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第1页
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第2页
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第3页
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第4页
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分类号密级学号题目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某地为例作者领域教育管理指导教师申请学位日期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题目: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某地为例作者:领域:教育管理指导教师:2014年3月西北工业大学MPA论文 29-摘要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决定进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以来,宝鸡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了明显进展,保障制度框架体系不断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保障金申请审批和管理发放程序初步实现了规范化,绝大多数符合保障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纳入了保障范围,维护了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了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力求为科学有效地规范农村低保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的职能,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有益积极的探索。但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工作,本文从探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产生及运行效果入手,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同时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理论,介绍了宝鸡市农村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然后分析了宝鸡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包括: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措长效机制;科学确定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完善宝鸡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保障制度AbstractInrecentyears,especiallywhentheStateCouncildecidesthatperfectthepilotprojectofsocietysecuritysysteminBaoji,thereisobviousprogressonthebusinessoftheminimumlifesecurityinourcity.Theframesystemiscontinuouslyperfect,themanagementmechanismandthemotionmechanismhavefurthersoundandtheapplicationorderandtheprovidingorderofsecurityallowancerealizestandardizationforthefirststep.Themostpoorresidentswhomatchestothesecuritytermareincludedinthescope.Ithavedefendedthebasiclivingrightsofthepoorresidentsinruralarea.Italsohavepromotedthereformation,developmentandsocietystability.Thistexttryinghardtomaketheminimumlifesecuritybusinessconformtothestandardeffectlyandscientificly,andfullyelaboratethegovernmentfunctiontosafeguardthestability,promote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anddeepennationalenterprisereform.But,theminimumlifeinresidentinruralsecuritythesystemstillexsitssomeproblemsthatshouldbetakenseriously.InordertocarryoutthedirectionoftheCentralCommitteeandtheStateCouncil,promotethebusinessofminimumlifesecuritysystem,thistextproceedsfromthecreationandcirculateeffectofminimumlifesecuritysystemtoanalyzeitschallengeandputforwardtheproblems.Accordingtothetheoriesoftheminimumlifesecuritysystem,thetextintroducespoorconditionandreasonanalysisinruralareaofBaojicity,thenanalyzingtheproblemsandreasonsoftheminimumlifesecuritysysteminruralareaofBaojicity,finallyposing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whichisthekeyofthetext,includingbuildingruralminimumlifesecuritycapitalraisemechanism,definingsecuritytargetandcriterion,posingthepolicysuggestionsonconsummatingruralminimumlifesecurityinBaojicity.Keywords:Ruralarea;Theminimumlifesecurity;Socialsecurity;Security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1研究目的……………21.2.2研究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3.1国外研究现状………21.3.2国内研究现状………1.4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41.4.1研究思路……………41.4.2研究内容……………4第2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72.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概念的界定………72.1.1最低生活保障………72.1.2社会保障……………72.1.3社会保护……………82.1.4社会救助……………82.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理论基础…………92.2.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理论……102.2.2列宁社会保障理论…………………112.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112.3.1救济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水平大大提高……112.3.2救济对象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增强………122.3.3救济标准和层次有所提高…………122.3.4可靠固定的财力保证了制度的全面实施…………122.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122.5本章小结…………………13第3章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国内外经验借鉴…………153.1国外社会救助的做法……………………153.1.1国外社会救助的法制制度建设……163.1.2国外社会救助的内容………………173.1.3国外社会救助的标准………………193.1.4国外社会救助经费情况……………193.2国内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法…………………193.2.1上海最低生活保障做法……………193.2.2武汉最低生活保障做法……………213.2.3重庆最低生活保障做法……………3.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国内外经验借鉴……………233.3.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国外经验借鉴………233.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国内经验借鉴………243.4本章小结…………………25第4章宝鸡市农村贫困状况与贫困原因…………274.1宝鸡市农村贫困状况……………………274.1.1宝鸡市农村贫困问题的出现………274.1.2宝鸡市农村贫困状况………………274.2宝鸡市农村低保对象的贫困原因分析…………………294.2.1残疾、疾病是贫困的最主要原因…………………294.2.2社会排斥与低保对象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是贫困的原因…………294.2.3传统保障制度的削弱,带来了贫困人口的增加…314.3本章小结…………………32第5章…335.1宝鸡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状况……335.1.1宝鸡市制定的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文件…335.1.2市政府出台文件的主要特点………335.2宝鸡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345.2.1制度框架初步建立…………………355.2.2低保工作有序开展…………………355.2.3救助工作全面进行…………………355.2.4农村低保效果良好…………………365.3宝鸡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365.3.1宝鸡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365.3.2宝鸡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95.4本章小结…………………40第6章完善宝鸡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436.1科学确定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436.1.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定6.1.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6.2完善制度框架……………466.2.1日常需要6.2.2特殊需要6.2.3酌情发放6.3提高政府工作能力………4.2建立一家或多家独立的低保工作事业机构6.3.3充分地发挥社会慈善机构、中介组织等的辅助救助功能6.4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措长效机制……………496.4.1国家财政负担6.4.2开征社会保障税6.4.3社会捐助6.5加强法制化建设…………506.5.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程序的设计6.5.2客观、公正地计算农村居民家庭收入6.6完善宝鸡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配套政策……………516.6.1树立正确的社会保障观,改变重城轻农的思想6.6.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6.6.3整合社会救助资源6.6.4其他配套政策6.7本章小结…………………53结论……………………55参考文献………………57致谢……………………61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问题的提出幸福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主题之一,职业则是人们从事的有相对稳定收入的分门别类的社会劳动,是对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文化背景及思想情操等的综合反映,也是影响自我认知、心理平衡和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对员工的职业压力、职业满意感和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度逐渐增大。随着人们择业自由权的扩大,对个人的职业幸福感的重视度也更高。当今社会,追求职业幸福感将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将成为整个社会要面临的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果长期处在幸福感长期缺乏的紧张的工作状态下,如果不适当地进行心理调整或及时的心理放松,人们将陷入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也容易形成职业精神疲劳。教育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任务,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学生,属于同质性的服务对象。而客观因素如父母越来越的要求、越来越繁重的教学任务,社会的高期望值和教师自身多角色的统一性,使得他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复杂的与教学无关的事务,使教学本身也成为一种负担。正是由于教师所具有的这些特殊性,使得确定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是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对整个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进步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迫切需要在同一时间教师职业幸福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的存在可以得出一些实用的结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的生活条件在自己的快乐体验,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是否有幸福感,生活条件的教师的关键在于,强调教师的精神;另一方面,老师的生活是真实的,和普通人有追求幸福的要求。因此,教师职业幸福不能过分强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必须以教师职业来生活。人们都在谈论现实中教师的生存状态,始终把教师的心理因素为核心内容,强调教师职业生命的精神价值,现实存在忽视或轻视教师的生存状态,在现实中教师影响教师职业精神,因此,在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要研究教师职业生命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作为现实存在的教师职业,教师的生存状态的现实批判,对教师生存状态的教育背景,而且从教师的生存现状的探讨。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区域,城乡结合部兼具农村地区和城市的一些特点。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用自己的住房和私搭乱建,以较低的租金出租,使该地聚集大量的流动人口,包括当地农民,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使其成为因人口流动而造成的复杂的社会空间。使得该地社会保障、市容市貌、城市治安问题十分突出。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由于处于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农业文明交叉影响的过渡地带,正日益形成极为庞大芜杂的社会群体,同时也孕育出了全新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由于该地各方面情况都比较复杂,且有极强的特殊性,所以无法照抄照搬城市和乡村的现成经验,在其教育问题上也必须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而且通过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也可填补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对今后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对于本文所选取的研究目标和考察样本来说,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长时期以来就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在当地和我国西部城市化进程中都有突出地位。正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重庆的城市化进程显著快过西部其它城市;而且由于重庆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民族分布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殊之处,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现实使得其城市化进程与其它城市相比,问题更为复杂。而由于上述特殊性所导致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也是该地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城市化推进所带来的城乡结合部及其规划问题在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占有地位。作为不同于城市和乡村的地带,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和谐。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重庆地区的城乡结合部有极强的特殊性,其教育事业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很多理论性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地的教育乃至社会发展。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环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职业幸福感也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对该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研究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升当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改善教学质量,还可以对今后我国日益增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给予一定指导;同时还有利于改变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对教育认识上的偏差,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今后我国的教育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1.1.2问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理论意义: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了解和研究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明确相关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业务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实践意义:第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本身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不断成长进步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在不断地摸索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借由专业训练来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和职业道德,最终成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发展历程。在这其中职业幸福感与其专业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同时职业幸福感又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职业幸福感能使其在工作中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做好教学工作、教育好学生的态度和要求。第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环节,其职业幸福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力之一。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人民的一致愿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开展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主要以课程改革为主。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的优劣与师资力量存在密切关系,所以必须提升目前我国的师资力量。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教师的积极关注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而职业幸福感是其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源泉之一。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教师难以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本质追求,也就很难认真钻研教学业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很难细致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是很难胜任教育工作的,也难以教出幸福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摆脱了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束缚,对教学工作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才能在工作中创造性地发挥自身的全部才能,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从而对促进教育改革的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促进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概念界定概念是研究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对概念的明确认识,就不能产生在同一基点上的理智争论。因此,要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探讨和研究,必须首先对幸福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第一,幸福古今中外,关于幸福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幸福的定义、结构、类型和实现途径,尚未形成定论。辞海中的解释是“个人由于自身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发的一种内心满足状态。对幸福的追求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剥削阶级将个人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并将其建立在被剥削阶级的苦难之上。而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争取广大人民的幸福视为最本质的幸福。幸福涵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且个人幸福依赖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的本质不在于享受,更在于劳动和创造。”这种定义有一定的科学性,并指明了幸福所具有的阶级特征,对该领域的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1\*GB3①中国文化中的幸福概念我国古代文化中蕴涵着很多关于幸福的思考和追问,产生了不少理论成果。我国思想界普遍认为幸福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与道德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部分,儒释道奠定了文化的根基,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乃及精神追求。儒家的幸福论是建立在“仁”的哲学基础上的,主张“以德为福”、“以乐论福”,认为幸福只是道德的附庸,惟有成为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其本质在于心灵而非外物。儒家文化认为幸福的源泉来自于朝向至善境界的努力之中。作为与儒家文化截然不同的一种文化状态,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其强调幸福在于心灵保持自然状态,认为幸福是一种顺应天道、清净无为的内心和谐状态,个体能顺其自然本性性就是最大的幸福。也就是说幸福是一种认知上的领悟,为实现幸福必须践行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生活方式。道家将幸福分为绝对幸福和相对幸福两种,认为自由发展人类的自然本性即可获得相对幸福,而绝对幸福是则比较复杂,是通过对事物自然本性的更高一理解获得的的,要实现绝对幸福必须要做到人与宇宙同一。佛家的幸福观与以上二者都不同,它认为心灵超然即为幸福,主张从心而起,是否幸福都来源于个体的内心。佛教认为幸福是一种远离欲望、消除竞争、无忧无虑的心灵和谐宁静境界,也就是一种心灵上的修炼和领悟。从以上分析中可知,我国传统文化对幸福的解释主要是“以德为福”、“以乐论福”。这种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未能全面认识到幸福的构成要素、来源和实现方式,将幸福只归结为心灵上的满足,却忽视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在力求达到个人幸福和群体幸福统一的同时,却忽视了个体的能力和特殊要求在获得幸福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了个体的幸福,这是我国传统幸福观的缺陷。=2\*GB3②西方文化中的幸福概念西方的幸福观大致可分为为快乐论与实现论两类。前者代表人物主要是伊壁鸠鲁,后者的代表人物则主要是亚里士多德。这两种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解释幸福的源泉和本质,具体到心理学的幸福感中即表现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总的来说,快乐论的核心命题和基本理念是“快乐即幸福”,认为幸福是个体全部快乐的总和。主张幸福就是快乐的主观心理体验,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人为幸福是对感官快乐的追求和对感官痛苦的避免。伊壁鸠鲁将快乐视作人生的目的,并以此区分肉体快乐与精神快乐,认为人生的目的既然是快乐,那么一切行为都必须围绕“快乐”这个目标进行。为了更好地阐释和说明幸福,其还在快乐与痛苦、快乐与欲望、快乐与美德、暂时快乐与长久快乐等问题上进行了思考。此后的快乐论基本都是站在经验的角度把自然属性当成人的本性,主张趋乐避苦、趋利避害、自保、自利。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主张人们不顾一切地追求感官欲望的满足来实现个人幸福。伊壁鸠鲁同时强调感官的快乐是极为短暂的,灵魂的快乐才是持久的。精神上的幸福才是永久的,人生活的目的在于使灵魂健康和实现幸福。所以这种快乐主义实际上是以精神快乐为目的的有节制的快乐,又可具体分为理性快乐派和感性快乐派。前者主张人应该追求精神和灵魂的快乐,而不是仅仅追求感官满足;后者则将幸福等同于感官享受。以亚里士多德为首的实现论则认为,幸福是客观的,是不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状态;其本质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感,是自我的完美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与快乐有本质区别,快乐是幸福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快乐必须在理性的控制下始终处于适中程度才能被称之为幸福。单纯地追求快乐并不能使人实现幸福。幸福是在理性指导下的现实生活的圆满状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充分发挥德性功能的现实活动,其内容极为复杂深厚,是对人的人格完整、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的充分肯定。总的来说实现论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幸福的,与快乐论有本质的区别。它们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论述了幸福,论述了其定义、源泉和实现途径。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快乐与幸福的关系,但是二者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幸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观点都具有片面性。第二,幸福感现代心理学幸福感的研究脱胎于古代西方的快乐论和实现论的基础,在研究中出现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与方向。首先来看主观幸福感。其研究范式以快乐论为哲学依据,将幸福感定义为个人根据自身标准对生活进行评价,并由此产生的相应的情绪状态,该理论强调快乐和幸福的主观性,代表人物有迪纳(Diener)等。该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的目的和作用在于人们评价其自身生活状况,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快乐与幸福感是等同的,幸福感是愉快而非痛苦,致力于评价快乐的影响。主观幸福感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人们如何评价自身的生活状况,以此判断是否处于快乐状态。其衡量指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认知。它的特点如下:主观性,即评价标准来源于评价者本人而不是他人;整体性,即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感这三个层面),而非单一标准;相对稳定性,即尽管每次测量都会受到被测试者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从长期看,主观幸福感还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再来看心理幸福感。其研究范式以实现论为哲学依据,主要强调人的潜能实现。其认为幸福是个体的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也是个体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我实现。具体到实践中,就是说重视幸福感与个体的积极自尊、生活目的、友好关系和社会存在感的联系。随着幸福感研究的深入进行,很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幸福感的最佳结构应该是包括快乐与实现在内的双重概念体系的多维复合结构。但是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都没有实现对幸福感的全貌把握。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幸福感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发展与享受、快乐与意义以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总之,幸福感是指人们以其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准绳,对其自我存在状态的整体性和肯定性评估。它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客观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必须借助得到满足,个体潜能得到发展、力量得到增长来实现。幸福感既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又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主观感受、体验和评价,也就是主观心理体验与客观心理功能状态的统一。可以说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开放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第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职业是人类出现社会分工出现之后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作为一种活动,其具有专门职责和特定的领域,从事者以所从事该活动的所得收入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随之产生了很多新的职业种类,同时也有一些人类生产生活不再需要的职业日趋消亡。现代人作为社会人,不管是出于个人谋生的需要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都必须从事某种职业,也是社会个体担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责的具体表现。而职业幸福感则是指职业从事者在所从事的在职业活动中的得到的幸福体验。教师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任务,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传承的重担。所以教师这一职业是由专业人员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所从事的培养人并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连续性活动。基于以上对幸福、幸福感的理解,结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其在自身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职业理想得以自由实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和谐发展得以实现,并最终可获得力量增长的一种持续性的快乐体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由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构成的。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GB3①教师的快乐体验教师的快乐体验包括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情感两个子系统。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的感受与体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极大地影响着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情感则属于主观幸福感的维度,是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前者主要是愉快、乐观爱、和自尊等积极情绪;后者则主要是抑郁、焦虑、妒忌等消极情绪。情感具有整体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严重影响着个体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评价和体验,并会给个体带来稳定的持续性的影响。在对幸福感进行的研究中,认为拥的积极性情感多,消极性情感少,代表体验到幸福感较高。本文主要指教师在工作中的情感及拥有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2\*GB3②教师的生存状况这包括健康关注和生命活力两个子系统。健康关注主要观察的是个体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是否重视健康行为,是否珍爱生命。生命活力是用来测量生命能量、精力与生活热情度的指标,其主要代表的是精力状态和能量充盈感觉。一般来说,主观生命活力是一种自我积极利用可利用能量的状态。作为心理幸福感研究与应用中的重要概念与评价指标之一,其同时也是幸福感的必要构成要素。=3\*GB3③教师的人格状况这包括自我价值感和人格成长两个方面。前者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格变量,对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均可施加重要影响。尽管目前人们对自我价值感的理解尚存在很大差异性,但总的来说,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对自我的一种主观感受,即认为自己重要、有价值,因而接受自己、喜爱自己。后者是用以衡量与人格成长有关内容的要素,包括积极接纳自我的态度、不断发展的感觉、有自知之明、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能够开发新的经验,也包括个体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4\*GB3④教师的社会行为这包括友好关系和利他行为两个方面。友好关系是指安全的、真诚的、温暖的关系。关于友好关系,学者们所下的定义有很大差异。莱福和辛格(Ryff&Singer,2000)认为友好关系定义是心理幸福感的主要要素之一,认为个体与他人间的积极的关系是人发展的本质指标。持有相同观点的学者还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满足与安全以及情感支持等视为相似要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是爱的需要也是友好关系的典型代表。利他行为则是指通过个体行为来促进社区、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发展,最终实现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目标。该理论的典型代表是林南和卢汉龙测评模式中被称为个体的输出行为的部分,认为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应该为社会做的反馈性行为。个体对社会的反馈性行为是其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评价的重要标志,持有肯定或否定态度显示了个体认为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是否可以促进他的社会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也是评价其生活价值是否得以实现的具体指标之一。1.2.2国外研究现状=1\*GB3①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在该阶段,研究者们对不同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测量研究,并根据测量的结果来定义和描述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水平。这一阶段的类研究大部分以描述性研究为主,采用的量表主要是单项目测验,且大多并未进行必要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这影响了其结果的科学性。威尔逊(wilson)在总结他人早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幸福的个体所具备的特征加以描述。认为幸福的人具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教育状况和收入情况良好的特征、在性格方面具有性格外倾、乐观豁达、有特定宗教信仰且是已婚者的特点。认为具有主观幸福感的人具有高度自信和工作热情,可以节制欲望,智商较高,性别不限。这些特征中的部分在后来的研究中被证实为合理的,同时也有一些特征被证实与人们的幸福体验并无关系。在该的后期学界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年龄、性别、教育和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变量的因素在解释和决定主观幸福感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最早是Campben认为这些变量对主观幸福感变异的解释率非常低。而Andrews和withey等人的的研究结论认为,人口学变量对主观满意感的解释率仅为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Argyle对该阶段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总结,评定人口学变量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变异的解释率为15%。在这一阶段,有些学者试图对导致不同群体所感受的主观幸福感有所差异的原因进行推断和解释,但都没有揭示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第二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们深入考察了几种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在探讨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学界先后出现了人格理论、评价理论、适应理论、目标理论、流程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动态平衡理论等理论模型。其中气质和人格是决定个体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该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证实。适应模型假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适应好的或坏的事件,使其不再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这一模型在对重病患者和彩票中奖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在1989年Headey等人提出了动力平衡理论。目标模型假定,人们因为具有的目标和愿望的不同导致幸福体验有所差异。根据目标模型,如果特定个体在特定的目标上取得进展,且其行为与自身价值观相符,那么就会感到幸福。1997年Csikszentmihaly提出了流程模型,该模型假设幸福生活的关键在于个体是否对其日常参与的活动有真正的兴趣。社会比较模型假定,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比周围人或比自身以往的生活过得好,就会感到幸福,反之则会感到不幸福。评价模型则假定认为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某些特定评价标准的影响,而这些评价标准本身又不同程度地受到个人的人格、文化和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编制了很多主观幸福感多项目自陈量表,且科学性大为提高。近年来,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研究者们开始运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理论来整合各种方法,并加以统筹分析。在这一阶段更为严格的追踪研究和大规模的跨文化调查研究成为现实,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的方法也日益丰富,在主观幸福感研究领域更多更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得到应用。=2\*GB3②教师职业幸福的研究国外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研究开始的较早,在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教师难以控制的社会因素,如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经济支持、学校的管理风格、教师能否参与学校决策、教师的工作条件、班级规模、教师的班级教育实践、教育过程中的成就感、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及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等。其中学校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是影响教师幸福的主要因素。在对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进行研究时,国内外都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研究:一是人口统计学的研究。根据NancyH.E和RegisG.B在1992的研究,女教师无论是从总体的满意度还是对管理监督和工作挑战性等方面都比相应级别的男教师具有有较高的满意度得分;小学教师相比中学教师更倾向于认为工作的意义更重要;低成长需要和成就需要的教师与高成长需要和成就需要的教师相比,满意度更高。1994年Ulla等人通过对超过45岁的荷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老年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更高;少数教师工作能力较低。研究结果还认为决定职业幸福感的最大差异是教师任教科目和自身业务水平。调研还显示职业幸福感水平最低的是职业学校的职业教师,最高的是综合中学的特殊课程教师。进入21世纪后,有学者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编的幸福感问卷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及及人格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女教师心理幸福感得分高于男教师高,老教师在的得分高于年轻教师。其二是研究工作对象、工作本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Gurm等人在2005年对工作环境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对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450名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些被试报告显示了较高水平的健康和幸福感,原因在于认为所在的大学是良好的工作场所,员工可以感受到人文关怀,在自主性和归属感方面满意度也比较高。结果还显示,这些员工普遍认为他们的工作量与往年相比的确增加了,但他们都尚能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2001年AthanasiosDK调查了354名希腊教师,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于学校管理和工作本身满意度较高,但是对工作待遇和晋升机会缺失满意度较低,该结果与以往的部分研究结果基本是一致的。2002年MvanDerDoef在对454名职业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结论。结果显示,职业角色定位模糊、学生的不配合以及工作强度都与个体体会到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明显的的负相关,而教师的培训则与体会到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明显的的正相关。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工作压力、专业前景、学校管理以及社会舆论等因素也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国外学界还有研究对象多样化的趋势,既有针对性的研究也有一般性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和内涵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异,认为的教师实现职业幸福感的路径也不同。近年来学者主要从减少工作压力、改善人际沟通和工作环境、进行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1.2.3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关注度增加了,“教师职业幸福”这样的课题出现的频率也大为增加。就目前的研究材料来看,主要有以下成果:束从敏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较早出现,它认为: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状况普遍较差,很多幼儿教师难以体会到职业幸福感。而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体验与其工作成就感、工作提供给体验、教师个人的发展机会、社会地位等因素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认为影响幼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原因主要是:工作的成功、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及家长的支持与肯定。而造成其职业幸福感失落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劳累机械、家长的不理解、工作安全感和稳定感教差等。肖杰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的研究则认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也不容乐观,只有39%的教师能体验到幸福感,高达46%的教师则体验不到幸福感,还有15%的教师处于难以分辨幸福与否的混乱情感体验状态。文章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小学教师及其生存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与其体会到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性相关。女教师相比男教师获得的职业幸福感更低。研究认为影响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原因还有教师自身是否喜爱这一职业。文章最后指出提高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途径主要是加强职前准备,强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支持网络以及对教师保持合理期望值等手段。檀传宝的《论教师幸福》,从教师幸福的内涵、特征和幸福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来论述教师职业幸福,指出其具有精神性、集体性、关系性和无限性四个典型;认为教师获取职业幸福的能力从本质上上讲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它的实现建立在两个前提条件其基础上: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即个体自身必须具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即个体具体的践行幸福的能力。刘次林的《教师幸福》则从教师交往对象的角度来探讨教师实现职业幸福感的可能性。文章认为教师要获得幸福首先必须转变职业意识,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职业而非仅仅是崇高的职业;其次,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体会和创造幸福,具体则体现为教师在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中,在追求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的统一中体会到职业幸福感。涂元林的《谈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也提出了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存在缺失现象,并从教师职业、社会经济条件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外,王玉秋在《走向生活世界的老师》一书中,对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创新教师制度、创新教师文化、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理性能力。刘国艳在《职业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中,对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和职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杨旸的《减轻教师职业压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重点从减轻教师职业压力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一些措施来实现教师职业幸福感。总的来说,虽然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其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则为数不多,多以概念性描述为主。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上,得出的结论也大体一致,即认为不论是各地区、各层次、各年级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现状都不容乐观。1.2.4文献综述对职业幸福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较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国内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文献成果较多,但多为概念性的描述,实证性的研究比较缺乏,且研究存在系统化不足、理论性不高的问题;多侧重对显形因素的分析,缺乏对隐性因素的思考和探讨;具体到教师方面,涉及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对目前我国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现存的文献为研究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作用,但己有研究中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已有的实证研究多数集中在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身上,针对中学教师进行的研究比较匮乏。第二,在探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研究方面未能体现出各级教师的职业特点,存在针对性不够的问题。1.3研究内容及方法1.3.1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主要是解决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措施,并为今后的实践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对该地4所高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一方面力图实现对城乡结合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的了解;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研究,分析该地区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探讨提升其职业幸福感的途径,以求引起学校和社会对城乡结合部教师职业幸福感和生存现状的关注,也希望可以引起广大教师对专业发展和自身职业幸福感的反思,共同为改变当下我国教师职业幸福感普遍缺失的现状,实现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努力。1.3.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即在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以“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对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考察,再结合访谈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对研究数据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1.4研究的基本思路1.4.1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已有的实证研究多数集中在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身上,针对中学教师进行的研究比较匮乏。第二,在探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研究方面未能体现出各级教师的职业特点,存在针对性不够的问题。1.4.2研究思路第一,查阅文献资料。对学者们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并找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己有研究寻找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第二,访谈。对在该地4所高中的多名教师进行非结构式访谈。访谈的目的在于了解其对职业幸福感的认识,了解其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探讨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实意义,并为下一步编制调查问卷提供思路。第三,编制“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法和访谈结果,确定问卷维度,通过精心编制和筛选问题,编制调查问卷。第四,试测及修改。在调查问卷编制完毕后,将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4所高中随机挑选多名在职教师进行试测。在对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并最终确定问卷的内容。第五,正式测试。即对符合条件的教师展开具体调查和测试。第六,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即利用相关理论和工具对调查的结果展开分析。第七,得出结论。在对访谈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力图为实践提出相应建议和指导。1.4.3研究步骤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理清文章思路,确定研究的问题,说明文章研究的价值、意义和题材来源,还包括文献说明,即对该领域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做出归纳总结,为文章下一步的写作提供参考。第二部分,对实例的具体分析。即对重庆某区域城乡结合部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该部分应该完成的任务是理清相关概念、说明相关理论依据、指出本文研究应该实现的目标。第三部分,对该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具体研究。应该完成的任务是对该地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进行探讨,指出今后实践中该地应实现的具体目标。第四部分,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具体分析,指出当下该地城乡结合部地区教师存在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现状。这部分分别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第五部分,对所研究的4所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的具体分析。对本文选取的作为典型例子的4所学校的教学情况、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指出了可借鉴的经验和不足。这部分的研究的基础是详实的调查报告,因此本文编制了相应问卷,同时也与被调查教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第六部分,提出改进措施。这部分呈前而来,对改进该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都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这些工作应该确立的原则和实现的目标也进行了探讨。第七部分,为结语。收束全篇并展望未来。第2章重庆市某区城乡结合部教师职业幸福感及相关问题研究2.1

相关概念2.1.1城乡结合部的综合分析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区域,城乡结合部兼具农村地区和城市的一些特点。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用自己的住房和私搭乱建,以较低的租金出租,使该地聚集大量的流动人口,包括当地农民,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使其成为因人口流动而造成的复杂的社会空间。使得该地社会保障、市容市貌、城市治安问题十分突出。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由于处于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农业文明交叉影响的过渡地带,正日益形成极为庞大芜杂的社会群体,同时也孕育出了全新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由于该地各方面情况都比较复杂,且有极强的特殊性,所以无法照抄照搬城市和乡村的现成经验,在其教育问题上也必须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首先,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的影响,其在地域上表现出特殊的过渡性。作为城乡过渡地带,该地兼具城市与乡村的各要素,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区域功能在空间上的变化都比较大,其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性远远大于城市内部地区和乡村地区;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充斥着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信息等的交流。其次,城乡结合部是在人口和社会结构特征上的地过渡性非常明显,这是因此它地处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和交融的地带,人口十分庞杂,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在这里不仅有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混合杂居,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的交流融合,不同的人群以其不同的职业类型、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活需求需求以及文化背景在此地居住和交流,使社会特征呈现极大的复杂性和交互性。最后,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带有极强的多样化特点,这是因为它由于同时受到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双重辐射,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但又无法完全摆脱乡村传统经济的影响。在这一地区城市性产业及以满足城市需求为导向的新兴产业在不断增多。正是由于城乡结合部多具有的这些过渡性、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该地的环境卫生和人员管理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对其进行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都十分重要,也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处在在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农业文明互相交流影响交叉地带的城乡结合部,正逐渐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群体,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新的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由于该地情况复杂,有较强的特殊性,所以无法照抄照搬城市和乡村的现成经验,所以对其教育问题必须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必须看到,城乡结合部是不同于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和谐。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重庆地区的城乡结合部有极大的特殊性,其教育事业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很多理论性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地的教育乃至社会发展。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环境,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职业幸福感也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对该地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研究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学意义。2.1.2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统一体,影响其实现的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分别是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组织支持程度和社会认可程度。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教师自身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追求和创造幸福,改变职业价值观,不仅将教学当做崇高的事业,还应当成是幸福的事业;学校要更关心教师的权益,为教师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国家和社会应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其更能体会到自豪感,以此提升其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有多源性,总的来说,是上述三大因素。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对实现其职业幸福感的三大要素的认知和感受并不能感到满足,此外由于不同教师的年龄、性别乃至职称的差别,也导致其感受到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性。具体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相对而言教师的文化素养程度较高,在职业生涯中更注重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必须能满足保证其实现理想和抱负,在日常教学和教研中希望经常体验到任务完成感、专业成果感和满足感。第二,职业定位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影响着其体会到的职业幸福感,仅仅将教学当做一种谋生手段严重影响着其职业幸福感的体验和实现。个体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必须先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建立在其所从事的社会活动之上而且必须要以职业为载体。换句话说也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职业的价值认同、自身具备的才能、个人的兴趣和意愿,这三者作为前提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教师只将教学当做一种谋生手段,也就意味着教师无视或忽视了该职业是否是自身擅长的、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内,是否具有远大的前景、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职业观的作用下,教师仅将教学当做谋生工具,而忽视了对实现自我价值的三大要素的考虑,导致的结果就是自我实现的可能性、技能和乐趣处于缺失状态。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将教学仅仅当做一种谋生手段是导致其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缘由。这也与其缺乏对职业的真正内涵及教师职业特性的深刻认识有关。作为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具体形式,职业的内在规定性是由社会劳动分工本身所确立的,它既负有社会劳动分工所赋予其的责任,又是个人谋生和个体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基本实现方式。否定职业所具备的经济功能不是科学的看法,但只看到职业具有的经济功能是短视的。对于教师职业来说,其自身的特性已经决定了谋生手段仅仅是是其职业意义的部分。第三,教师的主观因素教师首先是人,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其次是职业人,最后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所以,其幸福首先是一般人的幸福和一种劳动者的幸福,而不仅仅是来源于教育活动中的幸福。也就是说教师的幸福应建立在一般社会人和劳动者幸福的基础上,而不是脱离现实基础而将其神圣化。教师的幸福是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其要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GB3①教师需要的满足教师的幸福感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体。这是因为幸福本质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教师的幸福离不开基本的物质条件,如缺乏基本的物质条件的满足,那么就难以保证其教学活动的展开,更遑论对幸福感的体验了了。所以,社会各界应当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物质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其教学和生活中的困难,以此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体验到只有幸福感。

在肯定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是幸福的基础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到精神生活在实现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个体若缺乏远大理想和健康的精神追求,即使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也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更离不开精神幸福,具体表现为社会对教师价值的认可。教学是崇高的职业,每个教师都应当努力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精神幸福,这需要在奉献中追求和获得,仅靠物质条件的满足是不够的。=2\*GB3②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

按现代医学的定义,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中后者包括健全的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其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导致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也不同。心理学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个体的外向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有关,而与负性情感无关,因而可以提高个体感受到主观幸福感;神经质与消极情感相关,会降低个体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此外,自尊心、自我概念和控制源倾向等都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自尊心强、自控水平高、自我内部协调性好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具体到教师来说,其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兴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注,都是影响其是否可以获得幸福感的重要人格特质。=3\*GB3③教师人际关系的和谐度社会性是人最重要的特性,社会幸福也在实现精神幸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体只有处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且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注,归属、理解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际关系欠佳不仅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其心灵和精神的满足。心理学将人际的和谐作为实现幸福感的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因素之一,认为个体若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相应的会体会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也会减少消极情感的出现。教师的人际关系和谐不仅是处理好其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职业群体教师有得到社会尊重的要求,提高其社会地位。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不能混为一谈,单纯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并不是确保其努力教学的最佳手段,只有使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社会一定要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来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4\*GB3④教师的创造性影响幸福感的形成

幸福的教师应该是富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创造是人自身力量的外在化、对象化、客观化,其本质上在于开拓生活的更多可能进行改变世界。有意义的生活都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也是构成个体生活的最本质要素之一。教师的教育活动更是创造性的劳动,肩负着发展着学生新的精神生命的重任。因此其幸福的根源在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缺少这种创造性劳动,新的教育理念和内容不可能实现。教师也只有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与价值,才能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提高。=5\*GB3⑤教师专业发展是否可持续

体会到更多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普遍将其职业当作一种事业追求,这种追求主要是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主体追求,在持续提升个体内在专业性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因为发展本身能给人带来幸福感。这种发展不仅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包括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当今社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地位和身份,教师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其学历水平、加强自身修养,这需要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2.2调查研究与实例分析2.2.1编制问卷,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本调查以所在地区的4所不同性质、不同层次高中的教师作为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方法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相关指标进行测量,以此调查和确定不同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的高低。调查的目的在于为教师的工作和身心状况提供一些可靠的认识,从而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本研究编制了以重庆地区城乡结合部的4所高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并用编制好的问卷进行施测,利用相关工具对所测试的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力图实现对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因素的分析和掌握。编制调查问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所调查的教师进行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实现我国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具体特征的了解和把握,分析与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有关的问题。问卷的编制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如下:第一,发放开放式问卷在2013年10月份共发放了200份开放式问卷,所取样本涵盖了该地4所高中的不同年龄、学科、职称的教师,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第二,问卷实施的原则和补充方式采取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和测量,不仅可以弥补访谈法针对性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保证得到的结果更为客观。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二者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尽量减少两者的不足。调查所采用的是根据文献资料和访谈内容而自编的开放式问卷,采取当场发放现场收回的方式,让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第三,对问卷的分析本文所采用的自编开放式问卷是根据以往的文献研究和访谈内容设计而成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针对性,在结果与分析部分主要是对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的总结和归纳,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法,即先对问卷进行编码,然后对被试者回答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不同被试对象对同一问题回答的异同,最后统计每个类别的回答频率。2.3.2尽可能多地选取典型样本受审查\o"客体"客体的反映形象或自身部分,按一定方式从\o"总体"总体中抽取的用于对提供的总体\o"信息"信息作\o"统计"统计推断的若干个体被称为样本,亦称子样。对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抽样调查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抽样的作用极为重要。抽样必须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从事物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来进行调查和观察,用所得到的样本的调查数据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在本文的研究中,在选取样本时充分考虑了诸多客观因素,选取的样本涵盖了该地4所高中的不同年龄、学科、职称的教师,有效保证了样本的客观性和典型性。2.4设置访谈环节,对典型样本进行咨询和沟通访谈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必须根据预设问题与被访问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影响其职业幸福感实现的要素,了解目前其职业和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本文的研究。因此在进行访谈前,预先设置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问题非常重要。根据前文对影响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诸多因素的探讨,本文所编制的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中的要素包括以下几点:从业动机、成就感、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以及认知疲乏。其中,从业动机是指个体从事这份工作的目的及对工作本身抱有兴趣度;成就感包括个人有效处理与工作相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功;身体健康主要考察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比如教师的常见职业病;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课题;认知疲乏具体是指劳动者的认知功能,特别是集中精力工作和接受新信息的程度。通过对这五个维度问题的了解和把握,基本可以实现对目前影响该地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因素的充分认识,也是下文分析研究的实践来源。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编制中为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严格按照心理量表的编制规范来执行。在正式问卷编制完成之前,已经对问卷编制的基本原理、编制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了解。此外,还认真研读国外该领域职业幸福感问卷编制的相关文献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职业幸福感的理解,高度浓缩职业幸福感理论结构并将其反映在调查问卷中。这些工作奠定了正式问卷的编订基础。在编制问卷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理论构想及其具体维度的可操作性定义来编制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得到回答和考证,这就保证了题目来源的可靠性和反馈性。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证问卷实施的有效性,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也恳请被调查对象对项目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做出评价,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中的个别条目进行了适当修改。2.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所编制的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中的要素包括以下几点:从业动机、成就感、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以及认知疲乏。其中从业动机维度4题,成就感维度3题,身体健康维度4题,人际关系维度3题,认知疲乏维度4题,即问卷的单项目效度指标。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660一801之间,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810;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于.639和.814之间,全问卷的分半信度为.807。所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同时问卷也有较好的效度。这是建立在对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的基础上对问卷效度进行的考察。其中,采用总体情感指数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幸福感指数来做为本问卷的效度的标杆,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698和一568,相关性较为显著。以此可见本研究所编制的调查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高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时充分考虑了教师性别、任教科目、教师学历、教龄、职称、所教年级等因素,得出了相关结论。关于这方面内容,在第六章会进行更为细致具体的分析。第3章当前该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分析3.1现状3.1.1基本是幸福的,但幸福指数不高对调查的样本进行分析,在预设问题上,关于对是否在教学中可以得到职业幸福感的问题,不同教师的回答也不同,其中“能体会到职业幸福感,且这种状态经常发生”的人数为26人,占总人数的13.1%;“能体会到职业幸福感,但这种状态偶尔发生”的人数为134人,占总人数的68.0%;“从未体会到职业幸福感”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5%;此外还有还有34人选择了“不好说,说不上幸福还是不幸福”,占总人数的17.2%。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教学和工作中能够体会到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81.1%,也就是说该地高中教师基本都可以体会到职业幸福感。但是大多数教师都只是在偶尔的时间里感觉到幸福,幸福感指数不高。因此该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容乐观。在调查中发现决定教师是否能够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是:教师本人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教学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学校的管理模式、晋升机会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前途。关注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活现状,探讨实现和提升其职业幸福感的途径,思考其职业幸福感失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是当前该地高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在对该地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时都发现,职业幸福感在不同群体教师中的体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具体来说受任教学科、性别、年龄、教龄、职称乃至婚姻家庭状况的影响都很大,不同群体的职业幸福感相应也有所差别,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3.1.2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教学能力存在缺陷的教师在很难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职业幸福。另一方面,职业幸福感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拥有强烈的职业幸福感的教师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步欲,也倾向于积极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不断增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成就感。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些客观因素严重影响着该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具体如下:第一,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首先高中教师的工作对象具有极大的特殊性,高中生是处于人生叛逆期的青少年,思想活跃,独立性强,心理发展尚未稳定,情绪波动性比较大。很多教师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效率,甚至会使其失去工作耐心,对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在于教师工作的重复性。教师们面对的常常是同年龄的学生、同学科的教材,工作单调乏味,缺乏刺激,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再次是对教育成果的检验具有困难性。教学活动的效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显现,且教育活动本身作为集体性的社会活动,很难指出教师在对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果。这是很多教师感到从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很难的主要原因。最后是教师工作经历的单一性。高中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的,社会阅历较少,生活空间也比较局限,普遍缺乏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导致一些教师在工作中产生了厌倦心理。第二,学校的管理机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大多数学校的管理具有很大的强制性,这种管理模式削弱了教师工作的自主性。在学校里,教师们所教的科目、承担的教学任务基本是由学校决定的。有些学校甚至规定了统一化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程序,这束缚了教师资源发挥的可能,挫伤了其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其次,过于片面的评价方式削弱了教师的职业情感体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基本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种评价方式并不科学,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且教师之间就只是竞争关系,影响其交流合作,导致教师间关系紧张。再次,学校的民主化管理水平不高挫伤了教师的职业尊严,损害了其职业理想。校长负责制是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但是有些学校的管理模式较为极端,破坏了学校民主管理,使教师难以参与学校管理,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使其自我价值丧失。最后,不科学的激励和淘汰机制降低了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