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突出反映了A.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 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 D.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2.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青州大疫,中央政府要求:“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旨在切断传染源。这项措施被后世沿用。据此可知当时A.疫病防治依赖于中医药学创新 B.医疗隔离救治理论成熟C.政府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 D.政府防治疫病方法有效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对人物和景致进行现实主义的“逼真”刻画,由此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A.现实主义作品追求体现求真诉求B.透视画法引发了技法与视觉革命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D.人物画和风景画取代宗教画地位4.下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A.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B.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D.纸最早发明始于东汉5.以下思维导图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A.帝国主义世界范围的统治秩序B.世界格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C.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同发展D.世界现代史从繁荣走向了动荡6.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前临时政府的成员普遍认为“他们自己是偶然才得到最高权力,那些像‘土地问题’等重大问题只能留给未来正式的议会机构解决,结果时机错过了,布尔什维克控制了俄国”。该学者旨在强调A.缺乏权威和责任感的政府加速革命到来B.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具有一定偶然性C.议会的缺失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D.不合时宜的法治思维激化俄国社会矛盾7.据考古研究发现,不少江渐宋元银器的表面残留有同时期同地区银胎漆器的髹漆痕迹。而福建建窑黑釉盏呈现出的兔毫、油滴等装饰效果,也逐——再现于当时的漆盏中。这一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的手工业A.不同门类间相互效仿 B.区域性布局逐渐形成C.打破了行业官营垄断 D.实现了生产技术革命8.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9.史料记载,英国轮船“阿瑟号”,于1677年在西非尼日尔三角洲,从一个部落酋长手里交换奴隶:“三十六根铜条换一个黑种男人;三十根铜条换一个黑种女人。”另一艘船“萨拉”号,用一些棉布、无支滑膛枪,二十一根铁条,七十二把小刀等各种日杂品,换得一百名非洲男女和孩子。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②黑奴贸易成为殖民者发家致富的途径③不平等贸易为英国工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④英国人曾利用戈雷岛发展他们的奴隶贸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据如图变化可知,当时A.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威胁C.监察区已演变为行政区 D.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11.西周实行“世禄制”,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战国时期,官员大都实行俸禄制,发放粮食依量官职高低而存在等级差别,高者万石。这一变化A.减轻了土地兼并现象 B.调动了官员的工作主动性C.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君主集权制的形成12.下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内容反映出当时A.电灯已普及中国 B.西方先进科技深刻影响中国国民C.民众生活很落后 D.民众对西方文明的认知存在局限13.古希腊奥林匹亚赛会的项目中,既有仅仅比拼身体和技能优势的“裸体竞技”,也有富人、政治领袖和僭主们热衷的“马赛”。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公民按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 B.公民需共同承担城邦事务C.运动会按财产分配比赛项目 D.运动会旨在维护贵族统治14.谭嗣同:“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这一说法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理论有相似之处A.霍布斯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15.明初,翰林学士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秘书,“恒侍左右,备顾间”。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于是仿末制设殿阁大学士,选取优秀的翰林官入阁。据《明史讲义》记载:“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代翰林官的发展A.反衬了殿阁大学士权力消长 B.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C.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矛盾尖锐 D.有利于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16.“(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五房分理有关政务。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17.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会议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等成果。这是中青年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被称作“莫干山会议”。此后,双轨制成为时代名词。这次会议A.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制定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 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18.某次重要会议的决议指出:“要从下述观点来进行经济建设……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这次会议是A.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B.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C.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D.1990年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非常)大会19.“左右共治”是法国政府生活中的独有现象,其指分属不同党派阵营的总统与总理在同一任期内共同执政的局面。下表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出现的三次“左右共治”情况。这一现象执政期(年)总统总统党派总理总理党派1986~1988密特朗社会党(左)希拉克保卫共和联盟(右)1993~1995密特朗社会党(左)巴拉迪尔保卫共和联盟(右)1997~2002希拉克保卫共和联盟(右)若斯潘社会党(左)A.使得总统的权力被削弱 B.有利于法国两党制的发展C.说明法国政体更为民主 D.影响政府权威及国家管理20.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宣称:“…我们在此集会有两个目的:一是就解决此次战争引起的问题,提出若干当前必要解决的措施;另一是通过当前的这些措施…,以保证持久和平。我认为,成立国际联盟对于上述两个目的都是必需的。”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集会”是指巴黎和会 B.“我”代表美国政府C.“此次战争”是指“一战” D.“措施”包含加入“国联”21.史学家们重视地理研究的主要原因是A.探寻自然与文明关系 B.寻找事件发生的因果C.探讨早期的价值观念 D.展现历史的发展进程22.蒋经国(蒋介石的儿子)在《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记载:“……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的军队指A.新四军 B.国民党军 C.八路军 D.工农红军23.1940年,国民政府将中央农业试验研究所改为粮食增产委员会,由政府拨给经费。先后改良水稻、小麦品种共计90余种。同时,改变西南地区冬季农闲不种的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广冬季稻耕作。这些措施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实际需要 B.有利于敌后战场坚持长期抗战C.有助于减轻英美盟国的援华负担 D.触及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24.如表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据此可知,这时期的中国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注:出口合计100)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丝茶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弱25.八路军在根据地的宣传工作力求通俗化和大众化,使用话剧、歌曲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有些八路军部队还邀请地方群众代表到部队参观。这些宣传工作A.为巩固根据地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B.加速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C.增强了群众对反蒋抗日方针的认同D.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6.在俄国历史上因为一次革命造成了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成功促成了俄国社会转型B.它的过程类似于英国光荣革命C.它使得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D.它的性质类似于中国辛亥革命27.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千米)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千米)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千米)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千米)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制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28.北宋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这可以佐证,北宋时期A.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 B.画家的商业意识浓厚C.文人画开始一统天下 D.绘画普遍受理学影响29.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的《共产党》杂志发刊词中写道:“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这反映出A.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十月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C.救国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入 D.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30.罗马共和国末期法律规定,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妻子保留其所有权,婚姻解除后,丈夫有向妻子返还嫁资的义务。据此可知当时罗马法A.注重男女平等B.缺乏契约精神C.忽视社会民情D.重视私产保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1)据材料一,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请结合史实说明实际原因又是什么?(2)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材料二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他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爱因斯坦:我们的下代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样的人。——徐友珍《甘地传》(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评价甘地。32.英国崛起“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大国衰落之鉴》262请回答:(1)推动16世纪英国社会和经济变动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17世纪英国的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表现在哪里?(3)19世纪英国主要创造了哪些辉煌的成就?(4)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你认为验证着怎样的历史规律性?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虞衡是我国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政府机构的泛称,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执行这种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地官·山虞》记载了周代的虞官设置:“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秦汉时期,虞衡转称少府,但其职责仍为管理山林川泽,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隋唐时期、虞衡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据《旧唐书》记载,虞部“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圃、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宋元以后,除元朝设有专门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虞衡制度及其机构基本延续至清代,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制度性贡献。——摘编自卜晓军、任保平《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材料二左宗棠在就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1867—1881年)紧张繁重的军事、政治、经济活动之外,对西北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推行了一系列朴素但却富有针对性的环保举措,主要集中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而且首要目的是先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这与当时战乱刚过、元气未复的社会实际相适应的。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西部荒地渐少,生态渐转,民困渐苏,百业肇兴,民气日旺,气象一新的局面日渐形成。光绪帝因此在上谕中称赞左宗棠经营西北的计划“井井有条”,且其工作已“渐著成效”,要求他“认真经理,以期次第就绪,教养有资。”——摘编自马啸《左宗棠对近代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虞衡制度的发展特征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左宗棠在西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背景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据材料“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可知,体现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即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化生产,B项正确;铁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出现,A项错误;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材料没体现,D项错误。2、D【解析】

据材料可知,当时政府采取了隔离措施以切断传染源,故选D;A项“依赖于”说法有误,B项“理论成熟”有误,均排除;材料表明政府组织并实施疫病治疗,并没有说明社会力量的情况,排除C。故选D。3、C【解析】

从材料中的“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和“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等信息来看,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是反映现实主义作品的追求,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科学对绘画技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美术作品主题的变化,排除D项。4、A【解析】

据材料对纸张特点的描述,可知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A项正确。观察图片可知字体为隶书,而不是草书,B项错误。印刷术开始于隋唐之际,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西汉前期,纸已开始出现,D项错误。5、C【解析】

根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摸式”“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信息可知,导图反映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同发展,故C正确;A无法体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摸式”,排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并不稳定,B错误;思维导图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从一战到二战,无法体现从繁荣走向了动荡,D错误。6、A【解析】

据材料“临时政府成员普遍认为”“偶然才得到最高权力”“留给未来”可知,临时政府成员内部缺乏认同感和责任感,不愿承担历史责任,回避现实问题,导致“时机错过”,故选A项;材料只是认为临时政府是“偶然才得到最高权力”,不是强调革命的偶然,相反临时政府的做法必然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革命,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法治问题,排除D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临时政府成员普遍认为”“偶然才得到最高权力”“留给未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7、A【解析】

材料中江浙地区银器的工艺和花纹都与同时期该地区的漆器有密切联系,福建建窑瓷器的装饰效果也被应用于漆器上,说明当时不同手工业门类之间相互效仿,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不同区域的手工业分工,排除B项;手工业的性质和技术革命,在材料中没有说明,排除C、D项。8、B【解析】

从材料中的“改造城市小商店”“改组公私合营企业”可以看出,社论讨论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慎重地”可以看出,社论认为工商业改造应当稳步推进。故答案为B项。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排除D项。9、C【解析】

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①排除;材料可以明显看出不等价交换,黑奴贸易成为殖民者发家致富的途径,②正确;黑奴主要是在美洲种植园从事劳动,③排除;英国曾控制戈雷岛,而戈雷岛主要用于奴隶贸易,④正确,因此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10、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后期南方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山南道、江南道、关内道、河南道的拆分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控制,故A项正确;道作为监察区,从十道分为十五道,难以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威胁,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判断“道”的性质是监察区还是行政区,排除C项;唐代的道仍然是以山川河流为界而设置,排除D项。故选A。11、D【解析】

战国时期实行俸禄制,根据官职高低发放,这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突破,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D正确;官员俸禄制度的出现和土地兼并之间并无因果联系,而且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刚刚确立,土地兼并现象并不突出,排除A;俸禄制存在等级差异,对于官员工作主动性方面的调动有限,排除B;C中“瓦解”表述绝对,排除。12、D【解析】

电灯没有明火,而且不能像火柴一样来点烟,这说明画中人物不知道电灯这一新兴事物的性质,故漫画反映了中国民众对西方文明的认知存在局限,故选D,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AC,排除。13、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奥林匹亚赛会的项目中针对不同爱好者各种竞技项目的设置,体现了公民在城邦中的主体地位,B符合题意;A是在梭伦改革的内容,材料未涉及,排除;C、D违背史实,排除。14、A【解析】

从材料中的“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来看,谭嗣同的思想与霍布斯有相似之处,霍布斯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为保护自己免于暴力死亡需要权力的存在,故答案为A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排除B、C、D项。15、B【解析】

明代翰林官的发展,实际上是朱元璋为求得中央权力机构之间的平衡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节制翰林官与殿阁大学士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权力集中,最终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B项正确;殿阁大学士是由于“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而设置,未涉及其权力消长,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的职责,未涉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集地方的权,材料属于中央设置的新机构,没有涉及地方,排除D项;故选B。16、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材料中列举了三个时期政事堂的地位,从原来的附属性机构,到后来成为能够统领五房的决策机构,故D项表述正确;其它三项都与材料意思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17、B【解析】

依据材料“1984年9月3日至10日”“会议形成了价格双轨制等成果”并结合改革开放的知识可知,价格双轨制使得中国形成了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B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A排除;材料表明这次会形成了价格双轨制,不能证明制定国企改革所有的政策,C排除;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才提出,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B。18、C【解析】

“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表明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苏联决定开始工业化建设,该会议应该是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故C正确;ABD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9、D【解析】

“左右共治”现象下总统和总理分属不同党派阵营,容易导致政党间争权夺利,影响政府的权威,不利于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也不利于社会问题的高效解决,故答案为D项;总统的权力是法律规定的,不是“左右共治”决定的,排除A项;法国是实行多党制的典型国家,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与其他国家的比较,C项结论不能得出,排除。20、D【解析】

依据题干“1919年1月”和材料内容可知,“集会”指巴黎和会;“我”代表美国政府;“此次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的,所以ABC不选;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1、A【解析】

地理环境会影响文明,如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史学家们重视地理研究的主要原因是探寻自然与文明关系,A正确;并非所有的历史事件都与地理环境存在因果联系,排除B;地理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早期社会价值观念,排除C;地理环境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从地理环境角度不能细致展现历史发展进程,排除D。22、C【解析】

据材料“……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可知,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这反映的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所为,C正确;据所学可知,新四军在南方,A错误;国民党军主要是阵地战,打的是大兵团的大会战,与材料的“游击战”不符,B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工农红军的称号已改为八路军,故D错误。23、A【解析】

根据题干所述,国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粮食增产,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A正确;上述做法发生在国统区,与敌后战场无关,排除B;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单纯涉及到粮食增产,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无关,排除D。24、B【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中农产品的比重大大增加,手工半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减小。这说明,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优势地位在丧失,即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故B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自然经济解体,故A错误;材料数据不是强调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丝茶等产品,故D说法错误。25、A【解析】

“通俗化和大众化”“邀请地方群众代表到部队参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八路军,扩大群众基础,因此A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抗战进入哪个阶段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材料并没有说要反蒋,排除C;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D。26、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在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合选项可知,中国的辛亥革命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项正确。十月革命成功促成了俄国社会转型,而不是二月革命,排除A。二月革命属于暴力革命,因此与英国的不流血政变的光荣革命不同,排除B。二月革命后俄国同时存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爆发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27、C【解析】

材料“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说明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规格的待遇,等级越高规格越高,等级越低规格越低,这体现的是一种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C项正确;西周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错误;A项中“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和D项“以宫殿、庙坛为中心”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C和D项。28、B【解析】

根据“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可以看出画家已经有了商业的意识,进行批量生产,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29、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十月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将目光由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入,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工人运动的组织和开展,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并非强调十月革命的影响,B选项错误;D选项是在五四运动后,排除。故选C。30、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并不享有所有权,婚姻解除后,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这说明当时罗马法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男女平等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契约”问题;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罗马法忽视社会民情。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理由:是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惟一正确方法;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印度民族力量强大。实际原因:印度国力弱,与英国相差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屡遭失败。(2)目标: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主要事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等。(3)甘地创立了独特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印度的民族英雄,也是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伟人。【解析】

(1)理由:依据材料“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来看,甘地认为这是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惟一正确方法;依据材料“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来看,甘地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依据材料“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来看,甘地认为印度民族的力量比较强大。实际原因:依据印度独立的史实可知,印度国力比较弱,同英国相差悬殊,以往民族起义屡遭失败,而且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动摇性和妥协性,因此甘地主张非暴力的方式。(2)目标:依据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的原因来看,其目标是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主要事迹:依据印度的独立可知,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相继进行了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等。(3)依据材料“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并结合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可知,甘地创立了独特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印度的民族英雄,也是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