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复习:环境描写题答题套路_第1页
2024届高考复习:环境描写题答题套路_第2页
2024届高考复习:环境描写题答题套路_第3页
2024届高考复习:环境描写题答题套路_第4页
2024届高考复习:环境描写题答题套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描写题答题套路【教师版】

【套路简介】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

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

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

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具体考查内容有: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2、环境描写的特点。3、环境描写的

手法。4、环境描写的寓意。5、环境描写的赏析。

(-)环境描写的作用

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

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

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

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

1、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

代背景;(3)揭示社会关系;(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5)提

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1)突出季节特征;(2)表现地域风光;(3)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间、地点、背景;(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6)

奠定感情基调;(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9)为

情节发展作铺垫;(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12)

烘托、映衬人物形象;(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15)象征、

暗示人物命运;(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

(18)丰富、深化主旨;(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1、联系段落位置

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比如首段的环境描

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

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

2、联系词语选用

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为

了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会相应地选择一些能突显主观情感的词语来描绘环境。如

用凄风、苦雨、落叶、夕照、寒雁等冷色调的词语;或用艳阳、丽日、春苗、绿柳、蓬勃等

暖色调的词语。不同色调的词语营造出迥异的环境效果。

3、联系描写对象

作者在选择描写对象时事先都要进行仔细斟酌,因为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

刻画和主题的表达。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作者往往要为小说中的人物设

置多种不同的活动背景,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4、联系情节发展

每篇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不可能脱离作品的叙事而独立存在,总是与情节发展或人物心

理相关联的,只有把景物描写放到小说的具体情境中来考虑,才能准确把握它的作用。许多

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或展示世态风情,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推

动情节发展。

5、联系作品主题

在小说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

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首先将作品通览一遍,再联系小说创造意图(如果有复杂背景,

命题者一般会安排注释标明),来反观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

主题,把握人物形象。

二、环境描写技巧(手法)题

环境描写的常见技巧主要有:

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有: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细

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

暗对比,色彩搭配,渲染、衬托、烘托;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④选取某某

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等等。

2、从写景角度看,有:①感觉角度一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声、色

角度);②观察角度一一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平视;③写景顺序一一分层写景

(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及低,由低及高;由内及外,由外及内等等)。

三、环境描写寓意题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表面(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I分析小说中的环

命题规律

1.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高考小说阅读试卷中,一般是围绕自然环

境描写设题。环境描写题选材的切入口有两种方式:第一方式切入口较小,一般为一段文字;

第二种方式是对散见于小说的环境描写文字作综合性考查。

2.重点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题的命题,一般是分析描写手法和作用,或是分析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重

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常见的设题方式有:①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某某的气势,请分析

其表现特色;②指出某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③小说的开

头和结尾都写了某某(具体景物),请你分别说说其各自的作用;④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

物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⑤小说多次写到某某(具体景物),这样有哪些作用?请概

括说明。

入题套路

在小说文本的阅读中,环境描写类题型以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主要内容。如何解答环

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角度加以思考。

1.交代烘托等角度

从纯环境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如下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

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作品的基调。

如鲁迅《祝福》第一次写飞雪:“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

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里的环境描写就是为祥林

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

2.塑造人物的角度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主要有如下作用:①烘托人物的心情;②表

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的命运。在《祝福》第二次描写飞雪:“雪花落

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这里写雪,表现了“我”

的雪一样的心情一一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

3.情节发展的角度

从情节发展的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主要有如下作用: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

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

“风大雪紧”的景物描写。正是由于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见沽酒途中见到小神

庙,风雪紧草场被压倒,林冲到庙中御寒,才用巨大后门,才听到仇人的谈话。这里对风雪

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4.主题表达的角度

从主题表达的角度考虑,小说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有:①揭示作品的主题;②深化文章

的主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祝福》中第四次描写雪:“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

乎全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里借雪的飞舞讽刺封建

势力的得意,含蓄地展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命运。

题目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蓑衣

张炜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遗留在

田填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

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

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

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

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

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

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

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

微皱着一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

嗯……,决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

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

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里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也

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

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

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埃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

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候小格

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草做的漂亮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

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填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

一声:

“小格一一”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她那被蓑衣遮

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

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

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

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意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

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一一达子的头

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一夜刚好耕完。”

“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锹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

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说,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

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看来算不了一回事。

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

“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

小格不作声了。

“你做什么?”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

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

买不到蓑衣吗?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一一‘信息'……明白了

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

就走了出来。

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

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

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1984年n月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鳗》,有删改)

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是围绕环境描写而设置的探究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能力。本文的最后两段文字从内容上来看,一部分文字写的是优美的自然环境,一部分

文字写的是小格的心理活动。环境描写对小说的画面的营造有积极的作用,而小格的心理活

动对表现小格的性格特点和情感有积极的作用。赏析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艺术魄力,应紧扣文

学作品的各种本身的各种要素,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情感及艺术手法、艺术结构等

角度进行考虑。比如,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来说,美好的环境衬托了小格美好的心灵世界,并

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性格。再从主题表

达的角度来说,美好的蓑衣草代表着一种传统事物,通过对蓑衣草的描写和赞美,体现出人

们对传统事物的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进一步深化了主

题。再从结构上看,不仅照应了标题,而且与前文对蓑衣的多处描写和达子的编蓑衣的建议

形成呼应。总之,只要从前面的“入题套路”里任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阐述,都可以有符合

要求的答案。

【答案示例】①浅水处一片油绿,蓑衣草柔软而茂盛,生机勃勃,这样写使小说具有画

面感和意境美,充满诗情画意。

②蓑衣草油绿、柔软、茂盛,给人十分美好的感觉,既象征改革开放后农民新生活的美,

也象征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感情的美好,象征二人身上的人性美。

③蓑衣草可以编蓑衣,达子建议小格编蓑衣卖,满足市场需求,最后用赞美的笔调描写

蓑衣草,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的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

④小格听了达子用蓑衣草编蓑衣卖的建议笑了,接下来描写蓑衣草的美好,含蓄地表达

了小格对达子的佩服、依赖与朦胧的爱意,将小格的情感表现得更加充分。

⑤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作者描写的蓑衣草是她眼中的蓑衣草,蓑衣草的美好隐

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一面,这样写使小格的形象更加丰满。

⑥小说的标题为蓑衣,文章的前半部分多处写到蓑衣,并且达子建议小格编蓑衣,最后

写蓑衣草,与标题与前文形成呼应,结构上更为圆合。同时,蓑衣草如此美好,小格将怎样

利用这片蓑衣草,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抢分技巧

1.首先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入手

作答环境描写的作用题,往往一拿到题会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小说的主要任务就是塑

造人物,一拿到这类题目,可以首先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进行思考,看这里的环境描写跟表现

人物究竟有何关系,这样一般总能得分。

2.运用术语和具体分析相结合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要把术语和对具体内容的分析结合起来,不能不用术语,说外行

话,也不能滥用术语,文不对题。较好的办法是先分析内容,然后点明术语,也可以先说术

语,然后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3.恰当地运用常用词语和句式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答案,常用的词语和句式有:①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

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②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

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③触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

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子

陈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锹头一

把铁锹,女人也使用一把锹头一把铁锹;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

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

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在我的这一岸的右边河湾里,有一家机械采石场,悬空的输送带上倾泻着石头,发出震

耳挠心的响声。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合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

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一一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

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

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一一”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笼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

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再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

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

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岸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

鱼一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锹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

“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锹,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

考就考……”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一一”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来。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锁头铁锹,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

担的铁钩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我想和他说话,尚未张口,被他示意止住。

“不说了。”他对我说。

女人也想对他说什么,同样被他止住了。

“不说了。”他对她说。

“再不说了。”他对所有人也对自己说。

“不说了。”他又说了一遍。

我坐在沙梁上,心里有点酸酸的。

许久,他都不说话。锁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

“大不了给女子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锹。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

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

(1)小说开头一一列举男人、女人使用的劳动工具,这样写有何深意?

【解析】本题虽不是直接环境描写的作用,但不妨把这些“工具”看作是男女主人公的

一个特殊劳动环境,可以参考“入题套路”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作答本题,可从这些劳动

工具的特点着手,结合作品的主题表达和人物塑造进行具体分析。作答时,首先指出罗筛、

锹头、铁锹、铁丝编织的铁笼和扁担等劳动工具简陋而原始的特点,然后指明具体作用,即

展现农村劳动生产力低下的现实,反映农村现代化的艰难,并通过与下文有关内容的对比,

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思想守旧。

【答案示例】罗筛、锁头、铁锹、铁丝编织的铁笼和扁担,都是简陋的原始工具,一一

列举,形象地展现了农村劳动生产力低下的现状,从而说明农村走现代化之路的艰难;与下

文机械采石场上现代化的输送装置形成对比,从侧面反映人物的思想守旧。

(2)小说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作答本题,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分析与前面的描写、后面的情节以及表现人

物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前面有“早春中午的太阳”的描写,这里写太阳西沉,是对前文的照

应,表明时间在推移。后文有急着赶回乡下感受小麦吐穗扬花的情节,这里描写的是早春景

象,对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这段景物是美好的,又安排在和“我”相见

之后,前有他见了“我”话就多的描写,由此可知这段美好的景物描写是对人物兴奋心情的

烘托。

【答案示例】①前文有“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的描写,此处写太阳沉落时的景象,是对前

文的照应,表明时间的推移;②此处描写太阳落山时的山村景象,十分美好,有力地衬托主

人翁与“我”相见后的兴奋心情;③杨柳林带染成橘红,绿色的草坨子被染成橘黄色,交代

了季节,为写“我”再来感受小麦吐穗扬花埋下伏笔。

麦子

红柯

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

他们都说要住下去。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

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头脾气

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

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

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

叫。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

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

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

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

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

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

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麦子在老婆婆掌心里颤动。

老婆婆的手黄巴巴的,长满了像豆子一般的金黄的茧,那些茧豆真大呀,又圆又壮实,

比麦粒儿大,比麦粒儿好看,就像一颗小太阳。大漠的太阳都这样子,小小一点,原野就像

合起来的手掌,太阳在金色的指缝间回落。有时太阳会挂在树梢上,挣扎半天也挣不脱,把

树都拉弯了,茂密的树梢牢牢地抱着太阳不肯松手,就像一个粗野的汉子紧紧抱着他心爱的

女人。

老婆婆的额头闪动着快乐的光芒,发出梦吃般的叫声:“长高了,长胖了。”老婆婆搓

开一只麦穗,麦粒肥肥胖胖,软乎乎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老婆婆用手轻轻拍打着:“哭

哇哭哇,快哭上一声。”

老婆婆曾生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

那时,他们年轻力壮,老头自己动手做了几只木碗,换了一口大锅,好像他们要生一大

群孩子。她说:“拿什么养活他们呀?”丈夫自豪得不得了:“咱们这里,想要多少娃娃就

有多少娃娃。”丈夫大手一指,外边是辽阔的原野。

旷野无边无际,伸向远方,好多年以后,从大城市来的洋学生把这辽阔的土地叫太平洋。

老头不知道什么太平洋,老头只知道他要养许多娃娃,老头就从太平洋开始的地方垦荒。

老头端着簸箕①把金黄的麦种大把大把撒出去,那正是落日时分,泥土波涛汹涌就像沸腾的

金属。老头的手臂跟鹰一样伸向苍穹,把落日给遮住了,手臂粗壮的黑影投落到地上,随即

发出一阵粗重的刷刷声。麦种的大网捕获了土地,肥大的土块跟鱼群一样跳起来,向四周奔

窜。太阳落下去,麦子升起来。

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

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领导想

起了他的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天三夜,赶到

团部。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不太好看。那女子却

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家。政委说:“怪我无能,

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他劝政委别生气:“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

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

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

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她接触

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大家发出惊叹:谁跟她

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他们见面,她就说:“你这么壮,你还来

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找对人啦。”

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

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

让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

晰,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

女人和骏马走在太阳的谷地里,女人就像起伏的群山。他没想到他能娶这么大一个媳妇

儿,一个顶三个。

“你说我一个顶三个。”

“三个女人才顶你一个。”

“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

“我是你男人才这么说你。”

“你是我男人,你就天天这么说我,我喜欢你这么说我。”

跟那个年代所有的边疆故事一样,他们的洞房在地窝子里。他们说:“我们虽然住的是

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麦子生长的样子就像太阳升起来……

长满谷地的麦子,大片大片的麦子……太阳落下去,麦子长起来。

老头端着大簸箕,麦种撒光了,簸箕里还有泥土的光芒。“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

老婆子开门啊。”泥土金闪闪的,老婆婆被吸引住了。

“我们是簸箕命。”

他们伸出手,手指蛋上指纹的纹路,没有一只斗,全是簸箕。斗才聚财,簸箕不聚财。

老婆婆说:“咱不要财。”老婆婆搓开一只麦穗,搓出几十颗胖乎乎的麦粒,轻轻拍打着:

“哈哈我有这么多孩子。”

(有删改)

【注】①簸箕:用竹箧或柳条编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

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

【答案】

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

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

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暗示主题等作用。

先看第二段环境的特点。“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房

子矮小,说明他们的居住环境差;树都长不高,只能长那种生存能力强的榆树,说明这里自

然环境恶劣;“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的满地打滚,窜到天上,

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嚎叫",这几句运用比喻和比拟手法,形

象地写出这里“风大”的特点,通过写树被风吹得“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

还有写风声,“疼的满地打滚”“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嚎叫”,

通过描写树和风,更体现出自然环境的恶劣。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头和老婆婆在这里坚守了一辈子,环境越是恶劣,越能够衬托主

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

而老头的话,“树抽打他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他们,他们只能哇哇乱

叫”“谁让他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则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坚守边疆土地

的重要性。

2.(2019全国口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

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

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

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

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

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

完全被蜜蜂占据。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

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

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

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

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

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

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再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

“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

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

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

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

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

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上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

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

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

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

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

,,

夕中O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

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害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

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

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

他们怎样了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

品简要分析。

【答案】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

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解析】

题干中要求分析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指向性特别明显,解答此题,

重点分析环境与情节的作用即可。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于自

然环境的推动。本文开篇就对卢森堡公园的环境进行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而我“不太喜

欢喧闹”,到公园散步“是我最喜爱的享受”,如此美好休闲画面自然为我和老人相遇提供

了可能,同时又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背景;我和老人从相遇到了解再到感悟人生都是

在苗圃这个特定的环境展开,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消失了的旧时代的芳华,“一股难以言表的

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这里不仅仅是一座苗圃,还是一个已逝时代的展现,所以苗圃自然

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也展现了老人的一生,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我和老人

的相失也是因为苗圃被铲平,留白式结尾“他们怎么样了"韵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思考。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三、随堂演练

1.(2019•全国卷H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

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

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

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

得又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

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

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

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

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一一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

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城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

成!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

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

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钟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

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暖?”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一一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

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

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

手,肩膀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

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

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

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

再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

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

代气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

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表现

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也就是交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象征暗示作用;揭示或者深化作品主题;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等。

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本身就是去梨花屯的沿途风景,也是故事开展的自然背景;

而“三只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旁出现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

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等处景物描写还烘托表现了谢赵二人的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