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21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在免疫缺陷症中的机制第一部分树突状细胞迁移的异常机制 2第二部分免疫缺陷症中迁移异常的类型 4第三部分化学趋化因子的作用 5第四部分粘附分子的影响 7第五部分蛋白酶和基质的影响 9第六部分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 10第七部分免疫抑制机制的影响 12第八部分迁移异常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15
第一部分树突状细胞迁移的异常机制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的机制
树突状细胞(DC)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其迁移能力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免疫应答至关重要。DC迁移异常与多种免疫缺陷症有关,其中包括:
1.趋化因子受体缺陷
趋化因子受体是DC迁移的关键调控因子。DC迁移异常可由编码趋化因子受体的基因突变引起,导致DC对特定趋化因子的反应受损。例如:
*CCR7缺陷:CCR7是淋巴结归巢素(CCL19和CCL21)的受体。CCR7突变导致DC无法迁移到淋巴结,从而损害对周围抗原的免疫应答。
*CXCR4缺陷:CXCR4是趋化因子CXCL12的受体。CXCR4突变导致DC无法迁移到骨髓和肠道粘膜,从而导致免疫缺陷。
2.细胞骨架缺陷
DC迁移需要一个动态的细胞骨架来驱动细胞运动。细胞骨架缺陷可以干扰DC的极性、变形和移动。例如:
*WAS蛋白缺陷:WAS蛋白是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成员,参与细胞骨架的重组。WAS缺陷导致DC迁移障碍,表现为免疫缺陷、血小板减少和湿疹。
*DC-SIGN缺陷:DC-SIGN是一种C型凝集素受体,参与DC的极性和迁移。DC-SIGN缺陷导致DC迁移受损,从而损害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3.粘附分子缺陷
粘附分子介导DC与内皮细胞和基质的相互作用。粘附分子缺陷可以阻碍DC从组织迁移到淋巴器官。例如:
*ICAM-1缺陷:ICAM-1是DC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分子。ICAM-1缺陷导致DC无法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损害DC的迁移。
*α4β1整合素缺陷:α4β1整合素是DC与基质的粘附分子。α4β1整合素缺陷导致DC无法粘附于基质,从而干扰DC的迁移和组织驻留。
4.其他机制
除了上述机制外,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还可能涉及以下因素:
*细胞外基质成分异常:细胞外基质成分,如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可以调节DC迁移。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成分可以阻碍DC迁移。
*炎症因子:炎症因子,如IL-1β和TNF-α,可以影响DC迁移。过度的炎症因子可以抑制DC迁移,而适度的炎症因子可以促进DC迁移。
*细胞间相互作用:DC与其他细胞类型,如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调节DC迁移。异常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可以改变DC迁移模式。
深入了解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的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以解决与DC功能障碍相关的免疫缺陷至关重要。第二部分免疫缺陷症中迁移异常的类型免疫缺陷症中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的类型
树突状细胞(DC)是免疫细胞,负责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DC迁移异常在原发性免疫缺陷(PID)中很常见,导致免疫功能受损。PID中DC迁移异常的类型包括:
1.趋化因子缺陷:
*趋化因子受体缺陷:例如,CXCR4缺陷导致CCR4-阳性DC迁移异常。
*趋化因子配体缺陷:例如,CCL19/CCL21缺陷导致DC迁移到淋巴结受损。
2.粘附分子缺陷:
*整合素缺陷:例如,LFA-1缺陷导致DC无法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从而阻碍其迁移。
*选择素缺陷:例如,PSGL-1缺陷导致DC无法滚行和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
3.细胞骨架缺陷:
*肌动蛋白缺陷:例如,WASp缺陷导致DC伪足形成和迁移受损。
*微管缺陷:例如,LC3缺陷导致DC细胞内运输受损,从而影响其迁移。
4.信号转导缺陷:
*PI3K缺陷:例如,PI3Kδ缺陷导致DC趋化因子信号转导受损,从而影响其迁移。
*Rho缺陷:例如,RhoA缺陷导致DC极性建立受损,从而影响其定向迁移。
5.代谢缺陷:
*糖酵解缺陷:例如,PFKFB3缺陷导致DC糖酵解受损,从而影响其能量代谢和迁移能力。
*氧化磷酸化缺陷:例如,ETC缺陷导致DC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其能量产生和迁移。
6.其他机制:
*髓系抑制剂:例如,miR-155抑制DC迁移。
*免疫调节因子:例如,IL-10和TGF-β抑制DC迁移。
这些异常导致DC无法有效迁移到淋巴结,从而削弱抗原呈递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此外,迁移异常的DC可能在组织中积累,从而导致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第三部分化学趋化因子的作用化学趋化因子的作用
化学趋化因子是一类可溶性蛋白,作用于树突状细胞(DC)上的特定受体,诱导其迁移至抗原呈现部位。在免疫缺陷症中,化学趋化因子信号传导異常可能导致DC迁移受损,从而影响后续的免疫反应。
趋化因子受体
DC上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受体,包括CCR1、CCR2、CCR5和CXCR4等。这些受体识别不同类型的趋化因子,介导DC对不同抗原刺激的迁移反应。
趋化因子信号通路
受体结合趋化因子后,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包括小GTP酶Rac1和Cdc42的激活,导致细胞骨架重组和伪足伸展,从而促进细胞迁移。
异常的趋化因子表达
在某些免疫缺陷症中,趋化因子表达異常会影响DC迁移。例如,在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中,CCL3趋化因子表达降低,导致DC迁移至淋巴结受损。在慢性肉芽肿病(CGD)中,CXCR4趋化因子表达增加,但其信号传导受损,导致DC迁移异常。
受体缺陷
趋化因子受体缺陷也可能导致DC迁移受损。在CXCR4缺陷的免疫缺陷症(XCID)中,DC无法响应CXCL12趋化因子,导致其迁移至淋巴结受阻。
小GTP酶功能障碍
小GTP酶Rac1和Cdc42在DC迁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免疫缺陷症中,这些小GTP酶的功能障碍会损害DC迁移。例如,在突触蛋白相关基因1(SYNGAP1)缺陷综合征中,Rac1活性受损,导致DC迁移至淋巴结受阻。
细胞骨架缺陷
此外,细胞骨架缺陷也会影响DC迁移。在WAS中,WAS蛋白缺陷导致细胞骨架不稳定,影响伪足伸展和DC迁移。
免疫缺陷症中的影响
化学趋化因子的異常信号传导和DC迁移受损在免疫缺陷症中具有重要影响。它可能导致抗原呈现受损、免疫反应减弱,并增加感染和肿瘤的易感性。第四部分粘附分子的影响粘附分子的影响
粘附分子在树突状细胞(DC)的迁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DC通过表达各种粘附分子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以从组织迁移到淋巴结。这些粘附分子包括:
选择素:
*L-选择素:DC表达L-选择素,与内皮细胞上的PECAM-1(CD31)相互作用,介导DC从血液循环中向组织迁移。
*P-选择素:DC在炎性条件下表达P-选择素,与内皮细胞上的PSGL-1相互作用,介导DC从循环中向炎性部位迁移。
整合素:
*α4β1整合素(VLA-4):VLA-4表达于DC上,与内皮细胞上的VCAM-1相互作用,介导DC从组织迁移到淋巴结。
*αEβ7整合素(αEβ7):αEβ7表达于成熟DC上,与淋巴结高内皮细胞上的MAdCAM-1相互作用,选择性地引导DC进入淋巴结。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
*ICAM-1:ICAM-1表达于内皮细胞上,与DC上的LFA-1(CD11a/CD18)相互作用,促进DC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CD44:CD44表达于DC上,与淋巴结基质中的透明质酸相互作用,引导DC向淋巴结迁移。
粘附分子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会导致DC迁移缺陷,从而影响免疫应答。
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
在某些免疫缺陷症中,DC粘附分子的表达异常。例如: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SCID患者缺乏IL-7受体α链,导致DC数量减少和功能受损,包括粘附分子的表达缺陷。
*慢性粒细胞性疾病(CGD):CGD患者的氧化爆发受损,导致DC的粘附分子表达异常,从而影响DC的迁移。
粘附分子的功能缺陷
除了表达异常外,粘附分子的功能缺陷也会影响DC的迁移。例如:
*胡-穆林斯基综合征:胡-穆林斯基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由于LFA-1功能缺陷导致的DC迁移受损。
*αEβ7整合素缺陷:αEβ7整合素缺陷会导致DC无法选择性地进入淋巴结,从而影响外周耐受的建立。
总而言之,粘附分子在DC的迁移中发挥关键作用。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或功能缺陷会破坏DC的迁移,从而影响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缺陷症。第五部分蛋白酶和基质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蛋白酶在树突状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1.蛋白酶参与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结的迁移。
2.蛋白酶活性失衡破坏树突状细胞迁移的蛋白水解级联反应。
3.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可改善免疫缺陷症中树突状细胞的迁移能力。
基质在树突状细胞迁移中的影响
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调节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影响树突状细胞的迁移。
2.ECM的刚度和成分影响树突状细胞的迁移速度和方向性。
3.靶向ECM的分子疗法有望改善免疫缺陷症中树突状细胞的迁移。蛋白酶和基质的影响
蛋白酶:
蛋白酶是催化蛋白质降解的酶,在树突状细胞(DC)迁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C分泌丝氨酸蛋白酶,例如组织蛋白酶B、K和L,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例如MMP-2、MMP-9和MMP-14。这些蛋白酶共同作用,降解细胞外基质(ECM)成分,清除迁移路径上的障碍物,并激活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指导DC迁移。
异常的蛋白酶活性与免疫缺陷症相关。丝氨酸蛋白酶缺乏症患者表现出DC迁移受损,这归因于ECM降解缺陷。同样,MMP缺陷小鼠也显示DC迁移减少,导致免疫功能受损。
基质:
ECM是细胞外空间的复杂网络,由蛋白质、多糖和水组成。它提供物理支持,并调节细胞迁移和信号传导。在正常情况下,DC通过ECM迁移,降解其路径上的成分。
异常的ECM结构和成分会干扰DC迁移。例如,在纤维化疾病中,ECM中胶原沉积过多,这会阻碍DC迁移。同样,在某些类型的肿瘤中,ECM被异常的糖胺聚糖修饰,这会阻碍DC与趋化因子的相互作用并损害其迁移能力。
机制:
蛋白酶和基质相互作用对DC迁移的影响涉及多种机制,包括:
*ECM降解:蛋白酶降解ECM成分,创造一条清晰的迁移路径。
*趋化因子激活:蛋白酶可以激活趋化因子,增加DC对这些信号分子的敏感性。
*细胞附着:ECM与DC表面的整合素受体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附着和迁移。
*信号传导:ECM与DC表面的受体的相互作用触发级联信号事件,影响细胞极性、迁移和趋化因子应答。
结论:
蛋白酶和基质在DC迁移中发挥关键作用。异常的蛋白酶活性或ECM结构会损害DC迁移,导致免疫缺陷。了解这些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开发针对免疫缺陷症的新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第六部分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关键词关键要点【细胞骨架动态不平衡】
1.树突状细胞迁移受细胞骨架动态平衡调节,而这种平衡在免疫缺陷症中受到破坏。
2.微管动态不稳定性降低和肌动蛋白聚合异常阻碍树突状细胞的极化和迁移。
3.细胞外基质信号、趋化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的失衡破坏细胞骨架动态,导致迁移缺陷。
【整合素介导的粘附受损】
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
细胞骨架重排是树突状细胞(DC)迁移的至关重要的调节机制。DC通过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排,响应免疫刺激物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和蛋白复合物参与调控细胞骨架重排,包括:
RhoGTPases
RhoGTPases是一类小型GTP结合蛋白,参与调节细胞收缩和伸展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在DC中,RhoA、Rac1和Cdc42等RhoGTPases对于细胞迁移至关重要。RhoA促进肌动蛋白应激纤维的形成,导致细胞收缩;而Rac1和Cdc42则促进肌动蛋白波浪状延伸,导致细胞伸展。
Formin蛋白
Formin蛋白是一类参与肌动蛋白丝聚合并形成肌动蛋白应激纤维的蛋白。在DC中,Diaphanous相关蛋白1(DIAPH1)和mDia1等Formin蛋白在细胞迁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IAPH1与RhoA相互作用,并促进了肌动蛋白应激纤维的形成,而mDia1与Rac1和Cdc42相互作用,并促进了肌动蛋白波浪状延伸。
WASp蛋白家族
WASp蛋白家族是一类介导肌动蛋白聚合的蛋白。在DC中,WASp家族成员如WASp和N-WASp在细胞迁移中发挥作用。WASp与Cdc42相互作用,并促进肌动蛋白波浪状延伸的形成;而N-WASp则与Rac1和Cdc42相互作用,并促进肌动蛋白丝的形成。
整合素
整合素是一类跨膜蛋白,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相互作用。在DC中,整合素αvβ3和αLβ2参与细胞迁移。整合素αvβ3与ECM蛋白纤连蛋白相互作用,并激活RhoA,从而促进肌动蛋白应激纤维的形成;而整合素αLβ2与ECM蛋白层连蛋白相互作用,并激活Rac1和Cdc42,从而促进肌动蛋白波浪状延伸的形成。
微管
微管是一种细胞内骨架,参与细胞极性和运送。在DC中,微管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并通过分子马达参与细胞迁移。微管延伸和收缩由微管动力学蛋白(例如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调节,这些蛋白通过将微管亚单位添加或移除到微管末端来控制微管的动态变化。
DC中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和蛋白复合物的协调作用。这些成分的异常会导致DC迁移障碍,从而影响免疫应答。第七部分免疫抑制机制的影响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在免疫缺陷症中的免疫抑制机制的影响
免疫抑制机制概述
免疫抑制机制是一种调节免疫系统以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和组织损伤的生理过程。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发挥作用,包括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毒性活性。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树突状细胞(DC)是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组织中捕捉抗原,迁移到淋巴结,在那里它们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和免疫抑制
在某些免疫缺陷症中,DC迁移异常,这会影响免疫抑制机制的正常功能。
机制
DC迁移异常影响免疫抑制机制的主要机制包括:
*抑制性受体的上调:异常迁移的DC可能表达更高的抑制性受体,例如PD-1和CTLA-4,这些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免疫抑制细胞的增加:DC迁移异常会导致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增加。Treg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抑制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失衡:异常迁移的DC可能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谱,包括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IL-12)和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这会导致免疫环境向炎症反应减弱转变。
*调节性分子表达异常:DC迁移异常影响调节性分子的表达,例如B7同种型蛋白(B7-1和B7-2),这些蛋白参与DC与T细胞之间的共刺激。
*迁移途径改变:异常迁移的DC可能使用不同的途径迁移到淋巴结,影响它们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效率。
影响
DC迁移异常对免疫抑制机制的影响可以导致:
*T细胞活化的受损:抑制性受体的上调和免疫抑制细胞的增加抑制T细胞活化,从而削弱适应性免疫反应。
*免疫耐受增加:DC迁移异常导致抗源特异性T细胞耐受增加,这会导致对新抗原或病原体的反应减弱。
*慢性炎症:细胞因子失衡和调节性分子的表达异常会导致慢性炎症,这是免疫缺陷症的常见特征。
*肿瘤耐受:DC迁移异常促进肿瘤耐受,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和攻击。
治疗策略
了解DC迁移异常在免疫缺陷症中的免疫抑制机制的影响对于开发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这些策略包括:
*抑制性受体阻断:使用抗体或其他药物阻断PD-1和CTLA-4等抑制性受体,从而恢复T细胞功能。
*减少免疫抑制细胞:使用抑制剂或抗体靶向Treg,以减少其数量和抑制活性。
*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使用细胞因子疗法或其他免疫调节方法纠正细胞因子失衡,有利于促炎环境。
*恢复DC迁移:使用白细胞介素(如IL-12)或化疗试剂恢复DC迁移,促进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总之,DC迁移异常在免疫缺陷症中通过影响免疫抑制机制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了解这些机制对于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以改善免疫功能和患者预后。第八部分迁移异常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树突状细胞迁移缺陷对先天免疫应答的影响】
1.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导致抗原呈递受损:迁移缺陷的树突状细胞无法有效从感染或损伤部位到达淋巴结,从而导致抗原呈递受损。这会削弱先天免疫反应,因为抗原不能被识别和清除。
2.炎症反应受损:树突状细胞作为免疫警报,在免疫反应启动中至关重要。迁移异常会干扰树突状细胞抵达感染部位并产生促炎细胞因子,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树突状细胞迁移缺陷对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影响】
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树突状细胞(DC)是免疫应答中的专业抗原呈递细胞,其迁移至淋巴结等次级淋巴器官对于激发免疫反应至关重要。DC迁移异常会导致免疫缺陷,影响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1.抗原呈递受损
DC迁移异常会导致抗原呈递受损,进而影响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节。正常情况下,DC从组织中捕获抗原,并通过成熟过程迁移至淋巴结。迁移受损会阻止DC将抗原本身呈递给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应答减弱或缺失。
2.免疫耐受建立受阻
DC迁移异常还会影响免疫耐受的建立。免疫耐受是防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机制。DC在迁移至淋巴结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自身抗原,并通过负调节信号诱导免疫细胞进入耐受状态。迁移受损会导致DC与自身抗原接触不足,从而削弱免疫耐受,增加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3.免疫细胞活化受限
DC迁移异常会限制免疫细胞的活化。DC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迁移受损会阻止DC与淋巴细胞相遇,从而限制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这会导致免疫反应减弱或无效。
4.细胞因子产生异常
DC迁移异常也会影响细胞因子产生。DC在迁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迁移受损会导致DC细胞因子产生异常,进而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分化和功能。
5.免疫稳态失衡
DC迁移异常会破坏免疫稳态。正常情况下,DC迁移维持免疫细胞的平衡,防止过度激活或抑制。迁移受损会导致免疫细胞失衡,增加感染易感性或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6.效应免疫反应受损
DC迁移异常也会影响效应免疫反应。成熟的DC激活后会迁移至炎症区域,并释放趋化因子招募效应免疫细胞。迁移受损会阻止DC抵达炎症区域,从而削弱效应免疫反应,降低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7.记忆免疫受损
DC迁移异常还会影响记忆免疫的建立。记忆DC是对先前的抗原接触保留记忆的DC子集。迁移受损会阻止记忆DC返回组织,从而削弱记忆免疫反应,增加重新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树突状细胞迁移异常对免疫应答有广泛的影响,导致抗原呈递受损、免疫耐受建立受阻、免疫细胞活化受限、细胞因子产生异常、免疫稳态失衡、效应免疫反应受损和记忆免疫受损。这些影响会显着降低宿主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增加感染易感性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树突状细胞归巢受损
关键要点:
1.趋化因子信号紊乱:免疫缺陷症患者树突状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应答受损,导致其向淋巴结迁移的能力下降。
2.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缺失或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介导树突状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免疫缺陷症患者这些分子可能缺失或功能异常,阻碍树突状细胞血管外渗。
3.淋巴管发育异常:淋巴管负责收集和运输树突状细胞,免疫缺陷症患者淋巴管发育异常或功能受损,导致树突状细胞无法有效迁移至淋巴结。
主题名称:树突状细胞成熟受损
关键要点:
1.抗原处理和呈递缺陷:免疫缺陷症患者树突状细胞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激活T细胞,导致免疫反应受损。
2.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共刺激分子是树突状细胞活化T细胞的关键分子,免疫缺陷症患者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影响T细胞激活。
3.免疫调节因子失衡:免疫调节因子平衡对于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至关重要,免疫缺陷症患者免疫调节因子失衡,导致树突状细胞功能异常。
主题名称: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受损
关键要点:
1.MHC-II分子缺失或功能异常:MHC-II分子是树突状细胞呈递抗原给T细胞的关键分子,免疫缺陷症患者MHC-II分子可能缺失或功能异常,阻碍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
2.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缺陷: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对于T细胞激活至关重要,免疫缺陷症患者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缺陷,影响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
3.树突状细胞免疫抑制能力增强:免疫缺陷症患者树突状细胞免疫抑制能力增强,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或表达免疫抑制分子,抑制T细胞激活。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树突状细胞在免疫缺陷症中的归巢缺陷
关键要点:
1.归巢缺陷:树突状细胞无法有效返回淋巴结,导致抗原呈递受损和免疫反应减弱。
2.分子缺陷:归巢缺陷可能由趋化因子受体、粘附分子或细胞骨架成分的缺陷引起,这些缺陷阻碍了树突状细胞的迁移。
3.影响因素:环境因素,如化疗或感染,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异常,都可能导致归巢缺陷。
主题名称:树突状细胞在免疫缺陷症中的循环异常
关键要点:
1.循环缺陷:树突状细胞无法正常循环于血液和淋巴液之间,导致外周组织中抗原呈递细胞的数量减少。
2.血管异常:循环缺陷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从而阻止了树突状细胞穿越血管壁。
3.淋巴系统受损:淋巴管发育异常或阻塞也可能导致循环缺陷,从而限制了树突状细胞进入淋巴结。关键词关键要点化学趋化因子的作用
关键要点:
1.化学趋化因子是调节树突状细胞迁移的关键分子。化学趋化因子是表达在靶细胞或炎症部位的蛋白质,它们与树突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发细胞迁移。
2.不同的化学趋化因子选择性地吸引树突状细胞亚群。例如,CCL21和CXCL12吸引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而CCL19和CXCL10吸引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3.化学趋化因子梯度引导树突状细胞迁移。靶细胞或炎症部位释放的化学趋化因子形成梯度,树突状细胞沿着梯度向高浓度区域迁移。
树突状细胞异常迁移中的化学趋化因子缺陷
关键要点:
1.化学趋化因子表达异常阻碍树突状细胞迁移。免疫缺陷症患者中,编码化学趋化因子基因的突变或表观遗传改变会导致化学趋化因子表达异常,从而阻碍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结或炎症部位迁移。
2.化学趋化因子受体缺陷破坏树突状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响应。突变或其他机制导致树突状细胞表面化学趋化因子受体缺陷,使得树突状细胞对化学趋化因子梯度的响应受损,无法有效迁移。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家居装修承揽协议样本一
- 2024专项私人无证房产交易协议范本版
- 2024年岗位保密协议标准版文件版
- “十三五”重点项目-金属刀具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专属项目招商协议范本
- 《手术室基础操作》课件
- 2024年度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员工福利方案采购协议标准化文档汇编版B版
- 2024工程款结算与支付合同
- 办公室主任个人工作计划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带公式)20240301更新
- CJT480-2015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
- JT-T-1180.5-2018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5部分:道路货物运输站场
- 父亲同意孩子改姓委托书范本
- 颅脑外伤的麻醉管理
-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会计实务专题》形考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多彩的职业》参考教案
- 教师口语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鲁东大学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试题1-3参考答案
- 生物化学实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中医康复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