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律师(chdn)旁尊(wu)藜渎(xie)仰偻(Ju)

B.赞誉(yu)顼璃QH)惊擎(gai)劫博(lie)

C邀取(Ji)脩守(ke).然(mao)尴旗(ga)

D.宽官(yu)广袤(m£io)麾下(huT)满养(r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敬业乐群理至易明言不及意不二法门

B.独一无二眼花缭乱扭捏作态富丽堂皇

C.随机应变丰功伟绩疲惫不堪不可名壮

D.形消骨立鸠占鹊巢抽丝剥茧相得益彰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生应该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即草取义,反复斟酌。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

奇的强烈信号。

C.据说,案情十分复杂,罪犯的作案手段令人叹为那止。

D.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晋即序令、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

屋的几案上。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B.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

C.通过学习《论教养》一文,使我懂得了怎样做才是有教养。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5.(2017湖南岳阳中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

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的梦想—这些卑中之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

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都需要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

A.匮乏深远而且B.匮乏远大乃至

C.贫困远大何况D.缺憾长远乃至

6.下面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的表述,最符合简明、连贯、准确要求的一项是

()(3分)

|农民|萼依民工]

农村城

|大学、职业学校|辱快口识人士、技术工作者

人口市

A.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

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6

B.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打工或就业,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

入城市。

C.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就业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

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以及职业学校学习,最终以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等打工者的身份融入城

市。

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主要是通过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实现的,而这些是通过

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获得的。

7.(2017河南中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

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图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

点豆”等诗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

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

以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4分)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

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

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鹫,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

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

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

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

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

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

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

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

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

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

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

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

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

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

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

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

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

不外这些道理。

8.选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各用四个字概括文段①中所列举的两个事例,并指出两个事例论证了文段中的哪句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具体作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选文的语言来看,说说演讲稿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3分)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3/6

12.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理解文中的“敬业”精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7湖南郴州中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1分)

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

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

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

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

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

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

境界谓之“离”。草婴和贺友直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生动的诠释。善于“守破离”,才能有

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Ao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

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

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

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

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

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破,BO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

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

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

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C,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

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

“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

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

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

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

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4/6

(选自《人民日报》)

13.请把下列三句话放入文中A、B、C处。(填序号)(3分)

①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

②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

③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A.B.C.

14.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①用草婴和贺友直的事例引出论述的话题-②一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强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15.阅读③-⑤段,想一想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4分)

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

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饿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

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山东济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

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

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

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

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

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

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

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

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

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

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扛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

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

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

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蜘盛不前中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5/6

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

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

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

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

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

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

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

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17.04.18,有删改)

16.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指出第⑤段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9.(2017湖北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有一条鱼,一直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情,却因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无法实现。他与小蝌蚪

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述了他的见

闻。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事物,鱼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样东西都

带有鱼的形状: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牛是头上长角的鱼……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离不开已有的经验,又常受制于已有的经

验。所以,要想真正认知新事物,就必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经验。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颦俗谓直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姓名或校名,

请以化名代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6/6

第二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C

【解析】A.佝g6u。B.骇hdi。D.宥ybu。

2.【答案】B

【解析】A.意一义。C.壮一状。D.消一销。

3.【答案】D

【解析】A.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用

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妙手回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用在句中,不恰当。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

好到极点。用在句中,不符合语境。D.悲欢离合:悲伤和欢乐,离别和团聚,泛指生活中的种种境遇。

4.【答案】C

【解析】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使”。

5.【答案】B

【解析】“匮乏”的意思是“缺乏、贫乏”,而“贫困”指生活贫穷而困难,“缺憾”指不够完美、令人遗憾。

三者比较,第一空填的词语应为“匮乏”,与“丰满”构成反义关系,排除C和D。再来比较“深远”“远大”

“长远”。“深远”可用来修饰“影响”“远大”可修饰“志向”“梦想”等,“长远”可修饰“目光”“打

算”等。所以第二空应填“远大”一词,和句中“小”构成反义关系。据此排除A项。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口语交际和表述能力,解答此种题型,要注意分析图表的布局和结构,弄清楚图表表达

的意图。题中图表表述的内容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途径”,审读图表,共有两条途径,表述时只要严格

依照图标的顺序表述即可。其中,A项表述正确;B项未表述和大学、职业学校相关的内容;C项就业途径交叉

错误;D项句意模糊,不够简明、准确。

7.【答案】(1)《二十四节气》图由中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和两边的四幅有关节气的插图构成。中间的时间

表将一年划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一个节气。两边的四幅插图依次画出与“立春”“立夏”“立秋”“立

冬”四个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或时令(物候)特征。(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意思对即可。共4分)

(2)(示例)“二十四节气”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它对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仍有实

用价值,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文化意义”2分,“社会功能”2分,共4分)

【解析】(1)介绍画面内容时要注意要素齐全,还要注意各要素的介绍顺序。本题可按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来

介绍,两边又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令顺序来介绍。

(2)“文化意义”据材料一概括;“社会功能”据材料三概括,要从实用功能和精神内涵两个方面概括。

二、阅读理解

8.【答案】我们要敬业。

【解析】文段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即作者要论述的观点。

9.【答案】当大总统,拉黄包车。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解析】第一问要看清题干要求:概括的是文段①中的两个事例;必须用四个字概括。第二问需要联系上下文,

找出能和这两个事例内容相吻合的观点句。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3

10.【答案】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敬业的重要性。(或: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

【解析】画线句子很明显是引用了名人的话,这属于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来阐述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1.【答案】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容易与听众交流,产生共鸣。

【解析】选文中多处用口语,例如“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这样的语言能拉

近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产生共鸣。

12.【答案】热爱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轻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解析】回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我们”“今天”“文中”等关键词。所以作答的时候,要联系实际生活,

进行阐述。

13.【答案】③①②

【解析】所填语句是三个分论点,可联系第②段“守、破、离”的意义,结合三段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守”

跟师傅修业,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第③段的事实论据从反面论证“守”的重要作用,与“守”衔接最恰当的

应是③句;“破”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即“突破",与第①句衔接;“离”开创自己的新境界,以创新

为核心,有非同寻常的构想,与第②句衔接。

14.【答案】总说何谓“守破离”分别论述“守”“破”“离”

【解析】本文是按“提出问题(引论)一分析问题(本论)一解决问题(结论)”的结构行文的,第①段引出

话题,然后是典型的“总一分一总”式结构。②段总说“守破离”,③④⑤段分说“守”“破”“离”,⑥段

最后总结。

15.【答案】放入第③段。孔子这个论据证明了第③段的观点:守,意味着长久的等待和超常吃苦。

【解析】阅读所给文段,“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饥饿贫寒…的炽热”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能证明

第③段的观点。

16.【答案】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解析】论点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本文题目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能作为论点;开头在写完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事例后,总结出了本文的论点。

17.【答案】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用航天员训练的事例进行让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

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

【解析】论证思路就是作者论证的过程。第③段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提出本段分论点,第二层举例论证,第

三层道理论证,第四层得出结论。据此联系相关内容作答即可。

18.【答案】(示例1)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示例2)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成果,形象说明模仿自己、机械重复这一现象,进而有力论证了待

在舒适区的危害。

【解析】从“比如”这一标志性词语可看出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如同”这一标志性词语可看出使用了

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一段的前两句是本段的中心句,是本段论证的中心,使用论证方法就是为了证明这两句话。

三、写作

19.【写作指导】寓言式命题是中考作文中经常出现的作文题形式,不给学生在理解材料上设置难度。从主题来

说,材料中首先讲述了鱼和青蛙之间的故事,然后将这个故事引入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理上一人们在认识新

事物时,总是受到已有经验的限制,所以要获取新知识,必须拓宽视野。这句话不仅阐明了“道理”是什么,

还指出了人们应该怎么做。考生只有抓住这两点,作文才能写好。既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但是议

论文会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如中国清朝闭关锁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等都可以用来作为论据。还可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3

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使用“淘宝的出现”“共享单车的流行”等时事素材。

【参考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