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青岛胶州市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
2023年山东青岛胶州市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
2023年山东青岛胶州市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
2023年山东青岛胶州市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
2023年山东青岛胶州市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二○二三年胶州市“领军计划班”招生综合素质测试化学试题(闭卷考试,时间50分钟,分值80分)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4小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0小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 K-39,Ca-40,Fe-56,Cu-64,Zn-65,Ag-108,Ba-137第Ⅰ卷(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C.只要是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凡是有发光放热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2.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各量随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3.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值为12B.丁可能是单质C.当丁为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D.当甲为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和生成的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C.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保持不变5.形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的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图所示“铜循环”是含铜元素的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其中Y是黑色固体,"→"表示反应一步实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一定是含铜离子的盐B.实现转化①的物质可以是C.反应②中铜元素化合价不变D.反应③一定是置换反应6.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家里烧水壶中收集了一定质量的水垢,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不饱和溶液甲和气体乙;将生成的气体乙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气体全部被吸收),溶液质量增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甲中共含两种阳离子 B.生成气体乙的质量为C.溶液甲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D.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中和反应7.“敞锅熬盐”是我国古代制盐的方法,其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操作Ⅱ“花水”冲洗既可减少粗盐表面的杂质,又不损失NaCl的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B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沉淀B.操作Ⅰ敞锅熬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C.将黄卤、黑卤按比例混合是为了使其恰好完全反应D.“花水”应选用的是饱和溶液8.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时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甲和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降低到℃时,溶液中有甲晶体析出B.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时,烧杯中的溶液是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仍可以溶解甲物质D.温度降低到℃时,得到的溶液中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9.已知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固体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水。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分别测得通氢气前后玻璃管(包括固体)的质量差为,D装置的质量差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活塞KB.若去掉装置B会导致测得的偏小C.若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不影响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的测定结果D.在装置D后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装置会减少实验误差10.某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后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是硝酸铵固体,Y是水,Z是水,可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B.若X是某氢氧化钠固体,Y是稀盐酸,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C.若X是二氧化碳气体,Y是氢氧化钠稀溶液,Z是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倒流入锥形瓶中且变红,则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D.若X是白色固体,Y是稀盐酸,Z是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X中可能含碳酸根离子第Ⅱ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11.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问题。(1)工业合成氨中各气体的沸点如下表,变化①要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得到氮气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填字母序号),该过程属于变化(填“化学”或“物理”)。物质沸点/℃-252-195.8-183-33.35A.-195℃∼-183℃

B.-183℃以上

C.-252℃以下(2)反应②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4)根据图2判断: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200大气压、300℃ B.200大气压、500℃C.500大气压、300℃ D.500大气压、500℃12.阅读下列关于氯气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氯气是氯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自然界中的氯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或海水中,也有少数氯以游离态存在于大气层中,氯气也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单质之一。氯气具有以下化学性质:Ⅰ.能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Ⅱ.助燃性——氯气支持燃烧,许多物质如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单质都可在氯气中燃烧。但常温下,干燥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部分金属在氯气中燃烧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发生反应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瓶里充满棕红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黄色Ⅲ.除此以外,氯气还能与碱溶液、盐溶液等无机化合物和部分有机化合物反应。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如PVC)、合成纤维、染料、农药等。氯气制成的次氯酸盐用处广泛,例如常见于84消毒液;是用于工业漂白的消毒粉的主要成分。次氯酸盐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但在光照下易分解。(1)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2)在化学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是氧化剂。据此分析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氯气是剂。(3)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待冷却后向集气瓶中加足量水,溶液呈色;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氯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B.氯气(液氯)不能用钢瓶储存C.氯气可用于生产消毒剂、漂白剂 D.84消毒液应密封、避光保存(5)氯气储罐发生少量泄漏时,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填写一种物质的名称),向罐体、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时,不慎将插入稀硫酸中的锌片和铜片接触(如图1所示),发现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对此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铜片上产生的气体是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吗?(1)小组讨论后认为,该气体不是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理由是。【查阅资料】铜、锌两种金属一同浸入稀硫酸时,锌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锌离子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放出。这种装置被称为铜锌原电池,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设计并进行实验】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中间连接电流计)平行插入稀硫酸中(如图2所示),发现铜片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2)图2装置中锌片作(填“正”或“负”)极,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锌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锌离子”这一过程可表示为(“”表示电子),则“溶液中的氢离子获得电子,转化为氢分子”这一过程可表示为。(4)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的装置。14.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之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实验一】用数字化传感设备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1)由图1可知,该实验是将(填“盐酸”或“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另一溶液中;图2中的M点与图1中的(填字母序号)点相对应。【实验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2)若按图3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可确定A是盐酸,则B可以是(任写一种)。(3)图4所示实验,试管C中固体全部溶解,D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接着向D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量与氢氧化钠溶液量的关系如图5所示。①ab段对应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实质为。②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存在的组合有。③求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结合图4实验和图5数据,可分析得出:能与酸反应的物质有(填物质类别)。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1.D【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因为,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一定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是反应物分子分解成的原子进行重新结合的过程,该过程中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因此,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凡是有发光放热等明显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虽然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的溶质包括NaOH和Na2CO3,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两个反应氯化钠都是生成物,因此,两个反应的氯化钠质量都随盐酸质量的增加而增加,没有减小的,故选项图像错误,不符合题意;B.反应前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因此,溶液的质量不是从零开始的,而且两个反应的溶液质量都在增加,只是增加的趋势不一样,故选项图像错误,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第一阶段的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零,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随稀盐酸的加入而不断增大,当两个反应都发生完以后,盐酸过量,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大,故选项图像正确,符合题意;D.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的溶液的pH值由大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值至等于7,当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时,pH小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该题为图像题,解题时要把握好“三点一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也就是说:关注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的变化趋势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BD【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由图像可知,乙反应后质量增多,则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则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10g,甲的质量增多8g,则甲是生成物,该反应表示为丁→甲+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乙的质量为10g-8g=2g,则a=10g+2g=12g。【详解】A、由分析可知,a的值为12,故选项正确;B、由分析可知,丁→甲+乙,则丁一定不是单质,故选项不正确;C、丁、甲、乙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0g:8g:2g=5:4:1,当丁为5g时,生成乙的质量为1g,则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0g+1g=11g,故选项正确;D、根据C中分析,当甲为2g时,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2.5g,此时容器中丁的质量为10g-2.5g=7.5g,丙的质量仍为6g,则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6g:7.5g=4:5,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D。4.B【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O22CH3OH。【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6×2):(32×2)=1:2,故B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化合物与单质分子个数比为2:1,故C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AC【分析】根据框图中转化关系,Y是黑色固体,且由氢氧化铜转化而来,故Y为氧化铜;X由铜转化而来,且能够生成氢氧化铜,则X一定为含铜离子的盐。【详解】A、根据分析,X一定是含铜离子的盐,说法正确;B、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则实现转化①的物质不能是Mg(OH)2,说法错误;C、Y为氧化铜,氧化铜和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说法正确;D、反应③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错误。故选AC。6.A【详解】A、依据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和,由于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溶液甲中的溶质为CaCl2、MgCl2和HCl,即溶液甲中含钙离子、镁离子、氢离子三种阳离子,故A错误;B、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CO2,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的CO2通入足量NaOH溶液原理,溶液质量增加4.4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CO2质量为4.4g,故B正确;C、综上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依据,可得:Ca~CO2,则钙元素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0:44,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故钙元素的质量为4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甲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则溶液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g,故C正确;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氢氧化镁是碱,盐酸是酸,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中和反应,故D正确。故选:A。7.C【分析】黄卤中含有氯化钡,黑卤中含有硫酸镁,二者按比例混合,发生的反应为硫酸镁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则固体B为硫酸钡;滤液A经敞锅熬盐后得到粗盐中含有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镁,故操作Ⅰ为蒸发结晶;操作Ⅱ“花水”冲洗既可减少粗盐表面的杂质,又不损失NaCl的质量,则操作Ⅱ中的“花水”为饱和NaCl溶液。【详解】A、根据分析,固体B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沉淀BaSO4,说法正确;B、根据分析,操作Ⅰ敞锅熬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说法正确;C、滤液A经敞锅熬盐后,还有硫酸镁存在,则将黄卤、黑卤按比例混合,并没有把硫酸镁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故硫酸镁和氯化钡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说法错误;D、根据分析,“花水”应选用的是NaCl饱和溶液,说法正确。故选C。8.AB【详解】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w克,则甲仍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升高温度会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但仍为饱和溶液,错误;C、由于t2℃时,乙的溶解度等于wg,则恰好得到乙的饱和溶液,但可以继续溶解甲物质,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都大于w克,则甲仍为不饱和溶液,而乙会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在降温的过程中溶液组成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没有发生变化,即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AB。9.CD【详解】A、实验时应先打开活塞K,通一会儿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错误;B、若去掉装置B,氢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C装置,被浓硫酸吸收,导致测得的m2偏大,错误;C、在这个实验中,氧化铜(CuO)与氢气(H2)反应生成铜(Cu)和水(H2O),通过测量C装置反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m1,可以确定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氧元素质量;通过测量D装置的质量差m2,可以确定生成水的质量,水中氢元素质量=水质量-氧元素质量,无论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都可以计算出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正确;D、在装置D后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装置,能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导致m2偏大,会减少实验误差,正确。故选CD。10.D【详解】A、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则烧杯中的导管液面上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则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会倒吸,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则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碳酸根和氢离子会结合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1.(1)A物理(2)置换反应(3)氢气、氮气(4)C【详解】(1)空气中主要含给出气体中的氮气和氧气,氮气的沸点较低,则升高温度氮气先气化变成气体。所以需要氮气变成气体,则温度高于-195.8℃。同时需要氧气为液态,则需要温度低于-183℃。故选A。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2)反应②是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3)从流程图可以看到,合成塔中有氨气生成,同时有氮气、氢气剩余。在冷凝分离器中氮气、氢气被分离出来又投入合成塔,所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氮气和氢气。(4)从图像可知,相同温度,压强越大氨含量越高。相同压强,温度越低,氨含量越高。给出气压中500大气压压强最大,给出温度中,300℃温度最低,所以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C。12.(1)向上排空气法(2)氧化剂和还原(3)蓝2Fe+3Cl22FeCl3(4)AB(5)氢氧化钠(合理即可)【详解】(1)根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故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2)在反应Cl2+H2O=HCl+HClO中,Cl2中Cl的化合价为0,HCl中Cl的化合价为-1,HClO中,H显+1价,O显-2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Cl显+1价,由Cl2→HCl,Cl的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由Cl2→HClO,Cl的化合价升高,Cl2为还原剂,所以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填:氧化剂和还原。(3)由题意可知,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氯化铜溶于水,所得溶液为蓝色;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瓶里充满棕红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黄色,根据溶液为黄色可知,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为FeCl3,其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4)A、氯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故氯气属于空气污染物,说法不正确;B、常温下,干燥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故氯气(液氯)能用钢瓶储存,说法不正确;C、氯气制成的次氯酸盐用处广泛,例如NaClO常见于84消毒液;Ca(ClO)2是用于工业漂白的消毒粉的主要成分,故氯气可用于生产消毒剂、漂白剂,说法正确;D、次氯酸盐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但在光照下易分解,故84消毒液应密封、避光保存,说法正确。故选AB。(5)氯气能与碱溶液、盐溶液等发生反应,故氯气储罐发生少量泄漏时,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氢氧化钠等,向罐体、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13.(1)铜的活动性比氢弱(2)负变大(3)2H++2e−=H2↑(4)电能【详解】(1)比氢活泼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该气体不是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2)从图2可知,电子从锌片沿着导线流向铜片,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锌片作负极。反应过程中氢离子转化为氢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