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知识梳理)-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知识梳理)-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知识梳理)-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知识梳理)-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知识梳理)-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知识清单)第一节首都北京(课本P60-67页)一、自然地理特点.地形地势:(1)北面是燕山,西面是西山,东面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主要地形类型是和。(2)地势总特点:高,低,由向倾斜。4、气候:(1)气候类型:北京属于典型的气候;(2)气候特点:夏季,冬季。(3)气候图:5、河流:(1)主要属于海河水系。(2)包括:①:永定河;②:温榆河;③:潮白河。二、历史文化传统1、悠久的历史:(1)早在70万年前,北京就有了人类生活。(2)在3000多年前这里形成了聚落中心,称为蓟。(3)六朝古都:燕、辽、金、元、明、清。2、旅游名胜:(1)长城、明清故宫(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另外还有四合院(体现北京旧城风貌)、胡同、紫禁城(居于旧城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牌楼、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等。在城市建设中,应对以上内容进行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3、北京位于几条交通干线的交叉点,又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交通方便。向东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联系黄土高原,向南进入华北平原。天津是其最近的出海口。4、历史文化:京剧、京城饮食、四合院、老字号、庙会等。5、旧城格局: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形成“”字形的城市格局。三、北京的城市职能1、北京是全国的中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2、北京是中心(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研究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3、中心(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的代表机构等)。4、中心: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四、北京的建设成就与未来发展1、北京市的概况:总面积:1.64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70万(2015年),全市划分为16个区。2、城市建设:(1)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区不断完善。建设了许多高楼林立的功能区,同时也注意保持旧城区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2)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3、交通建设: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北京既具有现代风貌,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特色。4、建设目标:北京正朝着“”的目标迈进。5、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业、会展业、文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发达,第二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6、北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北京的古建筑保护问题。北京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在城市建设中面临两难。(2)北京的水资源缺乏问题。密云水库是北京的主要水源。北京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缺乏。(3)沙尘暴。(4)交通拥挤。(5)住房紧张。(6)雾霾。第二节台湾省(课本P68-75页)一、祖国的宝岛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穿过台湾岛中部,跨越带和带,位于北半球纬度。(2)海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临,南临,西隔台湾海峡与相望。2、范围:台湾省包括主体,以及周围的、、赤尾屿等200多个岛屿。3、地形: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即南北走向,东北—西南),其主峰(海拔39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地势高低。故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4、气候:属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的中南部穿过。受纬度影响,气温南高北低。受地势影响,气温中间低,四周高(这是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年平均气温约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2000mm以上,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5、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丰富(受山地地形、面积狭窄、降水丰富的影响)。是岛内最长的河流。6、风景:(最大的湖泊)、野柳地质公园。7、矿产: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8、物产:(1)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大米()(2)盛产甘蔗和甘蔗()、茶叶(3)热带、亚热带水果()(4)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土地覆盖森林()(5)有“”之称,是台湾著名的树种,也是台湾特有的树种。(6)西海岸沙滩广布盛产海盐()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1、居民概况:(1)民族:①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8%,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台湾和福建等省都信奉妈祖。②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人口约占全省的2%。(2)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历史:台湾,在我国史书中记载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来侵略。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内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是海峡丙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三、自然环境的保护1、历史上,台湾以蔗糖、热带水果、樟脑、木材和鹿皮闻名。2、现在台湾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形成了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四、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1、农业(1)主要农产品:、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茶叶、甘蔗。(2)主要农产品分布:沿海平原地区和低缓丘陵区(受地形影响,种植业适合在地势相对较平缓地区发展)。(3)发展变化:近年来,台湾省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2、工业(1)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2)工业分布:主要工业中心沿台湾岛呈形分布(受地形和人口经济的影响)。(3)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海运发达,铁路和公路沿台湾岛呈环形分布(受地形、人口密度影响)。3、经济(1)台湾经济发展的过往:①20世纪50年代,以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属于初级产品,主导产业类型是原料密集型产业。②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主导产业类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主导产业类型是技术密集型产业。(2)型经济或“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3)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国资本。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4)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5)主要工业城市:台北、台中、高雄。第三节四川省(课本P76-82页)一、概况1、地理位置:四川,简称,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腹地,位于上游地区,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接陕西、甘肃、青海。2、面积:48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位,(仅次于新疆、内蒙古、西藏和青海)。3、人口:人口:8140万,居全国第位,(仅次于广东、山东及河南)。二、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1、地形特点:地形总体分为西部的和东部的两大部分。2、地势: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地势高低。3、四川最高峰:山:海拔7556米。4、河流:地处我国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大,丰富;西南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且集中。5、气候:四川省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是典型的气候,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降水量少而集中。四川盆地属气候,冬暖夏热,降水丰沛。有“天府之国”美誉。6、四川省主要自然灾害:地区川西高原山地四川盆地主要自然灾害7、生态环境的保护:(1)四川省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大,西部高原山地生态脆弱。同时,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2)保护措施:①;②;③。三、西部强省1、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省。2、工业:近年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水电、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3、农业: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肉、禽类生产基地4、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和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西部经济较薄弱。5、主要城市:(1)成都——电子、仪表、航空工业(2)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四、独特的地域文化1、文化:自贡灯会、彝族节、川剧(变脸)、川酒(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蜀绣、川菜。2、旅游资源:九寨沟、黄龙、卧龙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3、了解一下“蜀犬吠日”和“雅安天漏”第四节四川省(课本P83-87页)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泰宁县位于省西北部,山中段东南侧。2、地势:高,东南低或者是由向倾斜。3、地形:西北为;东南为。4、泰宁县属气候。年平均气温1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充沛,年降水量1700mm左右。5、水资源:泰宁县降水多,水资源丰富,由400多条峡谷。泰宁县城区主要位于盆地。6、丹霞地貌:是一个地质学上的名词,是由红色岩石组成的山地,而且处处奇峰异石,具有别处罕见的奇异景观。(1)“”:大金湖水上丹霞是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种类最齐全、景观最丰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2);(3)。7、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2010年泰宁县与广东丹霞山、湖南貴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人《》。二、人文景观1、泰宁素有“”之誉。2、比较有名的人文景观有:(1)泰宁古城(2)尚书第(3)南溪书院(4)甘露岩寺3、泰宁梅林戏。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年泰宁被被批准建立世界地质公园。2、年泰宁被批准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3、泰宁县划定丹霞地貌保护区的和界线。第五节四川省(课本P88-94页)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位置:(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内陆地区。(2)东起山脉,西至,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跨越的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3、地势和地貌: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地势高、低。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和等地貌类型。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4、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5、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①降水特征:;②土质特征:;③植被特征:;④人为原因:。(2)水土流失的危害①;②。(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千万吨化肥;黄河之害在于控制黄河泥沙,治黄的关键的控制黄土高原的。(4)要使黄河水质变清,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6、黄土的来源:“风成说”风成说: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关于黄上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1、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和。2、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1)等生物措施,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过度放牧的地方的牲畜数量,引进良种畜、禽,改天然放牧为圈养。(3)控制数量。3、保护措施:(1)生物措施:等。(2)工程措施:、等。(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三、黄土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1、“乌金三角”是指、、三省交界处(、、)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基地。2、煤炭特点:煤质好、埋藏浅、多可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3、该地煤炭输出方式:原煤输出(如北煤南运)、发电输出(如西电东送)、转化为煤气输出。第六节长江中下游平原(课本P95-101页)一、显著的区位优势1、位置和范围:(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2)长江中下游平原起止点:西起,东至。(3)纬度位置:28°N-32°N;110°E-120°E。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的小地形区:①平原;②平原;③平原;④平原;⑤三角洲。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的省份:省、省、省、省、省、省、市。4、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湖泊:湖、湖、湖、湖、湖。5、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河流:江、江、江、河。6、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水运发达,并构成的“”字形区位形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优越的自然条件1、气候:(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气候。(2)气候特点:夏季,冬季,。2、地形:以、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地平,江面宽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三、“鱼米之乡”1、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2、主要的粮食作物:。3、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籽、茶叶、柑橘、蚕茧。4、这里气候宜人,粮食一年熟,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四、沿江工业地带1、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矿产丰富;长江提供廉价的水运;城市密集,人才、信息、科技、劳动力等优势。2、工业发展特点:(1)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分布(1)以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2)以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五、人口和城市密集1、武汉:(1)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历来被称为“”之地。(2)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是长江“”的中转站。2、上海(1)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形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和作用。(2)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中心和中心。(3)上海发展经济的条件:①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得天独厚的便利交通;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基础雄厚;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高;优越的国家政策等等。②不利条件: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可以弥补不足之处。)(4)浦东①因位于黄浦江的东侧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前,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0年我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现已发展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②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③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第七节珠江三角洲地区(课本P95-101页)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2)珠江三角洲位于纬地区,处于热带与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3)珠江三角洲区域背靠祖国大陆,面临南海,交通便利。(4)穿过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下游,南临南海,被称为我国的“”。毗邻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2、范围(1)小珠三角:包括、、、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1)大珠三角:小珠三角+、。3、交通:记住铁路线线、线的位置。4、地形、地势:地形、地势。5、河流:有西江、北江、东江、珠江,河网密集。6、气候:①气候;②特点:夏季,冬季。③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十分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7、农业:①我国的基地(水稻)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香蕉、龙眼、荔枝、菠萝等)②农业③出口创汇农业基地(蔬菜、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等)二、外向型经济1、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1)优势条件:①便利;②丰富;③著名的乡;④邻,与隔海相望;⑤的支持。(2)不利条件:缺乏(为解决能源不足,建大亚湾核电站)。(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开发利用与海外特有的经济联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工业特点:是我国重要的基地。主要工业部门有服装、家电、食品等,销往国内外。三、香港和澳门1、香港(1)香港(HongKong),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和“”等美誉。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2)位置:珠江口侧,北与广东省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南临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3)范围:由、“”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104千米²。(4)地形:多,少(平原仅占全区面积的1/6)。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措施:,扩大陆地面积,建设。(5)气候:气候。夏季,冬季。(6)港澳地区不仅缺土地资源,还缺乏资源:①缺水原因:香港少,集水空间小;人口,需水量大;②解决措施:、、、等。2、澳门(1)自然环境①地理位置:珠江口南,背靠珠江三角洲,与珠海经济特区相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②范围:、、组成。陆地面积只有10.3千米²。③地形:主体是半岛,地形以为主。④气候:气候。夏季,冬季。(2)澳门的经济特点①被称为“”:中西文化融合,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三巴牌坊等。②经济支柱:、、工业、房地产业,近年来,澳门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多样化特征,博彩业比重有所下降。三、区际联系与共同发展1、经济特点。(1)香港:以为主,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2)澳门:业是重要支柱产业。2、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一直以来,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3、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4、香港的城市发展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以供城市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拓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同时注意城市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使之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知识清单)第一节首都北京(课本P60-67页)一、自然地理特点.地形地势:(1)北面是燕山,西面是西山,东面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山地。(2)地势总特点: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4、气候:(1)气候类型: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气候图:5、河流:(1)主要属于海河水系。(2)包括:①:永定河;②:温榆河;③:潮白河。二、历史文化传统1、悠久的历史:(1)早在70万年前,北京就有了人类生活。(2)在3000多年前这里形成了聚落中心,称为蓟。(3)六朝古都:燕、辽、金、元、明、清。2、旅游名胜:(1)长城、明清故宫(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另外还有四合院(体现北京旧城风貌)、胡同、紫禁城(居于旧城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牌楼、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等。在城市建设中,应对以上内容进行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3、北京位于几条交通干线的交叉点,又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交通方便。向东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联系黄土高原,向南进入华北平原。天津是其最近的出海口。4、历史文化:京剧、京城饮食、四合院、老字号、庙会等。5、旧城格局: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形成“凸”字形的城市格局。三、北京的城市职能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2、北京是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研究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3、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的代表机构等)。4、科创中心: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四、北京的建设成就与未来发展1、北京市的概况:总面积:1.64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70万(2015年),全市划分为16个区。2、城市建设:(1)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区不断完善。建设了许多高楼林立的功能区,同时也注意保持旧城区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2)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3、交通建设: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北京既具有现代风貌,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特色。4、建设目标: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5、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业、会展业、文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发达,第二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6、北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北京的古建筑保护问题。北京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在城市建设中面临两难。(2)北京的水资源缺乏问题。密云水库是北京的主要水源。北京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缺乏。(3)沙尘暴。(4)交通拥挤。(5)住房紧张。(6)雾霾。第二节台湾省(课本P68-75页)一、祖国的宝岛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跨越热带和北温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2)海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2、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主体,以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多个岛屿。3、地形:山地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即南北走向,东北—西南),其主峰玉山(海拔39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地势东高西低。故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4、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的中南部穿过。受纬度影响,气温南高北低。受地势影响,气温中间低,四周高(这是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年平均气温约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2000mm以上,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5、河流:湍急短促,大多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水能丰富(受山地地形、面积狭窄、降水丰富的影响)。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6、风景:日月潭(最大的湖泊)、野柳地质公园。7、矿产: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8、物产:(1)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大米(海上米仓)(2)盛产甘蔗和甘蔗(东方甜岛)、茶叶(3)热带、亚热带水果(水果之乡)(4)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土地覆盖森林(森林之海)(5)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樟树是台湾著名的树种,红桧也是台湾特有的树种。(6)西海岸沙滩广布盛产海盐(东南盐库)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1、居民概况:(1)民族:①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8%,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台湾和福建等省都信奉妈祖。②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人口约占全省的2%。(2)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历史:台湾,在我国史书中记载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来侵略。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内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是海峡丙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三、自然环境的保护1、历史上,台湾以蔗糖、热带水果、樟脑、木材和鹿皮闻名。2、现在台湾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形成了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四、富有海岛特色的外向型经济1、农业(1)主要农产品:水稻、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茶叶、甘蔗。(2)主要农产品分布:沿海平原地区和低缓丘陵区(受地形影响,种植业适合在地势相对较平缓地区发展)。(3)发展变化:近年来,台湾省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2、工业(1)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2)工业分布:主要工业中心沿台湾岛呈环形分布(受地形和人口经济的影响)。(3)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海运发达,铁路和公路沿台湾岛呈环形分布(受地形、人口密度影响)。3、经济(1)台湾经济发展的过往:①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属于初级产品,主导产业类型是原料密集型产业。②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进口一一加工一出口”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主导产业类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主导产业类型是技术密集型产业。(2)出口导向型经济或“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3)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国资本。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4)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5)主要工业城市:台北、台中、高雄。第三节四川省(课本P76-82页)一、概况1、地理位置: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接陕西、甘肃、青海。2、面积:48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五位,(仅次于新疆、内蒙古、西藏和青海)。3、人口:人口:8140万,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广东、山东及河南)。二、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1、地形特点:地形总体分为西部的川西高原山地和东部的四川盆地两大部分。2、地势: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3、四川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4、河流:地处我国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西南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且集中。5、气候:四川省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是典型的高原、高山气候,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降水量少而集中。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降水丰沛。有“天府之国”美誉。6、四川省主要自然灾害:地区川西高原山地四川盆地主要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雪灾、地震干旱、洪涝、寒潮7、生态环境的保护:(1)四川省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大,西部高原山地生态脆弱。同时,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要。(2)保护措施:①天然林保护工程;②退耕还林;③退耕还草。三、西部强省1、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省。2、工业:近年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水电、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3、农业: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肉、禽类生产基地4、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和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西部经济较薄弱。5、主要城市:(1)成都——电子、仪表、航空工业(2)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四、独特的地域文化1、文化:自贡灯会、彝族火把节、川剧(变脸)、川酒(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蜀绣、川菜。2、旅游资源:九寨沟、黄龙、卧龙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3、了解一下“蜀犬吠日”和“雅安天漏”第四节四川省(课本P83-87页)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中段东南侧。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或者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3、地形:西北为丹霞地貌;东南为低山丘陵。4、泰宁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充沛,年降水量1700mm左右。5、水资源:泰宁县降水多,水资源丰富,由400多条峡谷。泰宁县城区主要位于河谷盆地。6、丹霞地貌:是一个地质学上的名词,是由红色岩石组成的山地,而且处处奇峰异石,具有别处罕见的奇异景观。(1)“水上丹霞”:大金湖水上丹霞是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种类最齐全、景观最丰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2)峡谷大观园;(3)洞穴博物馆。7、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2010年泰宁县与广东丹霞山、湖南貴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二、人文景观1、泰宁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誉。2、比较有名的人文景观有:(1)泰宁古城(2)尚书第(3)南溪书院(4)甘露岩寺3、泰宁梅林戏。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2005年泰宁被被批准建立世界地质公园。2、2010年泰宁被批准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3、泰宁县划定丹霞地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界线。第五节四川省(课本P88-94页)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位置:(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内陆地区。(2)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跨越的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3、地势和地貌: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茆等地貌类型。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4、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整、支离破碎。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5、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①降水特征:夏季降水少且集中,多暴雨;②土质特征: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③植被特征: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少;④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早,人口增长快,过度开荒、过度放牧、采矿和修路破坏地表植被等。(2)水土流失的危害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千万吨化肥;黄河之害在于控制黄河泥沙,治黄的关键的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4)要使黄河水质变清,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6、黄土的来源:“风成说”风成说: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关于黄上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1、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干旱和水土流失。2、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1)植树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引进良种畜、禽,改天然放牧为圈养。(3)控制人口数量。3、保护措施:(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三、黄土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1、“乌金三角”是指晋、陕、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山西、陕西、内蒙古)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基地。2、煤炭特点:煤质好、埋藏浅、多可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3、该地煤炭输出方式:原煤输出(如北煤南运)、发电输出(如西电东送)、转化为煤气输出。第六节长江中下游平原(课本P95-101页)一、显著的区位优势1、位置和范围:(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2)长江中下游平原起止点:西起巫山,东至上海。(3)纬度位置:28°N-32°N;110°E-120°E。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的小地形区:①江汉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苏皖沿江平原;⑤长江三角洲。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的省份: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4、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洪泽湖。5、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河流:汉江、湘江、赣江、淮河。6、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水运发达,并构成的“T”字形区位形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优越的自然条件1、气候:(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地平,江面宽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三、“鱼米之乡”1、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2、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3、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籽、茶叶、柑橘、蚕茧。4、这里气候宜人,粮食一年两到三熟,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四、沿江工业地带1、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矿产丰富;长江提供廉价的水运;城市密集,人才、信息、科技、劳动力等优势。2、工业发展特点:(1)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的分布(1)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2)以沪宁杭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五、人口和城市密集1、武汉:(1)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2)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2、上海(1)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形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2)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3)上海发展经济的条件:①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得天独厚的便利交通;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基础雄厚;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高;优越的国家政策等等。②不利条件:矿产资源和能源不足。(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可以弥补不足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