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1.2第一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1.2第一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1.2第一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1.2第一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1.2第一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课时跟踪检测(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的反应以及它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A.实验法 B.观察法C.分类法 D.比较法解析:选C研究过程需要用到实验法,观察两者反应的实验现象需要用到观察法,比较异同需要用到比较法,唯一用不到的就是分类法。2.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D题述所有性质都是钠的物理性质。3.下列关于金属钠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少量水中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D.钠钾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解析:选D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保存钠时必须隔绝空气和水,常保存在煤油中,A错误;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得到Na2O,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Na2O2,B错误;手上有汗,能与钠生成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不能用手直接拿金属钠,C错误;钠是热的良导体,且钠钾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与Na+的化学性质相似B.钠与水的反应放热C.实验室可用钠与水反应制备H2D.钠着火,可用水浇灭解析:选BNa可以与氧气、水等物质反应,而Na+不能,A错误;钠与水反应时,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使钠熔化的能量正是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B正确;钠与水反应过于剧烈,且不能将大块钠放入水中,故实验室中不用钠和水反应制取H2,C错误;钠与水也反应,故不可用水灭火,相反,如果用水,必然导致爆炸发生,D错误。5.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做上、下跳动解析:选D苯与水互不溶解,钠的密度处于苯和水之间,钠能与水反应而不与苯反应。钠与水反应放出的氢气使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做上、下跳动。6.将钠投入滴有石蕊的水中,下列有关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水溶液变为红色B.钠熔成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四处游动C.钠浮在水面D.有气体产生解析:选A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遇石蕊显蓝色。7.下列有关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和Na2O2都能与CO2、H2O发生反应,且产物相同B.Na2O和Na2O2不可以相互转化C.Na2O与H2O的反应为化合反应,而Na2O2与H2O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D.呼吸面具中Na2O2常作供氧剂,而Na2O不能解析:选DNa2O和Na2O2都能与CO2、H2O发生反应生成Na2CO3、NaOH,不同的是Na2O2与CO2、H2O反应同时生成O2,A错误;Na2O在空气中加热可以转化成Na2O2,B错误;Na2O2与H2O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C错误;由于Na2O2与水或CO2反应时有O2生成,所以可以用作供氧剂,而Na2O不能,D正确。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液体会变为红色D.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溶液中Na+浓度增大解析:选D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恢复到原温度,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Na+浓度不变。9.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A.氯化钡溶液 B.硫酸钾溶液C.氯化铁溶液 D.氯化镁溶液解析:选DA、B项中的阳离子不与NaOH反应,故没有沉淀生成;C项生成Fe(OH)3,既有红褐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D项生成Mg(OH)2,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10.将2.3g金属钠投入97.7g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等于2.3% B.等于4%C.小于4% D.大于4%解析:选D设生成NaOH的质量为x,生成H2的质量为y。2Na+2H2O=2NaOH+H2↑468022.3gxyeq\f(46,2.3g)=eq\f(80,x)=eq\f(2,y),解得x=4g,y=0.1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eq\f(4g,2.3g+97.7g-0.1g)×100%≈4.004%>4%。11.已知钠放置于空气中可发生如下变化:Naeq\o(→,\s\up7(O2),\s\do5(①))Na2Oeq\o(→,\s\up7(H2O),\s\do5(②))NaOHeq\o(→,\s\up7(CO2),\s\do5(③))Na2CO3·H2O根据此变化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①②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一种淡黄色物质,该物质可与CO2、H2O发生反应,根据以上叙述回答:①该淡黄色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②该淡黄色物质与C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得反应方程式为4Na+O2=2Na2O,Na2O+H2O=2NaOH。(2)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淡黄色的Na2O2,Na2O2与C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答案:(1)①4Na+O2=2Na2O②Na2O+H2O=2NaOH(2)①Na2O2②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12.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A、B、C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写出甲+B→C+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A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A为淡黄色固体,且是一种化合物,则A可能是Na2O2,则甲是Na,A与甲均可以与B反应,且生成的丙和乙可点燃再生成B,则B是H2O,乙为O2,丙为H2,C为NaOH,从而推出A为Na2O2符合题意。答案:(1)Na2O2H2O(2)2Na+2H2O=2NaOH+H2↑(3)供氧剂、漂白剂、消毒剂(任答一种均可)13.如图是“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的装置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该实验无法验证钠与水生成的气体,并且针对该不足对实验进行了改进。(1)甲同学查阅相关的资料,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金属钠用锡箔包起来后,刺些小孔)探究: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氢气?请从操作和现象两个角度进行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认为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需要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烧杯内,操作不太方便。且实际操作中,金属钠颗粒容易脱落,浮出水面,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又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金属钠用锡箔包起来后,刺些小孔用铁丝系在上端的橡皮塞上,玻璃管中的水中滴有酚酞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之前应该先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抬高左侧漏斗,让水与锡箔内的钠粒接触进行反应,发现集气瓶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钠脱离锡箔熔成小球,浮到液面上,在玻璃管内四处游动,溶液变成红色,左侧导管液面上升。你能否结合钠的性质分析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实验现象原因解释钠熔成小球钠浮到液面上溶液变成红色③将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接近酒精灯检验生成的气体,请思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待试管集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并从溶液中取出,移近酒精灯点燃,发出“噗”的声音(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钠的熔点较低,反应放热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③由于集气瓶中的氢气不纯,接近酒精灯时会有爆鸣声B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1.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消耗的氧气多B.两块钠消耗的氧气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解析:选A根据钠原子守恒和氧化钠、过氧化钠的化学式,Na→Na2O,Na→Na2O2,可知等质量的钠生成过氧化钠时耗氧多,生成的过氧化钠的质量大。2.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HCl B.K2SO4C.CuCl2 D.NaOH解析:选C钠遇水或水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故以上四个选项均能满足题干中有气体放出这一条件,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溶液质量减轻”。若投入金属钠的质量小于脱离溶液的物质的质量,则溶液的质量减轻。选项A、B、D中每有23g钠进入溶液均生成1gH2,溶液质量增加22g。C项中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还能进一步与CuCl2反应,析出Cu(OH)2沉淀,所以溶液质量减轻。3.2.3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可得3.5g固体(假设产物不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A.只有Na2O2 B.只有Na2O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解析:选C金属钠和氧气反应可生成Na2O或Na2O2,此题用“极值法”:若2.3g钠全部反应生成Na2O,由反应4Na+O2=2Na2O可得生成Na2O的质量为3.1g;若2.3g钠全部反应生成Na2O2,由反应2Na+O2eq\o(=,\s\up7(△))Na2O2可得生成Na2O2的质量为3.9g;现产物为3.5g,介于3.1g和3.9g之间,故产物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4.如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滴加了酚酞溶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A.U形管内的水变红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解析:选C此题解答时容易因定向思维而错选A、B,是因为没有注意到滴加了酚酞溶液的水是在U形管中而非试管中。由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产生的O2使气球a膨胀,同时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广口瓶中空气受热膨胀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d>c。5.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写表中空格: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CD(3)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