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秦汉时期时空定位线索化特征定论纲要化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验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政治上:中华文明从八方雄起到家国同构,国家治理从争霸变革到天下一统。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后逐步形成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经济上:社会生活从采集狩猎到食物生产;劳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伴随土地私有制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家庭劳作方式。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西汉初期推行养精蓄锐政策,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西汉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贸易。思想文化上:思想一统,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文化绚丽,从商周多彩至秦汉而初盛。西周时期“敬天保民”思想产生.春秋战国出现德治与法治之争、“百家争鸣”的现象。秦朝“焚书坑儒”强化了思想限制,西汉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佛教传入,推动了中外文化沟通。民族关系上:先秦时期从民族交融到华夏认同,秦汉时期从设郡管理到开拓疆域。诸侯争霸斗争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建了条件;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沟通,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主干整合图文化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一、先秦时期【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商朝:内外服制度,有比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各类事务的官吏。(2)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协作是政体的基本特征、政体中存在原始民主传统;礼制出现、提出“敬天保民”思想、早期国家出现法律;世官制下贵族世代垄断高官。(3)春秋战国:子产“铸刑书”、德治与法治之争(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孟子与商鞅、韩非子)、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经济与社会生活】(1)原始社会:农耕和畜牧业出现,过定居生活,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利用地窖和陶器存粮;早期集镇出现。(2)商周:青铜器出现;城市建设初具形制。(3)春秋战国:实行“重农抑商”;实物借贷比较普遍。【文化沟通与传播】(1)原始社会:多元一体格局,文明萌芽,“万邦”时代。(2)春秋战国:私学产生,变更了“学在官府”的情形;早期书写材料:简策和帛书。二、秦汉时期【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秦朝:三公九卿组成中心政府;郡县两级,文书行政制度;官员选拔“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考核实行上计制,御史参加审核;设典客、典属国管理民族事务,两广地区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2)西汉:汉武帝设立中朝,丞相权力被减弱;地方机构为郡县两级制;察举制分为常科和特科;汉武帝设刺史,巡行郡国;颁布《九章律》和《二年律令》;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设置河西四郡。(3)东汉:尚书台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被减弱;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公元97年甘英出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经济与社会生活】(1)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了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2)西汉:修建龙首渠,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文化沟通与传播】(1)西汉:张骞出访西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及贸易旺盛,外来物种如苜蓿、葡萄、胡桃、胡瓜、胡萝卜传入内地;太学是西汉最高学府和教化行政机构。(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关键实力测评化1.[2024·湖北教化联盟高三上期中]下图为龙山时期的陶寺城址,由此可知当时()A.社会阶层分化起先出现B.进入传统农耕时代C.初步形成困难社会系统D.奴隶制度走向旺盛2.[2024·山西省一模]据秦简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贰春乡须要向朝廷上交的岁赋为“白翰”“黑翰”“明渠鸟”“鷩鸟”等若干只,于是乡守令乡吏和刑徒进行捕获。这说明秦朝()A.政府对刑徒的管理较宽松B.统治阶级生活奢侈腐化C.对基层社会形成有力限制D.赋税征收以土特产为主3.[2024·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在汉代的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的说法,下表为其中的某些叙述。它表明拨乱反正的核心是()内容出处(刘邦去世后,群臣赞美他)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史记·高祖本纪》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史记·三王世家》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汉书·礼乐志》A.结束农夫斗争B.否定秦代暴政C.继承秦的制度D.消退地方割据4.[2024·山西高三联考]西汉初年,汉高祖发布求贤诏书,命诸侯王和郡守在所封领地或管治的地区发掘人才,并说:“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汉高祖此举()A.减弱了中正选官权力B.利于扩大汉政权的统治基础C.完善了察举制的流程D.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秦汉时期关键实力测评化1.解析:据图可以看出,城址里有宫殿区、高级居住区、一般住宅区、手工业生产区、粮食区等功能性区域,说明该遗址初步形成了困难的社会系统,故选C项;有高级住宅区和一般住宅区可以推出社会阶层有了分化,但是无法得出是龙山时期和陶寺地区起先出现的,解除A项;传统农耕时代是指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生产生活的时代,龙山时期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属于原始农业,与题目不相符,解除B项;龙山时期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不是奴隶社会,解除D项。答案:C2.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贰春乡须要向朝廷上交各类鸟等作为赋税,乡守令乡吏和刑徒进行捕获,说明秦朝对基层社会的限制力强,故选C;秦朝推崇法家思想,不行能对刑徒管理松弛,故A错误;各类鸟只是朝廷的赋税,不是统治者奢侈的消费品,所以B错误;题干并没有说明其他的赋税内容,无法说明土特产是赋税的主体,故D错误。答案:C3.解析:据表格材料“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可知,《史记》中赞扬汉朝治平乱世,诛灭强暴,即否定了秦代的暴政,故选B项;秦末农夫起义由于内部冲突最终失败了,并不是刘邦结束的,解除A项;汉朝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中心制度和地方制度等内容,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继承了秦朝制度内容,解除C项;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为地方割据埋下隐患,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D项。答案:B4.解析:据材料“命诸侯王和郡守在所封领地或管治的地区发掘人才,并说‘其有意称明……觉免’”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汉高祖时期的这一举措使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得以笼络人才,从而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口委托代理合同
- 设计师聘用合同书
- 美容师聘用标准合同年
- 种苗采购的合同范本
-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轮岗教师专业引领的困境与破解
- 青春期父母预备手册-随笔
-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1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智能客服系统合作开发合同(2篇)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 大连高新区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及功能布局)
-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责任与风险防控
- 未婚生子的分手协议书
- 变更监事章程修正案范例
- 北京小客车指标租赁协议五篇
- 输液室运用PDCA降低静脉输液患者外渗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活动成果
- YY/T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 烟气管道阻力计算
-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迎接重大节日、活动的保障措施
- 医院-9S管理共88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