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四”后一年,新出版的刊物达400多种,新成立的社团也以百计。“五四”后两年,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胡适、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研究系梁启超等人之间,展开了思想论战。这说明“五四”后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地位得以确立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仍是主流思想 D.社会改造的新思潮广泛传播2.以下材料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属于宋代的是A.“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B.“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C.“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D.“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3.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4.“当工业主义发现世界被分割成许多小的经济单元时,它就通过两种方式着手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了……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另一个方式就是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下不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A.德意志在19世纪完成统一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C.欧洲国家联盟的创建 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5.据统计,1600年欧洲人均拥有白银1.45克,1700年为1.82克,1800年为2.25克。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海外殖民掠夺 B.白银开采技术提升C.商品生产发展 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6.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过两种主要做法:一是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二是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影响上述两种不同“历史认识”的主要因素是A.资料来源 B.研究方法 C.史学观念 D.作者立场7.鸦片战争后,洋货的进口虽已不断增加,但尚未能深入农村,当时深入农村的只有在非植棉地区的洋纱以及洋铁(经过打制农具等)和洋油、洋针等少数品种,所排挤的也是原来的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手工业的商品。该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中国A.传统手工制品生产技术高超 B.城乡之间的发展出现失衡局面C.自然经济有着顽强的抵抗力 D.传统手工生产能有效降低成本8.下表是根据《中国货币史》整理的晚明赋役折银及影响进程表,这些进程有助于进程一农民从纳粮当差到纳银不当差—从身份到契约—与土地分离、雇工和商帮群体形成—市场化进程进程二农业从单一到多元—经管权与所有权分离—农业商品化—商业化进程进程三农村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市镇兴起—城市化进程A.中国古代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 B.中国白银的储备剧增C.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9.1585年,西班牙籍历史学家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来华传教士的文件、信札、报告,以及各类翻译成西文的中国书籍,同时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著作,费时两年,于1585年用西班牙文出版了《大中华帝国史》一书。该书的编纂宗旨是A.以全球史观的眼界审视历史发展B.把中国的情况全面介绍给欧洲人C.收集情报为澳门殖民统治者服务D.满足扩大对清朝输出商品的需要10.《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11.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1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农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2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A.深化基层民主 B.制定村民自治法规C.提升官员素养 D.确立依法治国方略12.下列材料内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汤伐夏,国号商”②“自羲农,至黄帝”③“夏传子、家天下”④“周武王、始诛纣”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近代前期先进国人的西方形象不断演变的起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中,“华夷之辨”一直是区分中原群体和周边有待“教化”群体的重要概念。1643年钟始声编纂的《辟邪集》则直接把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称为“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鸦片战争前后,“夷”的用法更是成为中英交涉争议的焦点之一。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但直至,895年,邓华在上光绪书中仍称列强为“外夷”。——摘编自马戎《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致,彻底击碎了国人的民族优越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华夷之辨”的观念,从而缘发出了解西方的强烈愿望。但在很长时问内,绝大多数国人仍然只承认西方不过是自然科学和军事技术略比中国高明,而不愿正视清王朝上层建设的落后。——杨理沛《严复话语中的“西方形象”》材料三中国的西方形象是中国时西方的形象诠释,也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晚清西方形象背后包含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观念代表着晚清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民族国家的设计,它预示和启迪了后来的一系列的重大的社会变革活动,规约了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走向,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摘编自罗爱华《晚清西方形象研究导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初期清政府对西方称谓由“夷”变为“洋”的本质及其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就近代前期先进国人的西方形象提炼观点,并从特征、成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街。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又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这三方力量的相互影响解释了20世纪30年代一再发生的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的原因。——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形势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还同各派别之间进行了论战,说明了社会改造的新思潮得到的广泛传播。D正确;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开始得到传播,A排除;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B排除;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仍是主流思想的说法无从体现,C排除。故选D。2、C【解析】

材料“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反映北宋初期分化事权,枢密院和三衙互相牵制,故C符合题意;A出自《诗·鲁颂·閟宫》,反映了西周初期的分封制,故A不符合题意;B出自《论语》,反映孔子对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的不满,故B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反映清朝创立的军机处,故D不符合题意。3、A【解析】

略【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A反映的是科举制,故选A;BCD项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4、B【解析】

据所学可知,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其是一个军事政治同盟,而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B符合题意;据材料“……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并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诸邦分裂割据的局面,消除各个邦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A不符题意;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沦为美国的附庸,为了对抗美苏争霸,西欧各国走向了联合,建立了欧共体乃至欧盟,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苏两级格局,C不符题意;据所学可知,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目的就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发展,D不符题意。5、A【解析】

材料显示,17—18世纪,欧洲人均白银拥有数量不断增长,这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白银大量流人密切相关,A项正确;白银开采技术提升和商品生产发展不是白银大量流入欧洲的主要原因,排除B、C;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D。6、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学研究方法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题中的意思是对待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虽说只是时间不同,但第一种属于阶级斗争的革命史观,第二种属于文明联系的全球史观,所以正确的因素是C项的史学观念。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史学观念7、C【解析】

据“未能深入农村”、“排挤的也是原来的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手工业的商品”可知洋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进行顽强抵抗,故选C;材料内容不能体现传统手工制品生产技术高超和传统手工生产能有效降低成本,排除AD;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没有体现城乡发展失衡,排除B。故选C。8、A【解析】

晚明赋役折银对农民、对农业、对农村的影响巨大,为古代经济带来新的影响,进而推动古代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故答案为A。表格内容不能体现当时白银的储备情况,排除B项;表格内容没有反映雇佣关系,无法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排除C项;表格内容看不出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排除D项。故选A。9、B【解析】

《大中华帝国史》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在收集、研究中国文献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目的是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欧洲人,使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及明朝历史等内容。B正确;16世纪尚未出现全球史观,A排除;早期占领澳门的西方殖民统治者是葡萄牙人,C排除;清朝在1636年才建立,D排除。故选B。1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罗马法强调物权所有者对物品在不同情形下的所有权,这体现了罗马法的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ACD三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名师点睛】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在内容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如下几项特点:①以维护私有财产为核心;②体系宏大,内容细致;③发展过程复杂但能与时俱进;④影响深远。但究其实质罗马法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阶级本质不会改变。11、A【解析】

由材料“农民……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这说明基层民主存在一些乱象,需要深化改革,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探索村民自治的新思路而非制定村民自治法规,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深化基层民主改革而非官员素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深化基层民主改革而非依法治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朝代排序为夏商西周,而黄帝是传说时代,其早于夏商西周,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排序有误,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本质: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原因: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英国的外交施压。(2)参考示例:论点:近代前期先进国人的西方形象的演变,折射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剧变。论证:①19世纪中后期,受西方“船坚炮利”冲击及传统文化影响,先进国人构建出西方科技发达而文化落后的形象,“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提出及洋务运动的开展,折射出其内涵,并推动了中国最初的近代化。②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及甲午战争的失败,先进的国人在西方制度先进的新形象刺激下,开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大大深化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③反思辛亥革命的失败,先进的国人又增添了西方文化先进的新形象,遂发起了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引发了国人思想的解放。【解析】

(1)本质:依据材料一“在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中”“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的信息和所学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回答。原因: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列强侵略、国人思想转变以及英国的外交施压等回答。(2)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的撰写。首先要依据材料三“晚清西方形象背后包含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观念代表着晚清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民族国家的设计,它预示和启迪了后来的一系列的重大的社会变革活动”可归纳出“近代前期先进国人的西方形象的演变,折射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剧变。”的观点;论证依据材料一、二和三以及所学围绕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人受西方“船坚炮利”冲击、传统文化影响和对近代化的探索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