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著名史学家钱穆指出“徐州一会,实当时诸候称王之初步,战国惊人一大事”。钱穆所指“徐州相王”的“惊人”之处在于A.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获得较大提升 B.魏齐结盟改变了各国间力量对比C.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D.传统的礼法体制和秩序遭到践踏2.第三世界通常是指在东西方间保持独立、求自身发展空间的国家或国家联合;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著作将第三世界称之为“一个经常用来形容世界上为贫穷的、经济上欠发达家的术语”。这一新说法主要基于A.第三世界日益活跃现状B.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C.冷战后的国际经济形势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3.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区别于国民党军事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自卫队相互转化、相互依靠、三位一体的军事.中共能在敌后长期游击的“秘诀”并不在于“游击战术”,而在于数量庞大的地方武装、人民武装。其意在强调A.人民力量的强大 B.中共军事体系完善C.枪杆子里出政权 D.两党抗战路线不同4.中国共产党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5.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这些措施A.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B.扭转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D.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6.据记载,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等三部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这段材料反映的最主要问题是A.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B.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C.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D.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7.1964年,新中国邮电部发行编号为特66的邮票《知识青年在农村》,分别表现知青在农村收获、种植、学习,科研的场景:该邮票A.客观反映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B.表明农村已初步改变落后的局面C.记录现象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D.意在宣传知青建设农村的新风貌8.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敏锐的思想家们一面批判为“天朝”依旧作论证的宋学和对国计民生无用的汉学,一面揭起了新学风的旗帜,他们用新奇的目光审视外域世界,写成了一部部介绍外域史地、风土人情的著作,如萧令裕的《记英吉利》、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这种现象()A.反映国人学习西方的迫切要求 B.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C.冲击了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D.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9.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下列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支援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B.扩大了革命根据地C.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D.保存了原中央苏区10.东汉后期以来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德才,尤其重德。然而世道颓废,名士们都“刻情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身价"。这反映了东汉末期A.人才名与实相背离问题突出 B.道家思想受到大族重视C.儒家思想影响地方官员选拔 D.贵族阶层普遍崇尚技艺11.“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A.贾谊、汉景帝B.晁错、汉文帝C.董仲舒、汉武帝D.魏征、唐太宗12.下图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A.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从上海发展看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一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表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苦力544鸦片馆主353杂货商329钱庄助理228百货业主453洋行雇员344船民253茶叶店主174裁缝375木匠、建筑工、承包商330船商、丝商、棉商230老鸨222小贩165米商123酒店业主151糖果商、面包商119佣人152典当商119理发师132煤商95——资料来源:《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材料二1865年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业清廷批准江南制造总局成立1867年租界设立上海水龙公所,以供消防之用1872年英商出资创办的《申报》1884年英商主办《点石斋画报》创刊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电影,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1897年夏瑞芳、鲍咸昌在沪创立商务印书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开业《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1911年《新申报》号外在次日报道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示威1925年日商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摘自熊月之《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材料三注:专门事业指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杂类指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摘自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表根据数据绘制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上海开埠早期,租界内华人职业分布怎样的特点?(2)材料二中体现了上海社会哪些方面的变迁?(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三,华人职业分布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上海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认识。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实甫(1260年1336年),大都(今北京市)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等三种。《西厢记》是元杂剧的著名作品。《西厢记》描写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到了宋代文人诗词以之为典事,元初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列有《莺莺传》。《西厢记》描写了崔、张二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及其与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矛盾冲突,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婚姻制度的虚伪性和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的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理想,包含着深厚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容。《西厢记》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它问世以后,家喻户晓。它的出现,也对后世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像《牡丹亭》《红楼梦》等作品均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实甫《两厢记》的艺术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实甫艺术成就取得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徐州相王”打破了诸侯由周王册封的制度规定,是对当时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的破坏,严重削弱了周王的权威,故选D;“徐州相王”是魏王和齐王之间相互承认对方为王,与诸侯国政治地位的提升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徐州相王”时间没有改革变各国间力量对比,更没有使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C。故选D。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东西方对抗已经不存在了,第三世界这一概念也就不复存在了。然而,虽然冷战结束了,但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在再有人主张冷战后第三世界已经不复存在的同时,西方国家出版的一些教科书已经改变了对第三世界的传统定义,称之为“一个通常用来形容世界上更为贫穷的、经济上欠发达国家的术语。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反映主旨无关,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认识与多极化格局无关,排除。【点睛】“第三世界”真正成为国际政治的通用词语则是在美苏冷战的高峰时期,它主要指在东西方阵营之间保持独立、寻求自身发展空间的国家或国家联合。他对第三世界的划分方法进一步扩大了反霸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A【解析】
据“数量庞大的地方武装、人民武装”可知该学者认为中共能够在敌后长期游击的主要原因在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实际上是人民力量的强大,故选A;材料仅反映了中共的军队体系,无法体现整个军事体系的完善,排除B;C项提出于八七会议,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国共两党抗战路线的内容,排除D。故选A。4、C【解析】
材料反映了为了建立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对根据地政策进行了调整,而且改编了军队。C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处于合作的关系,而且没有苏维埃、红军,A错误;材料表明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改变了根据地建设的政策,B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助于抗日战争的结束,解放战争还未开始,D错误。故选C。5、C【解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材料中国民政府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展的措施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故C正确;材料反映国民政府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展的措施,无法体现官僚资本主义,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国民政府的举措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错误。6、D【解析】
“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本身就是错误的,该项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并没有材料印证“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没有提及“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根据材料“王祯的《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说明这段材料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该选项符合题意,故D正确。【点睛】中国科技16C以后滞后的原因: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限制
②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③文化上:科举制度、思想专制
④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⑤科技缺陷: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未能向近代理论科学转变7、D【解析】
邮电部发行编号为特66的邮票内容,表现知青在农村收获、种植、学习,科研的场景,可见其意在宣传知青建设农村的新风貌,D正确;1964年“文革”尚未开始,排除A;农村初步改变落后局面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1964年农村生产关系尚未发生变革,排除C。8、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著书立作介绍西方,开辟了“睁眼看世界”的新天地,这种开天辟地的思想正是近代开放意识的觉醒,对传统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不能反映国人学习西方的迫切要求;B选项中“直接”的表述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C【解析】试题分析:支援了其它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对材料的过于宽泛理解,故A项错误;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开始长征,根据地大幅度的缩小,故B项错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和南方八省游击队的抗争交相呼应共同反抗国民党武装压迫,故C项正确;中央苏区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陷落,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长征10、A【解析】
本题以古代选官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东汉后期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德才,但“重德”竟最终演绎成重视虚伪与无用的道德行为,这说明汉末名士们名与实相悖问题突出,A项正确;“道艺”并非是指道家思想,B项错误;材料中的选才并非限于地方官员的选拔,且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影响,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说法过于绝对。11、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太学”即可判断选择C项。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由此创办太学,推崇儒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B【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及“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的描述可知,该作品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选B。画中老人持有的是选民证,而非土地证,且土地改革在1952年已经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也不符合,故排除A;画中老人持有的是选民证,而非与教育相关的证书,排除C;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即1954年生产资料所有制还未实现根本变革,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画不是重点,对画背景的解读才是,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务必请关注括号内的解释信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根据材料归纳出两个特点。大部分职业的文化要求较低;依附于航运业的服务型行业从业人数较多;上海的传统商业比例较高;许多中国人逐渐接触西方生活方式与商业运作。(2)能概括两个方面的变迁: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发展;市政建设;社会风气;传媒发达;文化普及等。(3)对比材料找出两组变化。出现工程师、科学家、律师等专门事业的人,体现了华人从事职业的知识含量增加;开始出现演员、运动员等新生职业;工业人口与现代商业人口的比例有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租界政府供职。(4)本小题采用以下四个方面来评分,分别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最后合成总分。①观点:是否基于材料;ⅱ提炼材料;ⅲ是否新颖深刻(鼓励多元观点)②史实:是否基于材料;ⅱ使用核心史实还是使用边缘史实;ⅲ是否完整使用核心史料③论述:逻辑性(清晰、完整);ⅱ是否史论一致④组织:连贯性(非列举);ⅱ科学性(准确使用学科术语)答案l: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如在以上基础上,还能从以下角度建立起联系,并论证充分,如各种文明内容交错推进社会转型。现代世界的形成等。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组织: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如西方文明推动上海社会生活、经济结构的变化。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组织: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解释。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如西方文明推动上海社会生活。组织: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解析】
(1)根据材料一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表可知,其特点是职业分布中,除洋行雇员、钱庄助理等职业,大部分职业的文化要求较低;依附于航运业的服务型行业从业人数较多,如苦力、船民、小贩等;杂货商、茶叶店主、船商、丝商、典当商等体现了当时上海的传统商业比例较高;洋行雇员与糖果商、面包商人数不少,说明当时许多中国人逐渐接触西方生活方式与商业运作。(2)根据材料“1865年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业和清廷批准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可知体现的是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1867年租界设立上海水龙公所,以供消防之用”可知体现的是城市化发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理工学院《教育经典名著与影片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程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展览布置合同范本
- 太阳能空调系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投资项目评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校保密教育培训课件
- 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 Project-培训教学课件
- 福建省服务区标准化设计指南
- 销售人员薪酬设计实例 薪酬制度设计 薪酬设计方案 设计案例全套
- 征地搬迁基本要求及工作技巧课件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课本解读
- 供应商现场审核评估表
-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体综合征
- IEC-60068-系列标准完整版
- 凤飞羌舞演艺中心及演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