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效评价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碳效评价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碳效评价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碳效评价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碳效评价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T/SXIIA0001—2024碳效评价应用指南本指南旨在帮助企业和组织根据《碳效评价导则》进行碳效评价,以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和碳效率的提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2589-202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3术语和分类GB/T2589、GB/T321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综合碳排放量comprehensivecarbonconsumption在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计算后的总和。3.2标识解析identifierresolution根据标识编码查询目标对象网络位置或者相关信息。3.3碳效carbonefficiency为评价用能单位碳排放水平,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为基础设施,打通数据采集和流通通道,通过计算用能单位一定周期内能源消费过程和生产经营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所得出的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综合碳排放量。3.4碳效carbonefficiency即碳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生产(创造)的单位增加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3.5碳效综合评估carbonefficiencyassessment对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企业碳效水平的估量、综合评价和测算。3.6碳效分级carbonefficiencygrading通过规上工业企业的碳效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碳效、企业所属工业行业平均碳效的分类对比,对该企业进行等级区分。3.7碳效赋码carbonefficiencycoding按照规上工业企业碳效分级结果,赋予相应的碳效码标识。3.8碳效码carbon-efficientcode由效率对标标识、水平对标标识和中和对标标识组合而成,用于评价工业企业(不包括供水、供电、供气、垃圾焚烧、污水处理以及未投产的企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水平及碳中和进程的标识。5T/SXIIA0001—20244基本原则4.1科学性评价方法应基于科学原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2系统性评价应全面考虑企业或组织的所有相关活动,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4.3透明性评价过程和结果应公开透明,便于监督和核查。4.4可比性评价结果应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企业或组织间的比较。5实施流程1)确定评价目的和边界,确定评价的具体目标,如识别减排机会、提高能效、符合政策要求等。2)确定统计报告期,设定时间范围,确定评价的时间跨度,如一年、一季度或一个月。3)获取活动数据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识解析功能,自动获取用能单位的能耗数据。4)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5)碳效核算,根据评价目的和可用数据,选择适当的碳效核算方法,如排放因子法或LCA。6)碳效评价,分析碳效表现,分析计算出的碳效数据,与行业基准或目标进行比较。7)识别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识别潜在的能效提升和减排措施。8)撰写评价报告,根据核算和评价结果编制详细的碳效评价报告。6评价内容6.1确定范围6.1.1行政区域边界规上工业企业碳效综合评估应为行政区域范围内,超出行政区域范围的规上工业企业碳效不计入评估范围。6.1.2评价周期每自然年一次。6.1.3评估边界应符合GB/T2589中所规定的,以企业法人或视同法人为评估边界,涉及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6.2数据准备6.2.1所需数据来源需要前期收集的数据应来自各级统计主管部门,具体所需来源见表1。数据单位数据来源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吨统计主管部门企业工业增加值万元统计主管部门6T/SXIIA0001—20246.2.2数据据质量要求在评价前应对基础数据的真实准确性进行审核、核实和确认,主要包括:a)时间要求:应收集最近连续产生自然年1年的数据。b)区域要求:为体现地域性,应收集所在区域内规上工业企业的数据。C)完整性要求:数据应涵盖核算范围内所有的数据。6.3开展评价应依据规上工业企业上年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按照第7章和第8章的碳效分级和赋码方法,于每年年中对全域规上工业企业进行碳效综合评估,并从规上工业企业碳效和规上工业行业碳效2个维度,按照评估结果将各企业分级与赋码。6.4释疑修正6.4.1当被评估企业对碳效综合评估数据有异议的,可向所在市(县、区)统计主管部门申请核实相关基础数据。6.4.2所在市(县、区)统计主管部门应重新评估提出异议申请的被评估企业,并修正错误的碳效综合评估数据。6.5结果公布碳效综合评估、分级结果应定期公布,并共享服务于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7统计报告期7.1统计报告期至少应为一个生产周期。7.2统计报告期内应可获得开展碳效核算和报告所需的相关运行、计量、测试等记录和数据。8碳效核算8.1核算范围在确定的核算边界范围内,宜按表1对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源进行识别;二氧化碳排放源排放源举例固定燃烧源锅炉、燃气轮机、熔炼炉等移动燃烧源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生产过程排放源炼铁熔剂高温分解、用石灰石为原料经过煅烧生产石灰等购入电力、热力或蒸汽电动机、泵、风机、变压器、压缩机、制冷制热设备、电焊机、照明设备等9评价指标的详细计算方式9.1总温室气体排放量(CO2e)总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企业或组织的活动导致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来表示。计算公式:CO2e总排放量=∑(活动数据×排放因子)7T/SXIIA0001—2024活动数据:特定活动(如燃料消耗、电力使用等)的量度,如千升燃料、千瓦时电力。排放因子: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通常以CO2e为单位,可以从官方指南或数据库中获取。9.2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个指标衡量的是生产每单位产品或提供每单位服务所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公式:产品或服务的总产量:可以是数量、重量、体积或价值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9.3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耗强度是指单位经济产出所对应的能源消耗量。计算公式:总能源消耗量:包括所有能源类型的消耗总量,如电力、煤、油、天然气等。经济产出量:可以是GDP、销售额、增加值等。9.4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经济产出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公式:CO2e总排放量:根据9.1节计算得出。经济产出量:同9.3节中的经济产出量。9.5生命周期评估(LCA)生命周期评估(LCA)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或服务从摇篮到坟墓(即从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全过程中环境影响的方法。LCA考虑了产品系统的所有输入和输出,包括能源消耗、废物产生和排放等。计算方式描述:1.目标和范围定义:明确评价目的,确定研究的生命周期阶段。2.清单分析:收集所有输入(如原材料、能源)和输出(如排放、废物)的数据。3.影响评估:评估环境影响,如全球变暖潜能(GWP)、酸化潜能(AP)等。4.解释:分析结果,识别改善环境性能的机会。计算公式示例(以全球变暖潜能为例):GWP=Σi=1n(EFi×ADi)EFi:第i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因子(kgCO2e/kg或其他单位)。ADi:第i种活动的数据(如消耗的燃料量)。9.6数据来源和质量直接排放:通过企业或组织的能源消耗和生产活动直接测量或计算得出。8T/SXIIA0001—2024间接排放:通过购买的电力、热能等能源使用计算得出,可能需要依据能源供应商提供的数据。9.7数据验证内部验证:通过企业内部审计和记录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第三方验证:通过独立第三方审核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9.8报告和记录所有计算过程和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在需要时能够提供验证。碳效评价报告应包含所有使用的活动数据、排放因子和计算方法的详细描述。10评价10.1概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用能单位碳效评价核心指标为单位产品(或服务)碳效,见9.评价的基本步骤是:1)按照9计算碳强度;2)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分级。10.2碳效分级依据9的计算结果,进行碳效分级,共分3级,1级碳效水平最高,碳效等级如表2所示。表2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碳效等级碳效等级碳效水平指接入工业互联网的所有用能企业碳效较好的前10%的水平。2级指接入工业互联网的所有用能企业碳效较好的前30%的水平。3级指接入工业互联网的所有用能企业碳效较好的前60%的水平。碳效维度等级碳强度说明企业行业碳效水平一档C≤0.5C:企业碳强度在所处工业细分行业中处于低水平,碳效水平高。二档0.5C<C<1.0C企业碳强度在所处工业细分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碳效水平较高。三档企业碳强度在所处规上工业细分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碳效水平中等。1.5C<C≤2.0C企业碳强度在所处工业细分行业中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碳效水平偏低。五档C>2.0C:企业碳强度在所处工业9T/SXIIA0001—2024细分行业中处于高水平,碳效水平低。注1:C表示企业所属工业行业平均碳强度。注2:当企业增加值为负,即企业碳强度C<0时,不予评估。10.3碳效评价按照10.2的碳效分级结果,开展碳效评价,判定标准包括:l优秀:参评的用能单位碳效等级达到1级(含)及以上;l良好:参评的用能单位碳效等级达到2级(含)至1级(不含)之间;l较好:参评的用能单位碳效等级达到3级(含)至2级(不含)之间;l普通:参评的用能单位碳效等级为3级以下。11质量保证报告主体应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a)建立用能单位碳效核算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包括负责机构和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周期和时间节点等;指定专职人员负责碳效核算和报告工作;b)建立用能单位碳排放来源一览表,对不同来源碳排放相关数据的获取提出相应要求;c)依照GB17167对现有计量条件进行评估,不断提高自身计量能力,并制定相应的计量监测计划,包括对用能的监测;定期对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和在线监测仪表进行维护管理,并记录存档;d)建立健全数据记录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时间及相关责任人等信息的记录管理;e)建立用能单位碳效报告内部审核制度,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交叉检验,对可能产生的数据误差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T/SXIIA0001—2024能源名称参考折标系数单位原煤--无烟煤0.9428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炼焦烟煤0.9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一般烟煤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褐煤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洗精煤(用于炼焦)0.9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其他洗煤0.4643-0.9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煤制品0.5286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焦炭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其他焦化产品1.1-1.5千克标准煤/千克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焦炉煤气5.714-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高炉煤气0.12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转炉煤气0.2714千克标准煤/立方米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其他煤气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2.6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天然气1.10-1.3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1.5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液化天然气1.7572千克标准煤/千克1.56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原油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汽油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煤油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柴油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燃料油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液化石油气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炼厂干气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石脑油1.5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润滑油1.4143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石蜡1.3648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标准煤溶剂油1.4672千克标准煤/千克1.73千克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