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时分秒》教材解读_第1页
三年级上《时分秒》教材解读_第2页
三年级上《时分秒》教材解读_第3页
三年级上《时分秒》教材解读_第4页
三年级上《时分秒》教材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分秒》教材解读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目录1单元教材分析2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3教材例题解析4教学实施建议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中,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单元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中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了1时=60分。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年、月、日》这个单元主要是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24小时计时法。认识时间单位“秒”,分与秒的关系

时、

分、秒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例1解决问题计算经过时间

例2单元教材分析体验时间的长短

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在认识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体内容编排如下:3课时教材编排特点01020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单元教材分析2413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体验一段时间的长短,建立1秒及1分的时间概念,能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材例题解析主题图由四幅情境图组成,呈现了春节联欢晚会、马路上设有计时器的红绿灯、50米跑步测试及操场上1分钟跳绳的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为建立时间观念提供素材。这4个场景,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例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旦,除夕人们都会一起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蕴含了传统文化的教育;马路上的红绿灯蕴含着交通安全的教育;跳绳和跑步蕴含了锻炼身体意识和习惯的教育。

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灵活运用主题图

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具的准备教材例题解析在主题图的教学之后,教材直接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同时,认识钟面上的秒针,进一步理解钟面上刻度的含义。以直观的方式呈现3幅连续的钟面,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1分=60秒。至此,应使学生对所学的时间单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介绍常用的其他可以计量秒的工具:电子表和秒表,明确各自用途,进一步认识用时、分、秒三个单位表示的时间或时刻并体会如何用秒表计时。通过动作、声音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究竟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重视“1秒”“1分”时间观念的建立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秒针转动的节奏来校正自己对1秒长短的感知,可以跟随秒针转动的节奏拍手、跺脚或薇击桌子,以形成准确的1秒的长短的观念。可以设计“1分钟走多远”的体验活动,将对时间长短的认识与长度建立起联系,并渗透速度的概念。增加计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可度量性教学中,可以设计丰富、有趣的计时活动。例如,测量持续睁眼、不眨眼的时间,测量持续发声的时间,测量纸飞机一次的飞行时间等。教材例题解析第1题,将抽象的15秒时间的长度转化为具体的学生熟悉的活动的次数,让学生从事多种活动体验15秒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渗透估计的方法。在这里还提示可以让学生自选活动,给予了使课堂更开放的教学思路。第2题,通过两个层次,让学生充分感知“1分钟有多长”。一是,借助标准计时工具一钟表;二是,借助学生熟悉的活动。例1,教学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生活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但由于学生还未学习多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此处仅限于在相邻两级之间的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且能够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时间长短的主观体验性。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由于活动内容不同所带来的对“相同长度时间”的不同的主观体验。例如,针对“1分钟有多长”,可以设计多种体验活动:闭上眼睛静静地坐1分钟:默默地银着秒针的节奏从1数到60:用1分钟的时间做事情,如画画、做口算等。在活动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教材例题解析例2,借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学解决筒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教科书呈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讨论的场景,呈现“数格子”“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做一做”与例2相同,同样是求经过时间,但比例2的难度有所加大。8:40与9:00的分钟部分不能直接相减,如果通过计算,需要利用1时等于60分的知识来解决。要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在前两次认识时间的教学中,出现的“时间”指的基本上都是时刻,在这里出现的“时间”指的是时间段,而且,由于时刻与时间段都用同样的数和单位米表示,很容易混滑。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学实施建议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教学实施建议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切实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建立对时间单位的准确感知,丰富对时间长短的体验,掌握估计时间的方法。

例如:在完成了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了解“1分=60秒”之后,教学的重点应该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用多种方式体验:1秒有多长?10秒有多长?15秒有多少?30秒有多长?1分能干什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及1分的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实施建议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关时间计算的教学也无疑成为了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时,应充分利用对时间“局部周期性”的刻画功能,加强对钟面的观察,让学生明确: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教学实施建议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有关时间的计算时,也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指针转动的区域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钟表是圆形的,它只能刻画时间的局部周期性,当计算的时间段超过一个周期时,“数”出其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