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27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一、单选题
1.(2021•浙江)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xlOO%)
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B.生产量大幅提升
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
D.生产量大幅减少
(2)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A
(2)C
【考点】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点评】(1)解答本题要注意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xlOO%,
并且要注意设问中的"逐年""大幅"等关键词。
(2)能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大力开发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
节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能源的节约意识;阶梯电价调节;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
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1)A.根据材料,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xlOO%,图中显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石油消
耗总量也是逐年上升,故可得出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攀升,A选项正确。
B.图中反映石油消耗总量、对外依存度的关系,不能直接反映生产量的变化,更不能反映石油生产量大
幅提升或者减少,B选项错误;
C.图中显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石油消耗总量也是逐年上升,C选项错误
D.对外依存度的关系,不能直接反映生产量的变化,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o
(2)要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就要减少石油净进口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减少石油净进口量;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可以减少石油进口量,降低对外依存
度;②④对。加强石油综合利用会加大对石油的需求量,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不能减少进口量,故
①③不对。
故答案为:C。
2.(2020•浙江)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四大地区“
甲乙丙T
土地面枳3全国比例(%)8.210.79.571.6
人口占全国比例(%)7.726.538.627.2
人均GDP(万元)4.75.99.45.4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杏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方。
(1)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
BZ
C.丙
D.T
(2)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答案】(1)B
(2)C
【考点】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析】
【分析】(1)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
放程度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般人均GDP反映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丙地人
均GDP最高,经济最发达,应该是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面积广大,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达到71.6%,
丁是西部地区;甲、乙地区应该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人口少,占全国比重低,故甲是东北
地区,乙是中部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先进制造业要依靠发达的技术作为基础,
东北地区技术不发达,应该致力于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机构多元化,先进制造业在东部地区,A错误。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不可能均衡发展,B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机械
化程度高,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早、工业化进程快,故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C
正确。西部地区有中国的商品棉、商品粮基地,还是特色农产品基地,东部第一产业比重低于西部地
区,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一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经济
发展速度一一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达,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
的比重,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3.(2020•新高考I)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
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一初步的
市外扩张一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
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ii:田中字母代装汽车价值链中的总部.研发.钊造.俏a环节.
(1)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研发水平
B.满足生产需要
C.带动当地就业
D.提高生产效率
(2)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
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
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
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答案】(1)B
(2)A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汽车生产需要的零部件繁多,协作企业多,据材料可知,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
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这样可以满足汽车生产的需要,因此,"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满
足生产的需要,B正确。发展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并不能提高研发水平,提高研发水平依靠的是技术,
A错误。对于企业来说,带动当地就业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发展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并不能提高生
产效率,D错误。故答案为:B。(2)产业的转移扩张首先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环节,读图可知,在第
二阶段,首先向江苏转移的是P环节,因此,可以判断P环节为制造环节,CD错误。读图可知,在第三
阶段,V环节也向江苏转移,应该为汽车在江苏制造之后,再在江苏进行销售,因此V环节为销售环节,
B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
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劳
开辟国际市场市
动
场
力
避开各方面限制因
因
素
素
市场变化
环境污
国际经
染严重
济形势
的变化
原生产地
其他因素
4.(2020•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6°120°
(1)工程i、n分别是()
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工程I、n对图布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A
【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工程I、□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华北地区,A、B、C错误。据工
程I走向可知其是西气东输工程,工程口是西电东送工程,D正确。故答案为:D。(2)西气东输、西电
东送可以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减轻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①正确。西气东
输、西电东送可以增加上海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问题,②正确。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
坦,水土流失不严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能减轻水土流失,③错误。长江洪灾主要在中游河段,西
气东输、西电东送对缓解洪涝灾情作用不大,④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
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意义
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
方面
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5.(2019•浙江选考)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
表(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利用类型农业用地未利用土地
省(市、记
林地林地草地其他农用地用地及其他
甲3.16.521.401.068.0
乙18.862.70012.56.0
丙19.459.710.50.64.75.1
T23.39.405.337.524.5
(1)甲是()
A.新疆
B.上海
C.浙江
D.陕西
(2)乙、丙两省(市、区)建设用地比重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密度差异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
③经济发展水平④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⑴A
(2)B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省区未利用土地占比最大,应为新疆,乙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且建
设用地占比较大,应为浙江,丙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占比少,应为陕西,丁建设用地占
比最大,应为上海。故选A。(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为浙江省,丙为陕西省,两省在人口密度
上差异较大,浙江省人口密度大,陕西人口密度小,且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陕西经济发展水平低,所
以建设用地占比相差较大,而两省区的城市服务水平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没有明显差异,故选B。
【点评】三大经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东部地区面临海
洋,地势平缓,有良好的农业生成条件,开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技术
力量较强,工农业基础雄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北有高原,南有
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属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占有全国80%的煤
炭储量,重工业基础较好,地理上承东启西;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
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
水平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但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6.(2019•北京)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读图,该机场最可能位于()
制
热
耗
能
制
冷
耗
能
A.黑B.青C.港D.黔
【答案】D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析】【分析】A、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夏季暖而短,冬季冷而长,据图知,4月到
11月制冷能耗远多于其他月份的制热耗能,而黑龙江因是制热能耗较多,A不符合题意;
B、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全年气温较低,也是制热能耗多与制冷能耗,B不符合题意;
C、香港位于热带地区,全年温度较高,制热能耗要远远小于制冷能耗,C不符合题意;
D、贵州位于西南地区,纬度低,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地势较高,夏季阴雨天气较多,气候湿热,冬季不
易受到南下的冷空气的影响,全年气温较高,空调的制冷耗能多于制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使用排除法做会更简单,但是同样要对区域的气候特征非常理解。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
足,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所以空调的制冷能耗极低;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全年温度较低,所
以制热耗能要多于制冷耗能;香港地区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年均温在15℃以上,所以制冷耗能极低,
那么就剩余贵州,位于西南亚热带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夏季较同纬度地区温度较低,冬季北部的山脉
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较同纬度地区温度较高,所以夏季制冷能耗要多于冬季的制热能耗,但是其差距
相对于其他三省比较小。
7.(2019•浙江会考)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m阶段
(i)在।阶段孕育的城市大多分布在()
A.著名旅游胜地
B.河流中下游平原
C.铁路交汇处
D.矿产资源富集地
(2)在III阶段,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布局集中
B.人地关系紧张
C.科学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发展
【答案】(1)B
(2)C
【考点】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在I阶段(能源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和发展主要受地形、气候、
水文等自然条件制约,因此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比如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
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的地区,尤其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大多孕育了发达的农业,丙
形成大规模的城市。B符合题意。
(2)在in阶段(后工业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
资源、现象网络等)的地位迅速上升,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人地关系基本协调,面临的问题较少;成长
阶段,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
面,产业由集聚走向分散,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资源面临着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
剧,环节明显受到破坏。转型阶段,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人地关系矛盾加剧,人类寻求新的
发展,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再生阶段,区域产生新的的增长活力,促使区域经
济复苏,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面临的环境问题较少。
8.(2018•全国II卷)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据此完
成小题。
关闭自由生产厂总部由温州迁入上海
在浙江温州建厂
11
1.'
)(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20072QD8年
1954199519961997199819992005
11
111
多家生产厂加盟.11
1
开设第一家专卖店11
1
销售网络揖盖全国
研发中心由温州迁入
上海
图1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1)A
(2)D
(3)A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解析】【分析】(1)服装企业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关闭自有生产厂,减少人工成本,主要做产品研
发和销售效益好环节,提高附加值。故选A。
(2)根据图示1998年将研发中心和2005年总部迁入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具有市
场广阔、信息通达的特点,首先将研发中心迁入上海,为获得更多的信息。故选D。
(3)根据开设专卖店,说明是经营自己品牌的产品,又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说明一直在研发、
打造自主品牌。故选A。
故答案为:(1)A(2)D(3)A
【点评】本题组以M公司的发展历程为背景材料,通过关闭自有生产厂的目的、上海吸引该公司依次将研
发中心和总部迁入的原因、从发展过程推测M公司一直致力的方向为切入点,考查工业区位、产业转
移、产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题组难度不大,但第一小题中降低人工成本这一项易被误选,解题时
要注意研发人员的人力成本与生产工人的人力成本,结合“微笑典线"找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附加价值这一
知识就很容易解决了。
9.(2017・新课标11)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
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苏北
河流
运河
湖泊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一淮河线(4分)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4分)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4分)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I)C
(2)D
(3)D
【考点】区域的含义,中国东部季风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1)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该线是
我国800mm年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等,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河段与之
对应,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又因为洪泽湖以东地区以平原为主,地理环境的南北变化是渐变的,在
理论线的南北两侧差异并不大。(2)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阻
隔,导致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
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把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以此为界。对两岸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异
的影响不大。(3)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
作更加广泛。
【点评】考查区域的划分及界线,区域特征。该题需要充分理解文字材料信息,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
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阻隔,导致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体
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的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结合架桥和合作更加广泛的材料信息,有利理解交通的主
导作用。
10.(2017・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例
占全国份额(%)
I1987年
□2002年
12010年
2010年年平均工资(万元)
大于3.5
3-3.5
小于3
资料暂缺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
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一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一一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一一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一一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
【答案】(1)A
(2)B
【考点】区域的含义,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
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据题
意分析: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应该是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福建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
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这是其产业份额增长快的原因;苏浙本地市场已趋饱和,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
由于这里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新疆是我国的棉花重要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
缺所致,故本题选A。(2)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河南、江西等地区位于外国的中部
地区,经济相对东南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因此劳动力的成本较低,这就是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
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故本题选B。
二、综合题
11.(2019•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从人体感知温度的舒适度考虑,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会地带符合人类"宜居"要
求。这里海拔1200~2300米,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环境优良。近年来,随着“康养”概念的兴起,
这个宜居地带逐渐成为外地人所关注的健康、养生和养老胜地。
材料二:下图为"宜居"地带位置略图。
100110,
城巾
省界
国界
河流
立居
帝依惘
(1)从气温角度看,图中"宜居"地带冬季,夏季o
(2)"宜居"地带内的丽江市从中心地等级和服务范围上看分别(填"高于"或"低于")和(填
"大于"或"小于")省会昆明,但其因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等造就的高原水乡风情,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
人口来此旅游和度假。
(3)图中"宜居"地带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云、贵、川等省河流蕴
藏着丰富的资源,通过(填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将其潜在优势变为
现实优势。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析"宜居"地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温暖;凉爽
(2)低于;小于
(3)西部地区;水能;西电东送
(4)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生物种类多
【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
能,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宜居"地带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山地和云贵高原上,冬季温暖,夏季
凉爽,气温适宜人类居住。
(2)丽江是中小城市,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丽江城市等级低于昆明,服务范围小于昆明。但由于
丽江是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等造就的高原水乡风情,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人口来此旅游和度假。
(3)根据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可知,图中所示的地区属于西部地区,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云贵高原地面
崎岖,降水丰富,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业需求量较少,通过西电东
送工程建设和实施,将该地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点评】制约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丰欠程度、经济发展程度、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
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
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2.(2019•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9年1月国务院批准某快递公司在乙城市建设我国第一个专业
货运机场,该城市距武汉约1小时车程。
(1)甲、丙两地为南水北调工程取水点。与丙地相比,甲地水质(填"好"或"差"),可调水量
(填"大"或"小")O
(2)长江中游河湖密布.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填"快"或"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要素
存在明显差异,它体现了地域分异的分异规律。
(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库区泥沙淤积量
最大的季节是季,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填"增大"或"减小")。
(4)说出在乙城市建设货运机场的主要原因。
【答案】(1)好;小
(2)慢;地方性
(3)增加;夏;减小
(4)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集散;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
【考点】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交通运输线路及站点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和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甲位于长江的支流-汉江上游,沿线人口及工农业较丙(地处长江
下游)少,水质较好,但是水量较小。(2)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较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条件发
生明显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增加,夏季上
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泥沙量多,库区淤积量大,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小。(4)乙城市建
设货运机场的主要原因要从需求、交通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快;读
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中部,便于货物集散;便于与武汉开展联运。
【点评】大气降水是陆地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冰川融水的内流河的主要的补给水源,河流的径流量与气温
有关;地下水与河流水互为补给,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是地下水补给河水,湖水
与河流水互为补给,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水,枯水期是湖水补给河水。
影响交通运输线选线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地等,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
的重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经济展,尽量减少投资,维护地区稳定,巩固国
防等,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3)科技因素:随着科技发展,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区
位选择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13.(2018•浙江选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
材料二:苜蓿是一种上等饲料,它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乙地附近某农场采用苜蓿与玉米轮作,用秸
秆、残茬覆盖地表,成为一种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1)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富,水汽主要来自于洋,影响该河流向的主要因素为o
(2)与初期阶段相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成长阶段的对外开放程度,整个区域处于(填
"平衡"或"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3)此时甲地吹风,其风力比乙地,乙地将迎来(天气系统)天气。
(4)从农业生态保护角度,简述乙地农场发展苜蓿与与玉米轮作的作用。
【答案】(1)大西洋;地形
(2)高;不平衡
(3)东北;小;冷锋
(4)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污染;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农业区位因素,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
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解析】【分析】解:(1)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离大西洋较近,受东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
降水丰富。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地处,地形是影响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2)与初期阶段相比,美国东
北部工业区成长阶段的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区域内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速度更快,区域发展呈现
不平衡的趋势。(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北部为高压中心,受其影响,该地吹偏北风,在地转偏向力
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甲地等压线较乙地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乙地
位于低压中心西侧的低压槽附近,将受冷锋影响。(4)由材料可知,苜蓿根部具有固氮作用,有助于保
持土壤中矿物质,而玉米秸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苜蓿与与玉米轮作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因使
用化肥等造成的土壤污染,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点评】低压形成气旋,气旋和锋面相伴随而出现,称为锋面气旋。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南北半球的气
旋东部都为暖锋,西部为冷锋;冷锋的降水多分布在锋面附近及锋后,暖锋降水出现在锋前;风力大小
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面积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学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天然药物绿色制备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420+T+55-2024《龙舟竞渡文化体验服务指南》
- DB2310-T 149-2024铃兰分株育苗技术规程
- 有关招聘计划锦集五篇
- 专业领域学习技巧探讨座谈会考核试卷
- 宠物行为问题诊断与矫正考核试卷
- 农药制造的质量保障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木材采运管理中的协同与协调机制考核试卷
- 弹射玩具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考核试卷
- 是妈妈是女儿三声部合唱谱
-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小说《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讲评课件26张
- JCT2094-2011 干垒挡土墙用混凝土砌块
- 跨部门工作联络单
- 农药采购及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
- 跌倒坠床流程图
-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申请审批表
- “四新”背景下的2023年高考教学与备考指导
- 农业示范基地培训观摩方案
- 军事理论期末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