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_第1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_第2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_第3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_第4页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观念: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知道化学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2.科学思维:重点了解近代化学发展史,知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物质的化学思维。3.科学探究与实践:能与同学合作、分享,善于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评价、反思、改进学习过程与结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认识化学学科对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责任感。1.教学重点: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化学的概念;化学的特征。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初步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视频欣赏多媒体播放视频《换一种方式打开化学世界》。观看了视频,你有何感受?你想了解关于化学的哪些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的魅力。探究点一什么是化学——讨论法提出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阅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绪言内容,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创造和研究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物质。探究点二化学有什么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化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社会进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投影展示化学与衣食住行:色彩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汽油、柴油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交流讨论投影展示并交流化学在生活、工业、环境、科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归纳总结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究点三化学发展简史——讲授法归纳总结1.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2.近代化学: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现代化学:化学家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进行微观探索,化学在能源、材料、医药、信息、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及范畴二、化学的发展历程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一段视频把学生带入了神奇的化学世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通过丰富的图片素材让学生了解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领悟化学的作用,建立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不足之处课堂上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化学小实验,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了解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及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大单元教学设计1.认识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2.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生成沉淀、产生气体、颜色改变、发光以及吸热或放热等现象。3.熟悉化学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学习妥善应对实验安全问题的必要措施。4.学会试剂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及连接、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5.初步学会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试剂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6.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1.教学内容多取材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实和现象。考虑到作为科学探究的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探究的区别,以及大多数学生对于化学关注的问题和角度还比较陌生,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基本概念,本单元各课题的安排,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由生活中的探究活动向科学探究、由生活中的概念向化学概念的转变等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2.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特点。强调化学实验在达成“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过程,认识到学习和规范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必要性,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数据、合理得出结论、注重安全操作、合理使用化学试剂、善于交流与合作等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在认识物质世界中的独特角度和价值。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在绪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通过两个课题和多种形式的活动,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据此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观察的现象证据。了解“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三个观察物质变化的基本环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1.掌握核心概念(1)物质的变化与转化——知道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2)物质多样性——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2.基本思路与方法学习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等视角认识化学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意识。3.形成重要态度(1)认识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应用,感受大自然中化学变化的神奇之处。(2)树立自觉的安全意识和观念,知道化学实验存在安全风险,明确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实验操作规范,了解实验室基本布局,学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养成节约和环保的好习惯。4.完成学业要求(1)能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以及化学家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创造性贡献。(2)能利用化学反应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自然界、生产生活、实验中的常见现象;能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多角度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变化的简单问题。(3)能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能识别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和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具有防范化学实验安全事故的意识。(4)能正确选取实验试剂和仪器,依据实验方案完成必做实验,并能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

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1.化学观念:知道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能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知道化学变化伴随的一些常见现象。2.科学思维:通过对教材实验1-1中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体会归纳整理的方法。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教材实验1-1、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等总结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4.科学态度与责任:能利用物质的变化等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自然界、生产生活、实验中的常见现象,认识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应用,感受大自然中化学变化的神奇之处。1.教学重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2.教学难点:判断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讲解】通过绪言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神奇,同时我们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我们生活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因此,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这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自然界的水也随着季节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农民伯伯手中的小麦可以在土地中生根发芽,获得新一轮的丰收,也可以变成我们餐桌上的各种美食。【讨论】说一说你身边的物质发生的变化。探究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法提出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探究实验实验实验装置变化前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水的沸腾液态的水液态水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2)石蜡的熔化固态的石蜡石蜡逐渐熔化液态的石蜡无(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等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4)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颗粒状大理石等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大理石逐渐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课堂讨论变化前观察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1)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2)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1)反应条件(如加热、点燃等)(2)反应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1)有几种物质生成(2)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归纳总结项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实验(1)(2)]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实验(3)(4)]现象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发生改变,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发生在变化过程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发生实例水结成冰、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海水晒盐、碘升华等铁生锈、物质的燃烧、烧制瓷器、冶炼金属、呼吸作用、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等本质区别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实验较多,有别于以往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不足之处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1.化学观念: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以及生活经验总结,知道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区分。2.科学思维: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例,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其性质。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教材实验1-2中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认同“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的化学学科物质观。1.教学重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本质区别。2.教学难点:物质性质与物质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课堂展示水、铁丝、食盐、粉笔、食醋、酒精等,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不同性质,比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溶解性、能否燃烧等。探究点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法提出问题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固有性质呢?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相关问题,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纳总结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氧气中:木条燃烧得更旺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课堂讨论上述实验结论中哪些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归纳总结①中的气体无色、无味,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②中的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以及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都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探究点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区别和联系——讲授法提出问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呢?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区别:(1)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描述的字眼上看,让人感觉到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如:纸张燃烧(化学变化)、钢铁生锈(化学变化)、小麦被磨成面粉(物理变化),它们都是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是静态的。在描述时通常用到“易、会、能、可以”等词语,如:煤能燃烧(化学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化学性质)、玻璃易被打碎(物理性质),这些都是物质的性质。2.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探究点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讨论法提出问题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归纳。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的认识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讨论、合作、总结归纳,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不足之处设计问题有些理论化,应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提出问题

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的取用1.化学观念:牢记化学实验室规则,增强安全意识;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知道化学试剂的取用原则,学会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2.科学思维: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教材实验操作练习,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4.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实例体会化学试剂的保存、选择和使用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合理使用化学试剂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化学试剂的意识。1.教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名称;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的取用;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2.教学难点:量筒读数的误差分析;胶头滴管的使用。神农为了研究各种不同药物的药性,亲尝各种草药,经常中毒,一天就中过二十几种毒,但神农没有被吓到,直到尝到了断肠草,无药可救,失去了生命。18世纪的化学家们,似乎都有一个坏习惯,他们都很喜欢亲自“品尝”一下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卡尔·威尔海姆·舍勒,一个18世纪的传奇化学家,经常品尝自己做出的化学样品,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毒素的积累让他难逃英年早逝的厄运。这就告诉我们进入化学实验室安全第一!探究点一化学试剂的取用原则——讲授法提出问题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在取用时应注意什么?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归纳总结试剂取用的基本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试剂(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试剂的味道,即“不触、不闻、不尝”。(2)节约原则: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试剂;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固体只需铺满试管底部。(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试剂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知识拓展闻试剂气味的方法: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探究点二化学试剂的取用——实验法提出问题取用固体试剂和液体试剂时分别应注意什么?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归纳总结1.固体试剂的取用固体状态所需仪器操作要点规范操作的原因块状、颗粒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试剂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试剂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试剂缓缓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竖立”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试剂送至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竖立起来,让试剂全部落至试管底部避免试剂沾在管口或管壁上2.液体试剂的取用用量方法及仪器操作要点方法技巧较多量倾倒法1.塞子倒放在桌面上2.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3.标签朝向手心4.试管稍稍倾斜5.完毕后盖好瓶塞,试剂瓶放回原位“塞倒放、口挨口、签向手、要放回”续表用量方法及仪器操作要点方法技巧一定量量取法——量筒1.量筒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需液体的体积2.定量量取时,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离刻度还有1~2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读数时,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一选、二平、三忌”(“一选”即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以避免增大误差或多次量取;“二平”即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刻度、凹液面最低处”呈一线,并保持视线水平;“三忌”即忌用量筒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忌用量筒溶解、混合物质或作反应容器;忌用量筒长期盛放试剂)少量滴加法——胶头滴管1.先挤压胶头,然后吸液,不要“吹泡泡”2.滴加液体时,要竖直悬空滴加3.取液后,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橡胶帽4.不要把胶头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胶头滴管5.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不能用未清洗的胶头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排气、吸液、竖直、悬空”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的取用一、实验室化学试剂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2.节约原则。3.处理原则。二、固体试剂的取用1.块状:镊子。(【巧学妙记】一横、二放、三慢竖)2.粉末状:药匙或纸槽。(【巧学妙记】一横、二送、三竖立)三、液体试剂的取用1.倾倒:试管。2.量取:量筒。3.滴加:胶头滴管。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讲练结合,通过学生演练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此课时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引导全体学生体悟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不足之处学生对胶头滴管的使用,量筒的测量等操作较差,可能是时间紧,学生练习的力度还不够;个别学生操作不细心,不注意细节,引导学生对待科学要有严谨的态度

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1.化学观念: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知道加热的操作方法;了解如何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掌握洗涤仪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科学思维: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化学事实。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教材实验操作练习,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给物质加热、仪器连接的学习,树立安全意识和观念;通过实验室基本操作的全面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避免实验室发生危险及实验浪费的产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1.教学重点:酒精灯的使用;简单仪器的连接;仪器的洗涤。2.教学难点:给一定量的液体加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在家做饭时,有的用液化气加热,有的用电饭锅加热,有的用电磁炉加热,还有的用木棒、秸秆等物质加热……在化学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给物质加热呢?探究点一物质的加热——实验法提出问题酒精灯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给物质加热时又应注意什么呢?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酒精灯使用时注意事项。(1)三查看:实验前检查灯芯是否烧焦;酒精量不能少于eq\f(1,4),不能多于eq\f(2,3);实验后查看灯帽是否盖好。(2)三禁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3)一处理:酒精洒在桌面上着了火,用湿抹布盖灭即可。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1)给固体物质加热:固体试剂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或生成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固定在试剂部位加热。(2)给液体物质加热:给试管里液体加热,将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大拇指不要摁在试管夹的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eq\f(1,3);管口切勿朝向人。知识拓展1.若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后再加热,以免容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2.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酒精灯灯芯,以免受热不均匀而破裂。3.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放置时要垫上陶土网以免烫坏实验台。探究点二仪器的连接——讲授法提出问题正确连接实验装置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在化学实验中连接仪器应注意哪些问题?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连接类型操作图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把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先把玻璃导管的一端用水润湿,左手拿橡胶塞,右手拿玻璃导管,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橡胶塞(2)连接玻璃导管和乳胶管先把导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导管插入乳胶管(3)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出现,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装置漏气知识拓展组装仪器一般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拆卸仪器时,一般先拆开各仪器间的连接导管,然后由右到左、由上到下依次拆卸。探究点三仪器的洗涤——实验法提出问题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是怎样的?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倾倒废液→加热后的要等仪器冷却→用自来水荡洗→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清水洗→放指定位置晾干。2.仪器洗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洗净的试管可倒置在试管架上,晾干备用。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一、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二、连接仪器装置1.玻璃导管与乳胶管连接的方法:润湿→插入。2.玻璃导管与橡胶塞连接的方法:润湿→转动。3.橡胶塞塞入容器口的方法:转动塞进。三、玻璃仪器的洗涤1.方法:试管刷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2.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讲练结合,学生大胆操作,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加热、连接、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之处学生对酒精灯的使用和仪器的连接操作不熟,由于时间紧,学生练习的力度还不够;个别学生害怕仪器破损,不敢动手操作,要鼓励学生胆大心细,动手实验

第3课时走进科学探究1.化学观念: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学会观察与描述实验现象。2.科学思维:知道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尝试设计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或实践活动方案。4.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发展对物质世界及其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1.教学重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教学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正确观察并描述主要实验现象。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体会科学探究的奥妙。探究点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法探究实验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点燃前观察蜡烛颜色、状态、形状圆柱形,乳白色或红色等,有轻微气味蜡烛因加入颜料而呈现各种颜色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石蜡质地较软,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续表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燃烧过程中(1)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观察现象产生黄白色光亮火焰;蜡烛火焰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火焰分三层蜡烛火焰由于受气流影响而摇晃,黑烟是石蜡未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燃烧火焰分三层:焰心、内焰、外焰(2)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蜡烛燃烧有水生成(3)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熄灭后熄灭蜡烛,观察现象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石蜡的蒸气遇冷形成白烟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再观察现象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课堂讨论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eq\o(→,\s\up7(点燃))二氧化碳+水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箭头的上方。表达式的意义: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白色(或其他颜色)固体,质地较软,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着时发光,放热,冒黑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另一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冒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复燃探究点二观察与描述实验现象——讲授法提出问题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讨论交流讨论相关的原因。归纳总结观察化学实验的内容: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实验后物质原来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物质状态和颜色的变化、发光、放热、产生沉淀和放出气体等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化学实验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第3课时走进科学探究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2.燃着时。3.熄灭后。二、观察与描述实验现象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不足之处分组实验时有个别学生不服从小组长安排,体现不出小组的团队意识

大单元教学设计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3.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4.了解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1.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学习的第一种物质。在学习本单元课题1之前,学生对空气已经有了常识性的了解,知道空气有体积,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知道动植物离开空气便不能生存等。但从化学学习要求的角度看,学生仅知道这些科学常识是不够的,需要系统地掌握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质,需要系统地学习对物质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从知识角度看,本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感知空气的存在;空气成分的探究;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及保护大气环境等。由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又学习过空气的知识,因此本课在知识方面没有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完整的空气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学好化学并不难。2.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知道了氧气的存在、氧气能供给呼吸等。经过本单元课题1对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本单元课题2的核心内容。本单元课题2是研究纯净物性质和用途的“启蒙”课,知识学习固然重要,学习思路和方法也不可或缺。要通过本单元课题2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3.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学习了试剂取用、加热、仪器连接等基本操作,学习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以及氧气的性质,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学习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本单元课题3是学生学习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由于初次接触气体制备,学生在思维上和操作上都无据可循,不知应怎样想和怎样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使学生从试剂选择到实验操作都形成规范的思路,为后续学习更多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1.掌握核心概念(1)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物质可以初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2)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2.基本思路与方法(1)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2)了解观察、实验,以及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解释等认识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3.形成重要态度(1)认识物质性质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地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认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4.完成学业要求(1)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能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2)能通过实验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并能用符号表达式表示;能举例说明氧气性质的广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能利用氧气的性质,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能设计简单实验,制备并检验氧气。(3)能基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对空气的保护等社会性科学议题展开讨论,积极参与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1课时空气的组成1.化学观念:通过教材学习,了解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气体,辨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相关概念。2.科学思维: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初步体会研究混合物组成的思路和方法。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一步学习观察与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4.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实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赞赏科学家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1.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纯净物和混合物。2.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误差分析。请大家猜一个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熟悉它的组成吗?人类在探索空气成分的道路上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一起开始探究之旅吧!探究点一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讲授法提出问题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可引导学生从实验时间的长短,操作是否简单,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讨论交流阅读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的材料,讨论归纳。探究实验1.实验一(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实验现象】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eq\f(1,5)。【实验原理】汞+氧气eq\o(→,\s\up7(加热))氧化汞。【实验结论】容器里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eq\f(1,5)。研究剩余的eq\f(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都是氮气。2.实验二:【实验步骤】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原理】氧化汞eq\o(→,\s\up7(加热))汞+氧气。【实验结论】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气体的体积。3.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eq\f(1,5)的结论。归纳总结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优点:科学家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反复的实验。缺点:实验时间较长,操作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中的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知识拓展拉瓦锡不是最早发现氧气的科学家,发现氧气的科学家是舍勒和普里斯特利。探究点二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出问题模拟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我们如何选择试剂、仪器,设计装置进行实验呢?讨论交流分析上述实验,讨论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eq\o(→,\s\up7(点燃))五氧化二磷实验装置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点燃红磷时使用);②试剂:红磷、水;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续表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③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橡胶塞塞紧;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eq\f(1,5)误差分析(1)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③装置漏气等(2)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的原因可能有:①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插入集气瓶过慢,导致瓶中气体受热膨胀逸出;②弹簧夹没有夹紧等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eq\f(1,5)注意事项①红磷要过量;②装置必须密闭;③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④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⑤弹簧夹要夹紧;⑥实验所用试剂一般为红磷,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气体,而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加大;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⑦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课堂讨论1.上述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具有哪些性质?2.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其他的装置图吗?归纳总结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成分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探究点三纯净物和混合物——讲授法提出问题物质按种类如何划分?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类型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特性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表示方法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不能用固定的化学符号来表示举例氧气(O2)、硫(S)、一氧化碳(CO)等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糖水等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空气的组成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通过对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体验科学家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不足之处在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模仿设计,此实验是模拟科学家的实验,有部分学生进入误区

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大气环境1.化学观念:知道氧气、氮气以及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认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的化学学科物质观。2.科学思维: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4.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空气污染物的类别,分析空气质量报告,初步尝试对空气保护等社会性科学议题主动展开讨论,初步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1.教学重点:空气中各成分的主要性质及主要用途;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2.教学难点:意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一滴雨露,挽救一个生命;一片蓝天,拯救一个地球。我们现在还能时时看到美丽的蓝天吗?请同学们看看外面的天空,我们如何去爱护它?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讲授法提出问题空气中各成分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氧气:(1)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航空航天等。(2)支持燃烧,可用于气焊、炼钢等。2.氮气。(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3)用途:①用氮气作灯泡(经久耐用)或食品包装(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的填充气;②液态氮气用于医疗手术(冷冻细胞);③用氮气制氮肥(人工固氮,工业制氨气):氮气+氢气eq\o(→,\s\up7(催化剂),\s\do5(高温、高压))氨气;④制造低温环境。3.稀有气体。(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用途:①作为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④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不会发生爆炸。探究点二保护大气环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我们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呢?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归纳。归纳总结1.空气的污染物: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2.污染源:化石燃料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3.危害:(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2)影响作物生长;(3)破坏生态平衡;(4)导致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4.防治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2)使用清洁能源;(3)积极植树、种草等。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大气环境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二、保护大气环境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不足之处教材中对保护空气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

课题2氧气1.化学观念:通过实验探究,说明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主要用途,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化学观念;依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对常见化学反应进行分类,辨别常见的化合反应、氧化反应。2.科学思维:通过对氧气性质的探究和认识,初步体会通过化学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探究氧气的性质,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及其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1.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2.教学难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猜谜小游戏: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是地球上很常见的物质之一,氧气和空气一样也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让我们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一起来探索氧气这种物质的奥秘。探究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讲授法提出问题氧气不易溶于水,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呢?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时为什么要带氧气袋?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归纳总结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9℃时凝固成淡蓝色固体。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探究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法探究实验物质(颜色、状态)反应现象反应表达式注意事项木炭(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氧气eq\o(→,\s\up7(点燃))二氧化碳为使木炭充分燃烧,应使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硫(淡黄色固体)(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eq\o(→,\s\up7(点燃))二氧化硫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可在通风橱中进行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eq\o(→,\s\up7(点燃))四氧化三铁(1)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2)铁丝的下端系一根火柴;(3)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薄细沙课堂讨论1.上述实验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都是与氧气反应,为什么现象有很大的差异?2.在做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吗?3.铁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铁丝的下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归纳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化学反应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知识拓展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区别:(1)纯氧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有的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变得可燃,如铁。(2)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探究点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讲授法提出问题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讨论交流分析上述几个实验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C即“多变一”。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3.缓慢氧化:在反应中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锈等。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课题2氧气eq\a\vs4\al(氧,气)eq\b\lc\{(\a\vs4\al\co1(\a\vs4\al(氧气的,性质)\b\lc\{(\a\vs4\al\co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和固态氧都是淡蓝色的,\a\vs4\al(化学性质)\b\lc\{\rc\}(\a\vs4\al\co1(碳+氧气\o(→,\s\up7(点燃))二氧化碳,硫+氧气\o(→,\s\up7(点燃))二氧化硫,铁+氧气\o(→,\s\up7(点燃))四氧化三铁))\a\vs4\al(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a\vs4\al(重要,概念)\b\lc\{(\a\vs4\al\co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多变一”),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实验较多,实验现象超乎学生的想象,学生获取知识积极主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足之处有些结论学生可以通过现象分析得出,教师不应代替学生总结回答

第1课时高锰酸钾制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1.化学观念:通过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学习,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正确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2.科学思维:初步形成从物质的存在、分类、性质、应用、制备等多角度系统认识物质的思路。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的探究,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环节。4.科学态度与责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分析实施实验的合理性,具有安全意识和合理选用化学用品的观念。1.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和步骤。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氧气的检验与验满。【多媒体展示潜水员潜水图片】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探究点一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法提出问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讨论交流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归纳总结1.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2.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确定。氧气的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提出问题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如何确认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讲解展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播放实验视频。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归纳总结1.实验步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装试剂。(3)“定”:固定装置。(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收集气体。(6)“离”:把导管移离出水面。(7)“熄”:熄灭酒精灯。2.氧气的检验: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3.氧气的验满。(1)用排水法收集:当集气瓶的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讨论交流1.若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这是为什么?3.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只收集到少量的氧气,这是为什么?4.某同学制取氧气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探究点二氧气的工业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出问题氧气有非常重要的用途,工业上又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知识拓展工业制氧气原理:利用液氧(沸点高)和液氮(沸点低)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高锰酸钾制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一、高锰酸钾制氧气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发生装置。3.收集装置。4.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5.氧气的检验。6.氧气的验满。二、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及设计实验让学生掌握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检验和验满方法,学生参与度非常高,讨论交流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具有主体地位不足之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实验操作不规范。另外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成了“观众”,在今后的实验操作中,要不断强化实验基本操作

第2课时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1.化学观念:进一步学会根据反应原理选择正确的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正确的收集装置;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2.科学思维:能依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对常见化学反应进行分类,能辨别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一步体会分类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的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环节。4.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1.教学重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原理;催化剂;分解反应。2.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大家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室除了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呢?探究点一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出问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哪些仪器用于反应和收集气体呢?讲解展示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播放实验视频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eq\o(→,\s\up7(二氧化锰))水+氧气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常用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用哪一种方法制取氧气比较好?归纳总结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即可分解放出氧气,不需要加热,故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比较好。探究点二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实验法提出问题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探究实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无氧气放出或只有少量氧气放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且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氧气放出(3)待(2)中试管内不再放出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氧气放出(4)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课堂讨论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吗?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可重复使用。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净、干燥、称量,会发现反应后的二氧化锰与反应前的二氧化锰质量相等,且化学性质不变。1.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作催化剂。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3.特点。“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4.温馨提醒:(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2)一种物质可能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3)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探究点三分解反应——讲授法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讨论交流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区别,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后归纳。归纳总结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2.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可表示为AB→A+B。第2课时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一、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eq\o(→,\s\up7(二氧化锰))水+氧气。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巧学妙记】“一变两不变”)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三、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融入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钻研、探索。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内涵和理念不足之处本堂课内容稍多,可能会拖堂,催化剂是本节课的难点,应提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化学观念:通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学习,掌握进行化学实验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知道围绕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2.科学思维:初步形成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并推测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与实践:在分组实验中,锻炼与他人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实验误差的分析。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节课,同学们将通过小组实验分工合作来真正体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的过程。探究点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法提出问题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讨论交流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性质,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3.收集方法:排水法收集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操作步骤:(1)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向试管中装入试剂;(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5)收——收集氧气;(6)离——将导气管撤离水槽;(7)熄——熄灭酒精灯,冷却后拆除装置。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是氧气。6.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逸出,证明瓶中没有水了,即氧气已集满。7.注意事项:(1)试剂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2)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3)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4)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5)如果实验所用试剂为高锰酸钾,通常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6)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氧气收集满后,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7)排水法集气时,实验结束后,应先移出导气管,后撤离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课堂讨论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常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2.用排水法集气时,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移出导气管,后撤离酒精灯?3.制取的氧气如果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探究点二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法提出问题用以上方法制取两集气瓶氧气,将木炭和铁丝放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别是什么?讨论交流实验基本操作讨论归纳。实验活动1.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收集的氧气中,观察现象,反应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归纳总结物质现象表达式木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氧气eq\o(→,\s\up7(点燃))二氧化碳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eq\o(→,\s\up7(点燃))四氧化三铁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高锰酸钾eq\o(→,\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三、氧气的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eq\o(→,\s\up7(点燃))二氧化碳。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eq\o(→,\s\up7(点燃))四氧化三铁。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节课是活动与探究课,学生动手又动脑,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让学生把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不足之处个别学生不会在合作中实验,自己单独操作,教师应加以鼓励或组织同学进行帮助

大单元教学设计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3.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以转变为离子;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其应用。4.知道可以用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认识表示分子、原子、离子的符号。1.学生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里,步入到充满神奇色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的微观世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都比较抽象,再加上前面所学的化合物的知识能提供支持的感性经验有限,这也给学生在本单元中的学习带来一定挑战。2.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从微观视角去看待化学问题、学习化学。利用原子结构和科学史实,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本单元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3.总之,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本单元的学习会为大多数学生将初中化学知识融会贯通打下重要的基础。1.掌握核心概念(1)初步形成基于元素和分子、原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2)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3)知道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结构有关。2.基本思路与方法通过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家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智慧,知道可以通过实验、想象、推理、假说、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质的结构。3.形成重要态度(1)了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2)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3)了解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对认识和创造物质的重要意义。4.完成学业要求(1)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从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角度判断物质的类别。(2)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该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3)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4)能基于真实情境,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视角分析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简单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

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化学观念: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建立认识物质的微观视角。2.科学思维:通过课本实验、生活经验及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分子的性质,能基于真实情境,从分子的视角分析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简单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3.科学探究与实践:进一步认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4.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教学重点: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分子的基本性质。2.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学生朗读《咏梅》(王安石)。提问: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同学们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探究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讲授法提出问题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实验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断地运动。探究点二分子的基本性质——实验法提出问题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块,主要是为了美观吗?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探究实验步骤a.在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b.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c.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装置——现象溶液仍为无色溶液变红色烧杯A中酚酞溶液变红解释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烧杯B中浓氨水挥发出来,氨分子进入烧杯A中,形成的氨水使酚酞变红色结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色,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课堂讨论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而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归纳总结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蒸发加快的原因。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受热后间隔增大,遇冷缩小,如物体热胀冷缩现象。一般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故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二、分子的基本性质(【巧学妙记】“两小一动一间隔,分子相同性相同”)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隔。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节课前面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后面通过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认识物质世界,较好地建立了学生的微粒观不足之处后面讲解分子的性质可以辅以更多身边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能更真切、直观地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第2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化学观念:从微观视角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科学思维:能总结归纳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会简单辨析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3.科学探究与实践:能与同学合作、分享,善于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评价、反思、改进学习过程与结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热爱科学,逐步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等科学精神及勇于克服困难的坚毅品质。1.教学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2.教学难点: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分子是最小的微粒吗?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继续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探究点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讲授法提出问题从微观角度看,水的蒸发和过氧化氢分解有什么不同?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到底隐藏有哪些奥秘呢?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概念的理解:(1)“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不是唯一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4)“最小”不是绝对的“没有比它更小的粒子”的意思,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知识拓展1.从分子的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的新分子。2.运用分子的观点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探究点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讨论法提出问题分子还可以再分吗?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原子的基本性质(与分子的相似):(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原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3)原子之间有间隔。(4)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3.原子的理解:(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如稀有气体、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就是化学反应不能将原子分成更小的粒子,但离开“化学反应”这一前提,原子仍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知识拓展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聚集成新物质,有的原子也可直接聚集成新物质。探究点三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讲授法提出问题分子与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2.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结合成分子。第2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一、分子和原子的概念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二、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有关概念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混合物和纯净物。三、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作业。成功之处本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枯燥,通过与实验和生活实例紧密联系,使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形成表象的认识,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后面教学中应增加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化学观念: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2.科学思维:知道可以通过实验、想象、推理、假说、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质的结构。3.科学探究与实践:能与同学合作、分享,善于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评价、反思、改进学习过程与结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家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智慧,了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1.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结构及原子结构示意图。2.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我们知道原子弹威力强大,所以它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那么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探究点一原子的构成——讲授法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通过其他变化或方法可以将原子再分吗?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构成:原子eq\b\lc\{(\a\vs4\al\co1(原子核\b\lc\{(\a\vs4\al\co1(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原子不显电性,是由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在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