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野下的高三文言文复习策略初探_第1页
深度学习视野下的高三文言文复习策略初探_第2页
深度学习视野下的高三文言文复习策略初探_第3页
深度学习视野下的高三文言文复习策略初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从常见实虚词积累到固定结构、文化常识识记,从断句、特殊句式辨析到短文内容的分析概括,高三老师使尽浑身解数,想从中找寻突破口,使其成为试卷得分的关键。然而,一番“狂轰滥炸”、方法用尽后却收效甚微,甚至有同学对文言文阅读生出畏惧之心,见之色变。什么样的复习策略才是有效的?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深度学习”指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学习,就是学生在核心素养目标的引领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究知识规律,掌握学科知识和方法,建立学科知识构架,并且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我们期望学生能够顺畅地阅读浅易文言文,并且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分,但又想避免反复抄写、背诵、刷题的低效套路,真正做到会读、能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一、回归书本探究规律,引导学生“前概念”文言文阅读时积累很重要。近几年高考试卷,文言文的考点和书本也聯系紧密。然而,在复习中却常把书本这个“宝藏”弃之不用。或简单粗暴地把“回归书本”理解为把书本文言文再讲一遍。这种“炒冷饭”的操作枯燥乏味,消磨了学生兴趣。回归书本,需要的是把书本中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整合,让学生在“温故”的同时“知新”。如果能做一些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归纳和整理中发现“新”,那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我们把书本中的文言文(包括补充阅读篇目),按不同类型分为了人物传记、山水游记、谏议思辨、纪念墓志等。让学生分别梳理归纳重要实虚词的义项、固定结构、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内容。因为文本类型的相似性,在归纳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发现了一些规律。例如:“负”这一实词的多个义项,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几乎都涵括了。分别是:依靠、仰仗(秦贪,负其强);背着(负荆请罪);承担(宁许以负秦曲);违背(决负约不偿城);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又比如在官场变迁场景中有一些词反复出现:迁(调职)、左迁(贬官)、权署(代理)、除(任职)等。纪念墓志类文本中有一些特定词汇,比如:帝乡(天宫)、沉舟珠碎(死亡)、先府君(亡父)等。当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有了发现和收获,再选用课外相同题材文本进行阅读练习,学生定能“学有所用”,阅读新文本自然就顺畅了,整理书本旧知识也就更起劲儿了。深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前概念”之上的,他们是带着之前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走进高三复习的。这时候有效的教学就应该是先观察和引导学生的“前概念”,为其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促使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建立关联,把单一知识点转化为结构性知识,逐步建立新的知识框架,进而做到有效积累。二、换位思考把握重点,培养学生“元认知”深度学习的理念强调学习中要设计真实情境,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真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单纯的简单记忆活动走向有深度和探索性的思考活动。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文言文知识,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情境中,用什么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可以尝试换位思考的方式。面对一篇陌生文本,我们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出题老师,你会怎么设置考题呢?文言文的题型相对固定,但是能够形成考题,不仅需要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定把握,还要对考试的重难点有一定认识。为了完成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必然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这时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无负担”的,甚至是乐在其中的。笔者和学生对《江慎修先生事略状》做过这样的尝试。在讲解完试卷中的文化常识考题后,请学生来重新设置新的考题。经过认真研读和分组讨论,学生给出的两个选项颇有些意思。一是:“外傅,指古代贵族子弟到一定年龄,外出求学所从之师。”这是正确选项。出题理由是教科书中多次出现过“太傅”“少傅”这样的官职名称,“外傅”这一词可以据此做出合理推断。二是:“疏,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谏太宗十思疏》,和文中‘正顾氏分十部之疏中的‘疏意思一致。”这是错误选项。出题理由是根据语境辨析一词多义,文中解释为“疏忽、疏漏”亦是常见义项。换位思考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生在确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策略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考题,有意识地监测自己学习的情况,并外化思维过程,增强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当然,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合理恰当的引导学生思考并且修改考题,无异于又一次深入反思和建构的过程。三、深入分析质疑思辨,激活学生“正迁移”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建构意义。深度学习的理念同样强调积极地参与式学习以及迁移应用的能力。在文言文阅读复习上,深入分析文本,学会质疑思辨,把文本真正读懂把握精髓,从而在阅读其他文本时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这样的复习才更有价值。文言文中的概括分析题常有方法技巧鉴赏,或是对文本内容提出反思、评价的题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这类题型比较畏惧。如2023届某市模拟卷中《齐策三》选文,提问“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苏秦游说成功的秘诀有哪些?”又如2021年某市模拟卷中《游侠传》选文,提问“太史公评价郭解使众英雄倾倒,然公孙弘认为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你怎么看呢?”这类题,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难度较大。但如果复习中有准备和参照就简单多了。在分类复习《烛之武退秦师》《谏逐客书》等谏议思辨类文本时,教师和学生可一起就“劝谏的策略和方法”做讨论。从已学过的文本出发,从劝谏者个人能力、劝谏的立场角度、劝谏的语言艺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概括,使学生对类似文本的分析角度有清晰的认识。在分类复习《屈原列传》《高祖本纪》等人物传记类文本时,引入不同声音,对不同的人物评价进行鉴赏。例如司马迁评屈原“与日月争光可也”,但班固认为“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结合文本你如何看待?我们通过讨论,从评价角度、评价立场、处事原则等多角度分析,也给学生分析类似的文本指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