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语文3.《论语》十二章(原卷版)_第1页
2024秋季新版语文3.《论语》十二章(原卷版)_第2页
2024秋季新版语文3.《论语》十二章(原卷版)_第3页
2024秋季新版语文3.《论语》十二章(原卷版)_第4页
2024秋季新版语文3.《论语》十二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重点字词:《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愠(yùn):生气,恼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日:每天。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惑: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从心所欲:顺从意愿。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疑惑。好(hào):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川上:河边。川,河流。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三军:指军队。夺:改变。笃(dǔ)志:坚定志向。笃,坚定。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仁:仁德。重点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理解:在孔子眼中,修身与别人的知不知没有关系。别人不了解,并不影响一个有修养的人的心境。“人不知而不愠”,已经进入了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这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啊。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理解:此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自我反省就是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译文: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理解:表现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理解:这则语录是孔子的自我表白,讲他在“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如果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理解: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一个人的志向能否被改变,取决于他自己。所以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问题探究: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交流点拨】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1)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2)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3)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2.“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这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3.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经受不住诱惑或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4.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怎么看待“箪食瓢饮”?⑴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⑵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⑶我不十分赞同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1.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⑸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⑴别人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⑵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⑶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⑷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⑸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2.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⑴学习态度上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⑵学习方法上的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⑶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了学思结合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会一无所得。3.理解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⑷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⑴“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有身份的人,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是指有修养的人,即有才德的人。⑵“忠”,指尽心尽意,是与他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信”即“诚信”,对待一切人都应如此。⑶“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4.《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出自《论语》的成语: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言以蔽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三思而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登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1.《论语》是_________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三军可夺帅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请仿照示例,写出所给名字出自《论语》中的哪句话?姓名出处陈省身吾日三省吾身苏有朋①姚乐之②5.有人说:“孔子不愿意让人们追求富贵。”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中划线句和下列链接材料说说孔子对“富贵”的态度。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翻译: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合理求得的话,即使是做手拿鞭子的差役,我也愿意。如果不能合理求得,我还是做自己所爱好的事。)阅读《论语》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时习之

三十而立C.乐亦在其中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三人行

三军可夺帅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8.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日三省,三十而立,而立之年,箪食瓢饮,饮水曲肱等。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孔子在学习方法方面的主张。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指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好,乐。9.用原文回答。(1)孔子讲道德修养,不取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的句子是:,。(2)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正如孔子的话:,。10.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面的加点词。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传不习乎:④必有我师焉:(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传/不习乎C.可以为/师矣D.择其善者/而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学而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4)根据以下的句子,请你选择其中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序号填在空格中,并说明你的理由。①吾日三省吾身②学而时习之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选理由:阅读《论语》,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做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释义:(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释义:。12.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本文讲述了许多学习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浅谈对你的启示。原句:。启示:。13.2016年11月20日上午,在“云南省自行车马龙挑战赛”比赛开赛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马龙。”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都提到温习学过的知识这一问题,两则语录强调的重点是否相同?请分析说明。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6.《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体散文,是家经典著作之一。17.下列对文中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18.人们经常引用“有那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19.“新”与“故”看似矛盾的一对事物,通过学习,我们能判断在《论语》中“温故”和“知新”哪件事是关键吗?如何通过“温故”实现“知新”?20.中国历来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文化古国,文中孔子是怎样论说为师之道和从师之道的?阅读选文,完成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愠”理解为生气,恼怒。B.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是竭尽自己的心力的意思。C.不义而富且贵。

“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是相信的意思。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夫。

“斯”,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之”,指学问和事业。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用作“以……为快乐”。D.必有我师焉。

“焉”,于此,意思是其中。2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4.请依据选文填空。《论语》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从A到B,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将C结合起来,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在流传中形成了一个成语叫做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①相逢,治具毕张②,拔去凶邪,登崇畯良③。占小善④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⑤。爬罗剔抉⑥,刮垢磨光⑦。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⑧。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选自韩愈《进学解》,有删改)【注释】①圣贤:圣君和贤臣。②治具毕张:治国的措施都得以实施。治具,治国的措施。③登崇畯(jùn)良:重用贤能之士。④占小善:这里指具有一点点长处。⑤庸:同“用”,任用。⑥爬罗剔抉:认真鉴别筛选人才。⑦刮垢磨光:指精心培养人才。⑧不扬:不被任用。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3)盖有幸而获选()

(4)诸生业患不能精()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博学而笃志”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B.孰云多而不扬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溪深而鱼肥2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28.【甲】【乙】两文均涉及我们的学习与成长。小秦准备以两文的相同之处为论据来拟写一篇演讲稿。你认为小秦演讲稿的论题是什么?请写下来。【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节选《论语》十二章)【乙】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①取舍于其间。(选自朱熹《训学斋规》)【丙】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吴兢《贞观政要》)[注]①遽:匆忙,仓促。②比来:近来。③墙面:言以面向墙,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29.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思而不学则殆

(2)然后可以有得尔

得(3)不能自执书卷

(4)不徒言也

徒3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3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躬亲戎事,不暇读书。32.请结合【甲】【乙】【丙】三个语段,分别阐释文段对“学”与“思”的看法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初,公①未显②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选自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有删改)【注释】①公:指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②显:显扬。3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曰”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B.“贤哉,回也”中的“贤”是“高尚、贤德”的意思,这里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品质。C.“乐亦在其中矣”中的“乐”指乐趣、快乐,说明孔子认为贪图享乐也不失为一种乐趣。D.“已欲任天下之重”中的“之”是助词,作“的”讲,与“下车引之”中的“之”用法不一样。3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5.怎样理解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6.两个文段都提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但其阐释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甲】文段中的“仁”强调面对富贵时的态度是①,【乙】文段中的“仁”强调济世的情怀是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