芬。希罗多德被西方人士尊为“史学之父”,其传世之作名为《历史》,是以希波战争为主轴的通史般的巨著。全书分9卷,约有一半篇幅用来介绍埃及、巴比伦和波斯各东方古国的历史,其眼界之开阔、材料之丰富和文笔之生动都是古代史学中前所未见的。更为可贵的是希罗多德述史着重探究核实,所采史事皆经过一定的筛选、比较和分析,力求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为后世的历史叙述体奠定了基础。在希波战争的记述中,他歌颂希腊的爱国热情和雅典的民主精神,写下了许多有声有色、脍炙人口的篇章,因而《历史》在西方始终是最受欢迎的史书。修昔的底斯的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曾任雅典将军并参与作战,后因故被流放,遂专心记述这次他认为是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战争。他的特点是在纪实求真方面更为精到,非常注意对史事去粗取精、辨伪存真,因此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为古代其他史家所难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近百万言,详略得体,精彩纷呈,而史笔之老练遒劲,论述之精辟严密,皆不愧为西方史学的楷模。色诺芬出身雅典上层公民,拜苏格拉底为师,政治观点与柏拉图相近。但他军政阅历丰富,学识广博。史学而外,在军事学、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哲学方面都有建树。他的主要历史著作是《希腊史》,有意作为修昔的底斯的续篇,记述公元前411年至公元前362年的史事。其书隽永可读,既精于记述亦富于情趣,仍属古典史学的上乘之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西欧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标准答案:西欧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是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名义上,国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除王室直接经营的土地以外,他把其余的土地以采邑形式分封给公爵、伯爵、大主教、修道院院长等教俗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仿效国王的样子,把自己直接经营以外的土地分封给男爵、子爵等中等封建主,中等封建主再仿效前例,把自己经营以外的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士。这种层层分封的结果,就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封建封君封臣等级制度。在上的称封建主,又称宗主。在下的称封臣,又称附庸,主臣之间互有义务。封主要保护封臣,调节他们之间的争讼;封臣要对封主宣誓效忠,还要为封主尽三种义务:一是帮助。当封君遇有战事时,封臣要为封君服军役。在封君遇有紧急需要时,封臣要有义务给封君以金钱上的帮助。二是劝告。封臣有义务参加封君召集的各种会议,对某些重大问题向封君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封君作出正确判断或壮大封君的声势。三是效忠。一个封主在其辖区内拥有一切权力,可以设立法庭,征敛赋税、铸造货币、随意支配农奴,等等。因此这种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度,不仅造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而且还形成了金字塔式的阶级关系,处在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广大农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教皇国是如何形成的?标准答案:自开国君主克洛维起,法兰克的历代国王都与教皇相勾结,以便在教皇的支下,巩固并扩大自己的势力,而教皇也需要世俗政权的支持,以便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位。这样,政教之间便紧密地勾结起来。8世纪中叶,掌握墨洛温王朝实权的宫相矮子丕平想废黜墨洛温王朝的“懒王”而自立,教皇扎里斯看透了他的意图,便借机行事,对他进行支持,于751年在苏瓦桑为他举行了特别的涂油仪式,奉称他为“神圣的君主”。丕平为感谢教皇对他的支持,应教皇之请,两次进军意大利,击败了威胁教皇的伦巴第人,并于756年把夺回的拜占庭的拉文那总督区赠给了教皇。从此,教皇便有了自己的领土,组成了教皇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尼克松主义的内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尼克松主义是尼克松总统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第二世界力量增长、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以及国内多种危机爆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一文,表达了这个主义的萌芽主张。1969年7月25日,他出访亚洲途经关岛,谈到了美国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其要点是: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集体安全是美支持其盟友对付国内或核大国的威胁所谋求的一个目标。这就是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这一亚洲政策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以后,尼克松在历年的国情咨文中,进而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1970年他把这个主义归结为美国与其全球盟友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并指出其中心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1971和1973年,尼克松又宣布,此主义代表美国对全世界的基本立场。狭义上,这个主义只限于美国调整其海外义务,以及与其盟友的关系;广义上,还包括对中苏政策的总方针,即“实力”加“谈判”。尼克松在1970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并指出后两点是对共产党国家政策的两个方面。尼克松主义修改了核优势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作为欧洲侧翼的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以“一个半战争”的设想代替“两个半战争”的设想;同时主要准备打常规战争。以后,他又把“新和平战略”与“尼克松主义”交替使用。尼克松主义是尼克松政府多极均势外交的指南,它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标志着从杜鲁门主义开始的冷战、遏制政策的结束,成为以后几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试论“文化大革命”。标准答案:(1)“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矛盾、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中共中央、毛泽东在1957年以来,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逐渐形成的一套“左”倾错误理论。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和持续的直接原因。第二,个人专断作风和个人崇拜现象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也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第三,林彪、江青、康生等人的不断利用毛泽东的错误,进行反革命活动,是“文化大革命”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原因。第四,毛泽东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错误认识,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第五,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苏联向中国施加政治、军事、经济压力,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反修防修,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国际背景。第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史无前例的,在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曲折和失误。中国千百年来受到封建专制主义和小农平均主义的影响,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根源。(2)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先后出现了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贯穿始终,但从整体上来看,“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第一,毛泽东虽然亲自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所犯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的动机是想要阻止资产阶级复辟;这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企图篡党夺权、阴谋推翻党的领导,性质截然不同。第二,虽然林彪、江青两大反革命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窃取了很大一部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但最终未能取得最高领导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没有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没有变。由于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最终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纠正了“左”倾错误。第三,“文化大革命”中大量斗争发生在人民内部,使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陷入极不正常的状态之中,是一场严重的内乱。(3)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大灾难,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第一,在思想上,“文化大革命”混淆是非,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四处泛滥,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简单化,在一系列理论上、政策上造成了严重的错误。第二,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给中国的人才建设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第三,严重破坏了生产,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第四,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教育、科学技术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第五,组织上,“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受到了破坏。(4)“文化大革命”是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失误,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一次错误实践,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国家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二,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三,必须正确处理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反对个人凌驾于党、国家和组织之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第四,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要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必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扬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全体党员和全体公民的民主权利,使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第五,必须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必须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完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标准答案:宋太宗以后,宋防弊之政的隐患逐渐暴露出来,其最集中的体现则是时人概括的“积贫积弱”。积贫即财政危机,积弱即军力衰弱不堪。积贫又有“三冗”之说,即“冗官”“冗兵”“冗费”,其中冗官、冗兵为因,冗费为果。(1)冗官——真宗以下,官僚队伍日渐增长,严重超编。冗官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官僚机构设置叠床架屋,职能交叉,因人因事添设职务。就入官途径而言,科举、恩荫、进纳、吏员出职诸途并开;官员待遇优厚,可以荫子;官愈冗而费愈冗,相关的还有冗员。(2)冗兵——军队数量更是恶性膨胀。冗兵的产生源于宋朝的养兵政策。宋初继承中唐以来募兵制并加以发展,使兵、民互相绝缘,将其作为消除动乱的良法。每年灾荒,即大行招兵,入伍者可携带家属,倚食于朝廷。又实行更戍法,频频调动。如此皆导致军费直线上升,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3)冗费——冗官耗于上,冗兵耗于下,加上其他费用,财政出现问题。宋朝财政管理不善、机构重叠、彼此牵制、互不相知、互不调用。财物积库不能正常流通,为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皆此种种,宋财政危机日益严重。(4)宋虽巨资养兵,却未得其用,对外被动挨打,屡战不胜。积弱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军政败坏。由于实行养兵政策,招兵过滥,导致军队素质下降;军士骄惰,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除此之外,另有,其一,军事指挥混乱,将从中御,以文制武,兵权分散,互相牵制。其二,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上下无凝聚力。其三,消极防御,战略呆板,兵分势孤,被动挨打。其四,长期重文轻武,忽视将才培养,将领有勇无谋,临敌每多失当。知识点解析:宋代的积贫积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需要考生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才能较好地把握这个问题。应该看到,积贫、积弱以及三冗之间的因果关系。3、简述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俄(苏联)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演变的基本情况。标准答案:十月革命以后,苏俄为尽快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的建设争取时间,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俄国付出了大量的赔款和领土作为赔偿,退出一战。而协约国的英、法、美、日等国则妄图以武力将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先后对苏俄进行了三次武装干涉,都以失败收场。在这一时期,苏俄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基本上是对立的。进入20年代,随着帝国主义对苏俄武装干涉的失败,苏俄同帝国主义进入了一种均势,开始了和平建交。1921年苏俄同英国签订了《英苏贸易协定》,相互保证放弃任何反对另一方的敌对行动和宣传、恢复贸易等。以此为契机,德国、挪威、奥地利、意大利、瑞典等国也先后与苏俄签订了类似的双边贸易协定。在1922年的热那亚会议期间,苏俄同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开辟了苏德长达10年的友好合作时代。到1924~1925年,资本主义各国纷纷从法律上承认了苏联,除美国以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同苏联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20年代后期,英国中断同苏联的外交关系,但未能带动其他国家一起联合反苏。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仍旧保留了和苏联的友好关系。30年代前期,建立了法西斯统治的德国积极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苏联与德国的关系恶化。但苏联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加深。1933年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形成了第二个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高潮。1934年加入国联,并于1935年同法国签订了互助条约,此后同其他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从而为集体安全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30年代后期,英法对法西斯势力推行绥靖政策,不愿同苏联真正地合作,试图将法西斯势力引向苏联,苏联与英法的关系恶化,而与德日法西斯势力达成协定,在欧洲于1939年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退出了反法西斯联盟,退出了英法的阵营。在亚洲于1935年同日本达成协定,承认伪满洲国。但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对日本的挑衅坚决回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标准答案: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简述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标准答案:(1)“科技立国”战略,是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性的因素。20世纪70年代之前,日本采取的是赶超先进国家的传统战略模式,但又根据国际形势和本国情况进行了改革,狠抓带头工业的复苏和发展,从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处于新的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革命之中,日本面对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技术较量,也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制定了新的社会发展战略模式,即“科技立国”的战略模式。(2)所谓“科技立国”的战略模式,也就是以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世界加工工厂,以克服资源上的缺陷,从而保证经济大国的地位。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大体可以表述为:从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入手,在应用中模仿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改良和创新,进而开发“自主的”尖端科学技术,使科技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以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3)具体来讲,日本的“科技立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把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服务体系化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②加强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技术和空间、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③大幅度增加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使投资经费提高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5%~3%。④建立高技术密集型的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多样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以及技术输出。(4)日本的“科技立国”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效。所谓“科技立国”,除了经济发展的内容外,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还提出了政治军事上的目标,即提高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政治地位,使其成为与经济地位相称的“政治大国”。同时,通过所谓的“综合完全保障战略”,扩充其军事力量,使其从军事小国发展到拥有中上等军备规模的国家。通过上述方面的努力,日本为自己设定的总目标是,截至20世纪末,成为世界上政治、经济、技术三位一体的头等大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标准答案:在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的西欧,罗马天主教是整个封建制度的巨大国际中心,它把四分五裂的西欧世界联合成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并给封建制度戴上一个神圣的光环;它按照封建制度建立了自己的教阶制度和教皇国,不仅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还是政治和精神统治的核心,应该说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有万流归宗的特殊地位,对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和民众社会生活习俗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森曾说过“教会是用它自己的精神传统统一了罗马文化的社会传统,因而在一个既需要社会领袖又需要宗教领袖的社会中,起着双重的作用”。基督教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立教阶制度,并给封建制度涂上一层神圣的灵光,把世俗的封建制度神圣化,教会即是封建主,又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作为封建主,教会占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地产,它和世俗的封建主一样,在其领地上组建庄园,剥削农民,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出卖各种“圣物”,搜刮民脂民膏。但作为古典文化的保有者和传播者,则起了非同一般的作用。蛮族只是用政治军事力量征服并统治罗马帝国,而教会却负责除此之外所有的诸如知识文化、道德权威、生产组织、社会秩序等方面。人们习惯把教皇而不是蛮族国王作为社会领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隋唐民族关系的特点、作用。标准答案: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唐朝前期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会盟。在这五种主要方式中,和平方式是主流,这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开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民族间友好交往的整体趋势。作用: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知识点解析: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是历年考研命题的重点,形式也是多样化的,考生要做全面复习准备。8、简述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据说,李悝是孔子弟子卜予夏的学生。李悝在任相期间,得到国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1)废除官爵世袭制。对于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2)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以此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4)实行“平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多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5)改革军制,精选武士。中选者免除全家徭役,并奖给田宅。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弭兵之会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标准答案:从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卒,至公元前580年的11年间,晋、楚两国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使得两国的实力都大受损耗,疲于应对,所以都有缓和关系、停止战争的愿望。在晋楚争霸的同时,处于两国中间地带的中原小国,基本上全都被卷入战争中,深受战祸侵扰,他们同样有停止战乱,保持和平的强烈愿望。弭兵之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第一次弭兵之会由宋国自公元前579年发起,宋大夫华元向晋、楚两国发出会盟的提议,其后两国派出代表在宋国订立盟约。双方保持了三年的和平,但是三年之后楚国撕毁盟约,向北侵扰郑国和卫国。后晋楚两国大战于鄢陵,楚国战败。第二次弭兵之会同样由宋国发起,发起人是宋大夫向戌,此时的晋国深陷国内的六卿争权局面,而楚国则因东边的吴国崛起,没有北进的精力,二者都没有了在中原作战的情绪。所以这次弭兵之会得到了二者和其他诸侯国的响应,公元前546年,共十四国会盟于宋,同尊晋楚两国为盟主。第二次弭兵之会后,晋、楚两国之间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很少,中原小国不再受大国争霸战争的困扰,为春秋后期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局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士族的源流和在西晋的发展过程。标准答案:士族基本形成于西晋时期,但是源于汉魏。东汉末年由于九品官人法的实行,地方上选人任用的决定权掌握在有势力的大族手中,他们可以随便地操控人员的任免,所以门荫成风,实际上不论政局的变化如何,基本上都没有撼动这些大族积累的世家资本,所以他们世代为官,享受荣华富贵的待遇。西晋时期,虽然当政者意识到来自士族的威胁,但是除了对其掌握的军权有一定的限制外,其他措施都没有起到限制士族的作用,占田制本来希望可以控制士族的规模,但是客观上却助长了士族集团的进一步膨胀,他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占有大片的田地的加上他们非法占有的国家土地和强占自耕农的田地,规模之大,基本实现了自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土地的增加又使他们大量地招募宾客、部曲,大量的破产农民依附士族,帮助其进行生产,这些都是士族权力扩大的标志,国家基本上无力对其进行有效的限制和控制,所以,也成为了西晋政权最后瓦解的深层原因之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谈一谈对第二条反蒋战线形成的认识。标准答案:解放战争时期曾经形成了两条反蒋战线:一条是“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而另一条是国统区的反蒋战线。(1)第二条战线是以学生运动为先锋,由国统区各被压迫阶层所组成的爱国运动。(2)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方面的。①它是国民党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继续坚持独裁政策,违背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实行残酷的特务统治,其中更深层的原因即经济原因。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导源于国统区的经济危机。抗战已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抗战后一度恢复,可是内战使经济又迅速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财政金融极端混乱。②第二条路线的形成也与中共的发动和领导有关。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前线武装斗争的同时,加紧在国民党的后方宣传鼓动,制造机会。另外各民主党派也积极进行活动组织,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力量。③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还有一个不为重视的原因,即抗战的影响。群众对国民党的反感与国民党的危机特别是经济危机并非一日形成的,而是自抗战以来各种因素堆积的结果,解放战争时期来了一个总爆发。国民党接收敌占区,它的社会触角未能及时深入社会底层,因而造成无序状态,这就为各种势力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扩大在打倒蒋介石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在战略上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第二条战线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的独裁事实,从而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同时国统区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不断发生,又使蒋介石将部分军事力量从前线调回后方。其次,第二条战线配合了解放军接管城市。第三,它积蓄了力量,锻炼了革命者。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人都经受了严格的革命锻炼,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知识点解析:对于第二条战线的研究和争论一直很多,关于它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它的影响等等都是争论的焦点,考生应该关注这些争论,在答题时最好也要涉及,这样就能很好地显示考生的知识面。12、如何看待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标准答案: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即在社会大动荡和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宽刑薄赋、奖励生产、保养民力、增殖人口的政策,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一方面,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是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于政所做的积极有为的调整,实施较为开明的政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是地主阶级要求长治久安的意志表现,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其实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英国封建制度形成的过程。标准答案:英国的封建化开始于7世纪初期,到12世纪上半期基本完成。期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诺曼底公爵征服以前为第一阶段,其后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初期,农村公社还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私有制的发展,农村公社逐渐走向解体,出现了一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农民。同时由于战争的破坏、贵族的兼并,大约从9世纪起,自由农民逐渐走向破产。总的来说,在这一阶段中破产的农民沦为自由佃农的较多,沦为农奴的较少。在自由农民破产的同时,一些贵族通过对农村公社土地和小农土地的兼并,或通过国王的赏赐而成为封建领主。但这时的封建主对于自由佃农的权力还不像后来对于农奴的权力那样大。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以后,没收了大部分盎格鲁、撒克逊贵族的土地,并且除了自己直接占有的一部分外,其余的土地分封给随他人侵英国的教俗大封建主,而这些教俗大封建主又分一部分土地给他们的附庸,这样就加速了封建庄园制的形成,特别是1086年《末日审判书》的制成,更加速了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因为在调查时,把各种依附者、大部分自由农民和一部分的奴隶都化为农奴,从而使自由农民农奴化,而自由农民农奴化的过程也是封建化的过程。这样,到12世纪上半叶封建制度最后在英国确立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①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打断了间接过渡政策的实施。②1918年夏秋,帝国主义干涉军和白卫军占领了苏俄3/4的国土,使苏维埃国家陷入了四面被围的困难境地。苏维埃政权同乌克兰、乌拉尔、西伯利亚以及顿河等流域这些最富饶的粮食、原料和燃料产地都失去了联系。为了动员一切人力物力保证前线的需要,1918年9月初,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把国内一切工作纳入战时轨道,并实行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这些措施总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除了当时对敌斗争的特殊需要外,还与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存在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有关。(2)主要内容:①全部工业国有化。除原来已没收的大企业外,把所有中、小型企业统统收归国有,并在企业管理上实行适度集中制,国家垄断企业的产、供、销大权。②余粮收集制。③国家垄断贸易。取消贸易自由,禁止一切私商活动,对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供销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有组织的定量分配,货币职能大大缩小。④实行非现金结算,准备取消货币。1919年1月,苏维埃政府作出了实行非现金结算的决定,起初只在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事业单位内实行,后来又扩大到合作社组织,并且撤销了银行,禁止再以现金、支票等作为结算手段,采取货币实物化的措施,货币关系几乎名存实亡。⑤实行普通的强迫劳动和义务制,贯彻“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所有的成年人都必须无报酬地参加劳动。(3)“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适应当时严酷的历史环境的特殊经济政策。作为一种战时措施,可以说获得了完全的成功。在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保证了红军的物质需要和后方城市居民的最低需求。因而保证了国内战争的最后胜利,捍卫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绩。但是,作为直接过渡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是脱离了俄国的客观实际条件,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简述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原因、进程和意义。标准答案:(1)三个阶段。起步阶段:“舒曼计划”的提出到《罗马条约》的签订。发展壮大阶段:《罗马条约》的签订到《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之前。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全面深化与扩大:1997年10月,欧盟签订《阿姆斯特丹条约》。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2)必要性:①战后西欧衰落,各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②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恢复发展经济。③西欧面积小,资源相对贫乏,各国意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必须打破国家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一体化。(3)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没有太大差异,历史上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政治上,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③各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4)目的: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5)性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出面协调建立的国家间的经济联盟。(6)作用:①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治一体化的进程。②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了两极格局,促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③维持了西欧各国长期友好合作的局面,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西欧同第三世界国家保持着密切联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市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简答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3套一、简答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简述士族的源流和在西晋的发展过程。标准答案:士族基本形成于西晋时期,但是源于汉魏。东汉末年由于九品官人法的实行,地方上选人任用的决定权掌握在有势力的大族手中,他们可以随便地操控人员的任免,所以门荫成风,实际上不论政局的变化如何,基本上都没有撼动这些大族积累的世家资本,所以他们世代为官,享受荣华富贵的待遇。西晋时期,虽然当政者意识到来自士族的威胁,但是除了对其掌握的军权有一定的限制外,其他措施都没有起到限制士族的作用,占田制本来希望可以控制士族的规模,但是客观上却助长了士族集团的进一步膨胀,他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占有大片的田地,加上他们非法占有的国家土地和强占自耕农的田地,规模之大,基本实现了自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土地的增加又使他们大量地招募宾客、部曲,大量的破产农民依附士族,帮助其进行生产,这些都是士族权力扩大的标志,国家基本上无力对其进行有效的限制和控制,所以,也成了西晋政权最后瓦解的深层原因之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方式及其影响。标准答案:(1)原因:10世纪至11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不断产生,其中有些城市是从古罗马时代一直传下来的,有些城市是在中世纪才兴起来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外族的侵袭,所以是城堡式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已完成了封建化过程,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益趋复杂,一个农奴已不能完全胜任,在这种情况下,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手工业者离开庄园集中到新旧城市里进行生产,使它们的生产性质和目的也发生变化,原来为领主贵族和自家生活需要而生产的手工业,变成为出卖而生产的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使西欧的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兴起是以西欧封建社会最初几百年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作为社会前提的,农业是封建经济的基础,没有必要的原料和粮食供应,没有农村销售商品的市场,城市的兴建是不可能的。中世纪初期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耕种方法改善,收获量有所增加,从而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2)方式: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是城市居民反对封建农奴制度,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西欧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这主要是因为封建主的横征暴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要求脱离领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最终引发了斗争。这一斗争始于11世纪,直至13世纪,遍及西欧各地,由于城市所处的具体条件不同,斗争形式和斗争所取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有的城市利用王权与地方领主间的矛盾,从国王或地方领主处取得特许状,获得一定的自由和自治权利,有的用赎买的办法摆脱一些封建义务,有的演变成武装冲突,如米兰在11世纪中叶开展反对领主的斗争,领主的军队被赶出城市,虽然他们又包围米兰达三年之久,但还不得不承认它的自治,科伦市民的武装在13世纪与领主科伦大主教的军队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到了13世纪末才争得“自由市”的地位。(3)影响:首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使西欧出现两大商业区:一是地中海商业区,一是北海和波罗得海商业区,成为后来商业资本文明的基础。其次,城市成为新事物的发源地。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使西欧从黑暗的中世纪中解脱出来,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城市不仅改变着客观条件,也改变着自身。从客观条件来看,不仅瓦解和破坏了乡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且商业要求统一的民族市场,而以商业为主的城市必然要求贸易自由,反对封建割据,进而支持王权加强和国家的统一。这样,国王为城市不断颁发特许状,城市为王权不断提供资金来源,从而使西欧逐步形成英国和法国式的等级议会君主制和统一的民族国家。从城市自身发展来看,一是商业大气候必然改变阶级关系的构成,即资产阶级的前身——市民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前身——平民阶级产生了。二是城市成为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巴黎和会》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为什么?标准答案:(1)性质:由英、法、美等大国支配的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分割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2)原因:①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操纵下进行。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1919年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离会,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的形式控制。27国全体会议,和会期间仅开过6次,止于形式。②美、英、法、日、意五个主要战胜国带着不同的掠夺要求和争霸计划参加巴黎和会,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明显。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日、意五大国带着各自争霸的计划和掠夺的要求激烈争夺。1919年1~4月,五国就制定对德和约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战后德国的西部边界、萨尔区归属、德国赔偿和德国的殖民地的处理等问题均因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分赃中各有图谋而成为和会中的难题。③签订了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和其他不平等条约如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匈牙利的《纳伊条约》、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等。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古王国时期埃及君主专制统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标准答案:古王国时期,埃及已成为一个统一国家,君主专制开始确立。国王是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集军、政、财、神诸权于一身,他视全国的土地为他的私产,随意把土地赏赐给官吏、神庙及为他所宠信的人;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对全国土地、人口、牲畜、财产的清查,是这种专制统治的重要表现,也是一种重要措施;一切高级官员,包括宰相均由他任命,各州州长由他随意调动,这些官吏也完全听命于国王。古王国时期,国王还被视为神,他们自命是太阳神之子,宣扬君权神授,以稳固王位。古王国时期,许多高级官吏;包括宰相在内,都由王室成员担任,有时由王子担任,以便将政权集中于国王手中。同时,国王统帅全国军队,也拥有最高审判权,他亲自或派亲信参加审判。国王最主要的行政助手是宰相(维西尔),主管行政、司法和经济,但不管军事,军队由国王亲自率领或任命其他人率领,以免宰相权力过大,不好驾驭。古王国时期地方上最重要的行政单位是诺姆(州),其行政长官为诺姆赫尔(州长)。州长由国王任命,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地方行政、统帅地方军队、维持地方治安、代收国家赋税、管理在该州的王室经济和国家地产等。他们多半是旧贵族,在地方上具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有时王权也要依靠他们。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标准答案:新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1)核心内容:①在改革旧经济关系、建立新经济关系方面用逐步过渡的方法代替直接过渡。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方面,在保证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发展国家调节下的商品货币关系。③实行物质利益原则,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④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2)目的:在于建立工农经济联盟,吸引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调动一切力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经济。(3)实质:新经济政策两个特征: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评价: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标准答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两者相较,既有共性,也各有特色。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相同点是:(1)二者的宗旨、路线相同,即以西方为榜样,以改革为手段,在保持封建特权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2)二者的历史背景相同,表现在两国都是封建国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都面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民族救亡和民主改革两大任务。(3)双方的领导人都出身封建家庭,富于牺牲精神。不同点是:(1)两国改革的侧重面不同。明治维新侧重政权改革和建设,戊戌变法的改革内容相对广泛。(2)两国改革的社会基础虽均是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派力量和正在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但明治维新的骨干力量是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他们以足以和中央分庭抗礼的强藩为依托,且与豪农富商和工商业者有密切联系;而戊戌维新的领导人是缺乏政治实践的知识分子和官僚。(3)两国的领导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精神状态方面有所不同。明治维新的领导人久经政治风浪考验,长于韬略、精明强千,而戊戌维新的领导人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准备,缺乏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4)国际上英美对二者的态度不一,英美对明治维新竞相扶植,对戊戌变法则持观望态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简述大化改新。标准答案: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因此年为大化元年,故名。(1)主要内容。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649年下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曼“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2)影响。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简述并评价雅尔塔会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