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4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1(共9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1(共9套)(共90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教育质的规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标准答案:(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2)教育的目的性。古今中外的学者,有的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来解释教育,有的从人的发展需要角度来探讨教育的含义,有的则着重表述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虽然他们各持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教育的不同作用,但亦有其共同点,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3)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于此。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于社会。如果否定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就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离开了对人的培养,教育对社会便无所作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功能。标准答案: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包含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教育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二是教育自身具有经济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教育发展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所以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格。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更为迅猛的提高,生产力发展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要求也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当考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时,必须深刻把握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仅决定了社会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也决定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进而决定着对教育事业的需求水平。社会要求教育事业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保证提供足够数量、适当比例的各种规格的劳动力。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发展一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要求,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掌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内容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更新的。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沿革。学校的物资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手段,都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地获得改善和提高。(2)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①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培养、训练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上。教育正是通过向各种生产部门输送经过培训的更加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增长。②教育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社会,同时也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首先促进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现代社会各领域和各层面的变化,而这些都依赖于教育的贡献。③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以极为简约的方式同时也以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教育是促进科技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与现代教育革命和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不只是有科技革命才有教育革命,而同时是有教育革命才有科技革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试论述教育的起源。并谈一下你对各种不同教育起源说的认识。标准答案:关于教育的起源存在着多种观点,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以及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该学说认为: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②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③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它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但是,该学说也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它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区分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学说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心理起源说比生物起源说进步的地方。(3)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说认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一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总的来说,劳动起源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说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加以分析。材料一:小学要求调皮和学习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2011年10月18日《华商报》报道,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们被分成了两类,一部分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该校老师解释,学校给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告诉他加油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哥哥姐姐们都是红领巾,我觉得绿领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一名一年级学生告诉记者,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材料二: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向优秀生发红校服2011年10月26日,网友披露,内蒙古包头24中向初二、初三年级成绩前50名的学生,以及部分进步特别快的学生,发放了一款与众不同的校服:有别于普通的水蓝色校服,这款校服为红色,背面印有“包24中优秀生,××房地产”字样。经记者核实,该校确实发放了100件特殊红校服,以区分普通学生,目的是树立榜样。材料三:中学按学生成绩发三色作业本据《齐鲁晚报》2011年10月31日报道,枣庄39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校方称这是分层次作业,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31日中午12点,在枣庄39中八年级(7)班,正在教室的学生小李介绍说,他们班是在两周前发的三色作业本,班级前30名的学生发绿色和黄色作业本,后30名的学生发黄色和红色作业本。笔记本封面上还分别标有字母: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个年级的部分班级,八年级已分发了三色作业本,七年级的部分班级只是发了某一学科的三色作业本。记者了解到,以前学校只是发一个黄色的作业本,并没有标注字母。枣庄39中教务处主任张会说,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并体验到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学校决定实施分层次作业。张会介绍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选择难度不同的题目:A类题难度比较大,B类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C类题是相当于课后练习题性质的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我们承认有差距,但是这样做是为了缩小差距。我们分发作业本只是针对题目难度,并非针对学生本人。”张会解释说。“这样根据题目难度分层次作业,是为了让老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有侧重点。”枣庄39中校长李居涛说。标准答案:(1)材料反映的问题学校按成绩给学生佩戴绿领巾,穿不同颜色校服,使用不同颜色作业本,其实质都是按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把学生区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2)按考试成绩把学生区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危害这些做法必然会对学生心灵造成不良的影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使“差生”有了一种低人一等的标志,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伤害他们的自尊心。(3)错误根源这些做法违背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国的教育方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此外,马克思的全面发展还指所有人、全体人的全面发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等方面。德,指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对待与社会、与集体、与他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应具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品质、道德追求、人格修养、人生信念等,是对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及其行为品质的总称。智,指人在生活、事业中,在认识自然、社会并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学识、才能、智慧等。体,指人在各种活动中所应具有的身体活动机能、能量、体质和体力等。美,具体指的是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材料中的做法均按考试成绩区分学生,显然忽视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只关注了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4)改进策略中小学应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我国教育方针,改变片面地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分等级,并进行差别对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不能因为学生现在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有关教育理论综合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应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材料反映的主要教育问题,指出这些错误做法的危害,找到并分析这些错误做法产生的根源,即这些错误做法违背的相关教育理论,最后,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5、下面的材料讲述的是一名考上外地名牌大学的沈阳女孩因不会做家务而退学。阅读下列材料,试运用教育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据2011年8月26日《华晨商报》报道,小菲是个准大学生,今年高考她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名牌大学,专业也很热门,8月28日就正式开学了,可在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后,小菲却哭着告诉爸妈自己不想去南方,想再复读一年考本地的大学,原因是离开了家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据小菲自己所述,刚出生时父母工作忙,她是奶奶带大的,上小学后才回到家里,可能是父母觉得对她愧疚,回家后使劲地补偿她,吃完饭连洗碗都不舍得用她,她倒开水也会被制止,“我知道爸妈疼我,尤其是我妈,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上了高三,妈妈对她的照顾更周到了,每天和小菲一起睡,但会比她早起一小时做营养餐给她。晚上小菲不想学习了,妈妈就连打带闹把她弄精神,对此小菲觉得妈妈很烦。高考估分时预计的成绩不错,父母想让她报考沈阳本地的大学,可小菲拒绝了,她当时的想法是摆脱父母的控制,于是报考了南方的一所大学。8月初,录取通知书到了,一家人都很高兴,可当天下午,小菲的奶奶突然病了,爸爸、妈妈都赶到了医院。当天晚上小菲一个人在家,在楼下买了饭,吃完就把碗筷放在水池里,想洗出来却把碗打碎了,“收拾碗的时候把手指划破了,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我连袜子都洗不好,离开妈妈我怎么生活啊,要是生病了怎么办……”小菲说着又哭了,她说她不知道怎么和同寝室的人相处,也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她后悔了,不想去南方上学了。标准答案:小菲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无法去外地上大学是不注重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典型案例,这一现象在我国并不少见,在素质教育这一说法还没出现之前就已存在这一现象,我们称这类学生为“高分低能”。其典型表现就是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尤其是缺乏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是典型的片面发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父母的过分溺爱。当前,国内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进而是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洗碗、扫地等家务活了。其次,忽视素质教育。唯考试分数是举,现在的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只有一个要求,只要学习好了,其他的一切都不用操心。学习和考试成了学生生命的全部,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参与。学生成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最严重者就是最基本的生活都不会。最后,学校没能很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毕竟有其感情因素,而学校教育也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这在我国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能不说是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重视不够、落实不够,或者说素质教育更多地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口号喊得响,应试教育抓得实。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应对:首先,应该教育父母具有科学的教育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理念不科学,或者不具有基本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当宠物抚养,丧失了对孩子教育的最佳时机。初衷是对孩子好,实际上是害了孩子。父母应重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从小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意识。其次,学校应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不但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其他各项能力。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相关教育理论综合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应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材料反映的主要教育问题,指出这些错误做法的危害,找到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6、分析论述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标准答案:(1)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体现在他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汉代经学大师郑玄的解释为:“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郑玄的阐释告诉人们:首先,孔子通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直接强调了教师必须适时启发,即“必待”学生出现“愤悱”后,教师才能去实施启发;其次,通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必须适度启发。同时还可看出,孔子提出适时适度的启发主张,强调的是教师不要包办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智慧、能力的发展。(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涪于产婆术。这对于苏格拉底把产婆术用于教育,将教育比喻为思想的接生有着重大的影响。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由外而内的,不是注入、训练、铸造的过程。苏格拉底把“产婆术”贯穿于全部的教育活动之中。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他经常与各种人谈话,讨论人们感兴趣的人生问题。在与别人谈话时,装作自己什么也不懂,向别人清教,请别人发表意见。他这样做是为了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索,以求问题的答案要点。第二步是产婆术。这一步的作用是,在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3)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渭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问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使他了解他所认为是真的东两,原来是假的;他所认为是对的,原来是错的。他以此来强调学生要主动地去求得知识,发现知识,时刻注意引导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得剑有关道德的完善无误的概念。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4)总之,孔了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两者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试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分析下列教育现象。镜头一:劳动委员在家不劳动培培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刚刚进行的班级改选中当选为“劳动委员”,虽然不及班长、学习委员荣耀,但培培还是很高兴,毕竟进入班委会了。培培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对培培大加表扬:工作积极认真,以身作则,不管是做值日还是大扫除,培培都抢着干脏活、累活,打水、拖地、倒垃圾……培培妈妈听着虽然高兴但也有些疑惑:这孩子在家从来不干活,妈妈让他帮忙擦桌子,都一脸不情愿,更别提积极劳动了,怎么到学校就变了个人似的?镜头二:尊敬老师,粗暴待家长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眼里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同学,每次见到老师都规规矩矩地打招呼,尤其让老师感动的是,有时老师拿着教具或作业本去办公室的时候,这名同学都会跑上来帮老师拿。不过他的父母却反映,孩子已经10多岁了,在家里还是非常霸道,每次回家都不主动和父母打招呼,父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同学们这种家庭、学校表现不一致的现象主要存在于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多数同学都是在学校表现好,回家表现差,但也有个别同学正好相反,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合随手扔垃圾、吐痰,不过在自己的家里,很注意卫生。标准答案:(1)部分学生在家庭和学校表现不一致的问题:首先,反映了中小学生比较注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还没有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同学们在学校中,要想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尊重,必须好好表现自己,而在家庭中,没有别的同学可以比较,不需要表现,就能得到父母的宠爱,所以就没有了表现的欲望。有的同学是因为在学校受到委屈而不方便发泄,所以回家后,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宣泄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己。其次,反映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教育影响的不一致是当前我国德育实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对学生的教育过多地依赖学校,家长没有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学生在家里只要吃好、睡好就行了。没有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影响一致的作用。此外,家长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家长爱不得当,教不得法。第三,家庭教育中,家长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个别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的权威在子女心目中不及老师,没有为孩子起到模范作用。(2)要改变学生在学校和家庭表现不一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即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其次,要及时或定期地交流情况,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互相配合的方案;第三,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来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对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一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首先要指出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其次,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是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8、概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标准答案:(1)教育为政治服务。在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下,最大的政治是以武装斗争的手段去夺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军队干部战士的觉悟,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中心任务。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正是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的,教育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首先,在安排各类教育发展的同时,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其次,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下,始终服从了战争的需要。再次,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更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培养新公民和新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第一,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第二,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问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第三,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不仅具有教育意义,也具有经济意义。(3)依靠群众办学。根据地经济基础差,学校、师资、设备都十分缺乏,处在战争环境,根据地政府有限的物力、人力又难以大量投入教育。因此就出现了“民办公助”的办学形式。所谓的民办公助,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由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力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予以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早在苏区时期,就注意依靠群众办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即在苏维埃政府支持下,以乡村为单位依靠群众办夜校、识字班等。其二,依靠群众力量办普通小学,即由政府出一部分经费,场地、设施和部分经费由各乡村自行解决,通常是初小由乡办,高小由区办。其三,干部教育不脱离群众,无论教学内容、学习时限和教学组织,都考虑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试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1)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是人们发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人的天资既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人的天资是随着时间连续不断地发展的,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天资在同一时间是同步发展的。人的发展取决于天资和激发两个条件。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的关系:首先,第斯多惠非常重视主动学习,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其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2)教育的目的。第斯多惠从人生观的角度论述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与人类的目的一致。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人类的使命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宗教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使命是相信上帝;第二种是哲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生活的目的是理性、真理;第三种是教育的观点,认为人生最高目的是完善教育,发挥天资、智力、主动性。第斯多惠首先肯定了第三种,又吸收了前两种,得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教育中的和谐首先是针对全人类而不是个人而言的,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发展个人的天性;其次,和谐是针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而言的。和谐发展要求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3)教学论。①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第斯多惠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一定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智力发展离不开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目的应占首位,因为发展能力是最后的目的。②教学原则。第一,遵循自然原则。首先要认识人的一般天性和特殊天性,然后才能对症下,因材教。这是一切课堂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原则只属于从属地位。第二,遵循文化原则。教师在制定一切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时代的精神文明以及民族的民族性。第三,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学生智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遵守这一规律。彻底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地讲,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第四,直观教学原则。人的智力发展是从观察外部世界开始韵,人的一切认识的基础是感受、感觉,教学必须遵守这一认识规律。直观教学的要求是:从直观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4)论教师。第斯多惠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竭力提倡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对教师提出一要求。第一,自我教育;第二,有崇高的责任感;第三,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5)第斯多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其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吸收了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卢梭、赫尔巴特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并运用于教师培训实践中,推动了德国师范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有指导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试述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标准答案:(1)主要观点: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而联结的建立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即由于某种操作反应的结果得到了强化,从而改变这种反应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概率。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能否形成关键是强化。从本质上来说,学生学和掌握知识也就是在强化作用下形成一系列情境与反应的联系的过程。只要安排好强化的形式,就会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任何知识。斯金纳还把他的操作性学习理论应用于程序性学,提出了一系列程序教学的思想和主张。(2)评价: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不仅推动了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而且由于它强调学习中的程序、操作、强化和反馈等,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有效地控制人类的学习行为和提高人类学习效率。但是,斯金纳学习理论依然没有摆脱旧行为主义把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等同,不承认两者有本质区别的缺陷,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与条件。此外,程序教学具有刻板、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缺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并比较他们的异同。标准答案:“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的理论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向往的,教育怎样为创造美好生活尽力,教育又怎样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足与弊端,尤其是,教育本身怎样才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典范。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首先,学校生活应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我行我素。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教育改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要给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充分的和明显的影响。杜威的希冀是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两者相同点: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分离,认为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承认教育对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不同点:(1)定位不同。前者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核心,后者认为教育也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生活包含教育。(2)前者强调了生活的重要性,对系统教育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后者更强调两者的契合。(3)后者更注重把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结合中外教育史,分析论述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价值。标准答案: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是由社会发展和教育的实践所决定的。原始社会没有科学,也没有教育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产生、知识的积累,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才出现了教育学的萌芽。也就是说,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成为教育之“学’’。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认识活动又称为“前教育学时期”。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如《论语》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对后代教育影响深远。另外,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精湛的、专门的论述。西方最早的专门教育著作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其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在哲学、社会学论著中也有对教育的一些专门的论述。前教育学时期的所有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思维与论述的方式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但是,不能因为这一时期是前教育学时期就忽视这一时期人类的教育认识,特别是那些伟大思想家们的教育认识的价值。恰恰相反,应该高度重视他们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以及所提出的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当时人们的教育活动,不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教育思想,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那一时期的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科学的成分,对后来教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内容。标准答案: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基于自己的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3)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4)教育管理的现代化。(5)教师素质的现代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论述教育的起源及对各种不同教育起源说的认识。标准答案:关于教育的起源存在着多种观点,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而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该学说认为: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②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③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它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但是,该学说也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它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学说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本能,而不是动物的本能,这是心理起源说比生物起源说进步的地方。(3)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说认为:①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③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④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⑤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总的来说,劳动起源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试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分析下列教育现象。镜头一:劳动委员在家不劳动培培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刚刚进行的班级改选中当选为“劳动委员”,虽然不及班长、学习委员荣耀,但培培还是很高兴,毕竟进入班委会了。培培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对培培大加表扬:工作积极认真,以身作则,不管是做值日还是大扫除,培培都抢着干脏活、累活,打水、拖地、倒垃圾……培培妈妈听着虽然高兴但也有些疑惑:这孩子在家从来不干活,妈妈让他帮忙擦桌子,都一脸不情愿,更别提积极劳动了,怎么到学校就变了个人似的?镜头二:尊敬老师,粗暴待家长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眼里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同学,每次见到老师都规规矩矩地打招呼,尤其让老师感动的是,有时老师拿着教具或作业本去办公室的时候,这名同学都会跑上来帮老师拿。不过他的父母却反映,孩子已经十多岁了,在家里还是非常霸道,每次回家都不主动和父母打招呼,父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同学们这种家庭、学校表现不一致的现象主要存在于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多数同学都是在学校表现好,回家表现差,但也有个别同学正好相反,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合随手扔垃圾、吐痰,不过在自己的家里,很注意卫生。标准答案:(1)部分学生在家庭和学校表现不一致的问题:首先,反映了中小学生比较注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还没有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同学们在学校中,要想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尊重,必须好好表现自己,而在家庭中,没有别的同学可以比较,不需要表现,就能得到父母的宠爱,所以就没有了表现的欲望。有的同学是因为在学校受到委屈而不方便发泄,所以回家后,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宣泄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己。其次,反映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教育影响的不一致是当前我国德育实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对学生的教育过多地依赖学校,家长没有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学生在家里只要吃好、睡好就行了。没有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影响一致的作用。此外,家长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家长爱不得当,教不得法。最后,家庭教育中,家长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个别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的权威在子女心目中不及老师,没有为孩子起到模范作用。(2)要改变学生在学校和家庭表现不一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即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其次,要及时或定期地交流情况,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互相配合的方案;最后,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来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对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一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首先要指出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其次,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是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6、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标准答案:(1)指导思想的异同:相同点:都重视引进和兴办西式近代教育,又希望不丢掉本国文化传统的根本。不同点:①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文明开化”与“和魂洋才”。②洋务教育旨在保留封建教育的同时,兴办西式近代教育;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以否定封建教育为前提,兴办西式近代教育。(2)改革措施的异同:相同点:①都采用了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措施。②都聘请洋教员执教,开办西式近代学校。不同点:①洋务教育未能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明治维新则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②洋务教育只是当时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且主要集中于专门教育;明治维新则对教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涉及各级各类教育。③兴办洋务教育的主体是部分具有危机和开放意识的官员,未能获得全国统一教育领导机构的有力支持,力量薄弱;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确立了以文部省为首的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通过政府动员全国力量进行的,力量强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试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标准答案:(1)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所谓乡村建设,是一种力图在保存既有社会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教育的方法,由乡村建设引发社会工商业发展,实现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①中国问题的症结。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自始至终走着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表现为遇事安分、知足、寡欲、摄生,取一种向自身内求“调和持中”的有理智、有意识的态度。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多失调。②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乡村建设。第一,从社会历史看,中国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阶级对立,不会产生阶级对抗。因此社会革命在中国已不可能,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乡村建设。第二,从社会现状看,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中国如要从头建设,必须一点一滴从乡村建设起。③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乡村建设以乡村教育为手段,而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一方面,解决中国文化失调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改造其实是个教育的过程。所以乡村建设是纳社会运动于教育之中以教育完成社会改造。(2)乡村教育的实施。①乡农学校的设立:以教育的力量替代行政的力量。②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所有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适合村生产生活的需要。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和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但是其否认阶级斗争,体现了消极的一面,可取之处在于认识到中国问题是农村问题,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对农村有一定的贡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成为初中二年级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可是全校有名的“乱”班,学生上课迟到、自习时吵吵闹闹等不遵守纪律现象时有发生。请根据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帮助王老师管理这个班级,使全班同学能够遵守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定。标准答案:王老师要做的是使该班的同学进行校规和班规的学习,也就是使他们学习一些社会规范,因此,应根据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的有关研究成果帮助王老师改变班风。社会规范的学习目的就是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依从、认同和信奉。(1)社会规范的依从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与服从两种表现或类型。在这一阶段,王老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明确规定,明确奖励和惩罚的措施。通过惩罚使学生服从规定。第二,与表现较好的学生沟通,使他们能够遵守规定,从而产生从众效应,使其他同学也能遵守规定。(2)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认同是社会影响内化的心理基础,包括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规范认同属于社会认同的范畴。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认同分为偶像认同与价值认同两种基本类型。在这个阶段,王老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树立榜样,使同学们产生偶像认同。第二,通过主题班会讨论遵守学校规定的重要性,使同学们产生价值认同。(3)社会规范的信奉社会规范的信奉即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将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确立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王老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深化学生对规范价值的认识。包括对规范实践后果的认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掌握。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消除意义障碍。所谓意义障碍,指妨碍学生对社会规范价值作出正确认识的错误思想。在这一阶段,对各种意义障碍都要晓之以理,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不可压服。第二,丰富学生对社会规范的情绪体验。包括注意丰富主体对情境的感受、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对情境进行评价、丰富学生对社会规范后果及其意义作用的认识。另外,情绪也可以通过“替代”作用而学到。这表现为通过观察别人的情绪反应学到一种情绪反应。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的内容。社会规范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分阶段的,并有一定规律的。要注意将这一规律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9、试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标准答案:(1)公民教育理论关于国家职能的思想是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政治基础。他的政治理想是要建立一个“文化法制的国家”。为实现这个理想,现有国家有着双重任务:①维护国家内在与外在的安全以及公民的身心健康;②向伦理化社会发展,逐步实现人道国家的理想。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一切教育的目的。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在他看来,所谓“有用的公民”应具备三个品质:其一,具有关于国家任务的知识;其二,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其三,还要具有热爱祖国、愿意效力于祖国的品质。关于公民教育的对象是所有阶级,特别强调对农民和女子的公民教育,认为忽视对这两者的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两大缺点。(2)劳作学校理论凯兴斯泰纳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劳作”在教育学上的定义:第一,是身心并用的活动;第二,既有客观目的,又须经受艰辛,富有教育意义;第三,“劳作”应能唤起个人客观兴趣,使学生有内心需求,按照自己的计划想方设法去完成,并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①“职业陶冶的准备”,这是劳作学校的基本任务;②“职业陶冶的伦理化”;③“团体的伦理化”。要完成以上任务,要对人进行性格陶冶。具体措施是:一是把“劳作教学”列为独立科目;二是改革传统科目教学,摒除灌输,重逻辑思维的训练;三是以团体工作为原则,发展利地主义,关注社会利益。(3)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是19世纪末在欧美各国出现的民族主义教育趋势的反映,为当时德国资产阶爱统治集团对内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提供了精神武器。另一方面,为实现国家教育政策.凯兴斯泰纳将新的教育方法引入到公立学校体系,不仅在德国,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学习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何启示?标准答案:学习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的全称是“成就目标定向”理论,这是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是目标设置研究的延伸,是社会认知研究取向在成就动机研究的具体表现。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证实有两种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对个体的成就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特定的、占有优势的成就目标定向会影响给定任务的绩效。下面分别对这两种目标定向行为做出分析。(1)学习目标定向。学习目标定向占优势的个体的显著特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任务的把握和理解之上,因此他们倾向于把能力的提高和对任务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作为成功的标准。他们在行为中表现出“控制”的反应模式,失败被看作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达到特定目标的有效途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目标定向的概念及相关结构与以下因素有密切相关:①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工作的内在价值;②对努力(勤奋)导致成功深信不疑;③倾向做更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④在行为中会运用较多的社会认知策略;⑤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较高的任务满意感和兴趣。我们可以看到,当学习目标定向占优势时,个体对自身能力的感知是自我指导的,即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来判断自身的能力,其行为关注当前任务的完成以及对任务的掌握程度,主观成功感取决于个体的进步和学习。(2)成绩目标定向。成绩目标定向占优势的个体有向他人展示自己才智和能力的意愿,但极力回避那些可能失败或会表现出自己低能的情境,因此他们倾向于以参照群体来评价自己的成功。当他们的工作绩效较低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做出一些非适应性行为,在行动中就会表现出“无助”的反应模式。大量研究表明,成绩目标定向的概念及其相关结构与以下因素有密切相关:①完成较容易的任务后有积极的感觉;②在行为中较少地利用高效率的社会认知策略;③倾向于做挑战性低的工作;④行为过程容易被无关因素所干扰。可以看到,当个体的成绩目标定向占优势时,个体将自己的表现和努力程度同他人比较来判断自身能力,其行为关注于自己能力表现的充分性,当其超过他人时就体验到了成功。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学习目标为定向的人,对学习本身的关注多,学习比较自觉,能吃苦忍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总也表现出较好的决策和评价水平。成绩目标定向的学生学习动机比较浅层次,力量也相对较弱,对学习的持久性作用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分析学习与学业成绩二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教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业成绩,把注意力引导对学习本身的关注,而非仅仅是某次考试的成绩。发挥学习目标定向的优势,强当利用目标定向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更加努力、自信的学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论述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结合中外教育史,分析论述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价值。标准答案: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是由社会发展和教育的实践所决定的。原始社会没有科学,也没有教育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产生、知识的积累,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才出现了教育学的萌芽。也就是说,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成为教育之“学’’。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认识活动又称为“前教育学时期”。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如《论语》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对后代教育影响深远。另外,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精湛的、专门的论述。西方最早的专门教育著作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其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在哲学、社会学论著中也有对教育的一些专门的论述。前教育学时期的所有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思维与论述的方式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但是,不能因为这一时期是前教育学时期就忽视这一时期人类的教育认识,特别是那些伟大思想家们的教育认识的价值。恰恰相反,应该高度重视他们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以及所提出的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当时人们的教育活动,不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教育思想,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那一时期的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科学的成分,对后来教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论述教育的起源及对各种不同教育起源说的认识。标准答案:关于教育的起源存在着多种观点,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而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该学说认为: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②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③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它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但是,该学说也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它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学说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本能,而不是动物的本能,这是心理起源说比生物起源说进步的地方。(3)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说认为:①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③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④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⑤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总的来说,劳动起源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从我国的教育历史来看,孔子的贡献有哪些?标准答案:孔于在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他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了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孔子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在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它被用来巩固封建制度服务,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当封建社会到了没落时期,它被用来维护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则起消极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阅读下列材料,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材料中“新规定”的意义。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采用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不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标准答案:(1)学生是教育过程中和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作为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他们的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其次,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虽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先天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挫败学生的发展积极性。(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存在。对学生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3)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使得人的个体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教育者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常的发挥。充分认识学生潜能存在的事实和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4)王老师的新规定正是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新规定也反映了教与学的统一这样一种教学规律,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原则以及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新规定”的意义。可以根据问题分别给予回答。从学生的本质属性来看,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主体性,而不是让学生完全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挥;从师生关系来看,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虽然教师在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强调教师的权威,在一些具体的做法上,教师能够听取学生的意见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从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来看,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发展空间,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5、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标准答案: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也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成专业的成熟,使教师由新手型教师发展成专家型教师,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如下途径:(1)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它建立在教师专业特性之上,为培养教师专业人才服务。(2)新教师的人职辅导。通过一个安排有序的计划,专门向新教师提供至少为期一年的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经常采取的策略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并与之分享经验。(3)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供的适应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活动范围,除了传统意义上教师之间课堂教学观摩、互相研讨,以及校外的相互研讨、进修以外,还包括以下几种近年来发展的新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旨在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并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校本培训。是由学校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反思性教学。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教师行动研究。主要倡导教师“为了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最终使教师职业由技术型走向学术型。(4)自我教育。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经常性的系统的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实现途径的理解程度。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作为专门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专门的教育;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如使从业人员聘用、解职的专业权利不受专业外因素控制,表现为专业工作者应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差异等。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入职教育培训和入职以后的在职培训以及教师自觉的自我提高。6、试从蔡元培北大改革实践分析大学理念在教改中的重要作用。标准答案: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在人们的热切期望中就任北火校长。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主要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①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自创办至蔡元培改革前,北大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丽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开办到1911年。此时学校的制度主要模仿日本,教学方针是张之洞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中,中学可以说还有点研究院性质。而西学则基本上属于装饰。第二个阶段是1911—1917年。此时民国初立,经科被并入文科,“中学”退为装饰。在这一阶段,“西学”的地位虽然上升,但只是处于贩卖知识的状态,根本无从谈及研究学理,仅仅是在形式上照搬西方的体制,而西方大学体制最核心的部分——追求真理的学术自由精神却完全付之阙如,倒是四处游荡着科举的阴魂。由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落后,整个学校腐化堕落,暮气沉沉,学生吸食鸦片、赌博、嫖妓,学风之靡废更是司空见惯。当此之时,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之职,首先面对的就是大学改革的问题,而大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则是大学理念的确立。蔡先生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中开宗明义地宣称:“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崮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认为,大学既然是纯粹传授和研究学问的地方,那么尽可能地造就大学学术自由是最重要的内在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存在,则根本无从谈起大学改革。蔡元培早年留学德国,受威廉.冯.洪堡的大学理念影响较深,因此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并把此作为北大改革的终极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北大一扫旧习,开创了辉煌的时代。②在先进理念支配下的人才观。教育理念确定后才能拉开教学改革的帷幕,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是确定什么样的人才观。蔡元培治下的北大在课程和学制上追求的是贯通中西。他对西方的学制和文化是积极引进的,但他的引进以学术自由为核心,其最后的目的是求得中国学术的自主发展,而不是求得在形式上与西方的亦步亦趋,抑或沦为西方教育的附庸。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