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五气象灾害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五气象灾害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五气象灾害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五气象灾害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十五气象灾害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素养评价十五气象灾害(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最容易发生的气象与水文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C.暴雪 D.洪涝2.图中M市发生上述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台风多发 B.夏季暴雨集中C.潮水顶托,下泄迟缓 D.地形平坦,排水不畅【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洪涝是最易发生的灾害。第2题,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洪涝灾害多发;根据所学知识,该地夏、秋季节多台风;潮水顶托,下泄迟缓,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不是该地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4.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解析】3选C,4选A。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平原地区,特别是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故易发生涝灾。我国平原都在东部季风区,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发生旱灾。第4题,P地在华北平原的北部,Q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进退。Q地一般在6月份降水多,易出现洪涝灾害,7月份由于雨带北移受副高控制而干旱;而P地在3~6月份由于雨带还没有来,气温已较高,易出现旱灾,到7、8月份雨带来后易出现涝灾。2018年8月16日,第18号台风“温比亚”在浙江玉环与上海之间的沿海地区登陆,这是继台风“摩羯”之后的一周内,5.台风多发生在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C.冬春季节 D.春秋季节6.台风带来的危害有 ()①出行困难 ②洪涝易发③作物受损 ④降温暴雪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5选B,6选A。第5题,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第6题,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风暴潮引起的,狂风、暴雨会导致出行困难及作物受损;暴雨会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源于热带或副热带,不会带来降温暴雪天气。【知识拓展】台风与飓风的异同(1)相同点:台风和飓风都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2)不同点:发生地点不同,称呼不同。在太平洋西部称为台风,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习惯上称之为飓风,印度洋上也称之为飓风。台风“梅花”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其中心位于13.4°N,136.1°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读台风“梅花”移动路径及影响范围示意图,完成7、87.从26日到29日,对“梅花”的移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直向东北 B.一直向西北C.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北,后向东北8.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会带来财产的损失B.发源于中高纬度的海区C.台风中心一定是低气压D.强度一定是随时间减弱【解析】7选D,8选C。第7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台风中心移动方向是先向西北后向东北。第8题,台风是热带气旋,台风中心一定是低气压;台风多生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区,其强度登陆后会逐渐减弱;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但不是所有台风都一定会带来财产损失。2018年12月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表为新疆乌鲁木齐城区11月3011121212日最高气温7-4-10-10日最低气温-3-15-16-16风力6~7级5~6级转3~4级3~4级<3级天气晴转中雪大雪转中雪小雪转多云晴9.此次寒潮来袭,乌鲁木齐形成的灾害性天气不包括A.低温 B.大风 C.大雪 D.暴雨10.此次寒潮源地,最可能是 ()A.西伯利亚地区 B.我国东北地区C.青藏高原 D.中亚【解析】9选D,10选A。第9题,寒潮带来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低温、大风和雪灾。第10题,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二、非选择题(共25分)11.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解析】该区域位于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答案: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方法技巧】洪涝灾害形成条件分析思路在区域图中,分析洪涝灾害的形成一般可采用以下三步:(1)根据气候看降水。由图示区域位置或其他条件判断出该区域气候类型,进而判定降水特征,是全年分配均匀还是季节分配相对集中。(2)根据地形看汇水。等高线稀疏,地势低平地区易积水,排水不畅。(3)根据水系看排水。如果水系排水条件好,则不易形成洪灾。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解析】从题干材料知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则表明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东北地区纬度高,积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错过最佳播种期,直接导致农作物生长期变短,致使农作物减产且品质下降。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13.“融化层”位于图中 ()A.① B.②C.③ D.④14.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 B.赣州C.南昌 D.清远15.“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 ()A.农业减产 B.破坏输电设施C.高速封闭 D.干扰无线电通信【解析】13选A,14选B,15选C。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2~4℃,②、③、④都位于0℃以下,所以只有雪花下落在①融化,“融化层”位于①处。第14题,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据图可知赣州正好符合这个条件。第15题,【补偿训练】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B.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低C.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增强D.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2)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寒潮发生频次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B.秋末和春初发生的频次低,但是强度比较大,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C.寒潮发生频次高的年份,农业生产的减产一定比较严重D.东北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高于南方,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小于南方【解析】(1)选B,(2)选D。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第(2)题,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冬半年,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冬季由于是北方农业生产的农闲季节,对农业影响较小,南方地区频次低,但喜温农作物所受影响大,故寒潮频次高,农业生产不一定减产严重。寒潮的危害严重与否主要看发生的季节,秋末和春初虽然寒潮频次低,但由于正值秋收或播种、果树开花季节,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读“中国小麦及柑橘冻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地区成为小麦严重冻害分布区的原因。(2)说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乙地区无冻害的原因。【解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