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计划+工作总结-期末推荐_第1页
2021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计划+工作总结-期末推荐_第2页
2021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计划+工作总结-期末推荐_第3页
2021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计划+工作总结-期末推荐_第4页
2021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计划+工作总结-期末推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1课种子发芽了

1、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种植番茄应该:选好种子、松土、播种、盖一小层土、定期

浇水、施肥。

3、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询问他人、查阅书籍、运用网络等方

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的知识。

4、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发芽的时间、适合生

长的季节也会不同。

5、种子发芽的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1)种子完

好无损且符合发芽的季节。(2)适量的水分(潮湿)(3)适宜的温

度(温暖25℃左右)(4)充足的阳光

第2课幼苗长大了

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植物的根常见的类型:直根、须根、不定根、假根。

3、植物的根的作用:(1)吸收水分和养、(2)固定植物

4、树干、树枝都是植物的茎,我们平时吃的洋芋也是茎。

5、植物的茎有很多种类: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

(了解)

6、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是连接根

和叶。

7、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植物生长。所以,把幼

苗的叶片摘光,幼苗就不能活了。

9、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

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3课植物开花了

1、番茄花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花称两性花。

2、黄瓜花的雄蕊和雌蕊不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花称单性花。

3、怎样辨别黄瓜花是雌花还是雄花?答:黄瓜的雌花会长在

小黄瓜上,而雄花直接长出来。

4、植物有多种传粉方式:(1)昆虫传粉。如桃花。(一般鲜艳、

芳香)(2)风力传粉。如玉米。(一般多、小而轻)(3)自花传粉。

(4)人工辅助授粉。

5、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它们以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

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成为虫媒花。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

蝶等。

6、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称为风媒花。它们一般都很

小,花粉多而轻,也没有花香和花蜜。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

远。

7、豌豆、小麦能自己给自己传粉,不需要风和昆虫的帮忙,被

称为自花传粉。这些花里既有雄蕊也有雌蕊。

8、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

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等。

9、传粉:雄蕊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10、花粉必须落在雌蕊上才有可能结果。

第4课植物结果了

1、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

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2、根、茎、叶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3、平时吃的是植物的哪个部分?(1)根一一胡萝卜、萝卜、地

瓜、甘薯;(2)茎一一甘蔗、土豆、芹菜、葛笋、藕、白菜;(3)

叶一一白菜、菠菜;(4)花一一花菜、黄花菜、棠梨花;(5)果

实一一香蕉、豆角(带豆皮的豆类)、南瓜、玉米粒、西瓜、辣椒;

(6)种子一一花生仁、豆粒。

4、植物的特殊用途:(1)为我们提供食物。例如:白菜(2)

可以制作衣物。例如:棉花(3)可以作药材。例如:贝母、三七(4)

橡胶树是轮胎的重要原材料。(5)蓝靛果可以用来做染料。(6)甘

蔗可以提炼糖。(7)玉米可以生产乙醇汽油。

5、植物的一生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枯

萎、死亡的过程。

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

第5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1、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

2、沙漠里降水很少。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

适合生长仙人掌等耐旱的植物。

3、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雪松可以

在高山上生长。

4、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一段时间大量

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水瓶树可以生长在热带草原。

5、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常受季风影响。椰子树可

以生长在热带沿海地区。

6、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7、叶子有正反两面。一般正面比较光滑且颜色更深。

8、比较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1)大叶黄杨的树叶光滑,革

质,较厚。卵形、长椭圆形、针形,冬季不落叶。(2)杨树的树叶

表面不光滑,较薄,心形,冬季落叶。

9、杨树是落叶木,冬天来了,树叶会落下,落叶以后可以降低

蒸发作用,减少水分的流失,以免温度过低造成植物的冻伤。

10、冬天来了,大叶黄杨靠表面的蜡质减少蒸发。

第6课沙漠中的植物

1、沙漠中常见的植物有:仙人球、仙人掌、沙棘、骆驼刺、梭

梭树、胡杨等,芦荟、石莲花也可以生长在沙漠中。

2、仙人掌的叶像针,它的茎绿色而且有一层蜡质的外表。

3、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都很厚,黏糊糊的,储存着大量水分。

4、在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实验中发现:用蜡纸包裹的纸保湿

效果最好。结论:仙人掌针形叶和蜡质外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以适

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5、骆驼刺、梭梭树等沙漠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范

围的水分。地上部分矮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6、形态不同的沙漠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沙漠干旱、风沙

大、温差大,所以:(1)生长在沙漠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才能吸

收到更深更远地方的水分;(2)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会很小

(3)茎和叶会有蜡质外表。

第7课水里的植物

1、池塘里生长着各种植物,它们的叶子的大小、茎的粗细长短、

花的形态等都不一样。

2、水里的植物,有的生长在水底,有的长在水中,有的生长在

水面。

3、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把它们分为三类:挺水植物、浮

水植物、沉水植物。

4、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1)压入水中后松手,会漂起来。

(轻)(2)用手挤,能轻易按下。(内部可能是空的)(3)掰开,

看到内部是空的。(内部真的是空的)结论:水葫芦漂浮的秘密是:

内部是空的,有大量气体,很轻。

5、观察金鱼藻:(1)用手搅动后发现:金鱼藻随水流而扭动。(2)

加水后发现:原本沉于水底的金鱼藻浮起来了。

总结:金鱼藻很轻,不能固定在水底时会漂浮起来。而且它的茎

柔软,这样就不容易折断啦。

6、莲的叶柄和地下茎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

氧气的需求。

7、水里的植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本领?答:(1)有的中空,能

通气;(2)有的柔软,不易被折断;(3)有的很轻,能漂浮在水面;

(4)有的叶细小,可以减少阻力;

8、红树能在海水中茁壮成长。

9、为了防止海浪的冲击,红树的树干一般不会无限增长,而是

从主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潭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10、红树还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从土中伸出地面,在涨潮时帮助

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11、碗莲的特点:叶圆形,有浮叶,也有立叶,地下茎长而肥厚。

喜光、喜热、怕干、不耐阴,适合生长在黏土里,温度20-30℃。

第8课石头上的植物

1、大多数植物长在土壤里,但也有一些长在石头上,比如:南

挺芥、青苔、虹如玉等。

2、青苔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3、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其实是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

4、青苔生存所需的水分和养料,是通过其表面那些细小的叶状

结构直接吸收的。

5、卷柏也叫九死还魂草。

6、卷柏有一个特殊的本领一一耐旱力极强。它一般生长在向阳

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

7、卷柏在有水分供应的情况下生长得很翠绿,缺水得时候,就

会卷起来,随风飘扬,到有水分的地方又开始生长。(转移生长的位

置)

8、卷柏是通过休眠或者转移生长地的方法适应环境的。9、仙人

掌是通过减少水分蒸发的方法适应环境的。

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

第9课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击打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

花。

3、动物有自己的“语言”,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

4、鱼类会利用鱼鳏、鲤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5、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6、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噬暧”声。

7、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8、快速地往复运动也就是振动。

9、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摩擦或振动发声。

10、敲击音叉,为什么会激起水花?答:敲击音叉,接近水面,

音叉发声时叉臂会振动,当叉臂接近或触及水面时,就引起水面振动

甚至激起水花。

11、敲击有水的鼓面,为什么会激起水花?答:击打鼓面,鼓面

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

12、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现象?答:物体发出声音时都会

有振动产生。

第10课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振动。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声音经耳廓收集后进入到外耳

道,到达鼓膜,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机械运动将声音能量传入内耳一

一也就是耳蜗。耳蜗内数以百计的听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

号,经听神经传至大脑,大脑处理获得的声音信号,并告知你听到了

声音。

5、声音时怎样通过土电话传播的?答:打“土电话”时,一侧

同学发出的声音先引起纸杯振动,然后带动棉线振动,棉线再带动另

一侧的纸杯振动,纸杯再把声音传到人耳里,这样,我们就听到声音

了。

第11课不同的声音

1、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音量的强弱跟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2、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音调的高低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装水较少的瓶子,音调更高。

4、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长度较短的管子,音调更高。

5、敲击铝片琴,长度较短的铝片,音调更高。

6、弹拨吉它时,细的琴弦,音调更高。

7、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机器

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都是噪声。

8、有些人爱听的摇滚乐,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就是噪声。

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

9、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10、发出音调高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而发

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厚的、粗的、长的、松的。

11、降低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

12、保护听力的做法是什么?

答:(1)、不随便挖耳朵。(2)、不制造噪声;(3)、不长时间戴

耳机听;(4)、佩戴防噪声耳塞;

13、发出高音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发出低音的物体呢?

答: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第12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1、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

天然材料。

2、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

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

于人造材料。

3、说说棉花和晴纶棉的区别:棉花是植物纤维,易燃,燃烧时

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粉末状灰烬。晴纶棉燃烧时呈黏胶状熔化

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4、为什么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

品越来越多?答:天然材料中,棉花虽然柔软、吸汗、舒适,但容易

起皱、起球,不如人工材料的晴纶棉色彩鲜亮、样式新颖。再者,人

工材料的成本比较低,做出来的物品就有价格优势。因此,用天然材

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工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第13课纸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

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

等作为原料的造纸方法,生产出了轻便且价廉的纸张,促进了人类文

明的传播和发展。

2、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

以造纸。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3、不同的纸,吸水性、结实程度不同。

4、你能想到哪些节约用纸的办法?(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

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2)、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

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正反两面都要用。(3)、尽量节约用纸,

无论是纸巾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4)、在

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5)、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

工艺品,美化生活等等。

第14课金属

1、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的方法:①用砂纸打磨,看它们的表面。

②放到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性。③用锤子锤打,比较它们的延展

性。

2、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的方法①称一称比较它们的轻重。②划

一划、刻一刻比较它们的硬度。

3、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

性能。从古代的青铜到如今的铝合金,各种各样的合金材料应运而生,

并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4、金属的共同性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有良

好的导热性,有延展性。金属的不同之处:硬度不同,轻重不同。

5、用金属铁制作锅,是因为它硬度大、价格低廉;用金属铝制

作饮料盛装罐,是因为它比较轻、延展性好;用金属铜制作锣,是因

为它硬度大、延展性好;用金制作首饰,是因为它延展性好、价格昂

贝。

第15课塑料

1、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目前,塑料制品已经被广泛使用于

人们的生活。

2、塑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易分解它埋

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极为有害。人们把废塑料污

染环境的现象称作“白色污染”。

3、塑料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

4、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1)、用力拉,易断的

为羊毛毛线,难拉断的为塑料绳。(2)、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不易结球的为羊毛毛线,无烧焦羽毛气味、易结球的为塑料绳。

5、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

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没有破损的塑料制品,

如重复使用塑料袋等;(3)、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

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4)、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

6、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哪些不好的影响?(1)、大量的塑

料废弃物填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

生长。(2)、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饲料或残留在野外的塑料,也会

造成因消化道梗阻二死亡。

7、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1)、我们可以从

自身做起,减少使用塑料袋。(2)、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可降解

的容器制品。(3)、避免物品的过渡包装。(4)、宣传呼吁别人也

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可讲解的容器制品。(5)、

不乱扔垃圾,能收集处理的全收集处理。

第五单元观测天气

第16课测量气温

1、我们可以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

量,描述天气。

2、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为了节约能源,空调设定在26℃。

5、同一时间,水泥地上比草地上气温高,阳光下比背阴处气温

高。

6、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它的四壁用木片做

成百叶窗式,一面是门,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

外涂白漆。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箱门朝北,箱底离地面1、5米。

第17课云量和雨量

1、云也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2、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云量。

3、如果把天空看成一个圆,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我们就可

以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积来划分云量。

4、下雨后和下雨前相比,天更亮了、云少了、能见度更好。

5、雨量器是测量雨量的专用器具。

6、用雨量器测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

7、根据天气预报中24小时降水强度的界定标准。雨可以分为特

大暴雨(>250毫米)、大暴雨(100—250毫米)、暴雨(50—99、

9毫米)、大雨(25—49>9毫米)、中雨(10—24、9毫米)、

小雨(V10毫米)。

8、降水过多易引发洪涝,降水过少易导致干旱。洪涝和干旱都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常常无法估

量。

9、下雨了,怎样知道一场雨下得有多大?答:测量24小时降水

强度,根据降水量判断雨的大小。

10、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答:行,雨量器的口径越大,

所接触雨水的面积就越大,因此,雨水上升的程度与小口径的是一样

的。

11、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答:下雨可以①补给水

源、②灌溉农田、③净化空气、④调节气温。

第18课风向和风力

1、天气预报中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去描述风。

2、风也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3、风吹来的方向叫作风向,风的强度叫作风力。

4、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力可以用风力计来测量。

5、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6、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飘;二级轻风吹脸

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

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

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7、龙卷风、台风这些极端的天气现象,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

产生很多危害。台风有时候也会带来降水的好处。

8.风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答:①传播种子、②帆船

航行、③风力发电。

9、龙卷风、台风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危害?答:(1)

龙卷风的危害有:拔起大树、摧毁建筑、交通中断、毁坏庄稼等。(2)

台风的危害有:骤降暴雨,树木、房屋倒塌,摧毁庄稼,引发泥石流

等。

第19课天气和气候

1、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

的综合状况。

2、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

区的气候。

3、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有雨林气候、草原气候、极地气候等。

4、不同类型的气候,造就了不一样的动物植物。

专项学习与科学阅读

1、科学有不同的领域,科学家也有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

2、还有更多领域的科学家,如生态学家、气象学家、电磁学家

等,他们都在努力揭开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让科学为人类服

务。

3、三年级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应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等八个方

面。

4、在提出问题阶段,练习提出能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的问题;

5、在设计方案阶段,注意对比实验要公平,设计对比实验时要

注意控制变量。

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通过本学期的科学课程学习,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素

养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的

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能用所学的有关知

识解答一些浅显的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迎接期末考试,做好学生的

复习工作,现制订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载体,全面系统地复习本册

教材的科学课程知识,巩固观察、操作试验的成果,发挥老师的主导

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学习小组注重优差搭配,注重辅差,适时

进行评价,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

好习惯。

三、复习内容和重点:

这个学期的教材包含五个单元,分别是《植物的一生》、《植物与

环境》、《声音的奥秘》、《身边的材料》和《观测天气》,因此,首先

要复习教材1—5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帮助学生能把零散的知识点进

行梳理、整合,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此外,再进行综合练习,

让学生能熟悉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复习重点:

1、掌握科学的知识,建立科学的概念。

2、回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

3、熟悉科学试卷的题型。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上学期相比,经过二年半的

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与一定的科学素养;但与四年级学生

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跳跃性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

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及好奇心。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常识的基

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做到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用科学的教育真谛。

五、复习方式: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

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

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4、结合课后习题和练习题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

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六、复习措施: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

是学困生,在复习的时候要尤为关注。

2、认真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加强小组之间的自主交流,

合作学习,以便取长补短。

3、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教师要对复习制定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进行详细的复习备课,在复习之前教师还要把本册教材上的知识进行

系统的整理和归类。

4、在复习中要要有针对性,对于教材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重

点进行复习,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对于优等生,在掌握科学基本知识

的同时一,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面的操作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提

出问题,并且动手解决问题。

七、复习时间: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课时

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1课时

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1课时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1课时

第五单元《观测天气》1课时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2课时查漏补缺1课时

相信,通过全面系统的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内容一定会牢

记在心,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个人工作总结

伴随着炎热的夏天,本学期的工作又要告一段落了。经过一学期

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我收获了许多,感受颇深。现将本学期工作总

结如下: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

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