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节导航一、学习目标本节导航一、学习目标二、知识网图三、课前准备(预习填空)四、课中学习(案例探究)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3.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4.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5.全球性环境问题五、强化训练营六、课堂总结010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图表、案例分析、观看视频的方法,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综合思维:通过读图和合作探究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观: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感悟人地关系,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地理实践力:开展小组合作、课后调研、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增添地理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原因教学难点:运用不同区域实例和资料,列举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0202知识网图0303课前准备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
资源,并把其转化成
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2)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
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被排放到环境中。2.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1)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
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
生态破坏等问题。(2)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
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
环境污染等问题。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原因:全球
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2.主要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1)城市:
环境污染;乡村:生态破坏。(2)发达国家:过度
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掠夺式开发带来的
生态破坏,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3)全球性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
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0404课中学习探究活动01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如下图)。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如下图)。1.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增加耕地面积,获得更多的粮食。2.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围湖造田、开垦草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是滴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开垦草场导致草场破坏、风沙侵蚀;毁林开荒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3.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垦越贫穷。请讲讲其中的道理。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进一步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终导致作物减产、粮食不足。探究活动02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小岛国联盟是最积极的倡议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小岛国联盟是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为了强化自身话语权而结成的联盟。他们十分关注全球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及木材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其联系起来1.小岛国的忧虑是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小国主要忧虑的是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淹没国土;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具有稳定大气诚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川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试着绘出联系框图,并说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两极冰川融化全球变暖砍伐森林燃烧化石能源海平面上升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淹没岛屿和沿海低地全球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影响全球水循环与水平衡,旱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威胁人类生存。探究活动03根据所绘框图,找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关键环节是燃烧化石能源、砍伐森林。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积极开发新能源,低碳生活,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等。0505课堂总结006强化特训营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答案】1.C2.B【解析】1.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正午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故②④正确;汞不溶于水,与对流雨无关,午后气温最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故①③错误。故答案选C。2.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故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故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汞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被释放到大气中,气相中的汞也能够向液相和固相转移。如汞进入水体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溶于水中或富集于生物体,或沉入底泥、或挥发到大气中。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A.生长边界海岭 B.消亡边界海沟C.消亡边界海岭 D.生长边界海沟4.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3.A4.D【分析】3.读图,根据马尔代夫群岛和印度半岛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处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两板块拉伸,易形成海岭,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由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破坏对低地岛国的影响不大,①错误,AC错误。渔业资源枯竭会对岛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球性的问题,②错误,B错误。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上升,全球温室效应更加严重,使得两极冰川消融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低地岛国被淹没,③④正确,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点睛】全球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6.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5.B6.C【分析】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5.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故选B。6.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故选C。【点睛】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8.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答案】7.C8.A【分析】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PM2.5浓度,在10:00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身高,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C。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产生降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ABD错误。8.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CD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9.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 B.消除海滩污染 C.增加鱼饵 D.防止航道阻塞10.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③海水质量下降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9.A10.C【解析】9.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对沿海滩地保护具有积极作用,A正确。据材料分析,互花米草不能消除污染,B错误。互花米草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繁殖快,会侵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鱼类饵料减少,C错误。互花米草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会导致航道阻塞,D错误。故选A。10.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成为优势植物,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会导致植物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互花米草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滩涂会大量增加,②错误。互花米草会影响到海水的交换能力,让周边的海水质量下降并引发赤潮,③正确。互花米草在沿海滩涂的蔓延扩张,侵占了贝类等水产的养殖地,为当地渔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④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互花米草滩涂地扩张,具有强大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占据大面积光滩,从而改变了淤泥质光滩的景观和本土物种的栖息环境,排挤和替代了一些本土物种,对我国沿海淤泥质滩涂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托雷斯海峡群岛地处澳大利亚东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居民人均用水量却远超澳大利亚平均水平。在旱季,托雷斯海峡群岛利用柴油发电机供电,驱动海水淡化设备。当地举办大型户外体育活动时,常通过洒水来除尘和降温。下图示意托雷斯海峡群岛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托雷斯海峡群岛居民人均用水量远超澳大利亚平均水平,可能是由于(
)A.工业生产规模大 B.追求高生活质量C.水资源极其丰富 D.水资源利用率低12.托雷斯海峡群岛旱季水资源的开源方式直接导致当地(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能源枯竭 D.水土流失13.为节约水资源,托雷斯海峡群岛的大型户外体育活动建议调整到(
)①清晨②午后③傍晚④夜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1.D12.B13.A【解析】11.由材料信息“托雷斯海峡群岛地处澳大利亚东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居民人均用水量却远超澳大利亚平均水平”可知,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不发达,生产规模可能较小,人们生活质量不高,AB错误。由材料信息“在旱季,托雷斯海峡群岛利用柴油发电机供电,驱动海水淡化设备”可知,该地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水资源不够丰富,C错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对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导致托雷斯海峡群岛居民人均用水量远超澳大利亚平均水平,D正确。故选D。12.由材料信息“在旱季,托雷斯海峡群岛利用柴油发电机供电,驱动海水淡化设备”可知,在旱季,利用柴油发电机供电进行海水淡化,会直接导致当地产生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影响较小,B正确,A错误。利用柴油发电机供电进行海水淡化耗用一定的能源,但不会直接导致能源枯竭,C错误。利用柴油发电机供电进行海水淡化没有涉及对当地植被的破坏等,与水土流失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13.由材料信息“托雷斯海峡群岛地处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当地举办大型户外体育活动时,常通过洒水来除尘和降温”可知,托雷斯海峡群岛地处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清晨和傍晚气温低,适合进行大型户外体育活动,且此时洒水所需水资源量少,就可以起到除尘和降温的作用,①③正确,A正确。午后气温高,蒸发旺盛,利用洒水降温,所需水资源较多,不符合题意,②错误,CD错误。夜间,人们大都在休息,不进行大型户外体育活动,不符合题意,④错误,B错误。故选A。【点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上中下游分配不合理;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生态破坏(植被和湿地)加剧水资源紧张。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图1),鱼类种类丰富。图2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胶州湾海域鱼类种类丰富,其形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有(
)①海域面积
②海岸类型
③入海径流
④沿岸洋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暖水种鱼类种类季节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压 B.水温 C.风向 D.湿度16.若过度捕捞暖温种鱼类,将会使胶州湾鱼类(
)A.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改变 B.多样性下降,优势种不变C.多样性增加,优势种改变 D.多样性增加,优势种不变【答案】14.B15.B16.A【解析】14.读图可知,胶州湾海域面积较大,因此有利于多种鱼类的生存,故①正确;海岸类型与鱼类种类多少关系不大,故②错误;据图可知,胶州湾入海径流多,营养物质丰富,利于多种鱼类生长繁殖,故③正确;胶州湾为半封闭海湾,沿岸洋流对其影响不大,故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15.据图可知,暖水种鱼类在气温、水温较高的夏季较为丰富,而在水温较低的春、秋、冬季相对较少,因此暖水种鱼类受到水温的影响较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16.据图可知,暖温种鱼类四季分布数量均较多,是当地的优势种。若过度捕捞暖温种鱼类,将会使胶州湾鱼类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改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点睛】鱼类资源影响因素:首先鱼类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空间,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鱼类资源数量的多少。其次饵料是最关键的因素,影响饵料多少的因素主要有:光热条件、寒暖流交汇、上升补偿流、河流注入带来营养物质,温带海区冬季海水上泛等。再次,光照、水温、水质、天敌的数量、人类活动等,都会对鱼类造成影响。这种题目往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不同的鱼,习性不同,所需要的环境可能就不同,这时候我们必须从鱼的习性出发,去分析作答。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957吨。2004年湟鱼在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21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④封湖育鱼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中下游地区过度用水,影响到上游地区的供水②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③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④工农业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7.B18.C19.C【分析】17.青海湖湟鱼短时期内数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捕捞、生存环境恶化及其无法进入河流淡水区产卵,①④属于其减少的原因;鸟类过量繁殖不符合事实,且鸟类捕食不是湟鱼数量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②错误;周边生态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变化平缓,有利于湟鱼洄游,③错误。综上,故选B。18.拆除水坝会影响经济发展且不符合实际情况,①错误;修建过鱼通道,有利于湟鱼洄游,②正确;阻止鸟类捕食违背自然规律,会危害鸟类生存,③错误;封湖育鱼,禁止捕捞湟鱼,可以使湟鱼得到保护,资源量得到恢复,④正确。综上,故选C。19.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与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也影响到中下游地区的供水,①错误;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流域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多,水库淤积,旱涝灾害加剧等,②正确;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③错误;工农业的发展导致流域水体污染,④正确。综上,故选C。【点睛】本题要密切结合图文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明确青海湖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工农业发展,认真分析不难得出答案。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过低和过高的水温都会造成珊瑚礁的白化。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一半珊瑚礁出现严重退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除了珊瑚礁的白化外,造成珊瑚礁退化的人为原因是(
)①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异常升高②经济价值高,珊瑚遭大量采挖③航线繁忙,油污多使水质变差④经济鱼类多,珊瑚遭大量啃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1.修复珊瑚礁的意义是(
)①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②保护鱼类生活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③消减海浪对海岸侵袭,起到保礁护岸的作用④增加海洋珊瑚数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20.B21.A【解析】20.阅读材料,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属于自然因素,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显示珊瑚礁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采挖的数量较大,造成其退化,故②正确;由于现在的海上交通发达,航线较繁忙,油污或者航行中使用的污染物,污染海水,导致水质变差,影响了珊瑚生长,珊瑚礁减少,故③正确;珊瑚礁作为栖息地,不是鱼类的饵料,虽是经济鱼类,也属于自然因素,故④不符合题意。正确的是②和③,答案选择B。21.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修复珊瑚礁,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促进鱼类的繁殖,促进一定海域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故①②正确;且珊瑚礁的恢复,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海浪对海岸的侵袭,起到保护海岸线的和保礁的作用,故③正确;珊瑚礁的形成需要和其他生物共同完成,而不是单一的珊瑚形成的,故④错误。正确的是①②③,答案选择A。【点睛】珊瑚礁的作用:能维持渔业资源、可以保护海岸线、作为医疗药材重要资源、优化地球上大气环境、可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
)A.地方病 B.土壤次生盐碱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公害病23.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①地震、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4.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答案】22.A23.B24.A【解析】22.地方病是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而产生的,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而公害病是工业排放的有害物质(如汞、镉等),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起,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和次生盐碱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以后者为主。A正确,故选A。23.地震、泥石流主要是自然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台风是气象灾害,它们都是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森林火灾主要由人为因素造成。②③正确,故选B。24.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其中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现象造成的,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A正确。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B错误。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形成环境的污染。C错误。环境问题有人为也有自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和环境污染的成因,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这类环境安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环境安全意味着(
)①自然环境处于良好状况
②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③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良好
④自然环境遭受破坏难以恢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6.下列现象中,能够产生环境安全问题的有(
)①生态移民
②物种减少或绝灭
③全球气候变化
④新能源的使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7.以下环境安全问题不会导致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的是(
)A.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 B.土壤中重金属超标 C.危险化学品泄漏 D.核泄漏【答案】25.B26.B27.B【解析】25.由材料可知,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环境安全有双重属性: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B正确。故选B。2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产主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变绝灭,全球气候化等,②③正确;生态移民、新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安全,①④错误。B项正确。故选B。27.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所导致的。问题这类环境安全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如农田土壤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长期度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B项正确。故选B。【点睛】在瞬时或较短时间内大量非正常排放或泄漏剧毒或污染环境的物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恶性环境污染事故被称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故,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发生突然、难以控制,防不胜防、来势凶猛,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破坏性大,对人民群众及生物生命安全危害极大。来自生产、生活污水以及泥沙等的总氮(TN)是反映河流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TN越大,水质越差。流域的土地利用对河流TN有重要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西南地区某流域(山地丘陵为主)7月和12月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河流TN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P值如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时期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灌草地7月-0.8000.3730.7860.54012月-0.5390.1040.8480.24128.P值季节变化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贡献的TN主要源自(
)A.施用化肥 B.排放污水 C.枯枝落叶 D.大气降水29.该流域灌草地的P值大于耕地,其原因之一是灌草地的(
)A.面积小 B.土层厚 C.坡度大 D.植株密【答案】28.B29.C【分析】28.本题考查读图表分析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P值季节变化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建设用地,是人类居住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对河流贡献的TN主要源自排放污水,B正确,施用化肥是耕地农业活动,枯枝落叶是林草地产生的,大气降水与土地利用类型无关,A、C、D错误。故选B。29.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对环境的影响。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灌草地的P值大于耕地表示灌草地面积与河流TN相关性更大,A灌草地面积小,与河流TN相关性就小,A错误;灌草地主要分布在坡地上,物质迁移速度更快,土层应该更薄,B错误;灌草地坡度大,夏季西南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严重,TN也大,冬季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少,TN较小,C正确;植株密,不易水土流失,与TN呈负相关,P值应该为负值,D错误。故选C。【点睛】第2题的做题关键首先是弄清楚P值的含义是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河流TN的相关性,林地P值为负,表示林地面积越大,TN就越小,耕地、建设用地、灌草地P值为正,表示它们面积越大,TN就越小,A选项就可以排除;然后分析清楚西南地区灌草地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可以得到灌草地一般分布在山区坡度较大的地方,物质迁移速度较快,土层应较薄,西南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水土流失会比较严重,TN也大,冬季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少,TN也小。如果灌草地因为植株密,那么水土流失应该较少,TN也较小,两者就呈负相关,所以D不对。新加坡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足16米,但人口密集,经济十分发达。2013年6月19日晚,“史无前例”的烟霾袭击新加坡,空气污染指标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0.新加坡这次雾霾是(
)A.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B.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C.由于邻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一带烧火开荒,飘来的烟雾导致的D.“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31.新加坡降水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主要自然原因是(
)A.面积小,储水条件差 B.地势低平,径流数少C.人口多,淡水需求大 D.经济发达,污染严重【答案】30.C31.A【分析】30.读图可知高浓度烟雾范围大,而新加坡处在高浓度烟雾中偏东的一小部分,根据低浓度烟雾的范围及飘移的方向为东北,说明烟雾的产生与新加坡当地的地理环境关系甚微,A、B错。根据烟雾范围及向东北飘移,说明6月份该区域受西南风的影响,烟雾应该来自苏门答腊岛,C对,D错。故选C。31.根据题干要求选自然原因,C、D属于人为原因不符合选项要求,C、D错。从图文材料可知新加坡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但国土面积狭小,大江大河少,储水条件差,A对;地势低平,海水倒灌,水质下降,B错。故选A。【点睛】新加坡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①国土面积小;②地势低平,四面环海;③河流短小,湖泊少;④地面硬化度高,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⑤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2.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3.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D.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答案】32.A33.D【解析】32.根据材料,该地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该地降水丰富,少有风沙,③不对,排除BC。该生态系统形成“江河—森林—村寨—梯田”的形式,森林位于村寨的上游,河流的下游,因此起到净化地表径流的作用,②对;该地大气污染不严重,森林的净化空气作用不突出,④不对;故排除D,答案选A。33.村寨和梯田的位置不影响劳动强度,A不对;村寨和梯田都位于较高处,洪涝灾害不多发,因此村寨和梯田的相对位置对洪涝灾害影响不大,B不对;根据材料,该系统是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因此村寨在梯田上方不是为了观赏景观,而是利用、顺应自然环境的结果,C不对;可以梯田种植作物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水污染,因此在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对。故选D。我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广,品种全。“稀土之乡”-内蒙古白云鄂博占到全国稀土总储量的九成以上,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家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而且美、日拥有利用稀土的核心高精尖技术。下图一示意中国稀土矿成矿带及主要稀土矿分布,图二示意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趋势,图三示意我国稀土消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关于我国稀土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稀土矿矿址点数量少,储量最大B.福建省稀土矿矿址点数量多,储量最大C.稀土矿资源分布均匀,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D.稀土矿资源多分布东部沿海,品种全35.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
)A.稀土资源消费量小 B.稀土资源储量少C.保护环境和战略保护 D.稀土资源进口多36.关于我国稀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80年我国稀土储量比2000年大B.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下降逐渐加快C.1980年我国稀土消费年量比2000年大D.我国稀土消费需求量逐年递增【答案】34.A35.C36.D【分析】34.关于我国稀土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内蒙古稀土矿矿址点数量少,储量最大,“稀土之乡”-内蒙古白云鄂博占到全国稀土总储量的九成以上,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A正确。福建省稀土矿矿址点数量多,储量不是最大的,白云鄂博最大。B错。稀土矿资源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C错。内蒙古白云鄂博占到全国稀土总储量的九成以上,东部沿海资源数量少,D错。故选A。35.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保护环境和战略保护,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C正确。稀土资源消费量大,A错。稀土资源储量少、稀土资源进口多不是停止开发的原因,BD错。故选C。36.关于我国稀土的说法,读图可知,正确的是我国稀土消费需求量逐年递增,D正确。1980年我国稀土储量在世界的占比比2000年大,A错。随着我国也对稀土进行保护,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下降不会逐渐加快,B错。1980年我国稀土消费年量1024吨,比2000年19270吨小,C错。故选D。【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稀土矿的相关知识。37.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站点日期28日29日30日1日2日3日4日5日安阳45445556郑州44345425商丘32345333南阳34234432三门峡34325432注:空气质量1-优,2-良好,3-轻度污染,4-中度污染,5-重度污染,6-严重污染(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答案】(1)西高东低;平原。(2)特点:污染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成因:位置偏南,受冬季风从邻省输入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山地阻挡,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污染。(3)利用太阳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增加二次能源使用;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暖,改进能源利用方式。【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表形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大气污染程度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根据材料信息,不难解答,属于基础题目考查。【详解】(1)地势描述主要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方面叙述。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河南西部海拔最高在1000米以上,西部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比较密集;东部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因此河南省地势是西高东低。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图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等高线稀疏,应该是平原地区,因此从地貌类型看,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2)空气质量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反之越差。此次污染过程,表中11月28日至12月5日,安阳每天空气质量数值均大于南阳,说明此次污染过程南阳污染程度较轻。冬半年我国北方燃煤取暖,大气污染较重,河南北部临近山西、河北,冬季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据图可知,安阳临近这两个省份,冬季西北季风将污染物带到安阳,安阳受到的污染较重;而南阳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且距离山西、河北较远,因此受到的污染较轻。(3)题目要求从能源利用角度回答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此时污染是北方燃煤造成。我国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应该优化用煤结构,可以将其集中转化成二次能源,减轻污染;发展科技,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冬季北方采取集中供暖方式,减少污染范围,改进能源利用方式,可以采取发电厂废热供暖等;开发新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38.材料一: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左图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材料二: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材料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1)甲处河流径流全年有两个峰值,说出其出现的季节及主要补给类型。(2)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3)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4)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答案】(1)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雨水。(2)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印度河中下游下渗量大;灌溉水源不足。(3)节约水资源;减轻土壤盐碱化;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改善土质和农产品品质。(4)建设港口,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建设公路铁路,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形成水陆联运通道等。【详解】(1)从拉合尔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夏季降水较多,甲处河流应该有一个夏汛,对应的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看区域略图可知,甲地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春季气温回升,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2)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可从水循环的环节分析,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下渗强烈;地表径流不稳定;且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对灌溉水源需求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旱灾多发。(3)设问明确要求分析“环境效益”,也就是对当地环境问题的改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可以减少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也可以减轻因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质;滴灌技术可以避免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盐碱化;还可以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4)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西南方出海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连接西欧、北非、西亚以及南亚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线和站点是区域联系的前提,是物质运输的基础。【点睛】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季节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不连续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补给全年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关系①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39.抚仙湖是我国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宴会策划与布置合同
- 铝合金型材销售合同
- 五金件采购合同经典范本
- 冻肉销售合同范本
- 监理合同的履行监管
- 石粉购销协议合同
- 分布式技术合作合同
- 智能硬件开发协议
-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区分与理解
- 健身房灯箱广告投放合同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融合的途径
- 组织行为学(山东联盟-青岛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MOOC 管理咨询-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供水管网抢修管理课件
- (2024年)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 25道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岗位高频面试问题附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施工日志及楼工程施工日志
- 改变世界的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形容词比较级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