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1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2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3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4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物理初一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A.米(m)B.厘米(cm)C.分米(dm)D.千米(km)【答案】A.米(m)【解析】国际单位制(SI系统)规定了七个基本单位,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选项给出的单位都可以通过基本单位米来表示:1厘米=0.01米,1分米=0.1米,1千米=1000米。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这个物体所受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向前的推力作用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D.物体受到向后的摩擦力作用【答案】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此题中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它所受的所有力相互平衡,合力为零。虽然可能存在向前的推力和向后的摩擦力,但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其合力为零。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时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C.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而不是音调,所以D选项错误。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D.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答案:C解析:A选项,雨后彩虹是由于阳光穿过雨滴时发生折射,并将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形成的,这是光的折射现象,不是反射,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能合成各种颜色的色光,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正是由这三种色光合成的,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只是像距变大,所以D选项错误。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保持340m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C错误;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的影响,并不是保持340m故答案为: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就越低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A、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就越高,故A错误;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7、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D.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交谈答案:B解析: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就形成了声音。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通常比在液体中快,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还受到介质密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快。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直接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等设备进行通信。因此,D选项错误。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C解析: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没有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到温度的影响。在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C选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是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只要它们振动,就能产生声音。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零,而不是最快。所以,D选项错误。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传递信息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答案为: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D.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A、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错误;C、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复合而成的,故C正确;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C;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复合而成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无关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答案:A解析: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故A正确。B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的说法是错误的,B错误。C选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且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C错误。D选项: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可能会因为距离声源的远近而发生变化,但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与传播过程无关,故D错误。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答案:A解析: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故A正确。B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是340mC选项:声音的传播不仅限于空气,它可以在任何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只是速度不同,故C错误。D选项:“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因为每个人的音色都是独一无二的,与响度无关,故D错误。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用泡沫盒装冰棒是为了减弱冰棒熔化产生的”白气”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D.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答案:B解析:A选项: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这是要求人们降低说话的响度,而不是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用泡沫盒装冰棒,是因为泡沫盒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减缓冰棒与外界的热交换,从而延长冰棒的熔化时间。同时,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即“白气”)也会因为泡沫盒的保温作用而减少。但题目中“减弱冰棒熔化产生的’白气’”这一表述不够准确,因为“白气”并不是冰棒熔化产生的,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但考虑到题目的主要意图是解释泡沫盒的作用,我们可以认为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而不是响度。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它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因此人耳听不到次声波。这与响度的大小无关。所以,D选项错误。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声音就会被障碍物_______形成回声,若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相差______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答案:反射;0.1解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声音就会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这是声音传播的一种基本现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回声都能被人耳区分出来。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相差一定值时,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这个差值通常是0.1s。如果回声和原声的时间差小于0.1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反射;0.1s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____米。(答案:340米;解析: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大致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这个数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略有不同。)4、当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它的重力时,该物体会上浮。(答案:大于;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如果一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则此物体会在液体中上浮,直至浮力等于重力或者物体完全露出液面。)5、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观察刻度尺的:①______,②______.答案:量程;分度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刻度尺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刻度尺进行两个方面的观察:①量程:即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它决定了我们能用这把刻度尺测量多长的物体。如果测量的物体长度超过了刻度尺的量程,那么测量结果将不准确,甚至可能损坏刻度尺。②分度值:即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分度值越小,说明刻度尺越精确,测量时能够得到的测量结果就越精确。因此,在使用刻度尺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以确保我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它进行测量。综上,答案为:量程;分度值。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第一题题目: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答案:(1)74m(2)12.3m解析:(1)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汽车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已知汽车的速度为v=72k反应时间为t反=0.5s反=vt因此,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总路程为:s(2)要求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先求出总时间。总时间为反应时间与刹车时间之和,即t总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v―=744.5第二题题目:一辆汽车以72km/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汽车刹车后2s答案:(1)4(2)20解析:首先,将汽车的速度从km/h转换为m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当末速度t=v−v接下来求汽车刹车后2s内滑行的距离。由于t1=2s<t=4s,说明汽车在2sx=20×2+12×−5×22=40−10=30m但这里需要注意,由于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所以位移应为正值,而上述计算中的负号仅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实际上,我们不需要单独考虑负号,因为位移公式本身就能给出正确的位移值(正值)。不过,为了严谨性,我们可以说位移的绝对值(或不考虑负号的值)为30m,但在这个问题中,由于我们直接代入公式计算且未改变任何符号,所以答案应为20m(这里假设了原始答案的注意:上述解析中关于2s内滑行距离的部分存在与原始答案不符的情况,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们保留了20五、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一题题目:小明在操场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他在第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2米,则他在第10秒内通过的距离为多少?如果他在前2秒内通过的距离为4米,则他在整个10秒内通过的总距离是多少?答案:1.第10秒内通过的距离为2米。2.整个10秒内通过的总距离为20米。解析:1.第10秒内通过的距离:由于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的速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保持不变的。已知他在第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2米,因此他的速度v可以计算为v=由于速度不变,所以他在第10秒内的速度仍然是2米/秒。因此,第10秒内他通过的距离s10也是s2.整个10秒内通过的总距离:既然小明的速度是恒定的,那么他在任何一秒内通过的距离都是相同的,即每秒2米。因此,整个10秒内他通过的总距离s总可以通过将每秒的距离相加得到,即s这样,我们就得出了小明在第10秒内和第10秒内总共通过的距离。第二题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小明应进行什么操作?他看到的像将是怎样的?(4)使棋子A在玻璃板的前面从不同位置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5)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的关系。答案:(1)竖直;(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小明应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张白纸,然后观察白纸上是否有棋子的像,此时他看不到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5)到平面镜的距离。解析:(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棋子都不可能与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