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本课重点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本课难点体会封建王朝不得民心而走向覆灭的原因一、选择题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2.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该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李自成起义3.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下列关于元朝、清朝相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的大一统B.都把都城定在北京C.都重用汉人D.期间都拓展了中国领土,疆域辽阔。4.自17世纪始,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渐增多,农业收成锐减。与此同期,中原气候与北方农牧带的降水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四起。这段资料表明,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A.政治腐败 B.天灾不断 C.土地兼并 D.法纪松弛5.“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明末起义军的欢迎与支持。“闯王”指的是()A.陈胜 B.吴广 C.张献忠 D.李自成6.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努尔哈赤都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下列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阿骨打——契丹国 B.阿保机——蒙古国 C.努尔哈赤——后金 D.铁木真——金7.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A.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全城 B.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C.吴三桂引清入关攻入北京 D.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沈阳8.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闯王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率领农民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A.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B.宦官专权,藩镇割据C.连年旱荒,农民暴动 D.政治腐败,贪污成风9.从明武宗开始,明朝屡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日益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民起义频发 D.遭遇连年灾荒10.见图示,这两种变化是哪一人物所为()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多尔衮 D.雍正1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黄巾起义

②大泽乡起义

③黄巢起义

④李自成起义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12.某校组织同学们到博物馆参观,该馆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展出相应的文物。如果按朝代顺序进行参观,那么同学们依次进入的展馆是()①夏商周馆

②秦汉馆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馆

④隋唐五代馆

⑤宋元明清馆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④③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13.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秦汉—宋元—明清 B.秦汉—隋唐—宋元—明清C.宋元—隋唐—秦汉—明清 D.明清—宋元—秦汉—隋唐14.明代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今抚州市宜黄县人,历事三朝,主持兵事三十年,抗倭戍边屡建奇功。以下人物能与谭纶共同捍卫海防的是()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15.“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所盛赞的历史时间是()A.鉴真东渡日本 B.夫差修筑邗城 C.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D.史可法坚守扬州16.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17.对以下中国古代南北战争比例变迁表解读正确的是(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北87%76%61%68%50%29%26%南13%24%39%32%50%71%74%A.战争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B.隋唐五代是战争比例变化转折点C.中国古代战争演变趋势非常复杂 D.由北多南少变为北少南多的格局18.明末,陕北连年遭遇灾荒。崇祯元年,延安府“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百姓食尽蓬草,再剥树皮;年终,剥光树皮,不得已吃山中石,而地方官员仍然催租索赋农民遂纷纷举行起义。由此可见,李自成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生产 B.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C.农民反抗意识逐渐觉醒 D.外族入侵民族危机加重19.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时期,封建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长安城成为国际性大都会②时期,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缔结和约,发展边境贸易,促进了民族交融③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丞相制度被废除④时期,郑和下西洋,开辟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0.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隋唐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辽宋夏金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二、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懒皇帝,他在位48年,竟有40年不上朝,不理政事;明熹宗(1620—1627年在位)喜欢木工,即位之后不理朝政,任由魏忠贤等宦官擅权,朝政日益腐败。材料二:明代后期,皇室贵族疯狂侵占土地,万历皇帝一次就赐给自己的儿子福王土地2万顷,导致土地高度集中,“若夫贫民,已无立锥之地”。材料三: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共在位17年,有13年出现大范围的严重灾害,包括旱灾、蝗灾、水灾、雹灾……史书记载“海啸,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千里雨雹”“畿南、山东、河南、山西、浙江旱”“百姓食土”等。材料四:起义军发布《剿兵安民檄》称“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引自清·彭孙贻的《平寇志》)材料五

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1621年进占辽沈地区。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到1643年几乎全部占据了关外地区。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明朝灭亡的什么原因?(2)有人说明朝灭亡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内忧也有外患,结合材料四和五,说说明朝最主要的“内忧”与“外患”分别是什么。(3)李自成率领的起义队伍提出“均田”的口号,受到当时百姓的欢迎,请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其中的原因。(4)清军进入“关内”与哪次大战有关?

参考答案1.A【详解】依据题干“明朝末年……催征如故。”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原因。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激化了阶级矛盾,明末农民起义发生。A选项符合题意;明末农民起义的经过、结果、影响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CD。故选A。2.D【详解】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在起义的过程中提出“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等口号,民间散布“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故D符合题意;秦末发生陈胜、吴广起义,南宋初期岳飞抗金,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排除ABC。故选D。3.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是结束了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的大一统,而清朝则不是,清朝是取代了明朝,并没有经历长时间的分裂割据,故A不正确但符合题意;BCD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四起”可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天灾不断,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B。5.D【详解】根据“明末起义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闯王”指的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故选D;陈胜、吴广是秦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排除AB;张献忠也是明末起义军领袖,但他没有称“闯王”,排除C。6.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因此,C项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正确,故选C项;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因此,A项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不正确,排除A项;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因此,B项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不正确,排除B项;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因此,D项政治家与政权的建立搭配不正确,排除D项。7.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1368年-1644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8.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因此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土地兼并,赋税沉重,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9.A【详解】依据题干“明朝屡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这些反映了明朝统治者腐败昏庸,无恶不作,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明朝灭亡,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发”“遭遇连年灾荒”等内容,BCD排除;故选A。10.B【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他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发生在明朝末年,按照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②①③④,故C符合题意;ABD排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2.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与西夏、辽对峙)—南宋(与西夏、金对峙)—元—明—清。题干中进入展览馆的顺序应该是①②③④⑤,故A符合题意;B、C和D与古代朝代先后顺序不符合,排除。故选A。13.B【详解】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和东汉、蜀魏吴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元明清,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1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外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外,沿海地区的倭寇也是个令明王朝头疼的大问题,在明朝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无疑是位重要人物,他骁勇善战,剿灭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维护了海疆的安宁,所以能与谭纶共同捍卫海防的人物是戚继光,C符合题意;岳飞是抗金名将,A不符合题意;郑和是下西洋的人物,B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是农民起义的领袖,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详解】根据材料“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清代诗人撰写的楹联,赞扬的是明末清初史可法率领孤军坚守扬州的历史事迹,D项正确;鉴真东渡发生在唐朝时期,排除A项;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挖邗沟,与题目不符,排除B项;大运河开凿有利于南北交通,排除C项。故选D项。16.C【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人民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在无法忍受下去,纷纷举行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的草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C正确;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A排除;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排除;太平天国运动的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D排除;故选C。17.D【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南北战争比例变迁由北多南少变为北少南多的格局,D符合题意;表格没有体现战争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A排除;隋唐五代时期依然是北多南少,B排除;表格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战争演变趋势非常复杂,C排除。故选择D。18.B【详解】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这是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故B符合题意;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生产是李自成起义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农民反抗意识逐渐觉醒不是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明朝没有面临外族入侵和民族危机加重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19.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是唐朝时期,①正确;公元960年到公元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