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琵琶行(并序)》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白居易歌行体: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体裁,初唐时期以汉魏六朝的乐府诗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篇幅有长有短。白居易以歌行体见长,代表作有《琵琶行》和《长恨歌》。解题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和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作者简介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写作背景《琵琶行并序》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诬陷所作“赏花”和“新井”的诗“甚伤名教”,再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且州司马实际上是种闲散职务。次年他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朗读诗文整体感知细读品析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思考:这一段序文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时间地点写作缘由名字由来奠定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故事人物2.正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内容?①江头送客秋瑟瑟②江上聆听琵琶曲③歌女倾诉身世苦④同病相怜伤迁谪⑤重闻琵琶青衫湿深入研读分析文本第一段: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思考:“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如何翻译?互文:互文的句子有其显著的特点,它们在形式上会出现一种前文与后文的交错成文、相互渗透,意义上前后相互叠加、彼此补充,由此构成了一种修辞格原句:主人下马客在船译文:我和朋友下马上船思考:“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有什么作用?本句融情于景,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奠定了全诗的感伤基调。细读品析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细读品析思考:在这一段中诗人是如何将音乐这一虚无缥缈的存在表现出来的?在这一段中诗人是如何将音乐这一虚无缥缈的存在表现出来的?手法例句效果比喻/通感侧面描写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反衬出乐曲的优美。别有幽愁....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船.......秋月白“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准确、具体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急与徐、强与弱、高与低、起与止等状态,成功地化听觉为视觉,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通过环境描写与听众的反应,烘托出了琵琶女音乐的感染力,表现出她演奏时的心境,营造了全诗的抒情艺术氛围。以无声衬有声拟声词和叠词续续、嘈嘈切切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细读品析

思考:文章的第二段细致地描绘了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请你依据演奏风格的不同对第二段的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幽怨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舒缓悲切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急速轻快哀伤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凝绝冷涩细读品析

思考:文章的第二段细致地描绘了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请你依据演奏风格的不同对第二段的内容进行层次划分。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雄壮高亢曲终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曲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余音绕梁侧面描写,烘托出琵琶乐音余音绕梁的艺术魅力,也写出了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一曲琵琶倾一生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细读品析思考:本段中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琵琶女形象?

琵琶女年轻时曾是京城名噪一时的歌女,色艺双绝,生活充满了欢乐。待到年老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过着凄惨的生活。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细读品析思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和琵琶女有哪些相似之处?相似之处诗人琵琶女来处才华经历去年辞帝京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本是京城女名满京都的艺人因年老色衰而嫁商人细读品析

第五段: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温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思考:为何琵琶女的乐声“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又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①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遇,所以乐声更加凄凉悲痛。②伤琵琶女。正如诗中所写:“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悲伤幽怨的曲调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③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合作探究升华主旨1.文中写到了几次琵琶女的演奏?请简要分析说明每次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共描写了三次。③第三次是明暗结合,写得简略。先说曲调悲凄,又从侧面写听众“掩泣”,更以“江州司马青衫湿”作结,补足了“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诗的主题。①第一次是暗写,只写诗人江边送客听到琵琶声,没有进行具体描写,但从“主人忘归客不发”可以看出音乐之高妙。②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并演奏,这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她演奏的内容、演奏的技艺,并由此转入琵琶女自叙身世,不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而且引出了诗人自己的“沦落”,将自己“辞帝京”““谪居卧病”之事带出。思考探究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说一说有什么作用。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获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③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④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⑤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思考探究3.文章的主题和行文线索是什么?尝试分析一下。主题:本诗通过叙述诗人与琵琶女相遇,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身世的同情,倾诉了自己被贬官,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明线:歌女的身世(民间)月夜弹琵琶→凄凉话身世→更坐弹一曲暗线:诗人的感受(朝政)

月夜听琵琶→移船邀相见→翻作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思考探究1.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诗的“三座高峰”,《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与《琵琶行并序》又是其诗作的代表,从这三首诗中,可以一窥诗人的情感世界。试根据下表,对三位诗人的情感作简要对比。篇目诗人情感点睛诗句《梦游天姥吟留别》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登高》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琵琶行并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对自由的向往对权贵与黑暗现实的鄙弃,对自我傲岸人格的坚守。倾诉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心系家国的复杂感情;作者通过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联想到自己被贬的悲凉境遇,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失意。拓展提升2.《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中都有不少笔墨对景物进行描写,试比较三首诗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篇目写景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①《登高》动静结合,仰视俯察结合,远近结合②《琵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