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练透答案精析_第1页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练透答案精析_第2页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练透答案精析_第3页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练透答案精析_第4页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练透答案精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练透答案精析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1.A[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为种群密度。]2.D[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运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原理,一般适用于趋光性昆虫,A错误;样方法适合调查植物或者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B错误;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使结果更准确,C错误;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逐个计数,不需要估算,D正确。]3.A[所调查一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则密度值为(3+7+15+2+4+9+8+4)÷8=6.5(株/m2),A正确;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求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肯定有一定偏差,不可能完全相同,B错误;若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根据表格可知,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但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标记重捕法,D错误。]4.C[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N∶40=20∶5,N=160(只),由于被捕过一次的鼠不易再被捕到,则该种群数量实际值小于160只。]5.D[决定城市人口数量的因素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6.B[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7.A[计划生育与人口的出生率有关,A正确。]8.B[有的种群不具有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数量特征,A错误;用标记重捕法(标记总数/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使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从而使估算结果偏大,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可直接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由于该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未知,因此无法计算出生率,D错误。]9.B[杂草为草本植物,所以每个样方面积应以1m2为宜,A错误;所选样地较为宽阔,所以选择五点取样法较为合适,B正确;由于取几个样方平均值,所以杂草株数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非整数,C错误;作为实验组,甲样地喷施一定浓度的待测除草剂,看麦娘种群密度不会大于对照组,甲组数据不可信,D错误。]10.C[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B错误;种群密度过小时,可能增长受抑制,很可能不是增长型,D错误。]11.B[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采用哪种取样方法应该依据样方的形状,A错误;布设的样方数量越多,测得蜗牛的种群密度数值与实际偏差越小,因此,可适当增加样方数量,B正确;选取的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中捕捉到蜗牛的数量分别是18只、20只、19只、21只和17只,则该菠菜地中蜗牛数量大约为(18+20+19+21+17)÷5×(20×30)(菠菜地面积)=1.14×104(只),C错误;如果个别样方里没有捕捉到蜗牛,在计算时也不能舍弃该样方,也要计算,D错误。]12.C[为了使统计结果更精确,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A正确;标记重捕法中的相关计算: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则灰喜鹊大约有48×43÷6=344(只),画眉大约有37×32÷8=148(只),B正确;若第二次捕捉时扩大调查的范围,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可能下降,C错误;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会偏大,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少,D正确。]13.(1)样方法8随机取样(2)①人口密度越来越大②降低出生率,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C③A解析(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方法为样方法;在计数时,应对样方内的个体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进行计数;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2)①增长型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②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配,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幼虫数量锐减,害虫年龄结构将成为衰退型(C)。③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的比例上升,年龄结构将变为增长型(A)。14.(1)N=Mn/m(2)144大(3)2.5∶1解析(1)由关系式N/M=n/m即可得出N=Mn/m。(2)根据公式N=Mn/m,计算出2hm2的种群总数为288只,则种群密度约为144只/hm2。由于第一次捕捉到的个体被标记后,第二次很难捕捉到,导致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减少,使得N值比实际情况偏大。(3)由于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则1hm2有360个洞口,洞口数∶田鼠数=360∶144=2.5∶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1课时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种群数量的变化1.B2.C[据题意可知,设初始数量为a,则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500,则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500×80%×500=a×(80%×5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500×80%×500×80%×500=a×(80%×500)3,以此类推,m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500)m=a×400m,C正确。]3.B[“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中没有K值,B错误。]4.C[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由于种群数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会在某一范围内波动,即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A错误;绵羊数量达到K/2时,即图中的第25年时,绵羊的增长速率最快,但出生率并不一定是最大的,B错误;50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达到K值,且在K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C正确;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5.A[增长率=(Nt+1-Nt)÷Nt=(Nt+1÷Nt)-1=λ-1,B错误;“J”形曲线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但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因此环境阻力一开始就存在,所以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模型中,种群数量在达到K/2前也不是呈“J”形增长,C错误;不同种群适宜生活的环境不同,K值也不同,生活在同一湖泊中的鲢鱼种群和鲤鱼种群K值不一定相同,D错误。]6.B[分析题图可知,在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在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7.C[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所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c点比a点种群数量大,所以种内斗争程度较高,B错误;b点对应种群的K/2,则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约为2b,C正确;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记后重新捕获数可得,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D错误。]8.B[根据图示可知,乙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晚于甲种群,但仅根据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能对其K值进行比较,A错误;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等于0,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t2~t3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t4时,乙种群数量达到K/2,此时乙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但种群密度不是最大的,D错误。]9.C[比较三条曲线对应的K值,在中等适温条件下,K值最大,但K/2时种群增长速率并不是最大的;在较高温条件下,K/2时曲线的斜率最大,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错误。]10.C[由题图可知,在第1~5年之间λ>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A错误;在第5~9年之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增长率为0,不符合“J”形增长,B错误;λ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第10年的λ值是0.5,因此第10年该种群的数量是第9年的一半,C正确;第11~12年之间λ<1,该种群数量下降,D错误。]11.D[图甲中的AB段种群数量在逐渐增加,而图乙中的ab段由于Nt+1/Nt的值小于1,种群数量逐渐减少,A错误;图甲中CD段种群数量仍然在逐渐增加,此时段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图乙中cd段Nt+1/Nt的值大于1,种群数量仍然在逐渐增加,B错误;该动物在此区域的环境容纳量对应图甲中的E点,但不对应图乙中的c点,因为超过c点种群数量还在增加,C错误。]12.B[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速率大于死亡速率,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错误。]13.(1)Ⅰ(2)Ⅱ(3)F(4)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解析外来物种因为引种地条件适宜,往往呈“J”形增长。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形增长。种群数量在F点后,出生率=死亡率,即种群增长速率为0,而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4.(1)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50×1.3520(2)增长800(3)性别比例出生率引入蝗虫的天敌、减少蝗虫的食物来源等第2课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B[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每个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B正确;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培养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C错误;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细胞,D错误。]2.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抽样检测法,A错误;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有16个小方格,B错误;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将死酵母菌计数在内,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大,C正确;用该法既能得到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也能计算种群密度,但图中酵母菌较密集,所以需要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D错误。]3.D[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酵母菌,D错误。]4.C[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主要进行无性繁殖来快速地增加数目,即出芽生殖,而在不良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由于培养液中含有氧气,所以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和出芽生殖,A正确;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B正确;每次选取计数室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计数,目的是取样计数并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C错误;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计数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据图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24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24÷16×400×104=6×106(个),D正确。]5.B[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营养物质增加,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A正确;应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B错误;若其他条件不变,接种量增加一倍,种群起始数量增大,种群增长速率加快,达到K值的时间会缩短,C正确。]6.B[据图分析可知,该培养瓶中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当酵母菌的数量为200,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内竞争没有达到最大,B错误。]7.D[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快,不应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A正确;振荡可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应用吸管从振荡后的试管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进行计数,B正确;图中D点与C点相比,营养物质消耗更多,所以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C正确;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但增长速率不同,E点种群数量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F点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相同,D错误。]8.D[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为抽样检测法。酵母菌在计数时,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15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18÷25×400×104×100=2.88×108(个)。]9.B[由题图可知,a、b两组酵母菌初始量几乎相等,A错误;由题图可知,在第0~3天内,a组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形,B正确;继续延长培养时间,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b组酵母菌数量将减少,不会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检测酵母菌数量时,振荡试管的目的是使酵母菌混合均匀,减小计数的误差,D错误。]10.C[培养初期,酵母菌因基数小而增殖缓慢,此时种内斗争较弱,A错误;不同转速进行振荡培养影响的主要是培养液中溶氧量,也会影响酵母菌获得营养物质的机会,B错误;培养后期,死亡的酵母菌数目增多,所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细胞数目将会增多,C正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转速为150r/min时,种群密度不断增大,但由于营养物质和空间有限且代谢产物不断积累,预测后期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不会呈“J”形,D错误。]11.C[酵母菌细胞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培养液使培养液的pH下降,根据pH确定取样的先后次序为2、4、1、3,A正确;1mL=1000mm3,据表中数据可知,酵母菌的数量在样品1和样品3中相等且达到最大值,10mL培养液的K值可能为1210×1000×10=1.21×107(个),B正确;从表中数据可知,酵母菌的数量在样品1和样品3中相等,说明对应的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错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营养物质逐渐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培养液pH的剧烈改变,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若再次取样测定,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D正确。]12.D[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一般不同,A正确;由于4个锥形瓶中培养液的体积不都相同,因此培养的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都相同,D错误。]13.(1)①②④(2)J营养物质充足不更换培养液(3)环境容纳量(或K值)营养物质不足、空间有限、有害物质积累增加14.(1)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误差(2)BAC(3)6×106(4)25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或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5)缩短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C[森林中不同种植物之间争夺阳光,体现了种群间的竞争,说明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有影响,C错误。]2.A[影响动物种群增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水分,而捕食是生物因素,A错误。]3.C4.B[蝗虫间的流行疾病能使蝗虫的死亡率上升,从而影响其种群密度,A正确;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所以阴湿多雨环境中蝗虫的K值小于干旱环境,B错误;调查蝗虫卵的密度可以预测蝗灾的发生率,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C正确。]5.C[捕食关系(天敌对猎物的影响)、竞争关系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寒流属于环境因素,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B正确;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C错误;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种内竞争越激烈,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D正确。]6.D[在由甲点到丙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上升,种群数量在增长;丁点时种群增长速率虽然下降,但种群增长速率仍然大于0,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在该点时开始捕获,捕获后使得种群数量降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更新能力更强,可实现持续发展。]7.C[为保持该种鱼较大的种群增长速率,捕捞应在K/2之后进行,C错误。]8.C[对于种群的“S”形增长,环境阻力是从开始就存在的,A错误;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B错误;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此时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S3,(K-N)/K的值为0.5,D错误。]9.D[由于受到食物、天敌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会呈“S”形曲线增长,D错误。]10.D[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不是种群能达到的最大数量,故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小于2000只,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受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共同影响,A错误;从曲线图可以看出,t2时刻之后,种群数量又开始增加,则t2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错误;t1时该动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以该种群为食的天敌食物充足,后期会出现出生率升高、死亡率降低的现象,故t1时该动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其天敌数量还未达到最大值,C错误。]11.B[病原体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率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病原体和寄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B错误。]12.C13.(1)光照、水分(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2)在蝗虫易爆发区种植蝗虫不喜食的作物,减少蝗虫的食物来源;引入蝗虫的天敌如鸭等治理蝗灾(合理即可)(3)气候干旱减小大于b解析(1)春夏时节,气温升高、日照延长、降水增多等因素利于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多数植物种群数量增加,这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有食物、天敌、竞争者、引起传染病的病菌等,可从不同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注意此处要对农作物进行保护,不能引入竞争者来降低蝗虫种群数量。(3)气候干旱是蝗灾爆发的重要原因。题图中b~c段种群数量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减小。为有效防止蝗灾爆发,应在b点之前对蝗虫数量进行控制。14.(1)数量(2)28~30(3)增大增大160(4)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或逐步恢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禁止偷猎和捕捉解析(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初始种群规模为28只时,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为6.5%,初始种群规模为30只时,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为4.1%,因此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该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28~30只之间。(3)据图分析,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的灭绝概率越来越高,即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增大,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也会增大;若以种群的灭绝概率小于5%为可持续存活的标准,则当限制压为0.02时,由曲线图可知,该种群的“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160只。(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影响种群存活率的因素有限制压、初始种群规模,因此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为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禁止偷猎和捕捉。重点突破练(一)1.A[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A错误;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B正确;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昆虫,使害虫种群性别比例失调,通过降低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只能反应种群的数量大小,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D正确。]2.D[c是种群密度,指的是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而年龄结构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故a表示性别比例,b表示年龄结构,B正确;图2所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由0变得越来越大,故由稳定型变为了增长型,C正确;自然状态下植物就没有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3.D[图中②所示的年龄结构类型为稳定型,若受到天敌、食物、气候等因素剧烈变化的影响,其数量不一定能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4.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长,标记物易脱落或者标记动物死亡等会导致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数占总个体数比例减小,调查结果会偏大,D错误。]5.A[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记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根据公式X∶25=30∶5,解得X=150只。由于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因此影响了大山雀的活动,使得大山雀再次被捕获的概率比正常时要大,即标记数增大,计算出来的数据偏小,故实际种群密度要略大于150,A正确。]6.A[样方法应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A错误;实验设计应遵循平行重复实验,故实验中设置多处样地、多个罩笼及一定数量的跳蝻可以减小误差,B正确;结合题干“牲畜的适度踩踏和采食有利于羊草的发育”可知,适度放牧可使针茅草草地向羊草草地转变,从而降低亚洲小车蝗的爆发,D正确。]7.C[从O点开始到d点,种群数量先增加再稳定,最后下降,A错误;在a~b点之间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a点时的种群数量小于b点时的种群数量,B错误;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C正确;从O点开始到c点,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错误。]8.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至0,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最后两者相等,C错误。]9.A[O~t1时间段,甲种群呈“J”形增长,无K值,B错误;O~t1时间段,丙种群数量一直减少,但减少的幅度减缓,说明主要原因不是种内竞争加剧,C错误;在一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不是“J”形曲线,与甲曲线不符,D错误。]10.D[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A错误;第1~2年甲、乙两种群年龄结构类型相同,都是增长型,B错误;第2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但第2年末乙种群的数量不一定大于甲种群,C错误;只要是L值大于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分析题图可知,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正确。]11.C12.D[“十七年蝉”个体较小,不易做标记,一般不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图2中d点时,λ<1,种群数量减少,所以d点时的种群年龄结构是衰退型,从b点开始,种群数量开始减少,所以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b点,C错误;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故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D正确。]13.(1)种群密度②③(2)甲(3)24·(a+1)9(4)不同季节食物的多少不同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故图1中①表示种群密度。制约某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直接因素有②出生率、③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分析图2可知,甲种群中处于繁殖前期的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乙种群中处于繁殖前期和后期的个体数量所占比例相当,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丙种群中处于繁殖后期的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因此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越来越大的是甲。14.(1)曲线图(2)“J”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3)K1(4)气候和传染病(5)K值(或环境容纳量)(6)基本不变“J”15.(1)a大于(2)不一定生物适应环境会呈现类似“J”形曲线的增长,不适应环境就不会呈现b(3)抽样检测轻轻振荡几次c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及种间关系1.C2.A[调查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为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溱湖湿地公园有多少个种群为研究群落的丰富度,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种间关系,都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3.D[群落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A错误;区别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B错误;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C错误;如果过度放牧,羊草就会明显减少,碱蓬等植物就会明显占优势,群落中原有的一些植物种类会消失,草原生产力严重降低,不利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D正确。]4.D5.C[由于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较窄,不宜用标记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宜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C错误;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计算其平均值,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D正确。]6.D[①菟丝子只有缠绕在菊科等植物上才能生存,说明菟丝子与菊科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寄生;②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都能生存,放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一种全部死亡另一种仍能正常生长,说明大、小草履虫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种间竞争;③蝙蝠栖息在猪笼草的捕虫囊中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但彼此分开后各自又都能独立生活,可知两种生物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三者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7.C[分析图形可知,A项图中甲、乙两者存在双向箭头,说明两者间是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寄生分为体内寄生和体表寄生两种,B项图可以反映出寄生关系的能量流动关系,B错误;C项图中丙的能量流向甲和乙,说明甲和乙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D项图中只有甲的能量流向乙,说明乙以甲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D错误。]8.D[鹰与鼠属于捕食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a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b为捕食者,则a表示鼠,b表示鹰,A错误;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而图①表示捕食关系,B错误;大豆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对彼此不利,C错误;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两种生物,为种间竞争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在竞争中获胜,代表占优势者,D正确。]9.B[“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树与藤之间是寄生关系,A错误;“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蜾蠃幼虫就拿螟蛉作食物,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正确;“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和豆苗是种间竞争关系,C错误;“根苗着土干柔纤,依附青松度岁年”,凌霄花和松树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D错误。]10.B[瓢虫、斑虻等以蚜虫为食,存在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瓢虫、斑虻都以蚜虫为食,争夺共同的食物,属于种间竞争,C不符合题意;蚜虫为蚂蚁提供蜜露,蚂蚁帮蚜虫赶走天敌,二者分离开也可独立生活,属于原始合作,D不符合题意。]11.B[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仅由土壤动物不能组成群落,A错误;由表格可知,人工广场绿地、农用地和某植物园相同土层中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别不大,B正确;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C错误。]12.D[由图可知,物种B以物种A为食,二者之间可能是捕食关系,A正确;物种B和物种C的种群密度变化正好相反,两者最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从曲线可知,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时,物种B的种群密度减小,物种C可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使种群密度增大,C正确;增大物种C的种群密度,物种B的种群密度可能会减小,其环境容纳量不会增加,D错误。]13.(1)捕食关系有捕食者而无竞争物种的甲组比有竞争物种而无捕食者的丙组存活数量少(2)有无捕食者和有无竞争物种(3)①④解析(1)丁组为无捕食者和竞争物种的对照组,甲与丁的自变量是有无捕食者,丙与丁的自变量是有无竞争物种。据图可知,甲与丁之间的田鼠存活数差异比丙与丁之间的田鼠存活数差异大,说明捕食关系对田鼠存活数的影响较大。(3)田鼠与竞争物种间生存能力的差异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如果两个物种中一个物种的生存能力很强、一个物种的生存能力很弱,可能出现“你死我活”的差异性变化,用图①表示;如果两个物种的生存能力相似,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则用图④表示。14.(1)捕食种间竞争(2)枯草杆菌双小核草履虫(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竞争资源(4)大草履虫(捕食者)数量增多解析草履虫以枯草杆菌为食,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种间竞争关系。图中三条曲线根据放入的时间先后判断:A是枯草杆菌,C是大草履虫,B是双小核草履虫。曲线C在c~d段下降是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的加入,竞争压力大,大草履虫处于劣势,数量下降,而曲线A在a~b段下降是由于大草履虫数量增多。第2课时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及生态位1.C2.A[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其下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②错误;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④正确;群落中植物因受光照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所以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对光的利用有关,⑥错误。]3.D[该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属于由温度和湿度引起的不同群落垂直地带性分布,A、B错误;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植物物种丰富度越低,C错误。]4.B[群落中的各种植物生长期、繁殖期等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某些动物的繁殖、迁徙等习性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B错误。]5.D[不同物种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可能部分相同,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D错误。]6.B[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出现差异,所以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分化,A正确;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类型的群落中所处的生态位是不同的,B错误。]7.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所以草菇和果树在群落中占据的空间位置只是生态位的一方面,A错误。]8.B[比较两图可知,c减小表示经过自然选择,它们共同的食物的种类减少,而不是以c为食的类型减少,B错误。]9.D[调查植物的物种数目常用样方法,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为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外来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可能构成竞争关系,如在空间、阳光等方面的争夺,B正确;据图可知,生态系统中本地植物的物种数目变化随季节变化,因此可推知本地植物的物种数目变化与季节变化有关,C正确;据图可知,12月至次年1月,中度入侵区的植物物种数等于重度入侵区,D错误。]10.C[一种生物实际占有的空间叫作实际生态位,所以三种蝙蝠的实际生态位不仅仅是它们所分别占据的树洞,还与食物和竞争者的分布有关,A错误;由图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更晚,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三种蝙蝠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活动,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有利于对当地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C正确;由题意可知,生物的所有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没有竞争者和捕食者,这样的生态位叫作基础生态位,D错误。]11.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12.C[四大家鱼在池塘中栖息的水层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季节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B错误;四大家鱼在池塘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混养可以更好地利用池塘中的食物和空间,C正确;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故引起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D错误。]13.(1)水平种群(2)ABCDE(3)取样器取样法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14.(1)错误。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多,甲和丙存活率降低,而乙的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2)竞争减少(3)近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4)协同进化需要选择生态位不同的鱼类,即食性和生存空间不同的鱼类以及投放适量的捕食者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1.D[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推测希腊陆龟最可能生活的生物群落是荒漠生物群落。]2.D[生活在炎热荒漠环境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例如,具有肉质茎、针状叶、发达的根系、气孔在夜间开放等。]3.C[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有些靠种子进行繁殖,A错误;草原上具有迁徙特点的动物一般不具耐寒特点,B错误;爬行类、啮齿目居多的生物群落是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D错误。]4.D[昆嵛山地处沿海,以赤松为主要树种,还有栎树、刺槐、椴树、水榆花楸等多种阔叶树种,说明高大的陆生乔木是该生态系统的优势种,故属于森林生物群落,D正确。]5.B[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动植物多具有抗干旱的能力,B错误。]6.C[生物群落类型受到地球各地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故同一气候条件下的生物群落类型不一定完全一致,C错误。]7.C[群落中某动物缺少食物,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其身体瘦小、生长缓慢,这与生物的适应性无关,故选C。]8.C[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便于传播,B正确;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支不发达,树冠通常不大,稀疏,一般有大型的叶片,C错误;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以便适应干旱环境,D正确。]9.B[根据貂熊经常吃狼、猞猁吃剩的食物,也捕食小型动物,说明狼和貂熊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A错误;貂熊的耳小、尾短、毛长利于保温,减少散热,以适应寒冷环境,C错误;貂熊、猞猁、狼占有不同的生态位,D错误。]10.B[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完全相同,并且是可变的,A错误;荒漠生物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各物种之间生态位的重叠相对少,C错误;森林中的生物不是完全不能适应草原环境,D错误。]11.C[热带雨林乔木茂盛,藤本植物多,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A正确;荒漠植株间隔大,根系分布广,有利于根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也有利于适应干旱环境,C错误。]12.B[有些陆生动物也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与水中的肉食性动物之间形成种间竞争关系,B错误。]13.C[这种鼠有不饮水、排出尿液浓度高、昼伏夜出等特征,符合荒漠生物群落中生物应具有的特征,其昼伏夜出的行为有利于躲避高温、适应干旱环境,A、B正确;鼠属于恒温动物,C错误;细胞代谢离不开水的参与,D正确。]14.(1)肉质茎气孔角质胚胎固态尿酸盐(2)茸毛挖洞(3)阴生不发达颗粒大树栖15.(1)湿润或较湿润(2)光照(3)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种间竞争(4)①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②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第3节群落的演替1.A[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新岛属于从来没有植被存在过的地方,在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符合题意。]2.C[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优势取代”的过程,不是“完全取代”,所以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在群落中仍能找到苔藓和灌木等植物,只是这些植物不再是优势种群,C错误。]3.B[从表格中得出该弃耕农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28种,之后物种种类越来越多,多样性增加,A正确;由于该演替是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土壤条件未变化,且原有的物种仍然得到保留,所以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由于植物种类在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C正确;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了改变,D正确。]4.D[适宜条件下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D错误。]5.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物种的改变,群落的结构不断发生着改变,A正确;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与干扰或破坏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6.D[并不是所有群落最终都能演替到森林群落,一个群落最终演替到什么阶段还与气候等环境因素有关,D错误。]7.A[贫瘠沙地具备一定的生物和土壤条件,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的过程发生了次生演替,A错误。]8.A[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和退牧还草政策,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B、C、D都是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故选A。]9.C[沙丘是湖水退却后逐渐暴露出来的,由于没有土壤结构以及繁殖体,因此,某湖沙丘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正确;只要环境条件适宜,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最后都有可能发展到乔木阶段,但所经历时间往往不同,B正确;不同种的植物能为不同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两地群落演替到乔木阶段时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不同,则动物种群一般也存在差异,C错误;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D正确。]10.D11.B[初生演替较次生演替经历的阶段多,时间长,演替速度也比较慢,A正确;演替过程中,上一阶段的优势种也有可能会在下一演替阶段保留下来,B错误;建群种为群落主要层的优势种,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结构和特殊环境条件,C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D正确。]12.D[图示为某农田在退耕3年、10年及30年后生态系统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生物量所占比例,从图中无法得出总生物量的变化,D错误。]13.(1)次生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2)不同物种的分层提高了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3)种间竞争前一个阶段的优势种在阳光等资源的竞争中占劣势,但仍可适应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4.(1)物种组成(2)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3)光照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4)提前变快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解析(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发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因为退耕地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演替速度较快。(3)该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植物主要竞争阳光,因此影响植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动物主要竞争食物和栖息空间。(4)如果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加快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会提前。与自然演替相比,退耕还林与禁牧可以使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加快,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重点突破练(二)1.A[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柽柳通过他感作用使其所处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乔灌木受损,进而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A错误。]2.B[图1中的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会引起B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B错误。]3.C[由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其中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4.C[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食性相似的不同种鸟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能有效减少种间竞争,B正确;群落中的各种植物生长期、繁殖期等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某些动物的繁殖、迁徙等习性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C错误。]5.A[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活在该地云杉林中的莺不是同一物种,A错误。]6.C[图a中3个物种共有的资源较少,种间竞争不太激烈,种内竞争较激烈;图b中3个物种共有的资源较多,种间竞争较激烈,故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同,A、B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图a中物种2有自己特有的生存资源,不易被淘汰;图b中物种2的生存空间狭窄,与其他物种竞争激烈,易被淘汰,D错误。]7.C8.D[在沙丘、裸岩等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生物的种类从无到有,A正确;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与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竞争,处于竞争失败的并不一定消亡,故“木棉阶段”的植物可能出现在“松树阶段”群落中,B正确;在该演替过程中,“栎树阶段”群落物种丰富度最大,结构最复杂,C正确;优势种的变化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土壤含水量、温度、光照、矿质元素等,D错误。]9.C[由图示可以看出,该演替的起点是采伐迹地,原有土壤条件还保留,该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A错误;⑤→①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错误;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D错误。]10.B[图中甲曲线表示次生演替,乙曲线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历时短,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可能发生变化,C正确;当气候条件适宜时,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D正确。]11.A[定居者可能会使定居的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如初生演替过程中出现的地衣会改变土壤条件,使其适于草本植物生长,A正确;先锋种不一定是地衣,如在废弃的农田发生次生演替的过程中,先锋种是草本植物,B错误;群落的演替本质是优势种群的演替,过渡种在顶极期也会存在,只是不占优势,C错误;顶极期的物种种类和数目也会发生波动,D错误。]12.(1)种群水平(2)存在环境阻力(空间和资源有限)(3)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偏小(4)近(5)优势种(6)A种群数量增加→B种群数量增加→A种群数量减少13.(1)垂直结构种类数(2)次生演替增加(3)N2P2/214.(1)水平结构物种丰富度减小已形成以入侵物种为优势的稳定群落(或该群落中入侵物种占绝对优势)(2)群落30×(1+50%)15(3)次生D(4)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A2.D[诗句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水暖)、生产者(如芦芽)、消费者(如河豚)都有提到,只有分解者未涉及。]3.B[生产者(自养型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故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①②正确;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③错误,④正确;营寄生生活的植物是消费者,如菟丝子,⑤错误;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才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分解者,而硝化细菌则为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消费者,⑥错误;腐生动物如蜣螂是分解者,⑦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4.D[生产者能将无机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转化为体内的有机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自然界中。]5.C[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并非所有的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属于消费者,如菟丝子,A错误;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B错误;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光能或无机物中的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供生物利用,所以生产者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石,D错误。]6.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正确。]7.B[分析题图可知,该食物网中含有4条食物链,A正确;在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鼬和鹰,B错误;鹰捕食鼬,鹰和鼬都捕食鼠、兔,故鹰和鼬之间存在捕食和种间竞争的关系,C正确;鹰的食物种类有多种,故大量捕杀鼬不会导致鹰的数量明显下降,D正确。]8.C[蛇与鼠之间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都捕食植食性昆虫和食虫昆虫,是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体现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D正确。]9.D[a曲线代表的生物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A正确;b、c曲线代表的生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b、c都属于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a可能是异养型细菌,b可能是光合细菌,c可能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C正确;b曲线不能代表所有的生产者,如硝化细菌,D错误。]10.D[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鱼甲,因为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甲不被其他生物捕食,A正确;小球藻属于低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根据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分析,鱼甲可以捕食鱼乙,同时两者都以河虾为食,所以鱼甲与鱼乙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C正确;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D错误。]11.D[蚯蚓和草菇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A错误;食物链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B错误;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但有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之分,故自养型生物并不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12.D[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和分解者,C正确;由题图分析可知,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D错误。]13.(1)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2)自养型浮游藻类淤泥中的真菌、细菌(3)分解作用异养厌氧型(4)进水口14.(1)草一(2)鹰、蛇(3)种间竞争捕食(4)3三、四(5)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1.B[就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一般来说,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A错误;能量的传递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正确;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获得的能量越少,C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D错误。]2.C[图中农作物的能量可以传递给鸡、猪、牛、人,而鸡、猪、牛的能量也可以传递给人,这是由食物链的方向决定的,所以①③④属于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因此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①③④。]3.A[一般来说,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①表示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A错误;图中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②,其粪便中的能量不包括在②中,而属于①,所以④不包括次级消费者的粪便,B正确;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所以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C正确;②为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除了④流向分解者、③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所以②>③+④,D正确。]4.D[乙粪便中食物残渣属于甲同化的能量,包含在c中,A正确;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a-b,B正确;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e+c,C正确;乙的同化量除了b、d外,还包括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5.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因此,营养级越高,能量散失越多,储能越少。在四个选项中,C中的鹰所处营养级最低,属于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因此鹰的个体数量可能最多,故选C。]6.B[在该生态系统中,假设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的能量为b,说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是a-b;而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相邻两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a-b)×20%。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说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c+d;因此,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也可以表示为(c+d)×20%。]7.C[图中c(净光合作用量)=a(总光合作用量)-b,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可表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A、B正确;图中d/a可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1/d可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8.D[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75+875+200=1250[J/(cm2·a)],A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指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占上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的比值,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0÷1250×100%=16%,B正确;丁是分解者,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多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传递给分解者,C正确;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只狼捕食一只兔子,获得的能量不明确,D错误。]9.D[分析题图可知,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这一营养级同化量×100%,而a表示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B错误;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和第二营养级的残骸、遗体等,其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因此图中d蕴含的能量中的有一部分能量(粪便中的能量)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C错误;圈养时家畜的活动量减少,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减少,更多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c),故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D正确。]10.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497693.3-497228.6=464.7[J/(cm2·a)],A正确;“未利用”表示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部分,未利用②的能量中不含有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B错误;未利用③的能量去向包括沉积在湖底形成泥炭,D错误;一般情况下,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型较大,结构较复杂,生长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越多,细胞呼吸作用越强,所以高营养级的生物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消耗,高营养级生物呼吸散失量占自身同化量的比值通常大于低营养级的生物,C错误。]11.B[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一般一条食物链上的营养级不超过五个,B符合题意。]12.D[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与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之和,A错误;大闸蟹(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同化量之比,但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无法计算,B错误;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错误。]13.(1)⑪(2)①⑤(3)⑫(4)四C(5)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分解者(6)10%~20%(7)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1)由图解可知,E为分解者,生产者不能从分解者中获得能量,故箭头⑪不应存在。(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①,初级消费者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为⑤。(3)食草动物的粪便中残留的能量并未流入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残遗物,它被分解者利用的箭头为⑫。(4)图中食物链为A→B→C→D,共四个营养级,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为C。14.(1)111.0生产者(2)13.520.0(3)60.0(4)呼吸作用消耗未被利用分解者解析(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118872.0-118761.0=111.0(百万千焦)。(2)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比值,即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0÷111.0×100%≈13.5%;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15.0×100%=20.0%。(3)次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的比例为1.8÷3.0×100%=60.0%。(4)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主要是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而消耗掉大部分能量,并且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动植物的遗体残骸等流向分解者。第2课时生态金字塔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食物链,B错误;生态金字塔中的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能量数值大小依次排列,C错误;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D错误。]2.A3.C[由题图可知,c为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A错误;图中所有生物构成多条食物链,B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故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C正确;对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它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且能量沿营养级传递时是逐级递减的,因此按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仍然是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形,D错误。]4.D[从图c可以看出,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q\f(142,8690)×100%≈1.63%,远远低于10%,D错误。]5.A[生物量金字塔是以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量绘制的金字塔,由于某些单细胞生物的生命周期短,不积累生物量,而且在测定生物量时是以现存量为依据的,所以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会出现倒置的金字塔,即出现浮游动物生物量多于浮游植物,A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B、D错误;由生活在温带草原上的各种生物组成的一个复杂的食物网,以这个食物网中各个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为依据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不是倒置的,C错误。]6.D[除虫、除草合理地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A正确;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间种套作,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B正确;根据草场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从而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C正确;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错误。]7.D[拔去田地中的野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可以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8.B[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缩短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鱼的粪便作为肥料可提高稻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但水稻不能直接吸收鱼粪中的有机质,C错误;稻田养鱼能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D错误。]9.D[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戊的能量最多,乙和丙次之,甲第三,丁最少。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乙和丙都处于第二营养级,两者最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所以这5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网是:,其中戊是生产者,甲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因为乙只是第二营养级中的部分生物个体,所以甲的生物量不一定小于乙。]10.B[消费者C2粪便中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同化利用,只能被分解者利用,A错误;生态系统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会出现倒置现象,比如树和虫子的关系,作为消费者的虫子数量远多于生产者树的数量,B正确;部分C1同化的能量以遗体的形式流向分解者,自身粪便中的化学能不属于C1的同化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即生产者的同化量,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量的比值,图中C1和C2的能量并非同化量,故无法计算两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11.A[生物量金字塔有可能呈现图Ⅰ形式,比如海洋浮游植物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被浮游动物捕食,故某一时间测得的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小于浮游动物,A错误;金字塔Ⅱ可能是生物数量金字塔,如1棵大树和树上的昆虫,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大树,B正确;图Ⅰ和图Ⅱ通常都不能表示能量金字塔,因为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上窄下宽的正金字塔形,C正确;a表示金字塔的最底端,代表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D正确。]12.B[C表示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错误;若该自然生态系统为一湖泊,由于环境因素的变迁,经过若干年后演变为一森林,此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D正确。]13.(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产者(2)定量分析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3)ca-b(4)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4.(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食物和栖息空间(2)捕食和种间竞争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稳定(3)2365(4)不利,乌鱼捕食其他鱼类,增加了营养级,使流向人类的能量减少解析(1)该鱼塘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故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生产者(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饲料)中的能量。影响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2)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即可取食水生植物,也对鱼塘中的B进行捕食,因而小龙虾与B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3)A同化129kJ的能量,1/3来自浮游植物→B→A;1/3来自其他水生植物→C→A;1/3来自其他水生植物→A。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共需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同化的能量为129×1/3÷20%+129×1/3÷20%÷20%+129×1/3÷20%÷20%=2365(kJ)。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变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不断递减的,D错误。]2.B3.C[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生理过程是①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固定到生物群落中,呼吸作用将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推动着碳循环,B正确;图中①②③④只体现了碳循环的部分过程,C错误;全球碳循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量燃烧,即⑤过程加快,产生温室效应,D正确。]4.D[由题图可知,a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正确;b应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二氧化碳,生活中倡导低碳行动利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B正确;c为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D错误。]5.C[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它们同时进行,没有先后之分,C错误。]6.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食物链(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但除食物链之外,能量也能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给分解者,A错误;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在生物群落内是沿食物链(网)进行单向传递,B错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C错误。]7.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再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但能量却散失到了大气中,A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利用的,B错误。]8.D[图中黑色箭头②③④单向流动,可表示能量流动过程,白色箭头⑤循环往复,可表示物质循环过程,A正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借助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即捕食关系)相依相伴进行,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B正确;②表示热能散失的过程,①主要表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统需要通过①过程从外界获得能量,C正确;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故碳在③④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D错误。]9.C[大气中的CO2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C错误;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有助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CO2,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D正确。]10.B[根据题意可知,西黄松老龄群落每年每平方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碳量可用图中的净初级生产力来表示,即470g,A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360÷1460≈0.247,西黄松老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470÷12730≈0.037,前者大于后者,C错误;西黄松老龄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为470g/(m2·年),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440g/(m2·年),大气碳总量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因此西黄松老龄群落能降低大气碳总量,D错误。]11.B[由题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因此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营腐生生活的食用菌、产甲烷杆菌及蚯蚓都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2.D[甲、乙、丙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部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即除了消费者1、2、3、4外还应包括生产者甲,B错误;箭头甲指向丙表示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13.(1)④(2)CO2(3)分解者(4)⑤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CO2温室效应14.(1)D低于(2)呼吸作用大于(3)非生物环境取消“D→A”解析(1)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及题干信息判断,A代表生产者、B代表消费者、C代表分解者、D代表大气中的CO2库、E代表化石燃料。大气中的CO2含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夏季光合作用比较强,所以夏季大气中的CO2含量比冬季低。(2)生产者和消费者中的碳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大气。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3)若将图修改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则图中D将表示非生物环境,生物不能利用热能,所以取消D到A的箭头。第2课时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D[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会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D错误。]2.B3.B[该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因此这种杀虫剂在生物体内有生物富集现象,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杀虫剂在该生物体内的浓度越高。由题图可知,h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杀虫剂在其体内的浓度最高,故选B。]4.A[由题意可知,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所以人类预防该病应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A正确;丙营养级所含镉浓度最高,说明丙营养级最高,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B错误;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必须有分解者,C错误;四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丁>甲+乙+丙,D错误。]5.A[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实验组是灭菌后的土壤,对照组就是接近于自然状态的一组,即不施加变量处理的一组,故选A。]6.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是否有微生物,且自然土壤中本身就有微生物,因此实验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对照组土壤保持自然状态。]7.C[欲证明树叶的分解是由“某种细菌”所引起的,应先将树叶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同时应将灭菌后的树叶分成两组,一组接种该细菌,另一组不接种,两组均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以便对比分析得出结论。]8.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因此对照组用蒸馏水处理淀粉糊,而实验组用土壤浸出液处理淀粉糊,A正确;对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进行高温灭菌后,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被杀死,无法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需要时间,实验中应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20℃左右下处理7天后,再进行相关检测,C正确;土壤微生物可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实验可用碘液检测淀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D正确。]9.B[由图示可知,a点落叶供给量最多,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却最少,说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最强,c点正好相反,故选B。]10.D[据题表可知,4种生物之间能形成2条食物链,即乙→甲→丙、乙→丁→丙,乙最可能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丙最可能属于第三营养级,A、C正确;据表可知,乙的同化量最多,丙的同化量最少,甲和丁处于中间,因此乙营养级最低,其次是甲和丁,丙的营养级最高,由于甲和丁处于同一个营养级,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农药会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且营养级越高农药残留量就越多,有毒物质的积累量越多,因此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最多,D错误。]11.B[甲、乙中,乙可能表示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湿度大,分解者活动比较强,积累在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低,B错误。]12.C[DDT随食物链单向移动,并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不能在营养级间循环往复,C错误。]13.(1)丁第三(2)生物富集高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通过食物链逐渐聚集(3)可能会检测到,因为有害物质可通过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