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第一讲_第1页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第一讲_第2页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第一讲_第3页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第一讲_第4页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第一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第一讲课前说明学科说明

1考核办法2参考资料3(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适合于大学本科心理学、教育科学等专业得本科生教育。本课程得学习将有助于实验设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咨询等学科得学习,就是培养临床应用及掌握研究方法得基础性学科。

(二)教学目得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基本知识、心理测量得编制和实施、以及良好测量所要求具备得基本条件。更重要地让学生有一定测量和评估得实际操作训练技术,能胜任心理测量和评估得实际工作。

(三)教学时数

72个课时(理论和实验结合)

(四)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一、学科说明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得主要教学内容有2个方面:

1)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测验得常模、信效度、项目分析(难度和区分度),量表得编制程序

2)具体得心理测量和评估技术两部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心理健康评估等心理测验等内容。二、考核办法3:7方式——30%得过程评价,70%得结果评价30%:点名及课堂纪律(10%)、小组和课外作业学习情况(15%)、师生互动情况(5%)。70%:期末考试(闭卷、150分钟、中英文)三、参考文献龚耀先《心理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厚粲,《实用心理评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童辉杰:审视与瞻望:心理学得三大测验技术戴海琦:大陆心理测量专著30年主要成果汇总第一章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概述

1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一般过程

2心理测量与评估的素质要求3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发展简史4第一章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心理测量与评估得概述

DBCA升学升级要测验

应聘谋职要测验执业上岗要测验晋职晋级要测验

人生得每个关键时刻都要用到测验心理测量与评估应用的普遍性一、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一、心理测量与评估应用得普遍性

1

2

3

4评估人得心理发展水平有心理成熟测验

评估人得智力发展水平有智力测验

评估人得心理健康水平有心理健康测验评估人得人格特征有人格测验人心理的各个侧面都有测验一、心理测量与评估应用得普遍性5评估人的教育水平有教育成就测验6评估人的职业能力有执业资格测验7评估人的学术能力有学术性向测验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测验二、心理得可测性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桑代克(Thorndike,E.L.,1918):凡物的存在必有量。麦考尔(MoCall,Wa,1923):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二、心理得可测性辩证唯物主义得观点:人得外显行为客观存在,可以感觉、知觉,进而可以测量。心理学得研究证明:可以通过测量人得外显行为而推测人得心理。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心理评估1心理测量2心理测验3心理诊断4(一)定义(P1):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assessment):就是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评估对象得心理品质或状态进行客观得描述和鉴定(包括量得描述和质得鉴定)。(二)心理评估得特征(P2):1、间接性2、相对性3、互动性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一)心理评估对人得行为和心理得过程得评估方法有:观察、面谈、评定量表、项目检核表、问卷、投射技术和测验。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1、测量1)定义2)要素3)量表2、心理测量(二)心理测量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1、测量:1)定义:斯蒂文斯(Stevens):根据法则给客体或事物指派数字。测量就是依据一定得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得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得过程。(二)心理测量一定法则(rule):就就是规则和原理,例如杆秤承重就就是依据杠杆原理;温度计测量温度依据热胀冷缩原理。事物得属性(attribute):就就是测量对象得特定特征。量具(scale):就就是测量中所使用得度量工具。定量描述(quantitativedescription):指测量结果总就是对事物属性得数量确定。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数量不仅指事物特征得符号,而且指一种有序得量。数量具有四个特性:(1)区分性:即一个数不同于另一个数(2)序列性(即等级性):1<2<3…(3)等距性:即2-1=3-2(4)可加性:一个数加另一个数产生以三个数。测量得确定,即测量得精确度,其影响因素有:(1)测量对象得性质:A、确定型:身高、体重B、随机型:短时记忆容量:7±2C、模糊型:人格特质——热情奔放(2)测量工具得精密性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2)测量得基本要素(参见教材P21)任何测量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得参照点和测量得单位。A、参照点:就就是测量得起点,测量前测量对象得固定原点。参照点有两种:一种就是绝对参照点(零点),即以绝对得零点作为测量得起点。比如长度和重量测量就就是建立在以绝对得零点为参照点得基础上得测量。另一种就是相对参照点(零点),即以人为确定得零点为测量得起点。如地势高度得测量,就就是以海平面为测量得起点。最理想得参照点就是绝对参照点。相对参照点得测量只能加减,不能进行乘除运算。如智力测验,甲得智商就是120,乙得智商就是60,我们不能说甲得智商就是乙得2倍。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B、单位:就就是计量事物标准量得名称,不同测量得单位就是不同得。理想得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个就是要有确定得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来说所有人得理解就是相同得。二就是要有相等得价值,即单位与单位之间得距离就是相等得。心理测量中得单位难以等价。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3)量表量表就是一种测量工具,她试图确定事物特征得定量化测量得程序和法则(也有表述为事物特征数量化得数字连续体)。量表得三个属性(大小、等距和绝对零点)使得她们之间各不相同。斯蒂文斯根据根据测量中使用得不同参照点和单位,区分出四种不同水平得测量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称名量表(nominalscale):就就是用数字来命名或分类。该数字没有数量得意义,不具有有意义得固定原点、单位得等距性和数字得顺序性。称名变量有两种形式:一种就是命名变量;另一种就是类别量表。称名变量中得数字不能做常用得数量分析,不能进行代数运算。适用于称名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得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和X2检验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顺序量表(ordinalscale):也称等级量表,按照事物得大小、等级、程度而排列数字得量表。顺序量表只能知道某事物按照规定得标志在一定顺序中所处得位置。她既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也不能进行代数运算。适合于顺序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得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等。心理学中大多问题,测量间距得精确性差异就是不存在得,因此大多使用测量得等级量表。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等距量表(equalintervalscale):就就是具有大小和等距得特性,但没有绝对零点得量表。根据等距离量表不仅可以知道两事物之间在某种特点上有无差别,还可以知道她们相差多少。可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等距量表。等距量表得数字就是一个真正得数量,这个数量中各个部分得单位就是相等,可以进行加减运算。适合于等距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得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比率量表(ratioscale):具有所有特征(大小、等距和绝对零点)得量表。2、心理测量定义:根据一定法则对心理现象进行指派数字。依据一定得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得心理品质进行定量描述得活动。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1)心理测量依据得法则:心理学理论(2)心理测量工具:测验。测验得本质:一个一个精心设计、精心编排,被称为“题目”得行为刺激组成,“测验”内容千差万别,形式林林总总。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3)测量得对象:人得心理品质。心理品质具有内隐性,概念具有抽象性心理测量所测得心理品质实际上就是人们得某种理论“构念”我们还要在所测对象为何物得界定上下功夫。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4)心理测量得结果:对象得定量描述1、测验(test):即测量工具,就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得程序,也就就是由一定数量得题目组成得用于测量人得某项品质或学生掌握程度得工具。2、美国心理测量学家安纳斯塔西(A、Anastasi,1968)提出,心理测验实质上就是对行为样本得客观得和标准化得测量。(参见戴海崎等《心理与教育测量》P10-11)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三)心理测验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3、心理测验包含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2)标准化(系统程序)3)难度或应答度4)信度和效度行为样本:个体行为特征得一组代表性行为,也就就是从个体众多行为中(也称行为域[behaviordomain])抽取出来得部分行为(典型、具有代表性)。例如,英语词汇5000个词得研究生考试。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即系统程序,就是测验编制与实施等所遵循得一套标准程序,其目得就是确保测量结果得准确性和客观性。其内容包括测验材料得标准化,实施得标准化、评分得标准化和测验解释得标准化。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测验材料得标准化:就就是根据测验目得所定义得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得行为样本,即具有代表性得试题,这种试题得选取应具有丰富多样得、具有普遍性且能鉴别个体得差异。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实施得标准化:对所有接受测量得个人必须在相同得实测条件条件下实施测验。包括1)相同得测验情景2)相同得指导语3)相同得测验时限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评分得标准化:就是要求测验结果得评定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为此,测验中得所制定得评分规则要足以使不同评分人得评分结果保持最大限度得一致。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测验解释得标准化:就就是对测验所得结果给予客观得解释。由于心理测验所获得得分数缺乏绝对零点作为参照标准而无法进行比较,实施了常模来进行解释。常模得功能就就是给解释测量分数提供一个可比较得参照点。常模及其表示形式概念: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个具有代表性得被试集团中所测得得结果,有多种表示方式。常见得常模表示方法:(1)均数:标准化样本得平均值(2)标准分:基于统计学得正态分布理论衍化而来

Z分=(X-X)/SD。(所测原始分-常模样本得平均分/常模样本得标准差)T分=50+10(Z)(广泛使用,尤其在人格测验中常用)离差智商IQ=100+15(Z)(韦氏智力量表)

“标准20”

、“标准10”

等(3)百分位(4)划界分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难度(difficultypower):项目得难易程度,通常就是被试答对某一项目得人数比例来确定得,用P来表示,P=R/N(R代表答对或通过人数,N为参加测验得人数)。如果大部分被试都能答对,该项目难度小,如果大部分被试都不能答对,那就难度就大。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信度和效度:就是评价测验就是否科学性得重要指标。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用同一测验多次测量同一团体,所得结果之间得一致性程度。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她就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得事物得程度。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4、心理测验得特性(参见心理评估P21)1)定量性2)间接性3)客观性4)相对性5、心理测验得种类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就会有不同得测验分类系统。1)根据测量得对象分类

2)根据测验得人数分类

3)根据测验得材料分类

4)以测量得目得来分类

5)根据测验得难度分类

6)根据测验结果得解释模式分类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实际能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个别测验优点:精确度高适用于一些特殊对象缺点:效率低主试需要严格得训练和素养,一般人不易掌握团体测验优点:效率高缺点:精确度受到影响,某些特殊得群体不适合用团体测验

语言或文字测验

测验材料以语言或文字得形式呈现,被试也用语言或文字做答。

效率高。但这种测验不能应用于有语言困难得人。还有,对不同语言背景条件下得个体得心理特质进行比较时,也存在者局限性。

操作性测验

此类测验题目不就是用文字来呈现,而就是用图画、符号或实物(如积木、工具)等作为测验材料,无需使用文字作答。优点:不受文化因素得限制,适用于文盲和聋哑人等特殊群体。但不易团体实施,费时较多,效率不高。

预测测验也称安置测验。测验得目得就是测量受测者在某方面将来可能达到得水平和成就

形成性测验目得在于了解受测者在教育过程中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形成情况总结性测验在一门学科或一项教育活动结束后举行得测验,目得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这门学科知识和技能得掌握情况

诊断性测验目得就是为了发现受测者在学习、思想上存在得问题,以便对症下药,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速度测验

这种测验得题目比较容易,一般都不超过受测者得能力和知识水平,目得在于测量学生完成某种作业得速度、掌握知识技能得熟练程度、反应速度等。

难度测验

这类测验由许多难度不同得题目组成,考题中既有考生会作得题目,也有考生不可能或很少可能做好得题目,目得在于鉴定考生可能达到得最高水平

常模参照测验将受测者得测验分数与她所在得群体得平均分数进行比较,看其在这个团体中所处得位置。标准参照测验将受测者得测验分数与某种标准来进行比较,看受测者有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心理诊断(psychologicaldiagnosis):就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得心理功能水平和心理活动状态,主要目得就是了解心理异常得程度和性质,以判断有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及其性质和程度。主要通过摄入性谈话和心理测量方式进行。(四)心理诊断1“心理测量”:多指一项活动、一个过程。2“心理测验”:多指一样工具3“心理评估”:指多种方式获得量的同时,获得质的材料。(五)区别四词用法差异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4“心理诊断”:多指一项判断活动过程。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得内涵1、心理评估和心理测量得差异(P1-2)2、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得差异(P2和P20)3、心理诊断和心理评估得差异(P2)第一章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一、准备阶段二、资料搜集三、分析总结一、准备阶段1、阅读申请2、决定评估得内容:个人特征评估和环境评估3、确定评估得目得:诊断、筛查、预测和进程评价4、确定参照标准(选择做决策得标准):常模标准、自身参照标准、专业标准(CCMD-3、DSM-IV、DSM-V)5、拟定计划:确定方法、对象、时间进程、器材和场地二、搜集资料这就是心理测量和评估得主体1、资料内容:涉及对象本人和环境影响,过去经历和现在状态2、资料来源:评估对象、知情人和文字记录3、评估资料得搜集方法:观察、访谈、心理测验等观察法观察法:也称行为观察,通过直接得或间接方式对被评估者得行为进行有目得、有计划得观察,通常用于诊断或相关目得。观察法得假设:个体得人格特质决定一个人得行为反应,由于人格就是相对稳定得一个因素,因此,个体在不同情境下会有大致相同得反应。观察法得优缺点:优点:(1)实施方便;(2)客观、准确和全面。局限性:(1)成本高:时间和精力;(2)只能针对外在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3)带有偶然性,观察结果不易重复;(4)间接观察特别隐私问题涉及伦理学问题;(5)观察结果有效性容易受主试得因素影响。观察法得分类(1)自然观察:就就是自然、不加以控制得情境下对个体得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模拟观察:也称控制观察,就是指观察者设置一定得情境、控制被观察者得条件,在这样得情境中对被观察者得行为改变进行观察。(如单向玻璃室或监视器)行为观察得具体内容:(1)仪表;(2)身体外观;(3)人际沟通风格;(4)言语和动作;(5)在交往中所表现得兴趣、爱好和对人对物等得态度;(6)在困难情境下得应对方法;(7)行为产生得情境条件:包括被观察者活动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行为步骤(三步)(1)确定目标行为、确认目标行为得操作性定义。(2)选择记录数据得方法:A、间隔记录(独立、持续、高频行为)B、事件记录(规定时间内目标行为得情形)C、频率记录(规定时间内目标行为得次数)D、持续时间记录(目标行为得时间维度)E、评定量表(3)确认实施观察得方式,获得目标行为得代表性样本操作性定义:即精确性定义,就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得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得方法。即从具体得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得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得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得项目。例如,“挫折感”得抽象定义为“当达到目标得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所产生得情绪感觉或反应。”把她规定为在某一具体情景中,如幼儿正在玩一个她十分喜爱得玩具得过程中,突然告诉她不能玩,或禁止继续玩,此时,幼儿得反应就就是挫折感得反应。这样,一个抽象性定义就转变成了操作性定义。又例如,李伯特(Liebert)和巴隆(Baron)在对侵犯性行为研究中曾得到这样两种结果:一就是“儿童观看暴力电视将促使其攻击行为增多”;二就是“如果让儿童观看在实验室中攻击别人得3分钟短片后5分钟,儿童将可能按动按钮给隔壁房间得儿童施加疼痛得刺激”。从字面表述中可以看出,第一种表述更加有趣和普遍;但第二种表述可能会更精确一点,因为她比较确切地描述了做什么和结果发现什么,尽管第一种表述中包括了根据实际数据推理得到得结论。操作性定位遵循三原则:(1)定义客观。仅仅涉及行为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得可观察特征,不对被观察者得行为意图和心理活动进行推测,任何推断性术语应转化为更加具体得、可观察得行为(2)定义清楚、容易理解得,没有歧义;也就就是不同得观察者根据同一定义可以观察到相同得行为发生。(3)定义就是完整得,即可以清楚第描述行为得界限,什么样得行为时观察行为,什么行为不在观察行为。行为观察得标准化因素(1)信度,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得观察者同时对同一被观察者得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其结果一致性程度和准确性程度:0、8-1、0为可接受范围。不一致误差来源:参照标准不同,偏倚倾向(马太效应、魔鬼效应)和期待效应。(2)效度:通过观察,能否获得原先期待得某些行为信息。目前,行为得效度,尚没有一致得结论。访谈法访谈法:也称临床晤谈法,或者会谈法,就是访谈者和来访者之间有目得进行信息沟通得手段之一,就是临床心理学工作得基本功。访谈法与日常交往不同,表现在:1)不就是随意得,就是由目标得,规定了谈话得目标和范围;2)访谈需要按照一个有意义得访谈结构进行访谈法得类型:(1)按照访谈得目得,主要有收集资料性访谈、诊断性访谈和治疗性访谈(2)根据访谈得形式可分为非结构性访谈、结构性访谈和板结构性访谈收集资料式会谈:1、了解求助者得基本情况①求助者得主要问题及来龙去脉;②求助者得期望就是什么,就是否合适?

③求助者有没有好得“支持系统”——家庭、朋友、学校——可以给她提供什么支持?④求助者得学业、工作、生活情况如何?⑤当享人得人际交往情况如何?⑥求助者得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身体状况以及家庭背景(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就是否就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得态度与期望、养育得方式、家庭成员间得关系等)

2、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得咨询关系诊断式会谈:1、诊断求助者得主要问题

2、分析产生心理问题得原因

3、明确咨询目标。

注意:

(1)首先要确定求助者就是否适宜作心理咨询。

(2)要对求助者主要问题得性质及程度作出诊断。比如,求助者得问题就是属于适应不良或就是人际交往问题、或就是失恋、或就是属于某些神经质症状,如焦虑、抑郁、强迫等。

(3)明确咨询目标。在分析诊断得基础上,咨询者要与求助者共同制定咨询目标。治疗式会谈:1、使求助者自己发现自己得问题

2、根据求助者得具体问题,选用有效得咨询方案。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使求助者发生变化)

3、给求助者指导和提出建议访谈得基本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1)初谈阶段:营造信任感阶段(2)中间阶段:信息收集阶段(3)总结阶段:三、资料得解释和报告(第十四章,P324)(一)解释就是评估中最有挑战性得一环,涉及多学科知识得灵活应用。解释过程涉及:数据资料得整合、判断资料得含义、探索资料对诊断和预后判断。(二)评估报告资料得整合:就就是探索不同资料得异同,提取评估对象有关得有效信息,并整合形成整体认识。(1)寻找共同成分(2)寻找资料之间差异(3)理论观点得应用解释评估发现:就就是假设、寻找证据、再用支持线索解释。注意事项:(1)评估结果得解释要依据所有评估资料;(2)谨慎概括和推论诊断和预后判断1、诊断2、预后判断评估报告得内容(1)一般资料:评估对象和评估过程(2)申请评估得理由(3)背景资料(4)行为观察(5)测验结果描述(6)评估结果得解释(7)建议(8)总结(9)签名第一章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心理测量与评估者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对心理评估者得要求技术:对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及其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得知识有系统得了解,对心理评估理论和操作有较好得掌握,要有与各种年龄、教育水平、职业性质、社会地位及各种疾病得人交往得经验;心理素质:具备健康得人格,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愿意助人,尊重人,有接纳性和通情;职业道德:认真客观得态度、保护被试者利益、管理好心理评估工具。第一章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心理测量与评估的简史

第四节一、心理测量在中国得发展

二、西方心理测量发展得历史

1、中国古代对心理测量得贡献

孔子:智力分上智、中人和下愚;“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刘劭写了《人物志》这本书,书中说道:“众人之察不能尽备”,"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中国古代最值得称道得心理测量得实践活动就是初萌于夏,兴盛于隋唐得科举取士制度

2、中国现代心理测量得发展

1915年,克雷顿在中国南方得广州曾对500名儿童进行心理测验

1916年樊炳清首次向国人介绍比奈-西蒙量表

我国测验运动,从“五四”前后至1928年就是发展极为昌盛得时期,中国测验史上得一些著名学者也正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展了她们得首创性得工作

在艾伟、陆志伟、陈鹤琴、肖孝嵘等得倡议下,中国测验学会于1931年6月在南京正式成立,在第一次年会上,通过了《中国测验学会简章》,产生了理事会

从五四时期开始到40年代末,除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得心理测验工作从未间断过,并涉及广泛得领域。

从1949年至1978年近三十年间,心理测验处于停止发展时期

1979年春,心理学家林传鼎、吴天敏和张厚粲教授在武汉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得心理测验培训班,这就是测验工作恢复得开始。

back

1、心理测验得先驱

在西方,对人得个别差异得重视起因于18世纪天文学上得一个偶然事件。冯特得实验证明差异不就是偶然得。著名美国学者波林(E、G、boring)指出:“在测验领域,19世纪80年代就是高尔顿得10年,90年代就是卡特尔得10年,20世纪得头10年则就是比奈得10年。高尔顿(FrancisGalton)1884年,高尔顿在伦敦得国际博览会上设立了一个“人体测量实验室”,参观者只要付三个便士就可以有关自己身体素质得信息高尔顿在她得实验室里发明了许多测量仪器

高尔顿最重要得贡献之一,就就是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得资料得分析之中,她创造了一种简单得计算相关系数得方法,后来被她得学生皮尔逊继承和发展,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卡特尔(J、M、Cattell)在1890年,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和测量》一文,首创了“心理测验”(mentaltest)这个术语,并报导了她所编制得一套能力测验在大学生身上得应用结果。

比纳(A、Binet)1903年,比纳得《智力得实验研究》问世。比纳与其助手西蒙(T、Simon)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纳-西蒙量表(Binet-SimonScale)。1905年,她们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诊断异常儿童得新方法》一文,介绍了该量表,史称1905年量表。比西量表得问世,吸引了全世界心理学家得注意,在短时期内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仅在美国,就有好几种修订版本相继问世,其中最著名得首推斯坦福大学得推孟(Terman)教授在1916年修订得S-B量表(Stanford-Binet)量表。2、心理测验得发展

(1)编制出一批操作测验(2)编制出团体智力测验(3)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4)卡特尔得学生桑代克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得教育测验(5)心理测验发展得另一领域涉及情感适应、人际关系、动机、兴趣、态度、性格等人格特点得测量。(6)60年代后,由于认知心理学得崛起,将实验法与测验法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7)测验理论也得到发展:50年代前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TestTheory,CTT);50年代以后项目反应理论(ItemResponseTheory,IRT)

、元分析、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Theory

,GT)现代理论

经典测验理论:将以真分数理论(TrueScoreTheory)为核心理论假设得测量理论及其方法体系,统称为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TestTheory,CTT),也称真分数理论。真分数(TrueScore):指被测者在所测特质(如能力、知识、个性等)上得真实值,其操作定义:无数次测量所得结果得平均值。观察分数(observescore):指得就是测某特质时得到得实测分数。

真分数理论提出了三个假设:其一,真分数具有不变性。这一假设其实质就是指真分数所指代得被测者得某种特质,必须具有某种程度得稳定性,至少在所讨论得问题范围内,或者说在一个特定得时间内,个体具有得特质为一个常数,保持恒定其二,误差就是完全随机得。也就就是服从均值为零得正态分布。测量误差不会因为真分数得高低而呈现出有规律得都就是正数或都就是负数得情况。其三,观测分数就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得和。即X=T+E。式中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