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项练习试题(含详解)_第1页
综合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项练习试题(含详解)_第2页
综合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项练习试题(含详解)_第3页
综合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项练习试题(含详解)_第4页
综合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项练习试题(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项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2、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速度3、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4、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C.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得快第Ⅱ卷(非选择题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演奏过程中他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优美音乐声是通过______传入台下听众的耳中,在离舞台越远的观众听到声音的响度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2、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高。3、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______产生的;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听到声音的______会发生变化。4、如图所示为马头琴的构造简图。演奏者在演奏乐曲前通常要调拧琴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5、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声音经4s被他听到;过后汽车再次鸣笛,经3s被他听到;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17s,若声速为340m/s,求:(1)汽车第一次鸣笛距离人多远?(2)汽车第二次鸣笛距离人多远?(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人类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管长918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2)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整数)3、一汽车行驶至某处时向前方的山崖鸣笛,问:(1)若汽车停在此处鸣笛,经过3s听到回声,求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为多少?(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靠近山崖行驶,鸣笛后3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4、科学家利用声呐系统测量一口深井的深度,当从井口发出超声波10s后接收到回声,则这口井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国庆期间,小明一家去山区旅行,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鸣笛4s后小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人们利用声音的反射做成了回声测距系统,运用该系统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2)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敲一下音叉,小球被弹开,说明了声音是由于______产生的,这里用到的实验探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或“类比法”)。2、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如图a所示:(1)抽气一段时间后,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_____,响度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如果把广口瓶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3)小明推测,假如把如图b的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______弹起(选填“会”、“不会”或“有可能”)。-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拨动时振动的频度越慢,音调越低,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会场,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故B错误;C.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利用回声定位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2、A【详解】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用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改用小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即钢尺会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故选A。3、C【详解】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故A错误;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故D错误。故选C。4、B【详解】A.B.用筷子敲击瓶口时,瓶子受力而振动发声,故A错误,B正确;C.D.瓶子振动时,瓶内水越多,瓶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瓶内水越少,瓶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瓶音调最高,h瓶音调最低,故C错误,D错误。故选B。5、B【详解】A.只有振动,不一定听到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故B正确;C.航天员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交谈,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

音调

空气

越小【详解】[1]演奏过程中他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通过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来改变声音的音调。[2]台下听众能听到优美音乐声,是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中了。[3]声音的响度除了跟振幅有关外,还与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即离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听到声音响度越小;故观众离舞台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2、音调【详解】每个音叉振动时都有其发声的固有频率,即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此数值越大,表示敲击时音叉振动频率越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3、

振动

响度【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的振动产生的。[2]用不同的力敲衣架,衣架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会发生变化。4、音调【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5、

升高

响度【详解】[1]用力敲击水瓶琴时,声音是由水和瓶子振动发出的,由于从左向右水的质量越来越小,所以振动越来越快,故发出的音调将升高。[2]因为响度由振幅决定,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音叉振幅越大,则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三、计算题1、(1)1360m;(2)1020m;(3)20m/s【详解】解:(1)汽车第一次鸣笛时与人的距离为(2)汽车第二次鸣笛时与人的距离为(3)两次鸣笛的间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汽车的速度为答:(1)汽车第一次鸣笛距离人为1360m;(2)汽车第二次鸣笛距离人为1020m;(3)汽车的速度为20m/s。2、(1)2.7s;(2)4590m/s【详解】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2)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铸铁中的声速为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2.7s;(2)铸铁中的声速为4590m/s。3、(1)510m;(2)480m【详解】解:(1)声音传播时间t1=3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340m/s,则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1=v1×t1=340m/s×3s=1020m所以汽车距离距离前方悬崖的距离为(2)汽车速度为v2=20m/s,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用时t2=3s,则汽车在这段时间行驶的距离为s2=v2×t2=20m/s×3s=60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340m/s,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3=v1×t2=340m/s×3s=1020m听到回声时,汽车与悬崖的距离为答:(1)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为510m;(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480m。4、1700m【详解】解:超声波到达井底的时间t==5s这口井的深度答:这口井的深度是1700m。5、(1)见解析;(2)640m【详解】解:(1)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太空是真空,真空无法传声,因此该系统不能测量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2)汽车的速度为v=72km/h=20m/s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声音所走的路程为小明鸣笛时,距离山的距离为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的距离答:(1)不能,因为太空是真空,真空无法传声;(2)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的距离为640m。四、实验探究1、

振动

转换法【详解】[1][2]图中,敲一下音叉,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