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全部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推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地主不事劳作却能坐享其成的基础是各种徭役、苛捐杂税以及高利贷。2.“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说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3.《资本论》的发表,标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4.马克思创建的唯物史观,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5.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相同的革命对象和领导阶级。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记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珍贵阅历。9.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标记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0.青岛5天检测900万份核酸的“中国速度”,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萧山跨湖桥遗址发掘出采纳火焦法制作独木舟(左图),余杭良渚文化则以软玉精雕细琢而成的玉琮(右图)著名。两件文物的差异从一个侧面体现了A.生产模式的变更 B.社会组织的完善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经营方式的变更12.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是古希腊的“英雄时代”,也被历史学家认为正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下列社会现象能证明历史学家观点的是①商业的旺盛、城市的出现 ②氏族制度尚不成熟,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③出现私有制、文字与国家 ④铁质农具、耕作技术、水利事业的发展应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3.《礼记》记载:“天子之豆(注: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君权神授”的封建文化 B.君主的生活奢侈C.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严格的等级制度14.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须要大量自由却“一无全部”的农夫,要求建立广袤、统一的国内市场,而当时的封建政权却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这意味着①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须要大量的劳动力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须要大量货币充当资本 ④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一个长期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现实生活中,资本、土地和劳动是创建价值不行缺少的因素。因而有人认为“资本家投入资本获得利息、出租土地获得地租,工人供应劳动获得工资的过程”是合理的、公允的。这种观点A.指明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B.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D.反映了科技革命的现实状况16.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供应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探讨的动身点和供这种探讨运用的方法。”这告知我们①科学社会主义绝不应当被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革命实践没有必定联系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持续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内容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7.“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说明A.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须要B.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彻底否定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D.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18.自2024年4月管控解除后,武汉便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黄鹤楼更是国庆期间最受追捧的景点之一。虽然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但看到中国国内如此高涨的旅游热忱,CNN等外媒也不禁赞美“中国自信”。这主要说明①要坚决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 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③应探究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④资本主义的日趋没落是不行逆转的大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照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A.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推翻封建帝制C.没有唤醒一般民众 D.反封建并不够彻底20.1921年,《共产党》月刊中曾写到“共产党在中国有二大使命:一是经济,二是政治……试问南北各派政党,哪一派免了鼠窃狗偷,哪一派能担当这改造政党、改造政治、改造中国的大责任呢?”此处共产党的使命是指①争取民族独立 ②建立社会主义 ③实现国家富强 ④推翻封建帝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见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见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法宝是A.马列主义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22.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马列主义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③中国先进学问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列主义 ④马列主义传播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23.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攻击,有的贫农家底薄资金少,困难不少,甚至出现卖地卖牲口等现象。因此,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这描述了A.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C.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主动性高涨D.文化大革命时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4.这份统计数据,集中反映了当时我国A.农夫的生产主动性不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C.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25.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究时期是一个火红的年头,充溢了朝气与活力。新中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变更,每一天都有新的项目开工上马,其中很多是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这说明①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实现“强起来”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6.1956年,毛泽东指出:“如今发展重工业有两种方法,一是少发展些农业、轻工业;一是多发展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看,前一种方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方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须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这反映出当时党的任务是A.集中力气优先发展重工业 B.订正经济建设的冒进错误C.争取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D.探究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27.宣扬画、宣扬标语是时代的缩影,是历史的记忆。下列宣扬画和宣扬标语的共同主题是A.大力推动思想解放实事求是 B.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发展既要防冒进也要防保守 D.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28.“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假如一切从本本动身,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无法前进,它的朝气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假如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表明当时党和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A.解放思想,推动改革 B.对外开放,促进生产C.阶级斗争,巩固政权 D.惩治腐败,完善法制29.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其次次革命。对此相识正确的是①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④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0.依据下表,可以推断出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主要缘由是年份197819801990200020102024收入165219109942541130314600增速3.3%2.7%7.8%8.6%7%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 D.土地全部权与经营权的流转31.改革开放以来,依据不同发展时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究中创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选项中能支持上述说法的是A.毛泽东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邓小平理论: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科学发展观: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民族复兴为宗旨 B.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D.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33.在十九大中开设的“党代表通道”上,60位党代表依次亮相,回应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期盼,直面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让世人近距离了解中国执政党、视察党代表履职。新设“党代表通道”①是大会增加透亮度的体现 ②是确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③是中国共产党自信的体现 ④激励党代表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4.“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旺盛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由此可见A.文化自信是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气B.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治国理政供应有益的启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复兴的正确理论D.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加文化创建力提升综合国力35.党中心、国务院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改革先锋”集中体现了A.敬老爱幼的道德品性 B.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C.诚恳守信的精神魅力 D.举国同心、敬重科学的抗疫精神36.下列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是①生产资料归谁全部 ②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③劳动产品如何安排 ④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主要说明白A.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促进社会进步C.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8.历史的道路不是城市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这蕴含的唯物史观主要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社会历史发展不受人的影响C.社会发展是在基本冲突的解决中实现的 D.历史总是依据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非选择题部分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39.(13分)材料一: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发觉“天下”变成了“世界”。中国人先后做过“英国梦”、“美国梦”、“俄国梦”,一败再败后,才有了整理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多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一路走来,直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直到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宏大的社会变革,才让中国梦的基础渐渐牢靠起来。材料二:①。社会主义公有制歼灭②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安排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③为主体、④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⑤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学问,完成下列任务:(1)结合材料一,简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一路走到“中国梦的基础渐渐牢靠起来”的?(8分)(2)请在材料二横线上填入正确内容。(5分)40.雇员持股安排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这种让雇员成为公司股票全部者的方式,使雇员主动地经营公司,产生充溢活力的责任感,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调查发觉,运用这种方式的公司要比其他公司发展快2~4倍。甲同学据此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了避开下一轮经济危机的有效方法。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关学问,简要评析甲同学的观点。(8分)41.(13分)材料一:40年来,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7亿元增至2.7万亿元,实现了由边陲小镇到国际化都市的历史性跨越;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教化、医疗、住房等的变更天翻地覆,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创建了宏大奇迹,积累了珍贵阅历,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相识。材料二:一个人口近14亿的大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因此必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坚毅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沿着这条道路阔步向前,奔向民族复兴的辉煌将来。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有关学问,完成下列任务:(1)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变更是如何体现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的?(6分)(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另举二则详细事例予以说明。(2分)(3)你们学校要实行演讲竞赛,探讨取得“中国成就”的缘由。假如你想从“道路篇”入手,请列出演讲稿的内容要点。(5分)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参考答案一、推断题12345678910FTFTFFTTFT二、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CCDABCDBDA21222324252627282930BAACDDBAAB3132333435363738CABDBBCD三、综合题39.(1)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详细实践相结合。(2分)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4分)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人民华蜜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分)(2)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②人剥削人③公有制④多种全部制经济⑤按劳安排(每点1分)40.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资本主义基本冲突,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2分)“雇员持股安排”的推行正是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一种措施,但并不能变更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仍旧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