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变应变挑战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训经验分享交流会课件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培训_第1页
识变应变挑战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训经验分享交流会课件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培训_第2页
识变应变挑战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训经验分享交流会课件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培训_第3页
识变应变挑战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训经验分享交流会课件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培训_第4页
识变应变挑战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训经验分享交流会课件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变.应变.挑战

——2020年浙江高中历史新教材培训经验分享交流会

说在前面的话:我只是讲座的搬运工,力量较小,能搬多少是多少识变教材应变教学挑战未知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通过学习教材,理解获得历史知识对他们的人生的意义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希望在核心素养统领下编写教材,通过突出唯物史观的教育,通过贯彻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获得智慧、涵养生命,同时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徐蓝一、识变教材(一)教材理念和思路:1.总体容量偏大:历史必修教材中,除去活动课,上册共29课,下册共23课,其总量偏大,会导致教学时数不够。52个课的课题中带有“和”“与”的占一半多,即这些课的主题不止一个;上册近一半的课文是四个子目,这都会导致每课的教学时间紧张。一、识变教材

(三)教材带来的挑战

2.内容涵盖面广:必修教材的一些单元,其内容涉及的跨度比较大,涵盖多个历史阶段。如,上册的的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包含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和东汉的历史。3.知识点密度大:教材中一些课的内容颇多,知识含量较大。例如上册的第4课讲西汉与东汉的历史,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有14个、年份8个,涉及的历史概念共有30多个:西汉建立、文景之治、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中朝、尚书令、察举制、刺史、盐铁官营、尊崇儒术、五经博士、北击匈奴、河西四郡、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王莽改制、绿林军、昆阳之战、东汉建立、尚书台、光武中兴、戚宦专权、党锢之祸、《史记》《汉书》、汉赋、乐府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蔡伦造纸……4.叙述过于浓缩:一些课文的叙述高度概括,每句话都构成一个知识点,却又缺乏具体内容的叙述,显得非常抽象。如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最后一段文字: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二、应变教学(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思路1、叶斌:树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教学理念

高中历史教学适在了解和认识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过程应该在对全书逻辑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通过对史料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历史问题,形成历史解释,但中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要围绕着家国情怀这个目标展开教学。2、叶小兵:树立新的教材观1.历史教材不是历史的全部,而是一种主要的教学资源,没有必要被束缚手脚地用教材。2.教材内容不是用来记诵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使用教材去解决问题。3.为了更好地完成主题教学,需要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内容整合。4.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要发掘教材当中有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二、应变教学(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思路3、叶小兵:树立新的教学观1.历史教学的价值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2.历史教学的任务不是要学生记住繁多的历史知识,而是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历史教学的过程不是围绕着知识进行,而是针对具体任务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4.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掌握的历史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必要从头讲到尾。二、应变教学(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思路二、应变教学(二)把握课标要求,明确教学重点。

课标在课程内容中,对必修模块每个专题的内容叙述,基本上是要求通过知识运用对历史的重要问题进行认识(特征、局面、变化、原因、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三)整合教材1、每节课的整合,如何取舍,内容聚焦二、应变教学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政治经济变动各国变法百家争鸣(三)整合教材2.每个单元的整合,根据单元主题,打通单元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二、应变教学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题1两宋的政局和社会经济课题2辽宋夏金元的统治课题3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题1宋辽夏金元的政局和军事课题2宋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题3宋辽夏金元的文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争取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以大概念的理念进行大单元的整体设计,使单元数量适当减少,突出大时代特征。核心素养导向把握课标明确重点整合教材教学设计的过程与环节二、应变教学(四)落实教学教学的备课环节以义乌中学的张胜平老师的《两次鸦片战争》为例谈设计主题学习的过程与环节《两次鸦片战争》的构建:导入:静海寺警世钟铭文“静海律寺,康华丽舰艇”内容:两次鸦片战争的地图,“千年未有之变局”,体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横向比较东西方世界,以表格分组探究中英态度,解释危害。图片介绍,重在分析少数士大夫的观念变化,。最后收尾呼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凸显历史学科的价值引领。1、任务驱动学生在明确任务中展开学习活动。任务一:分析18-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任务二:结合材料,指出林则徐、马克思、陈旭麓关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解释有何不同任务三:任选一组,指出清政府与英国外交代表对基本条款的态度;分析该条款对中国带来的危害。任务四:与五十年前乾隆心态相比“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反映了少数士大夫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任务递进,层层引领2、创设情境了解感受当时的真实情况,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探究鸦片战争之因3、材料研习在史料实证之下进行历史解释4.自主探讨:学生开展思辨活动,将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5、交流提升家国情怀的升华高中新教材2019年在辽宁、山东、海南、北京、天津、上海试用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