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_第1页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_第2页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_第3页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_第4页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野望[唐]王绩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注]①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②徙倚:徘徊,来回地走。③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A.《诗余选集》 B.《乐府诗选》C.《古诗菁华》 D.《律诗集萃》13.关于诗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结构是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且写景都是工整的对句。B.颔联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山山”“树树”都笼罩在秋意阑珊的落晖之中。C.此诗描写山野秋色,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整首诗带有闲逸的情调。D.首联“欲何依”化用曹操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14.赏析颔联和颈联写景的精妙之处。【答案】12.D13.C14.①融情于景。颔联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②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四)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一)《琵琶行(并序)》(节选)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听安万善①吹觱篥②歌(唐)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飀③,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④,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⑤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注]①安万善:人名,擅长吹觱篥。②觱篥:(bìlì)簧管古乐器,汉代由西域传入,今已失传。③飕飀:(sǒuliú)拟声词,形容风声。④《渔阳掺》:即《渔阳掺》鼓,曲调沉著。⑤《杨柳》:即《杨柳枝》曲,曲调明快。15.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____________。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_____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16.解释下列加点字。①予左迁九江郡司马()②铮铮然有京都声()③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④凡六百一十六言()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因为长句 B.低眉信手续续弹 C.明年 D.铁骑突出刀枪鸣18.下列加点字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遂命酒 B.歌以赠之 C.势拔五岳掩赤城 D.栗深林兮惊层巅19.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20.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琵琶行(并序)》正文第一节中的“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21.在描写表演者高超的演奏技艺上,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别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之。【答案】15.(1).香山居士(2).新乐府运动16.(1).降低官职调动(2).……的样子(3).曾经(4).一共17.B18.C19.我从京城外调出来江州做官已经两年了,悠闲安逸,被琵琶女话感动,这天傍晚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忧伤之意。20.“别时茫茫江浸月”,情景交融,茫茫秋江边,暗淡的月光下,暗红的枫叶和惨淡的获花在瑟瑟秋风中摇曳,充分渲染了诗人谪守江州、月夜送别友人的凄凉之情。21.①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拟声词来描写音乐,如《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运用比喻和拟声词来描写音乐声,生动形象的描绘出音乐的悦耳动听;《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中,“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用比喻和拟声词描摹觱篥的各种声音。②都通过描写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如《琵琶行》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主客忘归,衬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中,“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写出乐曲美妙动听,有很强的感染力量,人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黍离《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被黍离离,彼稷之秘。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毛诗》序说:周大夫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秦,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12.下列有关《诗经》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对其所表现出的情感评价为“思无邪”,西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B.《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多为民间创作的歌谣;“雅”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13.该诗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极具感染力,对此,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案】12.D13.①以“时间”为序。诗歌用“彼稷”之苗、穗、实,表明时间的推移,来组织诗歌内容。②以“情感”为序。文中写“中心”摇摇、如醉、如噎,生动地显示出浪子长期“行迈”而内心逐渐加重的悲伤,使强烈的悲愤之情倾吐得淋漓尽致。情感逐渐加强,来抒发心中忧愁。14.①直抒胸臆。诗歌采用呼告的方式,直接抒发心中因周王朝颠覆、宗庙荒废而悲伤的强烈情感,打动读者。②重章复沓(重章迭唱)。诗歌三个部分反复咏唱,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感人至深。上海市闵行区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9分)阅读下词,完成下面小题_________(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般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③吹取三山④去。【注】①星河:天河。②谩有:空有。③蓬舟:蓬草似的轻舟。④三山:蓬莱,方丈和瀛洲。14.选出最适合用作这首词词牌的一项()A.渔家傲 B.如梦令 C.声声慢 D.永遇乐15.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先写夜色将尽,满天云雾中略见曙光移动的天河中就像有千帆飞舞。B.“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作者仿佛脱离了尘世,进入了天帝生活的境界。C.在下片中,作者埋怨自己因为致力于学诗而忘记了路程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D.全词结尾,作者寄希望于得到“风”的帮助,进入一种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境界。16.这首词想象奇伟、气度恢弘,请就此作赏析。【答案】14.A15.C16.①这首词想象奇伟,创造了虚无缥缈的梦境,首先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然后写词人在梦中魂归天庭,受到天帝的接待,最后乘风驶向理想中的仙境。②由此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格调雄奇,气度恢弘。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崖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D.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抒发忧家国之情。1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答案】11.B12.“海内风尘”表达诗人的忧国之情。“诸弟隔”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一身遥”表达诗人漂泊孤寂之苦。【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理解错误。颔联的意思:迟暮之年,身体多病,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皇帝。只是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旨情感的能力。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喻战争,“海内风尘”直指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诸弟隔”写出了诗人和兄弟因战乱天各一方,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天涯”“一身遥”写出诗人独自漂泊在外,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感。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颔联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上海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比较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1.两首诗均以____________为题材。12.下列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翁诗“绿遍山原白满川”句,描写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B.范诗“昼出耘田夜绩麻”句,勾勒出初夏时节农事的繁忙。C.翁诗满眼春色,范诗夏意正浓,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D.两首诗在风格上有所不同,翁诗清新自然,范诗质朴平实。13.两首诗结构有何不同,请加以赏析。【答案】11.田园生活12.C13.翁诗先写环境,再写人物,是用环境美烘托劳动美。(答先写静景,再写动景亦可。)范诗先是概描,再是特写。是用儿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可爱,进一步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快乐。【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乡村四月》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前两句写自然景象,两句写农家的繁忙,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七)》描写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白天出去锄草夜间搓细麻,小孩子不懂得耕田和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12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C项,“翁诗满眼春色”错误,“四月”“绿遍山原”都说明翁诗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结构的能力。《乡村四月》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意思是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翁诗先写环境,再写人物,用环境美烘托了劳动美。《四时田园杂兴(其七)》前两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白天出去锄草夜间搓细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从整体上描写了夏天农民的忙碌生活。后两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以特写镜头写了小孩子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的画面,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儿童也参与到劳动中,进一步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快乐。上海市闵行区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南歌子·寓意苏轼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①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②?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注]①卯酒:早晨喝酒。②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13.苏轼,号______________。14.下列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关于宦海沉浮的复杂感受。B.“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一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C.“卯酒”句,写作者因路途劳顿,即使早晨饮酒,仍感困倦。D.结尾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是孤寂凄婉的心绪的写照。15.画线句情景交融,表达了题目中的“寓意”,请就此进行赏析。【答案】13.东坡居士14.C15.①此句写只有多情的流水陪伴着人行走。②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流水物以人的情思,情景交融,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③用“只有”二字表示了轻轻地叹惋,作者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表达了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解析】【13题详解】此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查包括作家作品、文学常识、文化习俗等。解答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考查宋朝文学家苏轼的“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流放到到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携家带口到黄州后,就向官府申请了五十亩荒地,带领全家耕种,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