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必修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启起先实行王位世袭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秦汉(公元前221八220年)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中心集权制度形成
汉初郡县封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汉朝察举制实行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
隋唐(581…907年)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
隋炀帝时期科举制形成
唐朝中期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
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
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中书省设立,替代三省
明清前期(1368~~1840年鸦片斗争前)
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清雍正帝时军机处设置。
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心:O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0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
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干脆影响。
王位世袭制爱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提:生产力水平当
时较低)
2、西周的分封:
O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0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0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
士
04影响:主动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
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
争
0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
县制替代
(干脆缘由:诸侯国力力太大;根本缘由:井田制的瓦解)
3、西周的宗法制:
O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
土地继承上的冲突,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
质的宗法制。
0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0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0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
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条件:1.主要缘由:商鞅变法
2.客观缘由:人民渴望统一
3.主观缘由: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
3、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记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记。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利的不行转移,另一方
面以皇位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行逾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4、中心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5、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心政权组织:
【中心】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利: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协作,彼此牵制。肯定程度上削减
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地方】实行郡县制
影响: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干脆有效的限制。
6、中心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主动作用:1使秦实力增加,通过斗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
王朝所用,而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冲突快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
1、中心政治制度的演化:
【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更中心设三公卿、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为中心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开U、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减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宋代】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化:
【海H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心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
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减弱,皇权不断增加。地方权力不断减弱,
中心权力不断增加。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今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
度。(出现内阁。)
宰相废除影响:主动: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兴衰完全为系在皇帝身上。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选择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
机大臣。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内
阁,南书房,军机处)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39年6月虎门硝烟
清后期(1840'八1912年)
1840八1842年鸦片斗争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其次次鸦片斗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斗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
成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先。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4八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
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1937年国共两党对峙
1927年8月南昌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创建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
1934八1936年中国红军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1937…1945年抗日斗争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945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署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8年秋起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成功
第10课鸦片斗争
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斗争爆发。
【缘由】根本缘由: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干脆缘由:禁烟运动一英国借口爱护鸦片贸易
【影响】外交方面一开与外国订约的先例;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国家主权破坏国家领土主权;丢失领事裁判权;丢失关税自主权;赐
予列强最惠国待遇。
经济方面一国民经济大受打击,鸦片为患;中国从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
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同等条约《南京条
约》
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影响:1.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2.加重人民负担,阶级冲突尖锐,开了勒索赔款恶例
3.打开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4.起先丢失关税自主权
失败缘由:L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不当
3.根本: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资本主义
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其次次鸦片斗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匀称”;
0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
归国库;
0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匀称(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志向社会。
04.性质: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主动意义:反映了农夫要求获得土地的剧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夫反封建斗争
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肯定平均主义思想,严峻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最终,太平天国运
动失败了。
主要内容: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2.发展工商业,嘉奖技术独创
3.开设新式学堂等
评价:1.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究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斗争环境不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
第12课甲午中日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L甲午中日斗争:
(1)干脆缘由:1894年,朝鲜爆发农夫起义
(2)根本缘由: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冲突,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3)1890年经济危机
过程:丰岛海战一平壤战役(退回国内)一黄海海战(不宣而战)一辽东战
役(旅顺大屠杀)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记斗争惨败及洋
务运动彻底破产
2.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
税。
意义:《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八国联军侵华:时间:1900年6月
八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缘由:根本一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干脆一镇压义和团运动
4.《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
和盐税作抵押;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爱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
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与反帝斗争的官员,恒久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与反帝性
质的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意义:《辛丑条约》的签订,标记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甲午中日斗争中国战败的缘由: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
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对华
斗争蓄谋已久。
甲午战败影响:国内一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真正觉醒
农夫:义和团运动;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维新派:
戊戌变法;革命派:军决心用暴力推翻政府(辛亥
革命)
国外一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
危机。
第13课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革命根本缘由:民族危机严峻与清政府反动卖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
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殊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
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意义:宏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客观打击帝国
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记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
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起先。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依据地建设。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第16课抗日斗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作
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倒戈,抗日斗争中国成功。中国成功的缘由是:
O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02坚持全民族抗战;
0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斗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0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相互支持。
3、抗日斗争成功的历史意义:
O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成功;
02它大大增加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
03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0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解放斗争
1、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开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
人民权利。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
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3、宣告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结束的事务是解放军占据南京。
4、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意义:
O1标记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今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
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02具有世界意义的宏大成功;
03变更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气,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0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
详细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成功。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实行。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实施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1、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实行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先。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
冤假错案。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
4、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20世纪80年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宏大构想。
“一国两制”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1999年12月20日中
国收回澳门,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4、香港澳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喷浆工程分包合同
- 奶制品购销合同协议
- 茶艺师中级练习卷附答案
- 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和反窃电技能竞赛参考复习测试卷含答案(一)
- 南京琴行教师聘用合同书
- 服装加工附加合同范本
- 都可奶茶加盟合同范本
- 装修合同范本(家装)
- 管道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资产配置合同范本
- 喷播植草灌木施工方案
- 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课件
- 4台聚合釜更换施工方案
- 省级学术期刊参考目录
- 八年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德育考核试题
- 医疗美容门诊病历
- 电机设计计算公式
- 赫尔《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 加拿大温室蔬菜生产现状及特点
- DBJ-T 13-31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