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这句话,进行了如下解说。以下正确的一项(江南博哥)是______。A.前两个“为”表示被动,在这个句子里是“被称为刀俎”“被称为鱼肉”的意思B.前两个“为”表示判断,应当翻译成“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C.最后一个“为”放在句尾,作介词,表目的,意思是“为什么要推辞呢?”D.最后一个“为”作动词,翻译成“认为”正确答案:B[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前两个“为”是判断词,后一个“为”放在句末,作语气词。故B项说法正确。
2.
教师在讲解《围城》时,讲到“汪先生的脸开始发红,客人都局促地注视各自的碗筷,好几秒钟,屋子里寂静得应该听得见蚂蚁在地上爬——可是当时没有蚂蚁”时举例说明与该句所用修辞相同的句子。下列合适的是______。A.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B.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C.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D.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吁吁正确答案:A[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题干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项运用的也是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和D项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比拟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将马的眼睛比作玉石,以“玉石眼”借代马。
3.
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我把题目中的“冷”改为“寒”“苦”,大家觉得这样改好不好?
生:用“寒”字太过了一点,不能够表达景物的特点。
生:“冷”字夹杂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寒”并不能表示。春雨用“冷”形容很恰当。“寒”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师:“寒”“苦”都不能表现出诗人的心境,无法准确地表现“凄冷”的特点,还有情的凄凉。把景和情很好地组合在一起,通常我们称之为“意境”,它是一个复杂的美学概念,交织成诗意的空间。二者融为一体,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和联想。那么,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是怎样的意境?
生:雨景在语言的表述下,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感情,表现出了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
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凄凉。
师:哪位接着说?
生:一种思乡之情。
师:绵绵的思乡情绪。
对上述教学片段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导入抓住问题,切中文意B.选择式提问,展开讨论,最后统一C.问题层次分明,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D.讲授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教学片段中的教师没有运用讲授法,其运用的是谈话法。
4.
教师在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列举了同一诗人的其他诗句。下列诗句不适合举例的一项是______。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C.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D.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正确答案:C[考点]文学文化(上)
[解析]A项诗句出自李白的《将进酒》,B项诗句出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C项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D项诗句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学生理解文言文有困难,存在畏难情绪。且本文说理比较隐秘,学生不易掌握。教学设计应深入浅出。
[B]文言文教学仍然要重视“诵读”练习,只教方法而缺少读的实践,学生是无法感受到本文情满笔端、词意婉转恳切的特点的。诵读指导,应让学生懂得读,也让学生读得懂。
[C]课堂讨论,教师除了积极引导参与外,更要设计出好话题,且各个小问题之间要有层次。
揣摩语言是披情入理的切入口。推敲本文“动人之情”的力量来源,除了充分运用“赋”的四字骈句以及比喻、排比、对偶等艺术手法外,主要是缜密的思维、富有逻辑性的文字,让晋武帝读罢,理屈词穷。说理与抒情缺一不可。
[D]将语言与结构结合在一起分析,既让学生掌握了重点实词的用法,又体会了文章回路,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缜密的逻辑。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又能借鉴写法,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陈情表》一课时的教学反思,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体现了分析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和新课标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B.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的教学建议C.深刻理解了在阅读教学中课堂预设的重要性和教师积极的引导作用D.抓住文本特点,双向解决文言文阅读中“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正确答案:A[考点]语文教学(下)
[解析]从“学生理解文言文有困难,存在畏难情绪”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本文说理比较隐秘,学生不易掌握”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特点进行了分析,没有体现对新课标的分析。
6.
学习《宇宙的未来》时,教师使用了以下教学补充材料。
大爆炸理论揭示了宇宙演化的壮阔景象。宇宙膨胀大约开始于200亿年前。这个初始时刻及其以前的条件纯属猜测的范畴。早期宇宙非常炽热、非常致密,同时也许还是很不规则的。这种不规则性和各向异性逐渐消失了。在大爆炸后数分钟内出现了一些核反应,宇宙中几乎所有的氦就是在那时合成的。随着膨胀的进行,宇宙逐渐变冷,就像热空气边膨胀边冷却一样。宇宙背景辐射就是这个早期时代的遗迹。人们一直恰当地把它称为原始火球的剩余辐射。根据一种宇宙演化的方案,随着宇宙中物质的冷却,它终将凝聚为原星系。原星系分裂为恒星并聚在一起成为范围广阔的巨大集团。随着头几代恒星的诞生和死亡,逐渐合成了碳、氧、硅、铁这类重元素。当恒星演化为红巨星时,它们便抛出凝结为尘粒的物质。从气体和尘埃云中形成了新一代的恒星。至少在一个这样的星云里,冷的尘埃坍缩成一个环绕恒星的薄盘。尘粒通过合并彼此附着并累积成较大的物体,这些物体在彼此引力的吸引下长大,形成从小行星到大行星的形形色色天体,这些天体就构成了太阳系。
(选自《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大爆炸》,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
对上述资料的使用分析不恰当的是______。A.拓展关于宇宙的知识,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B.教师积极开发课外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丰富C.引用资料能够引导学生对宇宙的未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D.引用资料的目的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巩固文本所涉及的知识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C项的说法不正确,材料中所说的大爆炸和宇宙的未来没有直接关系。
7.
阅读《苏武传》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高位、玩乐、浮华……如何去面对它们,这关乎心灵的选择。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20年孤独跋涉26万公里送信进山的王顺友,有身带伤痛为战友守墓30年的八旬老人欧兴田,有23年为农村群众送去11000场电影的残疾放映员马恭志,还有行走崎岖山路19年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是什么让他们抛却了繁华的诱惑,而去与孤独相伴?我想,只因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
今天的我们,应当把苏武种在内心深处。皓月之下,一个伟岸的形象走来,他站在民族历史的风口浪尖,他站在人格品质的高山之巅,他用他那伟大的人格,伟岸的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今天的人,千万不要和苏武离得太远,不要仰视他,要亲近他,把他的精神注入你的血脉,这才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真谛所在。
今天我们通过这篇《苏武传》,把这个伟岸的形象移植在我们的心灵之中,我们也同样会变得崇高和伟大。
以下对上述教师课堂收束环节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卒章显志,升华感情B.联系实际,不拘一格C.语言精练,紧扣中心D.概括总结,钩玄提要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收束语的设计紧扣本节课教学的中心,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即感受苏武崇高、伟大的人格。教师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对文章的中心进行点拨、揭示,激起学生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义。然而,题干教师在收束时,并未对教学内容、课文特色做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归纳,也没有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梳理。
8.
教师在讲授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随文教学该诗歌的写作手法,提问“曾经学过的哪一首诗词用到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以下学生的回答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王维《竹里馆》B.杜甫《春望》C.范仲淹《渔家傲·秋思》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正确答案:B[考点]文学文化(下)
[解析]B项,《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写了花儿含露欲放,鸟儿振翅清鸣的景象,这本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但由于感时忧国、思家念亲,诗人寄情于景,而赋予乐景以哀情。以乐景写哀情,更使诗人内心的悲切之感倍增。A项《竹里馆》、D项《钱塘湖春行》均是以乐景写乐情,C项《渔家傲·秋思》是以哀景写哀情。
9.
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教师指出该篇目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并且在课上列举了以下类似文体的篇目进行类比学习。以下不合适的一项是______。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伤仲永》C.《劝学》D.《逍遥游》正确答案:D[考点]文学文化(上)
[解析]《逍遥游》是一篇抒情散文。
10.
以下是某教师教授《长亭送别》一文的课堂实录(片段),阅读后请完成后面的问题。
师:如果我们把“端正好”改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该如何来描写呢?
生: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生:好一幅天高气爽的晴朗秋景图:抬头望,碧空万里,白云飘动;低头看,黄花盛开,遍地金色。天蓝云白,遍地花黄,霜叶如火,色彩斑斓。
师:这两位同学的描写截然相反,一个是乐景,一个是哀景,究竟哪一个合理呢?
生:我认为哀景更合理,因为原文中有“西风紧”“雁阵”“凋零的黄花”等意象,这样就能很好地传达出女主人公在离别时内心的愁苦之情。
生:我认为乐景合理,因为原文中有“蓝天白云”“黄花”“霜林”等意象,从色彩上就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生:老师您也说过用乐景写哀情,更能体现人物内心的悲哀。
师:其实刚才大家的争论,正代表了学术界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此时崔莺莺内心的离愁别恨都是相同的。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支曲子?
(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朗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紧”“染”应该突出。
生:应该读出愁苦之情。
师:好,我们一起朗读这支曲子。
(学生齐读“端正好”)
下列选项中对该段教学实录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由改写到诵读,不是简单地转承,而是欣赏语言艺术的深化和延伸B.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C.课堂上不应该出现争论,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D.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对曲子的领悟能力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上)
[解析]学生之间适当的争论,是对学生个人见解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11.
教师在讲授王昌龄的《出塞》时,讲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两句时,要求学生们搜集与其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诗句。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正确答案:D[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题干中诗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的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从而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D项句子未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12.
《荆轲刺秦王》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一题——“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这种举动不足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以下对这一活动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分析人物形象,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B.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C.深入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D.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中)
[解析]材料中的“研讨与练习”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探究意识,并未提及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
13.
教师在讲授完《庄暴见孟子》中“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中“乎”字的用法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为其举出以下示例,其中“乎”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日食饮得无衰乎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正确答案:A[考点]汉语基础知识
[解析]例句和A项中的“乎”均表测度语气,译为“吧”;B项中的“乎”放于词尾,译为“……地”;C项中的“乎”表反问语气,译为“呢”;D项中的“乎”为介词,相当于“于”。
14.
明朝戏剧作品繁多,其中的《长生殿》属悲剧作品。教师在教学该课时向学生推荐了几部悲剧作品进行课外阅读。以下不适合的一项是______。A.《窦娥冤》B.《赵氏孤儿》C.《桃花扇》D.《西厢记》正确答案:D[考点]文学文化(下)
[解析]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大团圆结局,不属于悲剧。
15.
阅读《雨巷》的阅读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师:首先,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朗读《雨巷》。(一女生上台和老师合作朗读,老师读一、三、五节和第七节前三句,女生读二、四、六节和第七节后三句,[B]背景音乐是张维良的箫曲《听雨》,大屏幕上同时播放与诗意契合的FLASH动画)
[C]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诗朗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再告诉我们一点朗读技巧。
生:“丁香一样的颜色”是说姑娘很美,要读出喜欢、欣赏的感觉,可以读轻快一点。“丁香一样的芬芳”是写香味,要读出心驰神往的感觉,“丁香”两个字要拖长一点,读的时候面部表情应该是陶醉状,好像嗅到了花香一样,再配一个伸出右手向外拉开的动作。
[D]师:真厉害。这位同学连朗诵的表情和手势这细节都考虑到了。
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和你们的经验,老师非常感动。你们哪里是在读文字啊,分明是在用自己的心去触摸诗人的灵魂!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A.师生合作,体现出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既是一种朗读示范,同时又能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品味B.根据诗歌特点,合理适时选择多媒体配合教学,更能增加教学的“诗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C.以学生的喜好来决定教学内容,体现了学生兴趣在教学内容设计当中的决定性作用D.多样化的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全面性、客观性等原则正确答案:C[考点]语文教学(中)
[解析]“以学生的喜好来决定教学内容”“学生兴趣……起决定作用”的说法错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由学生情况、教材情况、课文内容等方面综合决定的。故C项错误,当选。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0分)
阅读以下学生作文,回答问题。
磨炼
①磨炼如风雨后的彩虹,绚丽斑斓;磨炼如凝成珍珠的沙砾,圆润光泽;磨炼如海啸中的海燕,高傲飞翔。人生如果没有磨炼,那又怎能展现出人生的精彩?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②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雨点纷至。滚滚的乌云如同一团浓墨,一条条银色毒蛇在其中翻腾,撕咬着天空;狂风如旷野中受了惊的野牛,势不可挡;雨点如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纷纷落下。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却造就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彩虹。她闪着绚丽的光芒,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中。
③沙砾钻进蚌中,给蚌带来了痛苦,蚌用身体将沙砾一点点挤出,可沙砾却牢牢地黏在蚌上。于是,蚌将沙砾不停地卷磨,希望将沙砾磨平,希望不伤害到自己的身体,但却付出了自己的鲜血,承受着痛苦的折磨……很久以后,当人们发现它时,在它干枯的体内找到了一颗豆大的、有着精莹光泽的、圆润的珍珠。
④南极大陆周边的海面如镜面,各种生物在这里快乐生存。突然,乌云迅速聚笼,一条长长的闪电划过这宁静和谐的天空,乌云越压越低,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海浪拍击着海岸,越来越猛——海啸来临了。企鹅低声沉吟着,手足无措地走来走去。此刻,乌云滚滚中,波涛翻腾里穿过一个个黑亮的身影,那就是勇敢的海燕。海浪毫不留情地拍击着海岸,砸得浪花四溅。海燕如一支支离弦的箭,飞速穿越,按捺不住的生命的活力在海面掠过。最后,一阵汹涌狂浪袭来,海燕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全力以赴。终于,天空乌云散尽,明净的天空下,留下了海燕高傲无畏的身影。
⑤只有经过严冬才能迎来盛春,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看见彩虹,只有经受磨炼才能有收获。
问题:1.
从第③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正确答案:错别字:第③段中,“精莹”的“精”应改为“晶”,第④段中,“聚笼”的“笼”应改为“拢”。
病句:海燕如一支支离弦的箭,飞速穿越,按捺不住的生命的活力在海面掠过。
以上病句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应改为:海燕如一支支离弦的箭,从海面上飞速掠过,展现出自己按捺不住的生命活力。[考点]学生习作(中)
2.
请指出该习作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正确答案:①内容丰富,主题深刻,选材精细。通过雨后彩虹的形成、珍珠的形成以及狂风暴雨中海燕勇敢捕食的三个事例,揭示了只有磨炼才会使人变得更加美丽、坚强的道理。
②语言生动形象有气势。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幅画面。比如文章首段,将磨炼比喻成“雨后的彩虹”“凝成珍珠的沙砾”“海啸中的海燕”,将抽象化为具体,便于理解,展现了世间万物只有经过磨炼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考点]学生习作(中)
3.
阅读某教师就教学中如何落实合作与探究活动的教学叙事,回答问题。
(1)在讲完高中新版第二册《祝福》《边城》《荷花淀》后,我发现学生对这几篇小说的学习意犹未尽,于是建议学生课外收集材料,联系时代背景,分析祥林嫂、翠翠、水生嫂这三个妇女的形象,完成一篇阅读体会在课上进行交流。上课初始,我发现学生虽然做了准备,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较为生硬,思路也较为狭窄,于是决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合作,希望借此打开学生的创造之门。
(2)我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要求每位同学在小组依次发言。各组打头的几名同学往往以念稿的方式分析人物性格,内容空泛,心得也多是书上现成的语言,难见闪光之语。为避免与他人雷同,后发言的同学逐渐脱稿,且分析越来越精当,心得越来越深切,各小组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热烈。
(3)借着学生的热情,我进一步要求各小组整理同学们的发言,选出本组最优秀的发言稿,集体讨论并修改,去粗取精,共同合作完成一份发言稿,再选一名代表将全组智慧的结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并组成以课代表为主的“五人学生评委团”,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心得发言组”等奖项。这个决定很快在各组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各组也很快做好总结,选定代表,跃跃欲试。随着各组代表的精彩发言,学生们情绪渐高,教室中掌声起伏不断。代表们的精彩发言不仅拓展了在座同学的思维,也使我受益良多,深感一位教师的智慧是无法与四五十位学生的智慧结晶相比的。
问题:
根据以上教师的教学叙事,简要评析该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优点(两点即可)。正确答案:(1)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对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倡,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在本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这位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抛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拓展思路。在合作与探究活动中,该教师坚持以“对话”为原则,适时灵活地变换合作交流方式,引导学生从组内交流到组内总结和推优,再到组与组之间比拼。在这些环节中,该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实施者和评价者,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2)以往的课堂是属于那些“学优生”的,而现在每个有准备的人都能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在这节课的活动中,该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兼顾整体,让所有人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同学们在合作交流的天地中碰撞出更多精彩的火花,并达到教学相长的更高境界。[考点]教学案例(上)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65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蒙田《热爱生命》原文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作者介绍
蒙田(1533—1592),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他的随笔内容广泛,说理明畅生动,有“蒙田式散文”之美称。
课文介绍
《热爱生命》是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中《短文三篇》中的第一篇,另外两篇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同单元的课文有《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单元说明
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这种思想冲击的力量。
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45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的文学常识。
②积累本文需掌握的重点字音、字词、字义。
③学会画重点句、找关键词、总结概括等简单的阅读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生命的哲学。
②通过自主讨论,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感受生命是美的历程,是自然的厚赐,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②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来热爱生命、如何把热爱生命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设计依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A.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B.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②《热爱生命》选自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第10课,蒙田的这篇《热爱生命》不仅表达了“热爱生命”这一主旨,而且还告诉我们如何去热爱生命。前者使我们“知”,后者让我们“行”,这是先哲们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晓喻后辈去实践“热爱生命”这一人生命题。《普通高巾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③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但是面对哲理性较强的文章,在理解文意方面依旧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达到更高的境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考点]教学设计题(下)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货方英语合同范例
- 瓷砖店购买合同范例
- 员工礼物批发合同范例
- oem啤酒合同范例
- 使用合同范例坏处
- 2025年临汾货运资格证题库下载安装
- 日本商品采购合同范例
- 汽车托管合同范例
- 江苏装修设计合同范例
- 冷库质保合同范例
- 变、配电站防火制度范文(2篇)
-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期末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含答案)
- 重大版小英小学六年级上期期末测试
- 微积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铜陵学院
- 金融科技UI设计
- 《头脑风暴》课件
-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有答案)-安全考试题库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会计助理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电解加工课件教学课件
- 酒店前台消防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