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探究主旨、标题、作者意图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是创作的意图所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或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精要概括。所以解答主旨、标题类题,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题型一理解标题意蕴一、掌握必备知识双关和象征的区别1.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样一种修辞手法叫作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1)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作谐音双关。如:“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2)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作意义双关。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夜”,表面上指夜晚,实际上指黑暗统治;“路”表面上指道路,实际上指革命征途。2.象征表现手法中的象征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用白杨树象征北方广大的抗日军民和不屈的精神意志。理解标题意蕴“3步骤”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双关等。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所要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第三步:挖掘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注:标题没有使用表达技巧的,分析标题意蕴时可以忽略第一步。题型二标题的作用分析标题的作用分析“5角度”角度作用分析与情节的关系看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以组织全文;是否设置了悬念,以吸引读者;是否是对情节的概括。与形象的关系看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是否暗示了人物命运;是否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与环境的关系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气氛;是否有深层次的社会性含意。与主题的关系看标题是否运用双关、比喻、反语、象征等手法,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是否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是否对主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艺术效果看标题本身是否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如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等;看标题是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题型三理解主旨这里说的主旨,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小说常见的“4大类主题”落实“5抓”,解答小说主旨题解题技巧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抓情节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的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抓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把握其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的历史,即可窥见作品的主题。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主题性人物,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抓作者的思想倾向(1)抓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2)抓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抓环境描写(1)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2)抓背景介绍。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答题模板模板一:该故事……(简述情节),我认为反映了……的社会现象(结合原文分析),揭示出……的主题,警示(告诫、提醒、呼吁)人们……模板二:①表明观点;②结合文本,阐述理由(个别题还需要联系现实等);③总结。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024·山东菏泽·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明天是个艳阳天耿传士“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中午,明明是晴空万里的天气,可到了午饭时,人们刚刚端起饭碗,转眼间,不知从哪儿飘来一片又大又厚的云。这云飘到耿家庄的头顶上,飘到了人们的额头上,也飘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在反应过来之后,①人们纷纷扔下碗筷,向公路边的耿三叔的收割机跑去。跑到收割机旁边的村民们愣愣地望着天空。此刻,天上的太阳早已经不知跑到哪儿了,只剩下那片云不断地变幻着模样,逐渐地向四周扩散着……杨二唉声叹气地向上大学请假回来的儿子抱怨着:“我说趁天晴把麦子收完就算了,你非要等。‘打到仓里才是粮’,你知不知道?电视里说王家坝水库已经到了警戒水位,如果再下起大雨,开闸泄洪,咱家今年指定连个九成熟也捞不到。”耿三叔坐在收割机上,周围挤满了人,都神情惶恐。耿三叔是前任村主任。前几年,他的妻子得了重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儿子又即将上大学。当了一辈子的村主任,总不能当个贫困户让上级给发放救助款吧?②要强的他只能含着眼泪把老娘送到大哥家,只身外出打工。听说他这几年在外面混得不错,但春节的这次返乡又改变了他的命运。村委会缺人手,县驻村书记韩春燕(一个未婚的小姑娘)对他说:“三叔,您是老党员了,村里情况熟,又有威望,帮我分担一些村里的工作吧。”耿三叔禁不住韩书记的好话,当然更舍不得老娘。于是,他一边忙着村委会的事务,一边拿出这好几年挣的积蓄买了一台收割机,村委的事务少时,就给乡亲们割割麦子,挣点儿钱补贴家用。“先给俺割,俺家问得最早!”人群中一个尖细的声音在叫,人们都没有看她,只是不约而同地把目光一起投向了耿三叔。“我先来的,今天不先给俺家收割,没门儿!”长着一身横肉的光头蛮横地把手一挥,粗胖脖子上的金项链也跟着耀武扬威地闪着光。“你那么有钱,还在乎这两亩麦子?让我先割吧?”穿着极不合身的宽大T恤的吴老汉满面堆笑,眼睛却直勾勾地看着车头。“争什么争,我们是亲戚,理当先给俺家割!”一个戴着墨镜的壮汉,脸上似笑非笑,不停地扒开人群挤到车前。他从腰间掏出一盒香烟,抽出一支给耿三叔。“不行!”耿三叔看也不看“墨镜”一眼,眼睛只盯着人群,好像在寻找着什么。“今天不先给俺割,别想开走!”众人惊讶地把目光投向了站在车前的“酒糟鼻”吴老六。“惹谁也别惹他,这人老不讲理了,村里谁不知道?”③不知谁小声地嘀咕着。“哼,这是我家的车,想给谁割就给谁割,你管得着吗?走,割我们自己的。”耿三婶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车前。“你家的车?那也由不得你!有个先来后到吗?”“酒糟鼻”一脸的不屑。“好了,都别争了,争来争去谁的都割不了。我看还是先给马大婶家割吧,她家的情况,不说大家也知道;再说了,春燕书记和县里签了‘军令状’了,我们村摘不掉‘穷帽’,春燕书记就回不去,咱们大家能忍心看着人家一个小姑娘就这样一直待在咱们村里吗?老六你说,春燕书记对你咋样?”耿三叔的目光转向了“刀疤脸”。“这……嗯……”④“刀疤脸”像火烧着屁股似的,嗫嚅着从车前走开了。此时,人群中争论声、叫嚷声仿佛突然地全都随风飘了去,周围立刻安静下来了。终于,村民们如梦方醒似的主动闪开,而“墨镜”手中的香烟不知什么时候也抽了回去……“不行,俺家的不割完,就是‘老天爷’家也不行!”别人刚劝好,耿三婶又来劲儿了。她是心疼辛辛苦苦种了半年的庄稼,一家老小的吃喝都指着这两亩洼地麦呢。“天气预报报的明天是晴天,这雨也下不大。”耿三叔笑着对妻子说,“说不定雨前就能把咱的麦子收完呢。”“‘说不定’?那要是‘说不定’雨前收不完呢?咋办?咱家的日子刚开始好……你……”耿三婶对着耿三叔指手画脚,话也说不利索了。“你就让他去吧,这孩子打小儿就随他爹,和他爹当支书时一个样儿。”耿三叔的娘在人群中颤巍巍地走到前面,拉走了儿媳妇。第二天是晴天,王家坝没有开闸泄洪。这个小庄所有人家的麦子全都让耿三叔的收割机给收回了家,只有耿三叔家的麦子泡在了没过脚面的雨水中。根据上级的防汛要求,即使天晴了,村里还是通知所有社员要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耿三婶不知是真生气了,还是想帮她娘收拾东西,反正她是回了邻村的娘家。第二天是晴天,第二天真的是一个艳阳天!春燕书记——不,几乎全庄人都来到了耿三叔的二亩低洼的麦地前,他们一个个地脱掉了鞋子,和耿三叔一起,站在雨水中用镰刀斩着耿三叔家的麦子。那麦子在阳光下笑弯了腰,被晒得张开了嘴,不时地吐着白气!仔细一看,这群人中有杨二和他上大学的儿子,有穿着极不合身宽大T恤的吴老汉,有个戴着“墨镜”的人,有个长着一身横肉、戴着金项链的光头,有“酒糟鼻”吴老六……晌午十点钟左右,在看望娘家又火速赶回的耿三婶搀扶着婆婆来给大家送水时,两亩地的麦子已经收割完了,人们正在把放在两边高地上的麦子扎捆,估计再有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搬到地头儿,用拖拉机往回拉了……(选自《青年文学家》2023年24期,有删改)1.标题“明天是个艳阳天”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①“明天是个艳阳天”指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让耿三叔帮忙割麦子的第二天,正如天气预报所报,是个晴天。②“明天”象征未来,“艳阳天”象征美好、幸福,“明天是个艳阳天”指耿三叔一家苦尽甘来的生活并没有因麦子来不及收而被毁,雨过天晴,美好日子将会继续下去。③耿三叔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以及村民们懂得感恩、团结互助,都如艳阳天一样温暖人心。耿三叔的精神感染了村民,第二天几乎全庄人都来帮耿三叔割麦子,众人齐心协力'让人觉得温暖如艳阳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意蕴的能力。①所有人家的麦子全都让耿三叔的收割机给收回了家,“明天是个艳阳天”指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让耿三叔帮忙割麦子的第二天,“第二天是晴天,第二天真的是一个艳阳天”,正如天气预报所报,是个晴天。②“明天”象征未来,“艳阳天”象征美好、幸福。耿三叔的妻子得重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儿子又即将上大学,因此耿三叔一家生活困难,“明天是个艳阳天”指耿三叔一家苦尽甘来的生活并没有因麦子来不及收而被毁,在全庄人的帮助下,耿三叔家的麦子收割回家,雨过天晴,耿三叔家的美好日子将会继续下去。③耿三叔把全村的麦子全都收回了家,只有自己家的麦子泡在了没过脚面的雨水中,耿三叔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第二天全庄人都来给耿三叔收割麦子,村民们懂得感恩、团结互助,都如艳阳天一样温暖人心。耿三叔的精神感染了村民,“几乎全庄人都来到了耿三叔的二亩低洼的麦地前,他们一个个地脱掉了鞋子,和耿三叔一起,站在雨水中用镰刀斩着耿三叔家的麦子”,第二天几乎全庄人都来帮耿三叔割麦子,众人齐心协力,让人觉得温暖如艳阳天。(2024·安徽淮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阿丽亚,你要跑起来贾志红傍晚,我们站在布瓦布古原野的蓝天下,瞅着眼前的野燕麦和玉米,也瞅着我们正在勘测的红土路。金色的野燕麦、绿色的玉米、红色的土路,在瓦蓝的天空下,色彩鲜艳得像一幅油画。“这幅画不完美,这幅画缺一个人。”姚所长语气遗憾地说。“缺谁呢?”我追问。“缺一个女人,这女人要穿裙子,裙摆要飘起来,画才是灵动的,才美。”姚所长发表这番审美感言时,瞟了我一眼。我明白他眼神的意味,显然在他眼里,我不是那个能入画的女人,我从来不穿裙子,搞工程的女人哪里有穿裙子的资格呢,耐磨耐脏的牛仔裤才是标配。小赵在这个傍晚心情大好。他看着布瓦布古原野的天空说,晚霞可真好看啊。其实布瓦布古原野几乎天天都有好看的晚霞。有时候晚霞是玫瑰色的,像是无数玫瑰花瓣被堆砌到了天边,一层层翻卷着、重叠着:有时候晚霞是一缕一缕的橙红色与橙黄色,交织着,如香浓的橙汁被某个大力士泼洒到了天上,但却没有泼洒均匀,便任由它流动、流淌。这个傍晚,小赵不仅发现晚霞是美丽的,还发现我们基地的厨娘阿丽亚其实是个不丑的姑娘。这天,阿丽亚戴明黄色的头巾,穿明黄色的裙子。非洲姑娘都有戴头巾的习惯,也偏爱选择与头巾同色系的裙子,她们天然懂得色彩的搭配。小赵第一次开口夸赞阿丽亚,他说“若力、若力”,翻译成汉语就是“美丽、美丽”的意思。阿丽亚有些吃惊,她羞怯地一笑,给小赵盛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又在米饭上放了一块大大的炖羊肉,那是晚餐的一锅炖羊肉中最厚实的一块,肥瘦均匀、汤汁浸润。愉悦中的阿丽亚不知道小赵一年前说过一句刻薄话,小赵在看见阿丽亚的第一眼就说阿丽亚的样子让他食欲大减。话虽这么说,小赵这家伙可没少吃一顿饭。在我看来,阿丽亚根本就不丑,无非是太瘦。只是阿丽亚的瘦弱显然不是她主动选择的,当她有机会选择时,她毫不迟疑地选择吃饱肚子。满满一大碗浓稠汤汁拌米饭只是阿丽亚每餐饭的第一个回合。吃完后她放下碗,不敢去盛饭,察言观色,直到大家都放下了碗筷,她才再次默默地端起碗,开始下一个回合,直到再也吃不下,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营养不良的小丫头阿丽亚在我们基地油汪汪的饭食的滋养下,日渐丰满、妩媚,脸颊也丰腴滋润起来。阿丽亚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完成了蜕变,验证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句中国俗语。破茧化蝶后的阿丽亚做饭、洗衣、扫除、种菜、喂猪,在院子里忙碌。只是她依旧不爱多说话,像半个哑巴。她黑亮亮的大眼睛盯着我看的时候,我像看见湿漉漉的小鹿的眼睛——一头被追捕的小鹿的眼睛,有惊惶无措的光在那双眼睛中闪烁。我知道她是个特别的姑娘,姚所长介绍她来我们基地干活的时候,说她是个可怜的姑娘。关于阿丽亚的身世,姚所长选择沉默,我们便也不问,只好好待她。工资之外,经常给她一点儿小费。但她从不乱花钱,很少去赶集。她把每月四万西非法郎的工资都藏在她的小包袱里。小包袱藏在纸箱子里。纸箱子藏在木棉树下的小屋里。而这一切都藏在布瓦布古原野。原野最擅长保守秘密,它什么也不说。小赵也只是嘱咐阿丽亚尽管放开肚子随便吃饭,只是别撑坏了胃。阿丽亚羞涩地笑,长睫毛低垂着,再抬眼时,她的大眼睛里含着泪水。从那以后,阿丽亚放松了许多,但她仍然警惕而敏感,像竖起耳朵聆听大地动静的小鹿,随时准备着跳起、奔跑。所以,当有一天我听见了阿丽亚小声唱歌时,我惊讶的程度就像听见哑巴说话。小赵说,等她不再总是吃撑时,她或许就是个正常而快乐的姑娘了。整个白天,基地院子里只有一人一狗一猪,其他人都去各自的工地干活了,傍晚才能回来。就连木棉树上的一群鸟也是白天离巢觅食,傍晚沐着霞光归来。木棉树在三月开出鲜红的大花朵,这鲜红的花朵在布瓦布古原野的晚霞中像一盏盏跳跃着火焰的明灯,它们交相辉映,让原本有几分苍凉的黄昏具有了烟火暖意。这天傍晚,阿丽亚从红土路那端走来,明黄色的裙子和明黄色的头巾在太阳下明媚耀眼。阿黄跟在她身后,轻摇着尾巴。阿丽亚走进野燕麦地,去拔鼠尾草,一棵、两棵、三棵……一捧紫色的花穗斜靠在她的臂弯内。姚所长所说的不完美的画面此刻似乎正在接近完美,在偶然中走向完美。那个能让画面灵动起来的人——穿裙子的女人,进入了画面。只是,这会儿风竟然停止了,野燕麦、鼠尾草停止了摇动,原野安静得如同凝固,像被某位神仙喊了一声“定”给定住了。凝固是被我打破的,我冒犯了神仙。我朝着阿丽亚喊:“阿丽亚,跑起来!你要跑起来,你的裙摆才能飘起来。”她回头望着我,一脸疑惑。为了让她明白我的用意,我在红土路上来回跑动,示范给她看,我用双手抖动我宽大的T恤衫,让衣衫动起来。阿丽亚,她竟然明白了我的用意,她开始奔跑,长长的左腿迈出去、右腿又跟上,收腹、扭腰、送胯。裙摆动起来了。裙摆飘起来了。阿丽亚,聪明的姑娘。阿丽亚,可怜的姑娘。她跑起来了。她可以看不懂其他暗示,却一定能看懂奔跑的暗示。她是原野的小鹿,时时刻刻准备着奔跑。我得意地望向姚所长,像大导演刚刚完成大作品般沾沾自喜。农业科学家姚所长开怀大笑,他说,此时应有歌声,便唱了起来。歌曲的旋律我熟悉,正是阿丽亚经常哼唱的歌,只是我不知道歌词的意思。姚所长说这是一首班巴拉民谣。他用班巴拉语唱了一遍,又用汉语唱了一遍。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香草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茶叶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蔬菜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良药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你是穷人的曲调有微微的忧伤但却不失明亮,像在诉说一位名叫卡拉多娜的姑娘的身世,以及她的未来。(有删改)2.本文标题有何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①在画面中,阿丽亚要跑起来,整幅画面才更加灵动而完美。②不管之前经历过什么,阿丽亚都要勇敢地生活下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阿丽亚,你要跑起来”,让阿丽亚奔跑是源于姚所长的审美,他说“这幅画不完美,这幅画缺一个人”“缺一个女人,这女人要穿裙子,裙摆要飘起来,画才是灵动的,才美”。后文当我们偶然发现阿丽亚穿着裙子走在田野中,恰好是姚所长说的“完美”,只是当时没有风,阿丽亚的裙摆没有飘起来,于是“我”让她跑起来,得到了“完美”的一幅画。因此标题的本义是,在画面中,阿丽亚要跑起来,整幅画面才更加灵动而完美。②深层含义与阿丽亚有关,所长只是说她身世可怜,但我们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从阿丽亚开始的拘谨、害怕到后来的逐渐放松,并且在我们管饱的饭食滋润下,阿丽亚逐渐丰腴美丽。小说最后,阿丽亚怀抱紫色的花穗,在美丽的非洲草原奔跑,意味着,不管之前经历过什么,阿丽亚都要勇敢地生活下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2024·陕西商洛·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铁十字勋章[德国]米勒1945年四月,在梅克伦堡州的施塔加德,一位卖纸的商人从顾客那里听说了希特勒的婚礼以及希特勒自杀的消息,决定枪杀自己的妻子,还有他十四岁的女儿,然后自杀。在一战时他做过预备军官,现在还保存着一把左轮手枪和十枚子弹。一天傍晚,他的妻子端着晚餐从厨房出来的时候,他正站在桌子边擦拭着那把手枪。他的翻领上别着一枚铁十字勋章,这本该是节日时才佩戴的。元首选择了自杀——面对妻子的疑问他这样解释道,同时他说,他要选择效忠于元首。他问她,作为他的妻子,是否在这件事上也准备好了追随他。他说,对于女儿他毫不怀疑,她一定会借助父亲的协助,体面地死亡,而不去苟活。他叫来女儿,她没有让他失望。没有等妻子的回答,他便让两人都穿上大衣,因为他要带她们到郊外找个合适的地方,免得引人注目。她们服从了。然后他给左轮手枪装上了子弹,让女儿帮他穿上大衣,锁上了房门,并把钥匙扔进了信箱。外面下着雨,他们在昏暗的街道上向郊外走着,丈夫走在前面,没有回头去看远远跟着的妻子和女儿。他听得见她们走在沥青路上的脚步声。当他离开大路走上通往毛榉林的小径时,他转过头催促她们走快些。晚风在这片没有树的平地上更加疾劲,地面被雨水淋湿,她们的脚步没有了声响。他对她们喊道,她们应该走在前面。跟着她们在后面走着,他也想不清楚:是他担心她们可能就这样跑掉,还是他希望自己可以跑掉。没过一会儿,她们已经在前面很远了。当他再也看不到她们的时候,他已经明白了,他没有勇气直接离开,他却十分希望,她们已经走了。他停了下来,在路边小便。左轮手枪在他的裤子口袋里,透过薄薄的布料他感受到了枪的冰冷。当他加快脚步想赶上她们时,每走一步手枪都碰打在他的腿上。他放慢了脚步。可当他把手伸进口袋,想把枪扔掉时,他看见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她们站在路中间,正等着他。他原本计划在树林中做这件事,但是枪声在这里被听到的可能性应该也不大。他拿出枪,解除保险,而他的妻子正接着他的脖子,抽泣着。她是那么沉重,他拼力摆脱她,走向正怔怔地盯着他的女儿,用枪对准了她的太阳穴,闭上眼睛扣动了扳机。他希望枪哑火,但是他听到了枪声,看到女孩摇晃着倒下了。妻子发着抖,尖声大叫。他必须稳住她。直到三声枪响过后,她安静了。现在,他是独自一人。没有人会来命令他将手枪的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了。死去的人也不会看见他,没有人能看见他。这出戏演完了。幕已落下,他可以去卸装了。他将手枪塞进口袋,俯身看着他的女儿。然后他开始奔跑起来。他沿着小径跑回了街道,又沿着街道跑了一段,但不是往城里的方向,而是向西。他跑了一会儿,然后他坐在街边,靠着一棵树,喘息着,思索着他的境况。他发现,事情也不是无可救药。他只要继续跑,一路向西,避开居民区。他可以隐居在任何一个地方,最好是在另一座城市,改名换姓,做一个不知名的难民,普普通通,勤勤恳恳。他把枪扔进阴沟里,站了起来。走在路上,他突然想起忘记把铁十字勋章扔掉。他把它扔掉了。3.这篇小说以“铁十字勋章”为标题,有怎样的作用?4.“二战”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德国人民在战后不断地进行反省、忏悔,文学起了积极的作用。你从《铁十字勋章》这篇小说中读出了作者对法西斯主义怎样的反思?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谈你的认识。【答案】3.①推动情节发展。铁十字勋章串联了希特勒的自杀和纸商枪杀妻子女儿两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②暗示小说主旨。铁十字勋章是希特勒对纸商的奖赏的标志,纸商选择枪杀妻儿以示忠诚,也象征了法西斯专制对人的灵魂的奴役。③丰富人物形象。纸商对待铁十字勋章的态度改变成功地刻画了纸商的冷漠、愚昧、自私与残忍的形象特点。4.①抹杀人性。通过叙述纸商效仿希特勒行为枪杀女儿、妻子的过程,揭示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对人性抹杀的根深蒂固。②奴役灵魂。纸商枪杀妻子和女儿的轻而易举,揭示了希特勒专制已经渗透并占据了每一个被奴役者的灵魂深处。③虚伪自私。对法西斯效忠式的模仿,排除了纸商自己,揭示了法西斯骨子里的虚伪和自私。【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标题“铁十字勋章”的作用。可以从推动情节发展、暗示小说主旨、丰富人物形象的角度作答。首先在情节发展方面,铁十字勋章串联了希特勒的自杀和纸商枪杀妻子女儿两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章围绕这个铁十字勋章展开,是文章的线索。其次,铁十字勋章是希特勒对纸商的奖赏的标志,暗示了小说主旨,纸商选择枪杀妻儿以示忠诚,也象征了法西斯专制对大的灵魂奴役。再次,在人物形象方面,纸商面对妻子、女儿的态度,是冷漠、愚昧、自私与残忍的,他最后扔掉了铁十字勋章,也证明了他是虚伪和自私的。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文章通过叙述纸商效仿希特勒行为枪杀女儿、妻子的过程,揭示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对人性抹杀的根深蒂固,可以看出法西斯抹杀人性的实质;其次,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以及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纸商对法西斯效忠式的模仿,排除了纸商自己,他最终扔掉了这个勋章,揭示了法西斯骨子里的虚伪和自私;最后,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纸商枪杀妻子和女儿的轻而易举,揭示了希特勒专制已经渗透并占据了每一个被奴役者的灵魂深处。作者通过文章从而使现在的我们更加警醒。(2024·江西赣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向导孙犁11月“反扫荡”。我当了机关里的一个小组长,村长给我们分配了向导,指示了打游击的地势。别的组都集合起来出发了,我们的向导老不来。我看看太阳就要下山,很是着急。我跑向村长家去,在山坡上一家门口遇见他。村长也是跑得呼哧呼哧,看见我就笑着说:“男的分配完了,给你找了一个女的!”“怎么搞的呀?村长!”我急了,“女的能办事吗?”村长笑着,“一样能完成任务,是一个女自卫队的队员!”“女的就女的吧,在哪里呀?”我说。一个女孩子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女孩子笑着,“走吧,同志!”说着就跑下坡去。我赶紧下去带队伍。女孩子站在小河路口上还在整理她的挂包,望望我来了,她一跳两跳就过了河。在路上,她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问她:“我们先到哪里?”“先到神仙山!”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在识字班里念书的吴召儿。神仙山也叫大黑山,是阜平最高最险的山峰。她领我们走的是东山坡一条小路。靠这一带山坡,沟里满是枣树,枣叶黄了,叙落着,树尖上还留着不少的枣儿,经过风霜,红得越发鲜艳。“你们跟着我,有个好处。我们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她说,“你看前头树上那颗冬儿多么大!”我抬头一望,她飞起一块石头,许多枣儿就落在前面地下了。“到了神仙山,我有亲戚。”看着大家都捡了枣,她也捡起几颗枣儿,放到嘴里去,“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们到了,我叫她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到了神仙山的脚下。一望这座山,我们的腿都软了,我们不知道它有多么高。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中,①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等我爬到山半腰,实在走不动,找见一块平放的石头,就倒了下来,喘息了好一会儿,天上已经出了星星。“离这不远,我姑父的羊圈就在那,我姑父会守住他的羊群的。”她说。“我们就在这里过一夜吧!”我说,“我的同志们恐怕都不行了。”“不能。”她说,“就快到顶上了,只有顶上才保险。你看那上面点起灯来的,就是我姑家。”北斗星转下山去,我们才到了她的姑家门口。一开门,就有一股暖气,扑到我们身上来。一位老婆子赶紧说:“快进来,外头的山风冷。先上炕吧,我给大伙点火做饭。”第二天,我们休息了一天。从小屋里走出来,看了看她姑家的庄园。这个庄园,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阳刚升上来,这里才能见到光亮,很快就又阴暗下来。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这里种着像炕那样大的一块玉蜀黍,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豆,周围是扁豆,十几棵倭瓜蔓,就奔着高山爬上去了!在这样少见阳光、阴湿寒冷的地方,庄稼长得那样青翠,那样坚实。玉蜀黍很高,扁豆角又厚又大,绿得发黑,像说梅花调用的铁响板。这两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天上的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从山顶可以看见山西的大川,河北的平原,十几里、几十里的大小村镇全可以看清楚。这天晚上下起大雨来,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我们紧挤着躺在下面,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她不紧不慢地说:“这是暴雨,一会儿就晴的,你害怕吗?”“要是我一个人我就怕了,”我说,“你害怕吧?”“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常在山上遇见这样的暴雨,今天更不会害怕。”她说。“为什么?”“领来你们这一群人,②身上负着很大的责任呀,我也顾不得怕了。”一清早我们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自信地说:“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他们从吴召儿姑父的羊圈那边翻下,转到大黑山来。我们看见老汉仓皇地用大鞭把一群山羊打得四散奔跑,一个人登着乱石往山坡上逃。她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叫姑父带你们转移,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我喊:“红棉袄不行啊!”“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跟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祥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有删改)5.请概括小说标题“向导”的含义。【答案】5.①向导即是领路人,小说是指以吴召儿为代表的村民为机关的同志安全转移的领路。②暗指在抗战中思想先进、英勇抗战、舍己为人的革命战士,也暗指拥护、支持抗战的革命群众。③传达出党领导下的广大群众对抗日的拥护与支持。【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表层含义:“向导”本来是指在陌生环境中为他人提供指引和帮助的人,即是领路人。结合“我当了机关里的一个小组长,村长给我们分配了向导,指示了打游击的地势”“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在识字班里念书的吴召儿”可知,文中是指以吴召儿为代表的村民为机关的同志安全转移的领路。深层含义:“向导”的作用是为他人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信息,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结合“这两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领来你们这一群人,身上负着很大的责任呀,我也顾不得怕了”“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可知,吴召儿关心同志,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她不怕困难,富有责任心;她机智勇敢,遇到敌人来袭,她把棉袄翻过来伪装,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所以“向导”还暗指在抗战中思想先进、英勇抗战、舍己为人的革命战士,也暗指拥护、支持抗战的革命群众。由“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可知,吴召儿为了机关的同志能安全转移,主动去吸引敌人的注意,传达出党领导下的广大群众对抗日的拥护与支持。(2024·四川成都·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青龙偃月刀韩少功何爹剃头几十年,是远近有名的剃头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900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36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刀”。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何师傅这刀,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吴。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时间,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6.试从传统继承的角度,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答案】①赞颂传统文化中的高尚道义。②肯定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艺。③忧虑传统文化固守不变而导致的衰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创作意图的能力。“传统继承”提示我们答题思路,我们从何爹身上看到哪里“传统”的东西,当今时代“传统继承”出现了什么问题。①何爹只是一个剃头匠,但他身上和关二爷一样的仁义却值得我们赞赏。比如他手艺精湛,一套刀法用得出神入化,但只收三块钱;比如他重情重义,无看望三明爹,并为他免费最后剃一次头,让他舒舒服服地离世。何爹身上拥有的道义,正是作者想要歌颂的传统文化中的高尚道义。②作为一个工匠,何爹具有传统的“工匠精神”,他的手艺十分精湛,一套刀法简直可以媲美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文中关于他“刀法”的描写细致而有古典色彩,作者借助对何爹手艺的赞颂,肯定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艺。③关于“传承”问题,文中何爹尽管手艺精湛,但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了,他只能常常在竹椅上睡觉,这是因为他不肯改变自己的思维,不焗油,不染发,不愿意用电推,还反对女人剃头,因此他的手艺在时代的冲击和自己的固守之下面临失传的命运。作者借此忧虑传统文化固守不变而导致的衰落。(2024·江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曲难忘李国文羊角垴,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寨,这个水比油贵的小山村,我是永远不会,也不能忘记的。在这以前,我曾有过江南一带水乡生活的体验,虽不多,但那万顷芦花、半池莲菱、风车“咿呀”、白帆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烟雨迷蒙,水天一色,那绝对是一个水的世界。我完全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严重缺水的山区,一年所降的雨雪便是这一年的全部水源。我很惊讶山民坚忍的毅力,祖祖辈辈厮守在这偏僻穷苦的山窝窝里,凭一点积攒起来的水,樽节使用,毫无怨天尤人的愤慨。羊角垴,户不过十,人不满百,若不是一个叫“盆爷”的老汉放几条羊,躺在青石板上唱他的梆子腔,或许我还找不到这个藏在山缝里的小村寨呢!翻一山又一山,山山不断;过一岭又一岭,岭岭相连……当你走了许多越走越陡的山路,腰酸腿疼,累得要命的时候;当你汗流浃背,舌干口燥,被阳光晒得头晕眼花,渴望有一口水喝的时候;当你受到太多的伤害,周围人报以白眼,而感到真正孤独的时候……听到这高亢的苍凉的还有些沙哑的歌声,你立刻意识到,那将是一口泉,一碗酽酽的大叶茶。于是,无论多累多渴,也会迎着那韵味十足的梆子腔,寻找过去。或许是人烟稀少、交通阻绝的缘故,或许是羊角垴民风淳厚的缘故,只要进了村口,在那块歇脚石上坐下来,你便成了全村人的亲戚了。这种温馨的感情,即使在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仍觉得热呼呼的。羊角垴对一个外乡人,并不因为我落魄潦倒,而减弱一点点待客的热情。我始终记得,盆爷让他老伴把那珍藏的芝麻,扔进烧热的锅里,炒熟,碾压出油。然后倒下南瓜、白薯,再加上玉米面,煮出一锅香甜酥糯的糊糊。而且毫不吝啬地东家一碗、西家一碗地端着分送出去。我是盆爷家的客,但全村人和我一起享用了这顿美餐。那时,我落在了一个极不愉快的处境里①,如今时过境迁,我完全能谅解当时我周围的人,对他们所给予我的平白无故的伤害,我能想得开。“过去就过去了,日子还长着咧!”这是盆爷的话。“有水能活,没水也能活,雨水大了,瓜倒不甜了,是这么个理不?”这是盆老伴的话。那时,我少年气盛,二十几许年纪。于是,缺乏深思熟虑,也未计较后果,抬起脚来一走了之。正如一位伟人说的那样,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至今我也不后悔那种鲁莽的勇气,至少敢于说“不”。但我念念不忘那小小的山村,它使我悟到了真正的生存艺术。羊角垴真小,也真闭塞,对山外边发生些什么事,几乎了然无知。我对他们讲了我的情况,我是怎样一个应该白眼相待的人。他们盘问了半天,端详了半天,至少半村的人在盆爷院里的老枣树下半蹲着看热闹。我不了解他们为什么宁肯采取这种他们称为“圪蹴”的姿势,而不愿坐放在院里的小凳。对城市长大的我,尤其感到新鲜的是盛糊糊的海碗,真无愧这个“海”字,容量足有3000毫升,端着它从村头吃到村尾的那份快乐自在,也着实让我羡慕。随后,家长里短,父母妻子,夹以对北京好奇的许多问题,乃至于早先朝廷里的事情。说实在的,即使讲上三天四夜,也满足不了山民们想知道的一切。除了盆爷见过汽车外,很难给他们讲明白乘坐火车来到山外那座小城的经过。就这样谈到太阳下山,月亮升起,至此,大家判断我起码是个心地并不坏的好人。不知谁在树影里叹息:哪个庙里没有屈死的鬼啊!这种真诚的同情和信任,是那时在别处绝对得不到的。我也在想,或许他们懵懵懂懂,对时局无知吧?但后来,盆爷和别的乡亲不止一次来工地看望我,我们这支施工队离开太行山后,他们还请人给我写过信。山村人通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量不点灯的,因为煤油要到十几里的山外集镇上去拿鸡蛋换,一般燎一燎松明子也就够了。那天显然因为我的出现而晚了,于是盆爷让年轻后生上树晃枣儿给大家垫垫饥,随落随拣随吃,欢声笑语,打破了夜的寂静。无论大人小孩拣到了枣儿,都先尽着我。我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好在天黑,谁也不会在意我一边嚼着甜枣,一边索性任它流去。人总是在艰难的日子里,才体会到友情的可贵,我敢说,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甜的枣儿。由于羊角垴严重干旱缺水,枣的含糖量高到竟能拔出缕缕糖丝。挂着红灯笼似的满山柿树,有一种如鸡蛋大小的名叫“蜜罐”的柿子,咬上一口,甜到心里。我领受了口腹之美,领受了乡亲们一片不见外的心意;更重要的,这束,这柿,还有厮守在这块土地上硬磨硬熬的羊角垴人使我懂得,被生活压倒了的人才是真正的软弱,逃避不是强者的勇敢表现。次日,盆爷陪我下山,他帮我背着乡亲送的干枣、柿饼上路。路上,我好奇地问,他们为啥叫你“瓦盆老汉”?他“呵呵”地乐了,山村风俗,孩子落生,听到的第一声动静便是叫一辈子的小名。显然,卖瓦盆的叫唤给刚来到人世的他留下了这个“雅号”。他不在乎,想得开。他说:“叫我‘瓦盆’咋的啦,我这几十年磕磕碰碰,不也没碎没破没掉块碴吗?你看这些个石头缝里长出来的树啊,草啊,不也头顶一片天,活下来,活得结实,活得精神,活得不比谁差啊!”他指着从极少水分养料的石头缝里生长出来的爬山藤、接骨木、菟丝草,显然是在给我鼓劲。这是山的世界,但同时也是岩缝里那些草那些树的世界,我为什么不顶着头顶上的天,挺直着活呢?天高云淡,盆爷兴致上来了,又引吭高歌,满山回响,还是我来时听他唱过的那段梆子腔。翻一山又一山,山山不断;过一岭又一岭,岭岭相连……其实,生活的路也是这样没有尽头的,就看敢不敢迎接挑战,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了。羊角垴和这支在羊角垴听到的梆子腔,我怎么能够忘怀呢?(有删改)【注】①指作者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铁路工地参加劳动。7.文中说“但我念念不忘那小小的山村,它使我悟到了真正的生存艺术”。“我”悟到了哪些真正的生存艺术?请简要分析。8.在班级文学鉴赏活动中,有同学认为文章标题如果改为“难忘那个小山村”更好,也有同学认为原标题更好。你认为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并说明理由。【答案】7.①坚忍、勇敢地面对生活。山民们虽生活在偏僻穷苦、干旱严重的小山村里,但他们没有被恶劣的条件压倒,而是勇敢面对,以坚忍的毅力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②乐观、坦荡地面对生活。虽然生活艰难,条件恶劣,但山民们活得快乐坦荡,他们身上充满了乐观精神。8.示例一:原标题更好。理由:①原标题“一曲难忘”富有美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小山村的思念。②原标题“一曲难忘”和文章的开篇、结尾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③“一曲”是盆爷所唱之曲,是盆爷和山民们精神品质的体现,以“一曲难忘”为题,体现了山民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深化了文章主旨。示例二:“难忘那个小山村”更好。理由:①以“难忘那个小山村”为题,直抒胸臆,感情更加浓烈。②以“难忘那个小山村”为题,和文章第一段、最后一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③文章除写了盆爷之外,还写了小山村其他的人和事,以“难忘那个小山村”为题,更加切合文章内容。【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我很惊讶山民坚忍的毅力,祖祖辈辈厮守在这偏僻穷苦的山窝窝里,凭一点积攒起来的水,搏节使用,毫无怨天尤人的愤慨”“还有厮守在这块土地上硬磨硬熬的羊角垴人使我懂得,被生活压倒了的人才是真正的软弱”可知,羊角垴是“”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寨”,这里偏僻穷苦、干旱严重,但是这个山村的人有着坚忍的毅力,勇敢面对恶劣的条件,坚忍、勇敢地面对生活。根据“端着它从村头吃到村尾的那份快乐自在”“盆爷让年轻后生上树晃枣儿给大家垫垫饥,随落随拣随吃,欢声笑语,打破了夜的寂静”“我这几十年磕磕碰碰,不也没碎没破没掉块碴吗”可知,村民们活得快乐坦荡,他们身上充满了乐观精神。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原标题更好。“一曲难忘”虽简洁,但比“难忘那个小山村”更具有美感,含蓄蕴藉地表达了作者对小山村的思念。文章开头写盆爷“躺在青石板上唱他的梆子腔”,结尾写“羊角垴和这支在羊角垴听到的梆子腔,我怎么能够忘怀呢”,可见,“一曲难忘”和文章的开篇、结尾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一曲”是盆爷所唱之曲,内容为“翻一山又一山,山山不断;过一岭又一岭,岭岭相连……”,体现村民坚忍、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品质,以“一曲难忘”为题,体现了山民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深化了文章主旨。“难忘那个小山村”更好。“难忘那个小山村”通俗易懂,更具抒情意味,感情浓烈。文章开头和结尾“羊角垴,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寨……我是永远不会,也不能忘记的”“羊角垴和这支在羊角垴听到的梆子腔,我怎么能够忘怀呢”都写到羊角垴这个小山村,以“难忘那个小山村”为题,和文章第一段、最后一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一曲”侧重体现盆爷,“小山村”侧重整个村子的人,文章中写到村民们盘问我,看热闹等,以“难忘那个小山村”为题,更加切合文章内容。(2024·四川成都·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归来王祥夫今年的杏花开过后,忽然又下了一场雪,雪下得很大,但化得也很快,才半天,地上的雪就全没了,村里村外,到处是一片泥泞,又起了雾,远远近近一片模糊。吴婆婆家的人是该回来的都从外边匆匆忙忙赶回来了,谁让地那么滑,吴婆婆滑了一跤就去了。吴婆婆的小儿子,也终于带着他在外边娶的媳妇赶回来了,都已经三年了,婆婆的小儿子三小总说是等过年的时候一定回来把媳妇带给婆婆看,但他总是忙。现在三小带着媳妇和已经三岁了的孩子从外边赶回来了。三小是连走带跑,几步就抢进了院子。屋里忙事的人猛地听到有人从外边闯了进来喊了一声“妈——”,接着就是“呜——”的一声,是三小?屋里的人马上都白花花地跑了出来,可不就是三小。还有三小的媳妇,瘦瘦的,而且黑,抱着儿子,跟在三小后边,三个人齐齐跪下,院里又马上腾起一片哭声。这时婆婆的大儿子出现了,把小弟从地上拉起来。这么一拉,三小就又大哭了起来,顿着脚。大哥又拉三小,要三小进屋,却忍不住“呀”了一声,三小回转身来,用另一只手紧紧攀住了他哥。大哥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啊呀,三小?”堂屋里的晚饭已经摆上了,①大灯泡白刺刺地悬在头上。先是三小站起来,把放在自己面前的那碗炖肉用一只手端起来放在大哥的跟前,紧接着是大哥亦站起来,把那碗肉又端起来往弟弟三小这边放过去。然后一家人才开始动筷子吃饭,哑子二哥只盯着三小看,忽然“呀呀呀”地叫起来,被大哥用手势打住。但哑子二哥还是用手指着自己的胳膊“呀呀呀”地喊,大哥又把他喊住,用手势告诉他别喊,“吃饭!”大哥说完这话就不知再说什么,筷子在盘里夹了一下,却什么也没夹,收回来。“去,看看香完了没有?"大哥对大嫂说。三小已经站起身,一迈腿,跨过凳子,抢先出去。大哥忽然放低了声音,趁三小出去,他想问问三小胳膊的事。三小的媳妇忽然低了头,三小媳妇说那个厂是做胶鞋的,刚刚开起,三小出事后给了八千块钱。三小媳妇又停停,说:“三小他咋能回来?咋也不能回来。”三小媳妇的声音很低,停片刻,又说:“那老板人其实挺好的,他也没办法,他也没钱。”三小现在还在那厂里,给人家看门,还养了一只羊,是奶羊,给孩子挤奶吃。又说,还在房后开了一小片地,种菜,给自己吃。不知谁轻轻“唉"了一声,②白刺刺的灯下,一张张脸都很白很紧,大哥把自己筷子伸过去,有些抖,他夹菜,夹准了,筷子没收回来,却送到三小媳妇的碗里。大嫂也跟着夹菜了,夹一块肉,也没收回来,也送在三小媳妇的碗里,又夹一筷子,想想,放在三小的碗里,然后放下筷子出去了:“三小,三小,进来吃饭。”大嫂的声音从外边传了进来,声音只是颤,只隔片刻,大嫂的声音忽然变成了哭声——她进这屋的时候,三小才三岁。有时候下地,她后边背着三小,前边抱着自己的儿子。按这地方的规矩,妯娌齐了,要看看箱里留下没留下值钱东西,当着全家,把东西都收拾过,谁也没有闲话。大嫂领着二嫂和三小的媳妇把吴婆婆的屋子收拾了一遍,把箱子开了。箱子里塞得满满的,小孩子的衣服,大哥穿过二哥再穿、三小又穿的旧衣服。再有,旧鞋子,他们父亲的旧鞋子,家做的,穿旧的,而又洗干净的。再一个盒子,里边都是线,红线绿线黑线蓝线,一轴一轴,一团一团,还有针,插在线团上。再翻,居然还有鞋样子,有大哥的,也有二哥的,还有三小的。大嫂眼红了,想哭一声,却突然叫了起来,一个包,被翻了出来,用吴婆婆的旧头巾包着,这个头巾包被打开了,妯妞三个同时都“呀”了一声。因为收拾吴婆婆的箱底,③屋里的灯换过了,白刺刺的,角角落落都亮。屋里的人你看我,我看你,一万五千八百块的钱在这里。大嫂先哭出来。想起吴婆婆常年就饭的那碟子盐豆,吴婆婆只说是吃斋,是从不吃肉,但儿子孙子们碗里的剩饭,即使是笨菜,吴婆婆也会打扫得干干净净。办完吴婆婆的事,院子门口那株香椿树上的叶子都张开了,那只鸟的窝也有样子了,三小说什么都要走,也终于带着他的媳妇和儿子走了,三小和媳妇惦着那边的羊和菜地。家里人虽不愿三小走,但心里也好受了一些。吴婆婆留下的那些钱,大哥一家同意,二哥一家也同意,全都给了三小。这天中午,哑子二哥突然在家里“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叫了起来,连带着他那个哑子媳妇也在叫。隔壁大哥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忙地过来。哑子二哥手里拿着那个包儿,是吴婆婆的那个头巾包,大哥记起了那天晚上三小说的那句话:“可怜我二哥是个哑子,老来老去比我都可怜。”“放好放好!”大哥打着手势,“放在谁也看不到的地方。”然后,大哥去打香椿了。大嫂什么也没说,把大哥打下来的香椿,一小捆一小捆扎好。他们合计好了,明天要进趟城,再买些菜籽。(选自《新中国文学经典丛书·1949-2019》,有删改)9.小说为什么以“归来”为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有人评价王祥夫的小说“闪现着温暖的光芒”,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9.①小说情节紧扣“归来”展开:吴婆婆去世,家人“归来”奔丧,因遭遇意外多年未归的三小也最终回到了家乡。②以“归来”为题使主题更加深刻:长时间未团聚的家人再相聚,亲情“归来”,彼此感情更加深厚;每个人在经历家庭变故后又重新回到了生活常态,显示出生命的韧性。10.①面对不易的生活,母子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关爱,温暖而深厚的亲情让人动容。②面对生活的困境,三小乐观积极,努力改变现状;担心家人因自己的遭遇而伤心,他三年不归,独自承受,这一份坚韧与担当凸显了人性的美好,令人温暖给人激励。【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标题的作用可从情节、主题、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情节结构上:结合“吴婆婆滑了一跤就去了。吴婆婆的小儿子,也终于带着他在外边娶的媳妇赶回来了,都已经三年了……”可知,小说情节紧扣“归来”展开,写吴婆婆去世,家人“归来”奔丧,因遭遇意外多年未归的三小也最终回到了家乡,标题交代了主要的事件。从主题角度:“都已经三年了,婆婆的小儿子三小总说是等过年的时候一定回来把媳妇带给婆婆看,但他总是忙。现在三小带着媳妇和已经三岁了的孩子从外边赶回来了”“把那碗肉又端起来往弟弟三小这边放过去”“但哑子二哥还是用手指着自己的胳膊‘呀呀呀’地喊,……”可知,长时间未团聚的家人再相聚,亲情“归来”,大哥心疼小弟,二哥关心小弟,他们彼此感情更加深厚,“归来”隐喻着亲情的“归来”;小三要回打工的地方,大哥继续种地,每个人在经历家庭变故后又重新回到了生活常态,显示出生命的韧性,以“归来”为题使主题更加深刻,在平凡中看到了不一般的主题,用一个平常的“归来”,是呼唤,也是歌颂。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温暖”一词,结合文本分析表现在哪些方面。面对不易的生活,婆婆省吃俭用,把钱积攒下来,把爱留给了家人;大哥把肉留给小弟,兄弟们把钱留给了小弟,兄友弟恭,温暖感人,读之感同身受,感动不已;妯娌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关爱,温暖而深厚的亲情让人动容,生活情景真实感人,很有生活气息。结合“……三小现在还在那厂里,给人家看门,还养了一只羊,是奶羊,给孩子挤奶吃。又说,还在房后开了一小片地,种菜,给自己吃”等信息,面对生活的困境,三小乐观积极,努力改变现状;他担心家人因自己的遭遇而伤心,他三年不归,独自承受,这一份坚韧与担当凸显了人性的美好,令人温暖给人激励,从前文回家后在母亲灵前的大哭,可知小三对母亲的爱和愧疚,但怕母亲心疼自己受伤独自承受,那种情感朴素而真切,读此文令人感动。(2024·湖南长沙·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赤色小子(节选)张品成芋头大的一团土块在空中滚了几滚,“噗”地落在晒坪右侧。那几只偷食麻雀着实吓个半死,“叽喳”惊叫,“呼”一下飞上屋顶。杂毛不敢懈怠,随声跃起,向着那青灰瓦楞“汪汪”吠叫。麻雀挑衅般在瓦上左左右右地跳,觊觎那片金黄,却不敢再作妄想。一切平息下来,四周重又寂静。日头白白亮亮,万里无云。暑热自上而下逼将过来,往四周蔓延。远处,地表升腾着晃眼热气。一颗汗在瘦小眉尖欲坠不坠,痒痒的如同虫攀。瘦小一抹,掌上就湿渍渍一片。瘦小突觉口中渴得生火,喉间如梗了块燃炭。他对杂毛哼道:“杂毛,你守着那帮飞贼,莫让馋嘴东西啄食了谷米,到晚上我去秃头屠子那儿讨骨头犒你……”杂毛似通人意,“狺狺”地叫了两声。瘦小来到井边,跪在井沿。头探入水中,“咕咕”地就一顿饱饮,凉津津的感觉自上而下。瘦小伏在那,突然见水中倒影,脸还是那么瘦瘦窄窄。瘦小想:你怎么就长不胖?这日子好起来,你也没少吃呀。瘦小自小没爷没娘,由叔婶养了。瘦小是早产所生,从来是病恹恹黄瘦瘦,因而取名瘦小。五岁时,叔死了,婶娘改嫁了人。瘦小孤零零被弃在那破庙里。那天,村里大户疤胖坐轿从破庙门口过,见瘦小蜷在门角,便说:“那伢子是人是鬼?瘦得像只盐老鼠……”轿夫说:“老爷,那是水有家瘦小……可怜哪,爷娘不在世,婶又改了嫁……”疤胖摇摇蒲扇,半天从牙缝里跳出几个字:“带了吧!”轿夫忙说:“老爷,你积阴德……我替这可怜伢谢你了……”从此,瘦小就在疤胖大屋院里住下了。你当疤胖真是善人,那是极错。用轿夫的话说,疤胖只要每日少喂那狗两口肉,也能把瘦小养了。疤胖用残汤剩饭把瘦小养到十岁,却得到县上一块书有“善有善报”字样的大匾。另就是瘦小终日两头摸黑地劳作,砍柴放牛,小小掌心全是厚厚老茧。瘦小在他瘦小身躯不堪忍受的劳累和重负之下愈发瘦小了。村人见了瘦小,都叹口气晃晃头。瘦小自然弄不懂这叹息和摇头背后的玄机。他只觉疤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累点苦点算是给予他的报答,也是应该。红军来了,打土豪分田地,才有人敢道出瘦小身世真相。原来瘦小爷娘是因疤胖侵吞田产举告无门而双双跳潭自杀而死。瘦小晓得这一切后,蹲在村后坡上那棵老枫树下“呜呜”哭了一日,心里愤愤,发誓有一天要狠狠地在疤胖那肥嘟嘟脸上响亮亮扇上一掌。不想从树下回来,瘦小却病倒,在床上困了五天。五天里疤胖家田地浮财全叫红军分了,村人扬眉吐气押了疤胖游街,光天化日下朝疤胖那颗光亮秃头扔菜皮稀泥。木崽说:“真是开心事情,比吃肥肉还开心,你没见疤胖那狼狈模样,活生生像只瘟猪,半点威风也没了!”等瘦小病好,却没看见木崽描述的那痛快场面,倒是也常见疤胖,先前的威风已荡然无存。但在瘦小眼里,疤胖还是那疤胖,肥脸上依然油汗涔涔,脸上那疤幽幽地放亮,见了瘦小还有模有样地笑。这时,瘦小就无奈了,只有在心里蹿动那念头,总觉好汉不打笑脸人,再说……再说怎么的也该有点缘由吧,就这么平白无故上去揍人一顿或朝人扔上一通烂泥,总觉有点那个。瘦小把心里所想告诉木崽。木崽直怨瘦小窝囊,瘦小就将信将疑觉得自己真是个没用东西,常常半夜里咒骂自己。喝了几口凉水,身上凉爽许多,瘦小边想着心事边走回晒坪。那边,一群鸡正蠢蠢欲动,杂毛忠于职守,明白了鸡的企图,汹汹叫着。鸡怯步了,“咯咯咯”徒劳啼鸣,突然又“轰”一下散开。原来是有人担谷而来。来人是木崽爷,这汉子稍稍扭动肩胛,两箩谷就摊撒在谷坪一角。木崽爷朝瘦小咧嘴笑笑,说:“瘦小!你守着这黄谷国,神气得像个皇帝,杂毛狗是你的护国将军吧?……”瘦小也笑笑,不说话,两眼却随脸扭过去凝望远方。远处梯田上,影影绰绰见有人在割禾,忙碌异常。往年,瘦小是逃不脱这骄阳酷暑中的劳作苦累的。但分田后,瘦小已不再是疤胖家佣佃长工,虽说山那边红军正与白军交火,村里大多数青壮男人都入了队伍,但村人还是可怜瘦小孤零病弱,不肯让他下田,分摊了这片谷场让瘦小守了。这谷坪原属疤胖,后来就归了大家,场坪上晒了十多家人的谷子。瘦小想:村人待我这般,我能不尽忠职守吗?瘦小又想:我不是什么皇帝,但谁要动这坪里一粒谷子,看我瘦小给它厉害。他想将后面那想法说与木崽爷听,但扭头,却见那边早已空空无人。那边是一扇墙,一棵古树。墙是疤胖家院墙,墙上有一条醒目标语:打土豪!分田地!树是一棵粗大古樟,相传是一百多年前长眉阿黑所植。长眉阿黑是这一带传奇人物,传说中他曾是这一带赫赫匪首。或许正因这缘由,那树也就有了点凶蛮匪相,树身上下疱痞无数。瘦小望着,越看越像是疤胖那张恶脸,于是心底那仇恨又升腾起来。加之四周静寂蔓生出的无聊,瘦小更坚定了那突如其来的念头。不远处便是禾田。瘦小站在埂上,捏一把烂泥在手,想象不远处那树身疱痞便是真正疤胖那张脸,拼力将烂泥扔将过去。一眨眼,烂泥糊在了树疱中央……就在那一年,瘦小跟随军队,征战沙场,成了一名战士!……(有删改)11.作为红军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创作视角看,小说节选部分侧重表现了瘦小的身世经历以及命运的变化,这么写有什么意义?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①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着重讲述瘦小深刻而难忘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从弱小到成熟,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生命历程,这样写突出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②从主题表现来看,文中通过对瘦小和疤胖之间故事的叙述,展示了对复杂环境中复杂人性的深刻思考,在主题表现上更具思想价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文章着重讲述瘦小深刻而难忘的成长经历,瘦小自小没爷没娘,由叔婶养了,五岁时,叔死了,婶娘改嫁了人,瘦小孤零零被弃在那破庙里,被村里大户疤胖看见,领回家,终日两头摸黑地劳作。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从弱小到成熟,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生命历程,“瘦小跟随军队,征战沙场,成了一名战士”,这样写突出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从主题表现来看,文中通过对瘦小和疤胖之间故事的叙述,“他只觉疤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累点苦点算是给予他的报答,也是应该”,对于疤胖对自己的收养,瘦小觉得疤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心存感恩,但是瘦小后来知道自己的爷娘是因疤胖侵吞田产举告无门而双双跳潭自杀而死,内心又产生了一种复仇的心理,展示了对复杂环境中复杂人性的深刻思考,在主题表现上更具思想价值。(2024·浙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片土师陀这人不愁吃的,不愁穿的,没有事情要他做,每天就是看看鸡斗,听听昆虫震翅,立到临风招展的杉树下遐想。脑袋又是出色的聪明,想的是美妙无比,连二等脚色的诗人都害起羞来,非常嫉妒。然而,只因一切满好,反而觉得不好起来了。“多么无聊呀,瞧那些鸡,咯,咯,咯!呸,蠢东西!”不但无聊,心里且骚扰的厉害,是那长了疔疮似的厉害。毛病也的确不轻,竟至天下的医生束手。至于他呢,是看见的全不顺眼,精神上已失却那幸福永离不开的平衡,满心里再也没有了安宁;脸是一天比一天的缺乏光彩,一天比一天的瘦。意思是说,这地方太糟,夹杂着石灰同瓦砾的瘠土似的,只合生长荆蓁乱草,决不适于培养美丽的灵魂。这么着现在很明白了:他需要的是一只心灵的暖床,一片空中弥溢着蜜味的安宁土。于是,他佩上小小行囊,提了行杖,装扮成一个老于行脚的人,叼着出号大的烟袋——以备在寂寞的荒原上燃起青烟独自上路去了。这人饥餐渴饮,一路跋涉而行,说不尽的辛苦。一日,天色薄暮,满天霞光四野荒烟,前面横着一条茫茫大水,沙滩上留宿着鹄和雁。浅渚,芦苇,水面雾着轻霭,一江载满着霞彩正浩荡东去。这人立近渡口,高声喊道:“船家来呀!”那船家缓缓抄着棹。唱的是,大江的水、岸上的柳……客人一面领略江上的风景,暗中还打量着那淳朴的艄公。“烟霞生活,鹭骛为伍,这里不知老之将至。”他感叹的想,遂大声问道:“刚才唱什么来,船家?”船家把棹雁翅般斜戳进泥里,攀住船道:“不关你事。上你的船罢,客官!”上了船,低头看着滟滟的江水,可就大大的吃了一惊。他已忘记跋涉多么远的路程,飞过多么久的时光,但成绩摆着在那里:人是那样瘦,又那样憔悴,满腮短髭,模样全是一个仆仆风尘的行脚人。而那美妙的心里,恰和天下的旅客一样,也正充满着“细致的”哀愁。这么一来,又想起那一心要去寻觅的地方。“请问船家,”他说了,“灵魂的安宁土还远吗?”“那可不曾听人讲过。”客人上了岸,四顾暮色苍茫。大江的水,岸上的柳……船家棹舟而歌,已徐徐远去,渐为烟水所隐。这人循着小径,继续搜索前进。走了多日,终于深入大野,前后一望尽属胡草的莽原。渐渐的小径被野草湮没,再也看不见寂寞中荒凉的小屋,连天际牧人烧起的火烟也稀少了。他走着,草在脚下瑟簌的响。夜去昼来,太阳按时从草原的东端升起,又向西方落去。苍空下是天籁。大草原上烟袋一路放送出寂寞的青烟。这时,天的颜色好像也不似昔日的蓝;温饱与安宁已结为一体,是拉也拉不开的了。而那不安的灵魂所渴望着的也仅一餐而已。假如不是气尽力竭,他定会向大草原“天乎,天乎”不止。虽然如此,但人是决不会马马虎虎就死的。运气的眼,有时也会看见遭难的人。这是说,他终于获得了救星。那救星是一个须发苍苍的牧人;正匍匐地面,用泥污的两手捧住山羊的乳房吸饮奶汁。“请了呵,大爷。”他踉跄的走上前去,有语无音的说。“请了,客官。请了。”老人吃惊的望着他,从那落魄的模样终于明白了来意。“该是饿的不行了罢,客官?”这样说着,牧人已经抽身让客就饮。然而饿渴不让他出声,也不容他多想。当他吸足一肚子山羊奶的时候,抬头一看,只见牧人正在那里两手挖掘草根。“怎么能够吃呢,这样的东西?”他诧异的问了。牧人并不留意他这面,自顾一面挖一面将草根送进嘴里去嚼。“没有不能够吃的。味道很好。”他道。瞧着牧人嚼的津津有味,那人担忧的说:“据说没有什么养分,吃了于生理上未必有大补益。”“天下没有养分的生物多的很。”牧人向客人投了一瞥,随手捏一条白根送到嘴边道:“它还好,虽只是草根,却能生出解人饥渴的奶汁。嘘,嘘,去吃你的草!哺,哺!”这人从地上爬起来,弹去衣上的泥土,眺望着大草原。太阳刚升起不久,天空翠蓝,高处盘旋着鹰雕。草原直与天陲相接,绿沉沉是无限的辽阔。草叶上缀满着露珠,闪烁发光。山羊群集,驯顺的在那里啮嚼。到处是鹌鹑兑兑的呼唤,百灵鸟啾啾的鸣声。总之,景色恬静,伟大,美丽,凡逃进去的人就无不迷醉,休存逃脱的妄想。然而,只因美丽醉人,反而觉得平常起来了。“请问大爷,”他满眼期待的说,“灵魂的安宁土还远吗?”“到处是安宁土,到处不安宁。”牧人答。于是客人搜寻出塞的满满快要胀破脑门的漂亮词句,解释那国土如何清和明媚。“是的,”他收梢说,“空气中流着‘蜜味的香同鲜乳的暖’的,就是这样的地方。”牧人则神驰于草原,方回想一段久已湮没记忆中的往事。“似乎有这样的一处地方,”他含糊道。“但只是说,却不曾有人到过。也许在山岭那边。有一年,唉!……”牧人挣扎起身,抛下正要讲的故事同客人,蹒跚的向羊群那里走去。“请罢,客官!”他忽然回过头来,挥着手向客人喊道,“各人都有一个理想……但愿有一天你能回来,回到草原里来!”客人默然提起行杖。烟袋留下一缕青烟……一九三六,十一月八日夜初稿【注】1936年10月,国土沦陷的威胁和革命团体的风流云散中断了左翼文学革命阵营的脚步,师陀等作家不得已南下上海,本文写作于上海。12.这篇小说与沈从文的《边城》同是诗化小说,都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试从小说的背景、结构、情感等角度分析二者在表达“追求”主题方面的差异。【答案】12.①小说的背景不同。《一片土》的背景、时代都不确切,连人物“他”没有确切的名字,使得追求的主体更具有普遍性和象征意蕴;《边城》呈现了具体的地域风貌和地方色彩,使追求真实具体。②小说的结构不同。《一片土》以无穷的行走来追寻理想,是线性的叙述结构;《边城》通过直接构建一个相对封闭、固定的理想社会来表现作者的追求,是圆形的叙述结构。③小说的情蕴不同。《一片土》从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苦苦求索的家国情怀的角度切入展示追求的内涵,《边城》从人性美、人情美的角度切入,表达了对爱与美的赞颂。④主人公类型不同。《一片土》中是自传式的思考,是人物自我投射性的表达;《边城》是借用女主人公翠翠和天保等人物体现作者的文化理想。【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小说主旨的能力。题干明确要求学生从“背景、结构、情感”等角度分析小说的主旨,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但还要注意分析的对象是“诗化小说”。背景:根据本文内容可知,本文并未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也未交代“他”的身份、职业、姓名等,这样不确定的背景、主人公就使得小说的追求主题具有了普遍性,“他”也就有了象征意义。而《边城》描写的湘西这一特定区域的人和故事,使得小说的追求主题更为具体。结构:本文诗化的表现是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而是一直在叙述“他”不停地行走,不停地寻找自己心灵的安宁土,寻找自己的理想,属于线性结构;《边城》则通过讲述偏僻小城翠翠、傩送、天保的故事来构建自己的理想社会,表现作者的“追求”,属于圆形结构。情感:根据注释可知,当时国土沦陷、革命团体也已经解散,作者就像文中的“他”一样,对未来既有迷茫,又在坚定追求自己的理想;《边城》则重在通过翠翠、傩送淳朴善良、天真可爱等人性美,以及边城中军民同乐、人们互相帮助的人情美等,表达作者对爱、美的歌颂和赞扬。主人公:本文中的“他”是作者的外在表现,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属于自传式类型;而《边城》却是通过述偏僻小城翠翠、傩送、天保的故事来体现作者的追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格诺韦法的时间【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一九一四年夏天,两名穿浅色制服、骑着马的沙俄士兵来抓米哈乌。米哈乌眼看着他们从耶什科特菜的方向慢慢向他走来。炎热的空气里飘荡着他们的阵阵笑声。米哈乌站立在自家的门槛上,身穿一袭由于沾满了面粉而发白的宽大长袍,等待着——虽说他心知肚明这些大兵所为何来。米哈乌从他们手上接过一张纸条,拿去交给了妻子。妻子格诺韦法一整天哭哭啼啼,为米哈乌打理参战的准备工作。由于哭了一整天,她实在太虚弱,身心是那么地疲惫而沉重,以至于没能跨出自家的门槛,目送丈夫过桥。当马铃薯的花凋谢,而在开花处结出一些小小的绿色果实的时候,格诺韦法肯定自己是怀孕了。她掰着手指头算月份,算出孩子该是五月末割第一批青草的时候怀上的。不错,正该是那个时候。现在令她伤心绝望的是,她没来得及把怀孕的事告诉米哈乌。或许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是某种征兆,说明米哈乌会回来;他必须回来。格诺韦法亲自管理磨坊,就像米哈乌在的时候所做的那样。她照管工人们干活儿,给送粮食来的农民开收据。她倾听推动磨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9课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课件
- 2024年专业电工施工协议典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上)
- 2024年度层电梯厅装潢协议模板
- 2024年无薪实习劳动协议
- 2024年仓库租赁法律协议细则
- 2024年型车辆采购协议
- 2024届安徽省合肥高升学校高三八校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试卷
- 2024建筑业劳务施工协议文本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九校下期第二次质量考评(3月)高三数学试题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
- 宜章莽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 海南海药:江苏普健药业有限公司拟转让资产涉及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资产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 第01讲 代数式(5个知识点+5类热点题型讲练+习题巩固)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24)
- 化学丨四川省南充市高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南充一诊)高三10月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安徽马鞍山市兴望投资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 【课件】“珍惜粮食从我做起”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
-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脱盐水
- 职业技能大赛-食品安全管理师竞赛理论知识题及答案
-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