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8/32/wKhkGWbbMGyAIuhDAAI2GZoP84c174.jpg)
![广西南宁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8/32/wKhkGWbbMGyAIuhDAAI2GZoP84c1742.jpg)
![广西南宁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8/32/wKhkGWbbMGyAIuhDAAI2GZoP84c1743.jpg)
![广西南宁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8/32/wKhkGWbbMGyAIuhDAAI2GZoP84c1744.jpg)
![广西南宁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年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8/32/wKhkGWbbMGyAIuhDAAI2GZoP84c17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广西南宁市历史高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B.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发展实业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出现了“南张北周”等众多实业家,故D正确;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黑暗,故A错误;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发展实业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实业救国思潮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因此,本题答案是: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B.洋务运动的诱导C.民族危机的加深D.民族工业的发展甲午战后,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同时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维护国家主权,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正确;自然经济的解体是民间设厂的条件,但不是原因,故A错误;洋务运动是民间设厂的前提,不是原因,故B错误;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的结果,不是原因,故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是:C.民族危机的加深。3、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A.鸦片战争【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冲突,战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丧失领土和主权完整,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4、洋务运动期间,哪一项不是其主要措施?A.创办新式学堂B.派遣留学生C.建立现代企业D.废除科举制度【答案】D.废除科举制度【解析】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军、开办新式教育等。而废除科举制度是在清末新政时期实施的改革措施,并非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5、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A、秦朝统一六国B、汉朝建立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统一答案:A解析:秦朝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确立。汉朝虽然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隋朝统一则是在唐朝之前的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因此,选项A正确。6、下列哪位思想家被称为“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答案:D解析: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在儒家思想的发展中起到了集大成者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荀子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但不是集大成者。因此,选项D正确。7、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家天下”与“公天下”的表述,正确的是()A.禹建立夏朝,标志“家天下”的开始B.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禅让制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D.禹建立夏朝,标志“公天下”的开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与“公天下”的相关知识。A项,禹建立夏朝后,虽然加强了王权,但此时仍然是通过禅让制选择继承人,因此并未标志“家天下”的开始,故A项错误。B项,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的葬礼上攻击反对他继位的部落首领,之后启夺得首领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B项正确。C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而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故C项表述不准确,错误。D项,禹建立夏朝后,虽然加强了王权,但此时仍然是通过禅让制选择继承人,并未标志“公天下”的开始,直到启继位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才变成了“家天下”,故D项错误。8、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A.拯救奴隶制度B.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确立封建制度D.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主张的主要目的。选项A,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已经走向崩溃,孔子的主张并非为了拯救奴隶制度,而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故A项错误。选项B,孔子认为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因此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选项C,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此时封建制度尚未确立,且孔子的主张主要是维护奴隶制下的社会秩序,与确立封建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选项D,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与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不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9、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制仅限于王族内部B.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宗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C.分封制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一直持续到秦朝统一六国【答案】B【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分封的对象包括了宗室子弟、功臣以及先代贵族等,以此来构建一个稳固的政治联盟体系。选项A错误,因为分封对象并不限于王族;选项C错误,分封制实际上使得地方权力较大,削弱了中央集权;选项D错误,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而非持续到秦朝。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改进并推广的?A.蔡伦B.毕昇C.张衡D.祖冲之【答案】A【解析】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早期的造纸技术,并使之标准化、普及化,因此通常认为蔡伦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主要改进者。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祖冲之则以计算圆周率而闻名,这些人物与造纸术无关。1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荀子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希罗多德(Herodotus)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历史》是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之作,因此他被称为“历史之父”。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但他们不是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人。1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始?A.古希腊城邦的兴起B.罗马帝国的建立C.14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复兴D.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14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复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意大利的城市经济繁荣,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属于古代文明时期,而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熟的标志,不是其开始的标志。13、二战时期,英美盟军在对德作战中采取的最大规模的战略欺骗行动是()A.诺曼底登陆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不列颠之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二战时期的战略欺骗行动。选项A,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此次战役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属于二战时期英美盟军在对德作战中采取的最大规模的战略欺骗行动,故选项A正确。选项B,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重要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最终苏联红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战场走向灭亡的开始,标志着二战正式开始转折,苏联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但它并不是战略欺骗行动,故选项B错误。选项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与苏联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但它也不是战略欺骗行动,故选项C错误。选项D,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7月10日至10月31日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持续时间最长的空战、参战飞机数量最多的空战,但不是战略欺骗行动,故选项D错误。14、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宰相由皇帝任命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C.宰相拥有对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等大权的控制D.皇帝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要求结合材料选出表述错误的选项。选项A,根据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治制度,皇帝是国家元首,掌握最高权力,他有权任命宰相等政府官员,故选项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宰相并非由议会选举产生,而是由皇帝任命,宰相必须对皇帝负责,而无需对议会负责,故选项B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选项C,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宰相虽然是由皇帝任命的,但他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等各个方面,这使得宰相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选项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D,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治体制中,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国家最高权力,包括任免官员、立法、宣战、媾和、缔约等权力,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故选项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1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的爆发B.辛亥革命的成功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五四运动的发生【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开始,也是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开端。16、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推翻清朝统治B.学习西方先进科技C.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完全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场自救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保留中国传统体制的基础上,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图自强。因此,其主要目的并非推翻清朝统治或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等其他选项所述内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坊”与“市”的界限逐渐打破的现象。这一变化为宋代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材料二:宋代城市中,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和行业,如医生、教师、商人、手工艺人等。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出现了宋词、曲艺、杂技等新的文化形式。问题:1.材料一中提到的“坊”与“市”的界限逐渐打破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市民阶层壮大的原因有哪些?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城市发展的意义。答案:1.“坊”与“市”的界限逐渐打破的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城市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商业活动突破原有空间限制。政府对城市管理的放宽,减少了市场交易的限制。2.市民阶层壮大的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为市民阶层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城市规模的扩大,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市民阶层内部出现职业分化。3.宋代城市发展的意义:推动了经济繁荣,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后来的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解析:1.本题考查宋代城市发展的原因。解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对市场交易的限制等因素。2.本题考查宋代市民阶层壮大的原因。解答时,需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社会分工细化等方面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宋代城市发展的意义。解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阐述宋代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第二题(本题共15分)背景材料: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并且统一度量衡,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初并天下,改法度,定律令,一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材料二:汉代贾谊《过秦论》中有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问题1(6分):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推行的主要改革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有何重要意义?问题2(9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为何要实施这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秦朝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与解析:问题1答案:秦始皇推行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这些措施的重要意义在于: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统一。问题2答案:秦始皇实施这些措施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巩固新建立的统一帝国的政权,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以及加强军事防御力量。具体而言:收缴兵器,铸造铜像,意在削弱民间反抗能力;利用地形优势加强防御工事,以确保国家安全。这些措施对秦朝的统治产生的影响有:短期内强化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长远来看,过度集中权力和资源于中央,加上连年征战,导致民力枯竭,社会矛盾激化,最终成为秦朝速亡的原因之一。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2)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3)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4)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材料二:汉武帝时期,继续推行并发展了秦始皇的政策,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设立中央监察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推行察举制,选拔贤能之士;(3)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疆域;(4)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问题:1.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答案:1.相同措施: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疆域等。不同措施:秦始皇推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设立中央监察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行察举制,选拔贤能之士;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2.意义: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在于:(1)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2)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4课洋务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环保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角色与责任同在 》听课评课记录(2课时)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听评课记录1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听评课记录
- 无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弧长与扇形面积》听评课记录2
- 可转股债权投资协议书范本
- 投资框架协议书范本
- 多人合办店铺合伙协议书范本
- 卫生院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口腔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方法课件
- 中国旅游地理(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课件
- 民航保密培训课件
- 儿童尿道黏膜脱垂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诗词写作入门
- 学校教育中的STEM教育模式培训课件
- 电器整机新产品设计DFM检查表范例
- 桩基础工程文件归档内容及顺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