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应用_第1页
医院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应用_第2页
医院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应用_第3页
医院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应用[关健词]供应室;机械清洗;热力消毒

供应室是医院的后勤保障部门,它为临床科室供应无菌医疗器械和敷料,其主要工作包括医院用品进行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保存、发放等。可以说,供应室是污染医疗器械和用品的集中场所。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有更多接触血液病原体和被感染的危险,供应室传统的侵泡消毒和大量的手工清洗仍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能够对大部分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并完成消毒的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技术,以减少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

医用物品使用后,表面上污染大量细菌等微生物,带血器械还可能污染有血液传播病菌。如何对可重复使用器械和物品进行清洗和灭菌,关系到保障器械物品再处理后,能安全应用于病人,也关系到其转运、清洗和消毒、发放和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医院消毒与灭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和效果检测等4项技术。热力消毒是物理方法,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清洗可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是首选地耐热医用物品再处理方法。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标准,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最新资料,对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在概念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1清洗的重要性

过去我们一度认为终末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可保证器械使用安全,从而不重视清洗质量,即使在采用自动化清洗设备的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中,有时工作人员也会让工程师更改设备程序,仅保证消毒参数如90°每5分钟不变,缩短清洗阶段时间。这是不对的。完美的清洗效果是灭菌合格的前提。经证明,影响消毒和灭菌效果的因素有:消毒或灭菌前物体的清洗、存在有机和无机物质的量、微生物污染的类型和水平、灭菌剂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物体的属性(如有裂缝、铰链、管腔)生物膜的存在、清洗过程的温度和ph值、灭菌过程的相对湿度。应该说清洗质量是保证终末灭菌质量的前提。

2机械清洗热力消毒

传统的消毒方法是手工清洗化学消毒,即人工用刷子,在清洗剂辅助下清洗,并用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合物及其制剂消毒。手工清洗可用于结构复杂器械的辅助清洗工作等,但受很多不可控制因素影响。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即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清洗并用热水或蒸汽湿热消毒。

2.1.1器械清洗消毒器:用于外科器械、麻醉器材、器具、玻璃制品等耐热的物品的自动清洗热力消毒设备,通常有一个狭窄关闭的排水口、冷水、温水、热水和去离子水或蒸馏水通过喷臂和喷嘴循环。处理程序包括清洗、漂洗和消毒阶段。最终集成干燥或单独干燥。最新清洗器机型可在25分钟内完成一个标准程序。

2.1.2冲洗消毒器;是对人体废弃物(便盆、尿壶等)吸引瓶、抹布等非关键性清洗进行冲洗并用热水或流通蒸汽消毒的自动设备,具有利于倾倒排放污物的开放性,大流量排水系统,典型程序3—5分钟。包括倾空、冲洗和消毒等阶段。

2.1.3内镜清洗消毒器:是进行软式内窥镜等不耐热物品,耐化学消毒的设备。消毒阶段温度一般低于65°。现代内窥镜清洗消毒器一个程序包括:最初检漏、冲洗、洗涤、漂洗和消毒;最终漂洗和烘干等阶段。

2.2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和手工清洗化学消毒的比较

2.2.1清洗效果:手工清洗的清洗剂计量困难,无法采用较高温度,难于处理某些官腔器械的特定部位,清洗效果受个人因素影响很大。而自动清洗可用机器控制洗剂计量,可使用较高清洗温度,较长接触时间和合适水压,清洗效果更易保证。

2.2.2风险和安全因素:进行手工清洗的工作人员暴露于污物和液体环境中,被污染和感染风险较高;而自动清洗在密闭机室内进行,没有喷溅风险,可防止工作人员被污染和感染,清洗之后的消毒阶段可保护后续处理器械的工作人员,可防止非关键性器械(病房用品等)成为医院感染传播媒介。

2.2.3干燥效果:由于操作原因,手工清洗后的湿润物品易再次污染,自动清洗设备的干燥阶段可整合于程序中,保证干燥效果并防止物品被再次污染。

2.2.4处理效率:手工逐个清洗器械,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自动清洗意味着操作人员在正确装载物品并按键启动程序后即可做其他工作,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2.2.5消毒效果:热力消毒比化学消毒更可靠,无任何残留物,过程更易控制,且无毒。所以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布类、便盆、盘子和餐具、呼吸机管道、实验室的玻璃器皿和术后器械、硬式内镜等,均可用清洗消毒器处理。清洗消毒器将清洗、热力消毒及干燥过程高效整合,并预设一些针对特定物品处理程序,如呼吸管道程序、外科器械程序等,使用相应附件进行处理。

2.2.6自动化程度和技术标准:自动清洗消毒器由微电脑处理器控制,从工艺制造,程序设置,材料仪表,测试验证等方面体现着使用要求和最新技术的结合,并不断发展改进。

3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