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慈善组织 数字化建设研究报告2022_第1页
中国大型慈善组织 数字化建设研究报告2022_第2页
中国大型慈善组织 数字化建设研究报告2022_第3页
中国大型慈善组织 数字化建设研究报告2022_第4页
中国大型慈善组织 数字化建设研究报告2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核心观察二·研究背景三·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四·研究设计五·我国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现状六·我国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创新经验七·我国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局限八·域外慈善组织数字化发展借鉴九·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展望127121627323438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一一核心观察(一)慈善事业数字化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成为慈善组织创新发展的(一)慈善事业数字化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成为慈善组织创新发展的新风向慈善组织在网络募捐等广义数字公益领域已有踊跃尝试。2021年,我国慈善组织通过互数字技术工具与组织项目运行、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流等工作领域的深度融合也在大型慈善组(二)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多维赋能:战略部署、办公自动化、协同智能化与数据资源转化(二)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多维赋能:战略部署、办公自动化、协同智能化与数据资源转化依托研究团队编制的评价指标,对国内大型慈善组织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查研究,可发现大型慈善组织在内部和外部数字化方面都已有所进展,在战略部署、办公自动化、协同智能化与数据资源转化四个层面展示出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趋势。战略部署是有序、有效和可持续推进数字化的前提条件,为大型慈善组织带来明确的推进方略和充分的资源保障;办公自动化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基础性效率优化体现;协同智能化展现出数字技术助力组织拓展与外部资助方、合作方和其他相关方的交流、协作与共享;数据资源转化虽然尚未在多数慈善组织内普及,但也初步显现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慈善领域的潜力。(三)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面临挑战:资金、人才、内部管理和行业合作(三)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面临挑战:资金、人才、内部管理和行业合作资金投入、人才支撑、组织内部管理和行业合作四个方面的限制掣肘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的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所需资金投入规模较大且要求持续性,为组织带来长期压力,数字化带来的效率提升难以可视化也削弱了资助方的投入意愿。具有复合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的缺乏加上薪资和发展空间的限制,阻碍慈善组织配置数字化人员。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可能与数字化转型不相兼容,从而带来数字化利用推进上的困难。整个行业在数字化方面的交(四)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未来展望:战略导向、资金保障、人力(四)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未来展望:战略导向、资金保障、人力支持、管理优化与行业互联管理优化与行业互联五个层面提出组织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展望。战略导向提出事先在战略层1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面明确数字化工作的定位、要求、工作安排和资源支撑的关键性;资金保障强调慈善组织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借助可靠评价工具量化及可视化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工作效率和效能提升,拓展数字化可支配资金规模;人力支持强调组织重视人力资源的资金保障以及员工数字技能持续性培训提升;管理优化涉及组织的内部架构以及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调整;行业互联提到大型组织输出和分享自身数字化利用与创新的知识经验,与专业第三方机构就数字化工具进行合作开发,以及与研究机构共同推进实践成果向智力成果转化。二二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于数字化重视程度日益提升。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会服务领域深度融合,推动组织变革,提升组织效率,重塑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这项国家政策为互联网与公益界的融合创造了支持性制度环境。2016年多个中央部委发布落实“互联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可见,国家在政策层面将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提到较高优先级。实践中,数字化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深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发展驱动各类产业深度变革,重塑组行业生态与组织运作逻辑。数字化为产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模式带来了深刻转变,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信息孤岛打破增强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柔性生产模式采用,从而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和智力资本价值。同时,数字经济模式下企业内部管理也随之变革,企业战略目标调整后,组织架构、营销、研发模式与生产模式随之转变1。政府治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使政府内外部治理流程发生了变化,为发挥政府职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可见,无论在企业还是政府层面,数字技术都催生出组织结构与行2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为的深刻转变。对于组织而言,数字技术不仅发挥着提升效率与便利的工具性作用,并且其本身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并带来了根本性的范式变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慈善组织的数字组织数字化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主要指组织在产品、服务、流程和模式等不同层面使用数字技术以实现业务改进的过程。数字技术涉及信息、计算、通信和连接技术,可为组织带来从战略层面到组织能力,以及产品、服务、业务流程和模式等各方面的转变1。第二个层面强调数字化转型概念。针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被定义为“基于技术的业务流程、业务模型和客户体验改进”,并被视为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工具2。针对社会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定义则指出,数字化即通过将社会组织的所有功能整合到一个有凝聚力的数字生态系统中,它有助于进行高质量的研究,设计优秀的项目,改进运营,并为受益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数字转型或数字现代化。这一过程不仅涉及日常活动的转变,还涉及整体组织文化、以及组织创造价值并向利益相关者传达价值的方式转变3。而公益慈善领域的研究则指出,公益慈善数字化是指公益慈善主体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公益慈善宗旨或目的、数字技术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深度应用。4综合已有研究,本报告将慈善组织数字化定义如下:慈善组织借助信息与通信等数字技术,改变组织项目运作、业务流程、相关方沟通和协作等内外部管理模式,从而提升组织自身建设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的过程。慈善组织数字化是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当前慈善行业运作的痛点,帮助行业实现可持续创新社会价值具有深远意义5。(二)慈善组织数字化的宏观制度环境(二)慈善组织数字化的宏观制度环境近年来接连出台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厘定了慈善组织数字化,尤其是互联网募捐、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制度框架。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主要从募捐和慈善文化传播角度厘定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的角色。《慈善法》第二十三条指出,慈善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还特别要求“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该条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的信息发布平台予以明确。《慈善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1朱秀梅,林晓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脉络梳理与整合框架构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34(04):141-155.2IhmJ,KimE.Whennonprofitorganizationsmee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Howorganizationalcultureinfluencestheuseoftraditional,digital,andsharingmedia[J].VOLUNTAS:InternationalJournalofVoluntaryandNonprofitOrganizations,2021,32(3):678-694.5腾讯公益基金会.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2021[EB/OL].3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第八十八条则提出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2022年底提请修订的《慈善法》则进一步完善网络慈善有关规定,尤其强调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建立健全统一的慈善信息平台,提供公开募捐方案备案、慈善信息发布等服务,慈善组织的互联网募捐项目也需要民政部门通过遴选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来进一步规范网络募捐环境。民政部分别于2016年8月、2018年4月至2022年底,民政部指定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总数达30家。民政部2017年7月出台《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为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提供技术和管理规相关领域配套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支撑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与信息公开的有序开展。互联网募捐涉及慈善、网络安全以及移动支付三个领域,除上述《慈善法》与两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0)、《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11)、《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2016)、《慈善组织公开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年)》(2018)等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也对互联网募捐活动进行了相应规制。但对上述政策进行简单梳理,可发现其规定的内容基本只涉及募捐、信息公开等方面,对组织项目运作和内部治理等层面的数字化并没有任何规范或促进措施。这使得慈善组织的数字化建设更大意义上是一种自发行为。(三)慈善组织数字化实践概况(三)慈善组织数字化实践概况对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开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募捐活动是其最主要的数字化实践形式之一。民政部3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近年来成为慈善组织发布公开募捐项目信息、吸引社会捐赠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2021年度,我国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募捐平台共筹集善款近100亿元,相较2020年增长18%,超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了网络捐赠1。2020年上半年,中国有近5000万网友通过互联网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捐赠;在2021年河南洪涝灾害中,慈善组织借助互联网,仅用两周时间就募集资金超15亿元2。据腾讯公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有1.5亿次爱心网友在该平台上捐出善至2020年,腾讯公益平台累计为1.5万家机构、11万个公益项目提供募捐信息,获得4.9亿1资料来源:/rain/a/20220616A0B5G600.2资料来源:/contents/2188103资料来源:/c/8CYWR03uHAq4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次的爱心网友捐助,筹集130亿的善款1。其他平台方面,2021年全年有超过5亿网友通过淘宝天猫上228万商家购买公益宝贝,这些消费产生的公益捐赠帮助到了214家公益机构的2450个公益项目,变成了对留守儿童、困境妇女、孤独老人等群体的爱心帮扶。在阿里“人人3小时平台”上做公益献爱心的网友也超过了6亿人次,人均公益时达到2.5小时。4300家公益机构为爱心网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公益内容,其中社区服务、扶弱助困、敬老爱老、阳光助残、儿童关爱、环保动保属于参与人数最多的细分领域2。数字化转型对于传播中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技术、受众都产生深刻影响,也重新形塑慈善组织的传播方式。公众参与公益捐赠、志愿服务、公益行走等活动时,会产生海量的非结构性的公益数据,包括公益用户数据、内容数据、效果评估数据等。掌握海量数据的可能激发企业、媒体等主体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公益传播模式。传播主体能准确掌握对谁说、说什么、在哪儿说、怎么说,以及手中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沟通策略并制定针对性的筹款或倡导方案。借助数据与数字技术,慈善组织可以高效匹配公益信息,也能采取更为有效的公益解决方案,传播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大大提升。大数据促进多媒体融合,使慈善组织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智能化、跨媒介、互动式、体验式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慈善组织传播新特征。图片、视频和文字联合推送,为公众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公益项目;5G直播让更多公众走进公益项目一线,还能实时进行线上捐赠。而VR的虚拟现实体验,为受众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此外,新的内容形式也改变了慈善组织传播的叙事方式。通过对大数据挖掘,形成可视化、动态化的数据图表或视频,不仅丰富公益传播的表达形式,也能让公众理性了解公益,直观读懂公益。根据公开数据汇总分析,截至2021年11月,抖音平台公益话题下,短视频数量已突破29.1万条,总播放量已超过94.2亿次。快手平台公益话题短视频已超过5.8万个、播放量达到13.5亿次,微信视频号公益话题下也有2.3万个短视频作品。政府、企业、慈善组织与普通网民一同参与公益话题的短视频录制,已成为公益传播的重要形式3。数字化媒体平台与智能化技术帮助慈善组织构建与其受众的双向可持续沟通。数字时代的传播不再是调研、策划、执行和评估的线性传播模式,而是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与受众在动态交流和互动中不断评估和优化的个性化信息沟通,从而获得受众关注与认可,触发受众的公益行动。以公益参与者为主要传播对象时,不管参与者是主动交流,还是被动接收公益传播主体发送的活动信息、回馈表彰(证书、感谢信等)和项目反馈,公益传播主体都可以与参与者建立持续的双向关系,并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工具对互动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调整互动内容、方式和目标,提升参与者的参与体验和满意度,促进其对项目理念和价值的1资料来源:/dy/article/GILR2E7N05376Z33.2资料来源:/dy/article/GU5PMB4K0519QIKK.html3资料来源:/contents/2188105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认同,进而使短期参与者转变为项目坚定的支持者和守护者1。数字公益为公益服务模式、公益项目开展方式和运营逻辑带来了多元化创新,拓展了公益的边界。腾讯“99公益日”和配套的“520一块做好事”活动成为著名网络公益品牌,吸引大量网友参与捐赠与传播。据统计,仅2021年5月20日至23日期间,爱心网友就捐出59秒,共计有超过6870万人次在“99公益日”期间捐出35.69亿元,加上腾讯公益慈善基款人次又有显著提升3。2021年,腾讯公益出资启动“千百计划”,旨在资助公益组织筹款人员,助力其所在机构的互联网筹款能力等数字化能力提升,并资助数字化应用类以及捐赠与筹款研究类、行业支持类项目,以帮助公益组织在筹款、项目和人才等方面增进能力。多样化的线上公益参与模式有力提升了公众的公益参与热情,支付宝平台推出的“蚂蚁森林”项目是一个例证。据生态环境部2021年“全国低碳日”发布的数据:蚂蚁森林自2016年推出以来带动超过6.13亿人参与低碳生活,产生超过2000万吨“绿色能源亿棵树,其中在甘肃和内蒙古均超过1亿棵4。一些传统的公益项目也开始线上化,如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一个鸡蛋的暴走”徒步筹款活动坚持快乐自主有成效的公益理念,让参与者实2022年联劝公益举办“一个鸡蛋的暴走2022线上马拉松赛”。公众可以不受制,线上挑战50km,上传运动数据并获得暴走专属奖牌。最终根据联劝公益的数据统计,全数字技术为慈善募捐与项目执行中的信息透明提供保障。2019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启动链上公益项目计划,这是一套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开放平台,旨在为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益链技术和应用规范》团体标准,涵盖了公益项目存证上链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公益组织及项目执行各相关方应用要求、信息保护要求等3大类共10多项具体执行标准,帮助公益组织更快更好地实现上链,进而提升公益项目的执行效率及公开透明度5。数字公益为公益服务开创新形式、打造新空间。腾讯公益平台上的“新一千零一夜”公益项目,通过线上播放经典绘本故事的形式,低成本、高质量地为农村寄宿生提供情感陪1资料来源:/a/414615801_662资料来源:/contents/2070143资料来源:/s?id=1710724762289887648&wfr=spider&for=pc4资料来源:/a/552758949_1212008605资料来源:/126786.html6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伴。项目实施后,寄宿留守儿童的抑郁增长速度减缓了63.6%,学生被霸凌的情况减少了央视新闻举办“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带货直播活动,售卖湖北农副产品。直播观看人数超过千万人次,2小时成交额超过4000万元,成为一个优秀的公益创新样本1。国内慈善组织在开展筹款与传播等与公众互动沟通层面的工作中已达到对数字技术较为也涉及到多元主体的互动与内部运营管理模式的转变。组织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在战略层面上数字化转型才能最大程度赋能慈善组织发展。基于这一整体性视角,当前国内慈善组织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以更具备数字化先行条件的大型慈善组织为突破口,了解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水平,提炼典型经验,形成对数字化建设基本概念、前进方向、发展模式和具体工作的系统认知,从而创造对行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具有深远意义,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关切。三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三作为公益行业的头部机构,大型慈善组织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能够投入和链接更多资源,也进行了更多引领性的尝试,因此成为本研究的关注对象。网络公益作为将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引入公益行业的实践,为促进公益参与、改善公益服务和提升公益传播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为慈善组织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依托数字技术的公益运作模式要求组织在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实施变革。外部数字化建设主要涉及慈善组织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互动过程中的数字工具运用,以及数字化服务模式的创新,是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实际能力和成效的直接体现。内部数字化则包括慈善组织在自身运营过程中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对组织的数字化建设乃至组织的使命目标的达成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基于内外部数字化的简单分类,本研究设计了一套衡量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水平及其数字化能力的指标1资料来源:/a/467627765_4817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该指标体系共分为三个级别。其中一级指标两项,分别为慈善组织内部数字化和慈善组织外部数字化,两项一级指标及其下设的二级指标如图3-1所示。图3-1慈善组织内部数字化与外部数字化指标架构慈善组织内部数字化一级指标下设有数字化战略、数字化人员配备、数据管理、内部治理数字化、项目运行管理数字化和业务管理数字化六项二级指标。1.数字化战略数字化战略指的是慈善组织在战略层面上对于数字技术应用做出的规划布局以及相应资源投入,涉及“数字化建设规划文件与相关内容”与“数字化建设资金投入”两项指标。数需要持续性的各方面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因此,战略层面对数字化建设的部署对于组织数字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人员配备指的是慈善组织内负责提供数字技术支持以及推进数字化架构生成的专职技术人员与团队配备情况。具体包含专职技术人员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专业度和专职技术团队三项三级指标。专业、稳定的技术人员是组织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资源支撑,他们既是数据的使用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承担向整个组织进行技术赋能的角色。数据管理是指慈善组织对工作过程中产生、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该二级指标下设有数据互通性、数据库建设、数据安全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四项三级指标。数据库为数据的存储和后续的调用和分析工作提供了必要基础。数据互通性强调不同平台和来源数据在标准维度上的统一性和转化能力,数据互通对于打通数据壁垒,增进数据连接从而便于数据利用具有重要性。数字技术在工作流程中的全面应用使得数据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组织管理带来新的风险,因此保障数据安全是组织数字化推进的前提要求。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涉及在原始数据沉淀的基础上进行价值提升,将数据转化为智力资本,从而最大化数据的效用。8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内部治理数字化指的是慈善组织在进行内部人员管理过程中的数字技术与工具使用。该指标涉及人事管理数字化和志愿者管理数字化两项三级指标。人事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对于专职工作人员的考勤、考核、录用和任免等各类管理。志愿者管理则是涉及组织在项目运行管理数字化是针对慈善组织在公益项目运作中的数字技术与工具使用进行考量。具体分为项目执行与服务数字化管理,以及项目评估数字化两项三级指标,测量项目运行管理的不同阶段的数字化程度。调研中发现项目执行和服务数字化管理这一工作领域可能涉及较多针对项目特点的个性化设计,例如针对特定项目的管理系统开发,以及包含在服务内容中的面向受益对象的信息化工具设计。业务管理数字化主要涉及慈善组织业务管理过程中的数字化工具使用以及相应的流程调整。具体包括数字化管理系统互通性和业务流程数字化程度两项二级指标。数字化管理系统互通性强调多个信息化系统在数据层面的连通性,是否存在数据转化和调用接口,为数据管理的效率、准确性提供保障。业务流程数字化指的是组织多大程度上将各项工作流程以数字募捐管理数字化、捐赠人服务数字化和捐赠人管理数字化六项二级指标。传播渠道数字化指标衡量慈善组织借助数字渠道开展传播活动的程度。该指标下设数字传播渠道数量和数字传播渠道影响力两个三级指标。其中数字传播渠道数量指的是慈善组织使用的包括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官方账号等数字化传播平台数量,而数字传播渠道影响力指标则通过对机构主要数字传播渠道的可见性,即阅读量、粉丝数等数据统计来衡量其传播影响力。传播对于组织的项目宣传、捐赠获取和品牌打造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传播为组织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是组织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传播内容数字化指标测量慈善组织借助数字媒体开展传播的内容属性。指标下设置数字传播内容发布频率和数字传播内容形式丰富度两个三级指标。其中数字传播内容发布频率是对组织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账号等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发布内容量进行测算。而数字传播内容形式丰富度则是对组织发布内容时采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类内容形式的丰富度进行测量。结合传播渠道和内容对组织的数字化传播进行衡量能取得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9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信息公开数字化指标测量慈善组织借助网络渠道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完善程度。该指标分为四个测量维度,分别为政府平台信息完整性、政府平台信息发布频率、组织网站/募捐平台信息完整性和项目信息完整性。政府平台信息完整性测量慈善组织在政府主管的相关平台(如慈善中国)公开的自身信息的完整程度。政府平台信息发布频率指的是慈善组织在政府主管的相关平台(如慈善中国)进行信息发布或更新的频率。组织网站/募捐平台信息完整性指的是组织在这两类平台上披露信息的丰富性和完善性。项目信息着眼特定项目的全过程信息披露在组织自有网站和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是否有较好的执行。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信息公开对于信息公开的传播效率具有较大提升,也是机构数字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募捐管理数字化衡量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过程中的数字化工具使用程度。该指标下设三个三级指标,分别为互联网募捐平台募捐项目比例、其他渠道网络募捐项目比例和针对合作募捐方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数字化工具使用。前两项指标分别测量组织通过不同网络平台开展的募捐项目占所有募捐项目的比例。最后一项则考察组织在与合作募捐方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作、沟通时对数字化工具的有效利用。此项指标主要关注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5.捐赠人服务数字化捐赠人服务数字化指标测量慈善组织在面向捐赠人提供服务时对数字技术和工具的利用水平。该指标下设两个三级指标,分别为电子捐赠票据开具和电子捐赠证书开具。主要关注组织是否在官方网站或合作平台设置方便捐赠人进行捐赠票据和捐赠证书开具的入口或相关功能。捐赠票据事关税收抵扣等捐赠人利益,捐赠证书则是慈善组织对于捐赠人乐善好施举动最直接的承认方式,两者共同构成捐赠人服务的核心内容。捐赠人管理数字化是指慈善组织对捐赠人信息进行收集、管理和利用以及捐赠人关系管理等工作的完善程度。该指标下设四个三级指标,分别为捐赠人信息数字化管理、捐赠人信息获取丰富度、捐赠人数据挖掘/捐赠人画像和捐赠人关系管理数字化。其中,捐赠人信息数字化管理测量组织管理捐赠人信息过程中对信息的数据转化、存储以及数字化管理工具使捐赠人数据挖掘/捐赠人画像作为一项指标,关注的是组织基于已有捐赠人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形成具有参考意义成果的程度。捐赠人关系管理数字化则考察组织在捐赠人关系管理中对数字化工具(如CRM系统)的利用程度。数字化方式为组织进行捐赠人的管理、维护和挖掘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构建全面的捐赠人管理数字化指标对于组织的工作推进提供引领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表3-1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慈善组织内部数字化数字化战略数字化建设规划文件与相关内容数字化建设资金投入数字化人员配备专职技术人员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专业度专职技术团队数据管理数据互通性数据库建设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人事管理数字化志愿者管理数字化项目运行管理数字化项目执行与服务数字化管理项目评估数字化业务管理数字化数字化管理系统互通性业务流程数字化程度慈善组织外部数字化传播渠道数字化数字传播渠道数量数字传播渠道影响力传播内容数字化数字传播内容发布频率数字传播内容形式丰富度信息公开数字化政府平台信息完整性政府平台信息发布频率组织网站/募捐平台信息完整性项目信息完整性募捐管理数字化互联网募捐平台募捐项目比例其他渠道网络募捐项目比例针对合作募捐方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数字化工具使用捐赠人服务数字化电子捐赠票据开具电子捐赠证书开具捐赠人管理数字化捐赠人信息数字化管理捐赠人信息获取丰富度捐赠人数据挖掘/捐赠人画像捐赠人关系管理数字化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四四研究设计本报告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国内慈善组织相关数据。研究团队于2022年4-5月向国内截至2020年底资产规模达到1亿元及以上的349家慈善组织发放问卷,系统收集机构注册、运营相关信息以及数字化建设情况数据,以供后续统计分析。最终回收有效问卷样本80份,其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38家,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42质性研究方面,针对慈善组织、慈善数字化产品供应商、行业研究组织、专家学者等相关主体,采用访谈法获取质性信息,形成对行业内数字化建设的深度理解。于2022年4月面本部分呈现的是在调研过程中填写问卷的80家慈善组织情况,从成立时间、注册层级、地域分布和资产规模四个方面呈现不同样本的分布,以及与研究对象整体(349家大型慈善本次填写问卷的80家慈善组织中,有38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占样本的47.5%;42家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占样本的52.5%。这一比例分布与中国大型慈善组织的整体情况十分接近——总共349家大型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为162家,占比46.4%;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187家,占比53.6%(见图4-1)。与全国慈善组织中非公募组织占据大多数不同,在大型慈善组织中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比例接近半数。187,54%38,47% 42,53% 162,46%公募非公募图4-1调研样本与大型慈善组织总体公募与非公募类型分布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大体以十年为一个区间,研究团队将样本慈善组织的成立时间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81-慈善组织成立于这五个阶段的数量分别为6家、16家、40家和18家。其中成立于2000年2011年及以后2001年—2010年1991年—2000年61981年—1990年6图4-2调研样本组织的成立时间分布图4-3展示了调研样本与调研总体在成立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对比,其中外环展示调研总体的组织情况,内环展示样本组织情况。由图4-3可知,调研样本与大型慈善组织总体的成立时间在1980年及以前、1981-1990年、1991-2000年三个阶段分布比例较为接近,只在8%8%28%20%43%28%20%43%7%0%20%50%23%1980年以前1981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2011年及以后图4-3调研样本与大型慈善组织总体成立时间分布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本次填写问卷的慈善组织既有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组织,也有在地方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区域性组织,且样本与总体组织的注册层次分布也较为接近。如图4-4所示,外环所示的总体情况中,88家大型慈善组织为民政部注册,占比约25%;75%(261家)的组织为地门登记组织64家,占比80%,与88,25%88,25%261,75%16,20%64,80%全国性区域性图4-4调研样本与大型慈善组织总体注册层次分布如图4-5所示,样本组织中办公住所位于北京的最多,共有14家;其次是上海与广东并列,湖北、黑龙江和来自西部的内蒙古、重庆、四川也均有大型慈善组织参与到本次调研中。8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湖南浙江海南黑龙江湖北内蒙古重庆福建四川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湖南浙江海南黑龙江湖北内蒙古重庆福建四川图4-5调研样本组织的办公住所地域分布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图4-6展示了样本与总体在组织所在地的分布及其比较,外环为总体情况,内环展示样本数据。所在地为东部的大型慈善组织在样本和总体中均占据最大比例,分别为82%与78%;其次为来自中部地区的大型慈善组织,占样本和总体的比例都为12%;最后6%的样本和10%的总体组织所在地为西部地区。整体上,样本与总体在所在地分布上较为接近。82%图4-6调研样本与总体所在地域分布虽然调研对象均为国内大型慈善组织,但彼此在资产规模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图4-7所示,内圈的样本组织中,超过70%的组织(58家)截至2020年底资产规模在5亿元以分别有11家,占比均为14%;资产规模4-5亿元的3家,占比4%。同时,2020年底资产(3%资产10亿元以上的超大型慈善组织占比仅为10%。另一方面,样本与大型慈善组织整体在资产规模方面的分布较为接近。如图4-7所示,外圈的不同规模慈善组织数量占比21,6%21,6%47,14%1-2亿2-3亿47,14%1-2亿2-3亿3-4亿4-5亿5-10亿10-30亿30亿以上175,50%14,4%36,10% 3,4%50,14%33,41%图4-7调研样本与总体截至2020年底总资产分布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五五我国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现状基于本调研获取的80家大型慈善组织样本数据、访谈材料以及部分二手资料,依托研究团队初步拟定的评估指标体系,本部分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对我国大型慈善组织的数字化针对机构类型繁多的工作项目,组织使用多个数字化系统辅助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如图5-1所示,各类内部管理数字化系统中,项目管理、收支管理并列使用率第一,流程审批管理紧随其后,组成唯三使用组织超过样本组织半数的内部数字化管理系统。可见,针对项目管理、收支管理和流程审批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升是机构最看重的数字化功能。其他内部管理工作am11图5-1样本组织内部管理数字化系统使用情况战略规划对于慈善组织的数字化建设起到引领性作用。是否有成文并经过决策层审议通过的数字化建设规划文件,或在指导机构整体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明确包含数字化建设内容,是评估机构数字化与组织战略融合程度的有效标准之一。数据显示,有38家组织已有经理事会层16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面通过的数字化建设举措,占据全部样本组织的47%。而将数字化建设规划在组织战略中的划还是一般性举措方面,将数字化与战略挂钩的组织和未实施相关战略的组织比例接近。38,47%42,53%有w无图5-2样本组织经理事会通过的数字化建设举措比例资金投入是机构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必要保障,除前期启动资金外,日常的维护资金投入也是必要的。当前,绝大部分大型慈善组织的年度数字化建设资金在100万以下,如图5-4所示,共有69家,占据样本组织的86%。而资金总量在100-200万、200-500万以上的组织则分别占5%、4%以及4%,比例较低且相差较小。6943443100-200万200-500万100100-200万200-500万100万以下样本组织2021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大型慈善组织所使用的多个数字化系统中流通的数据具有相关性,如若缺乏系统间数据接口,则需要手动完成数据的导出和导入环节,不仅降低工作效率,且容易出现纰漏。如图5-5所示,样本内接近半数(47%)的组织所使用的系统间存在数据接口,该数字仍然偏低,这也可能与部分组织尚未开始使用数字化办公系统有关。图5-5样本组织数据互通性状况(是否建立系统间接口)数据库建设是慈善组织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慈善组织可通过数据库实现数据如图5-6所示,46%的样本组织建有数据库以支撑机构的数字化运作,其余54%的组织尚未图5-6样本组织数据库建设状况数字化转型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数据安全隐患。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得数据泄露风险提升,稍有不慎可能对组织工作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因此,保障机构的数据安全是开展数字化建设的必要工作之一。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个等级,按照“自主定级、自主保护”原则管理。本次调研样本中,60%的大型慈善组织采用一级安全保护等级,19%的组织为二级保护,10%的组织为三级保护,6%18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的组织为四级保护,5%的组织为五级保护。信息系统需定期开展安全等级状况测评,第三级信息系统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自查。约有20%的组织每年开展测评,而样本中三级及以上的大型慈善组织攻占21%,两项数据基本一致。具体情况48,60%图5-7样本组织数字化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分布20%64,80%是w否图5-8样本组织安全保护等级年度评估状况(是否每年开展测评)数据分析可以将机构工作中沉淀的数据转变为后续决策的辅助与支撑。可视化是对分析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即时的数据情况展示,使其快速了解整体状况、获取所需信息。如图5-9所示,样本中仅有37%的大型慈善组织所使用数字化系统具备数据可是u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数字化系统在慈善组织内部人事管理和志愿者管理方面也可发挥作用。人事管理数字化使得考勤、假期、绩效评价等条目繁多的人事管理工作流程得以线上化、自动化,大大提升人事管理效率。如图5-10所示,约有25%的样本图5-10样本组织采用数字化人事管理系统情况志愿者管理的数字化则使得慈善组织能够便捷地管理和调配较大规模的志愿者队伍,进行志愿服务时间记录,建立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机制。如图5-11所示,当前共有27%的样本组织采用数字化志愿者管理系统,与人事管理方面的数据相近,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图5-11样本组织采用数字化志愿者管理系统情况专职数字化技术人员的配置乃至专门技术团队的建设对于机构数字化的稳定长期发展而言不可或缺。专职人员和团队不仅起到技术支持作用,同时承担着参与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与架构设计的任务。然而,当前大部分大型慈善组织仍然缺乏专职数字化技术人员与剩下的63家组织无技术人员岗位配置。相似的情况反映在数字化职能部门方面,80家组织20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中有18家建立起专门的数字化部门,多达62家组织没有设立数字化职能部门。专职IT专职IT技术人员设置未设置图5-12样本组织数字化专职人员配备与部门设置情况针对项目运行的管理工作是各个大型慈善组织的必要和核心工作之一,这一领域的数字化工具运用也较为常见。数据显示,对于项目内容与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的组织占据样本的有u无39,49%41,51%有w无图5-14样本组织服务对象管理数字化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项目评估是慈善组织项目执行的收尾环节,为总结项目成果和经验,向未来项目的设计和执行提供参考借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化工具为项目评估中的信息获取和数据分析提供了高效解决方式。如图5-15所示,仅有30%的样本慈善组织在项目评估中使用了数字化方式,多数组织在这一领域依然采取较为传统的评估手法。56,70%24,30%图5-15样本组织项目评估数字化情况1.外部数字化概况多数大型慈善组织具有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及公众接洽、合作及服务等的工作需求,数字化转型在这一重要工作领域也有所覆盖。如图5-16所示,面向外部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工具中,机构网站和线上媒体平台分别占据使用量的第一、第三位,可见机构在自身宣传方面对数字化系统的需求较为突出。互联网募捐平台与线上电子捐赠票据开具系统也具有较高使用率,超过半数的组织运用此两类平台,体现出大型慈善组织较为注重互联网募捐的实践现状。相比较而言,捐赠人管理与合作机构管理系统在部分组织中已有所应用,但仍处于起步状态。线上媒体平台线上媒体平台机构网站互联网募捐平台 捐赠人数据管理系统 捐赠人关系管理系统合作募捐伙伴管理系统针对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沟通与管理系统线上电子捐赠票据开具系统其他外部管理数字化系统图5-16样本组织外部数字化管理系统使用状况2241mm12mm8mm1145mm842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多元化数字媒体为慈善组织的传播带来了新的载体,有效扩大受众范围,提升组织影响力并降低宣传成本。如图5-17所示,样本内所有大型慈善组织至少使用一种数字媒体进行组织宣传,17%的组织使用两种数字化媒体渠道,29%的组织使用三种及以上的数字化媒体宣传平台,显示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采用趋势。1种2种3种及以上图5-17样本组织数字化媒体使用类型数量在各类传播渠道中,微信公众号是使用率最高的传播平台,在80家样本组织中有多达64家使用,其次分别为微博、抖音和B站。也有超过30%的组织使用其他的数字媒体渠道其他微博抖音其他微博抖音图5-18样本组织主要使用数字媒体分布内容发布频率是衡量大型慈善组织对于数字化媒体应用程度的一项直观标准。数据显示,大型慈善组织的内容发布频率具有较大差异。如图5-19所示,24%的组织每天(工作日)都能在各类数字媒体上发布内容,35%的组织能实现每周在数字媒体上发布内容,即接近60%的组织能够实现较为频繁的传播内容发布。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发布内容的组织分别为23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28,35%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图5-19样本组织数字传播内容发布频率多元化的内容形式是数字化媒体的优势之一,也为慈善组织的传播策略带来更多可能性。绝大多数样本组织都在传播中使用文字和图片作为内容载体;视频是出现频率第三的形式,超过半数;也有少量组织加入了音频形式。还有个别组织使用了其他传播形式。具体数据如473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他图5-20样本组织数字传播内容主要形式慈善组织在政府平台的信息公开程度是衡量组织信息公开数字化的一项直观度与通用性较强的指标。研究团队统计了样本慈善组织在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信息披露情况,包括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官方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等级评估信息、组织架构信息、组织章程与制度、慈善项目信息、公开募捐情况等29项信息公开内容,计算了各24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占比最高;33%的组织披露21-25个项目;17%的组织披露较少,项另有11%的组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政府平台信息公开,公开项目在26项以上。31,0-1516-2021-25图5-21样本组织在政府平台信息公开情况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募捐活动是慈善组织在募捐层面利用数字化工具、享受数字化成果的主要体现。此处借用组织在过去三年内开展的互联网募捐项目数量对组织的募捐管理数字化情况稍作一窥,主要关注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表现。如图5-22显示,在38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样本组织中,33家披露了具体的互联网募捐项目情况,其中5家过去三年未开展任何互联网募捐项目,16家开展的互联网募捐项目数量介于1至99个之间,5家的互联值得注意的是,42家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样本组织中,也有15家通过与公募机构合作的形式实施少量互联网募捐项目。5未披露571000个以上75100——999个51——99个5无5图5-22样本公募组织互联网募捐项目开展情况25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6.捐赠人服务数字化大型慈善组织往往面临着更大群体的捐赠人,使得捐赠人服务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电子捐赠票据的自动开具为具有票据需求的捐赠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组织的工作效率。如图5-23所示,56%的组织已经在实践中应用了线上电子捐赠票据开具系统或功能,为捐赠35,44%45,56%图5-23样本组织线上电子捐赠票据开具服务情况捐赠人管理领域包含较多工作,也是组织创新的重要场域,与数字化建设存在紧密结合之处。如图5-24所示,大型慈善组织在以下几方面捐赠人管理工作中开展了数字化实践。对捐赠人信息的收集和保有在59家组织中有所开展,接近样本整体的3/4。同时有36家组织建立了制度化的捐赠人信息管理模式,可见大型慈善组织对捐赠人信息的关注。数据的积累为后续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利用打下基础,例如针对捐赠人的数据分析或捐赠人画像工作,25家组织在这一领域有相应实践。捐赠人关系管理的数字化工具应用也在少数组织中有所应收集捐赠人信息捐赠人信息制度化管理捐赠人数据分析/捐赠人画像捐赠人关系管理数字化图5-24样本组织捐赠人管理数字化主要举措26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六六我国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创新经验数字化转型作为慈善组织从硬件到软件整体性调整的变革过程,需要组织确定其在战略数字化转型可能涉及到运作逻辑和组织架构等各方面的全面调整。理事会层面的重视对于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的实现至关重要。例如,某公益基金会数字化部门负责人提到:数字化建设在慈善组织战略中“充当基础设施建设角色”“数字化建设目标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外部层面上,第一,持续塑造基金会社会信任和影响力;第二,打造行业内引领角色和影响力。内部层面上,第一,为机构运营提供稳健支持;第二,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持。(20220321访谈记录2)(2)资源配置数字化转型要求慈善组织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撑,包括资金和人力等多个层面。资金的持续投入对于数字化设施与人事支持而言必不可少。不仅购买或开发组织所需要的各类系统需要大额资金支出,维护、升级系统和评估系统安全性也同样耗资不菲。专职专业人员乃至于数字化架构建设团队的存在是必要支撑,决定了数字化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某大型公益基金会数字化部门负责人对组织在数字化方面的资金投入作了估算:不算投放到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每年我们基金会光是购买和维护各种系统费用就需要一百多万到两百万(元)左右。从2018年,机构数字化建设1.0阶段开始就是大量投入资金在这方面,往前刚开始可能相对少一些,这几年都维持在这样的水平。另外数字化也包括安全方面的投入,因为我们做的是信息系统三级保护认证(20220322访谈记录3)。(3)持续更新慈善组织数字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并非一蹴而就,也需避免昙花一现。数字化转型是由点到面的建设过程,对大多数组织而言需从关键需求出发,最终辐射全局。同时,数字化系统与工具需在使用中不断迭代优化,以适应组织不断更新变动的目标、方法与需求,以及外部27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相关方的各种要求,乃至宏观环境的变化。具体实践中,某大型公益基金会数字化团队负责每一年我们所面临的数字化环境和实际工作需求都有所不同。随着工具的升级我们也会调整机构的数字化战略。这里就体现出具有专职数字化支持团队的好处——可通过定期收集组织成员在对信息化与数字化系统使用过程中生成的反馈意见,通过分析转化为系统性的需求,从而制定解决方案,完成已有系统的迭代优化或新系统的开发。(20220322访谈记录4)。数字化系统的使用使得慈善组织不同工作场景下数据的转化、业务流程的衔接更加便利、可靠。借助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不同的数字系统进行协作,从而高效完成任务。某大型公益基金会负责人介绍了他们系统架构的个性化经验:利用数据接口相连接的业务、财务和OA系统展示了其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的高效性。收入阶段,业务系统可实现对不同渠道捐赠收入的认账和朝向不同项目的分账,财务系统收到收入凭证后,捐赠资金进入对应的项目资金池。支出阶段,OA系统对具体支出进行审批后向财务推送凭证,从而完成财务系统的资金支出(20220408访谈记录1)。(2)对象瞄准数字化捐赠人信息的获取与存储为后续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条件。基于个人信息的捐赠人画像为针对性营销与筹款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帮助组织快速定位具有更强贡献潜力的资源提供者,节省时间与成本。组织—捐赠人互动与捐赠人捐赠数据的留存有助于提升组织的捐赠人关系管理效能,为组织更有指向性地开展捐赠人服务创造条件。(3)知识沉淀慈善组织项目执行过程中积累的捐赠数据、捐赠人与受助人等利益相关者信息,以及其他管理和运作过程产生的分散数据积累到一定量之后,通过场景化的整合可变为成体系的数据,为组织在此基础上的知识生成奠定基础。基于对沉淀的数据进一步分析透视而形成的知识作为组织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组织自身提升提供重要价值,如对外分享则可助力信息系统可将各类人事管理工作进行集成,为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带来很大便利。实践中,有机构搭建人力资源系统,为员工建立线上人力档案,并提供在线假勤管理服务。员工可通过个人页面查看待办事项、考勤和假期状态,并线上办理相关事项。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同样可应用于志愿者管理。大型机构一般拥有数量较多的志愿者团体,形成了较大的信息量和管理成本,志愿者信息的电子化和管理的线上化能显著降低管理工作负担。数字化转型作为组织的一项创新举措,必然需要人才注入以达成必要的智力支撑。保障28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充足的人力,提出了对组织配备专职、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员的要求。同时,组织需要的不只是一般的专业化人员,更需要具备引领性能力的组织数字化架构设计者和实施人。一些大型组织在数字化实践中展示了对此的充分重视,设置专门数字化或信息化部门。该职能部门通过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将需求采集、转化和相应的数字化产品提供或改进流程常态化,不断迭代,使得数字化工具能持续有效助力机构的高效工作需求。某大型公益基金会数字化部门负责人对于数字化职能团队的作用发挥进行了详细阐释:建立专职数字化团队是数字化建设引领性机构的一项基础支撑,多个机构通过在机构内设置专职部门或者在机构外单独注册企业组织的方式构建数字化支持团队。稳定的支持团队具备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背景和稳定的人员构成,作为机构的一部分,能基于组织战略,全面准确识别机构需求并设计解决方案,为机构提供SaaS(软件服务)支持。部分机构的数字化建设团队在服务机构的同时尝试向外输出,扩展业务范围以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保障机构数字化长效发展(20220322访谈记录3)。数字技术与高科技设备的支持使得慈善组织得以实现办公流程的在线化与自动化,为组织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增效赋能。审批流程在线化帮助慈善组织实现工作需求和响应的自动推送,线上处理的非即时性允许办公人员的灵活安排,最大化利用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同时,重复性步骤的自动化减少大量的人力耗费。互联网的连通性使得远程办公成为可能。效率提升也意味着成本的某大型公益基金会负责人介绍了其机构的数字化系统的功能实现情况:机构通常借助多个或功能集成的少数或单一数字化处理系统进行内部管理工作,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借由这类系统,机构可以进行包括流程管理、项目管理、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绩效考核、资产管理、收支管理、仓储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内部邮件、用车管理等多项管理工作(20220318访谈记录1)。(2)保障准确数据的录入、处理和输出是慈善组织项目管理及其他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办公自动化减少数据管理中的人工参与,规避了人工的不稳定性带来的潜在数据错漏和遗失风险,显著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善度。某大型公益基金会负责人阐释了业务活动自动化所带来的29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3)规范化办公自动化的基础是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规范和标准的工作流程安排对于组织内部管理能力与对外服务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信息与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采用倒逼组织调整组织架构与工作思路以适应规范化需求,而当规范化管理搭载技术的引擎,将带来(4)可追溯线上办公有利于实现对于工作流程的全过程记录及其标准化存储,使得事后追溯得到有效保证。在此基础上,组织的问题解决、反馈评估等目标的达成更为可能,组织自我更新迭代能力得到强化。多数机构使用单独的或整体化系统的OA管理模块,全流程线上管理可以各环节审批处理记录,便于后续回溯。电子邮件在系统内的集成也有助于工作记录的存储。系统数据还可通过表单拉取、统计图表制作等可视化方式进行数据的快捷展现。1.数字化传播数字媒体的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内容形式和大体量受众为慈善组织的传播带来拓展创新的广阔前景。实践中,大型慈善组织开始注重使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数字媒社交媒体与移动端结合的优势,使得大量用户可以更便捷地访问组织主页,同时相关内容也可借助社交圈层进一步传播。新兴的短视频平台更成为许多组织重点关注的创新传播渠道,短视频形式更符合当下用户的观看习惯,平台巨大的用户体量也为慈善组织带来更多机会。慈善组织的数字化转型也可保障信息公开这项公信力建设工作的效率与准确度。信息公开强调时效性,同时涉及大批量数据信息的处理,为机构带来一定的工作负担。而通过数字化手段,组织可衔接后端财务系统和前端网站,依托系统定时调取财务系统收款信息,自动生成项目募款实时数据,并在组织官方网站进行展示,从而实现信息公开的自动化。数字化建设大大降低慈善组织在信息公开方面所需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对信息公开的准确度数字技术为慈善组织开展对外合作提供平台和工具。联合劝募是公募慈善组织与非公募组织的重要合作形式,组织间有效协同的达成需要保障人员合作、流程对接与数据连通。数字技术为这些需求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破除组织间交流壁垒,促成合作的顺利进行。某慈善会秘书长在总结数字化对组织开展联合劝募的助力作用时表示:网络传播成本低且快速精准的特点使得慈善募捐成本降低,从2015年开始,我们成立了“互联网+慈善”工作小组。2017年“99公益日”开始,我们组织区县慈善会自愿参与,策30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划上线慈善项目18个,组建爱心捐赠团队百余个;而到2022年“99公益日”,我们已经可同时运作200多个募捐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慈善,我们活动的覆盖面、渗透率、参与度较传统运行方式大幅提升,慈善和公益理念有了根本性改变(20220411访谈记录1)。(2)连接慈善组织与捐赠者、公众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连接需求也得到了数字化工具的有效保障。智能化数据处理与抓取技术使得捐赠者可以通过项目管理系统、捐赠人管理系统或募捐平台网站实时查阅捐赠数据与项目进展。通过月捐平台等载体的搭建,慈善组织与捐赠者可建立更加长期稳定的联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社群。而个性化项目平台则使慈善组织与公众的互动更为灵活,大范围的公众参与更具备可操作性。(3)共享部分慈善组织充分发挥自主运营平台的数据开放功能,在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设置捐赠数据展示界面,实时分享最新的捐赠数量以及参与捐赠的人次信息,为捐赠者和公众提供直观、及时、准确的信息获取方式,在加强与捐赠人互动的同时提升组织的公信力。还有一些组织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与云平台搭配使用,为组织外部的项目服务对象与项目参与者提供沟通协作平台与知识共享空间。某教育领域大型公募基金会介绍了为其项目搭建的线上教育我们的平台具有教学服务、资源共享、新闻资讯、活动参与和移动社交五项功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参与和沟通的共享空间(20220322访谈记录7)。充分获取和利用捐赠人信息对组织募捐工作的拓展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数字技术和系统的使用促进这一进程的实现。捐赠人信息收集完成后,可借助数字工具进行捐赠人画像,快速识别分析捐赠人个人属性及其捐赠行为间数字化管理还可实现对捐赠者的分层分类,进行差异化服务拓展,使得组织的工作效率得以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七七我国大型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局限(一)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一)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是我国慈善组织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次调研中,86%的大型慈善组织年度数字化领域资金投入在100万元以下,而年度支出能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组织仅有4%。考虑到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已经是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一批慈善组织,整个行业在数字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平均能力几乎肯定远远低于此水准。慈善组织难以持续性地在数字化方面保证高投入,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机构数字化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机构需要保证软硬件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雇佣的投入。机构自主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的系统开发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持续性成本,对于机构而言是一个较为沉重的负担,对机构的资金规模提出了较高要求。另一方面,数字化建设在对资金提出较高需求的同时,不能完全将投资的效益进行可视化展现。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效率增益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明显可见,对于投资方的投资意愿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二)精通数字技术人才储备有限(二)精通数字技术人才储备有限人才因素是影响组织数字化转型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慈善公益行业内数字化专业人才的相对缺乏是制约慈善组织数字化建设的重要障碍。本次调研中,配备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或团队的慈善组织比例极低,均未超过样本总量的1/4。尽管有部分慈善组织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来突破组织面临的技术困境,减缓数字时代的运作压力,但也有组织在接受访谈时坦言,虽然名义上设置了技术岗位,但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并不能完全胜任组织需求。可见在人员数量之外,人才质量也构成慈善组织面临的难题。慈善组织的技术人才储备和专职团队配置不完善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其一,慈善组织数字化转型需要既具备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与技能,又对慈善公益领域有着深入理解乃至于从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两个条件的同时存在限制了可选择的潜在人才规模。其二,慈善公益行业由于业务特性、政策要求等条件的限制,相较于营利性行业而言较难提供具有较高竞争力的薪资。因此较难吸引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加入。部分慈善组织的秘书长薪酬尚且不及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收入,完全无力承担聘请专职技术人员的高额支出。并且由于慈善组织数字化发展处于较早阶段,为专业性人才提供的发展空间较为局限、不成熟,客观上也阻碍对32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调研中可发现,样本慈善组织的运营管理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而差距突出体现在不同组织的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进展上。业务流程数字化对内部管理的范式化提出了硬性要求。一方面,部分慈善组织的岗位、职能分工不明确阻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流程数字化需要对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与对应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从而完成操作、信息与数据的流转。交叉的职责分工将使得流程的数字化难以进行,甚至有损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对于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也有一定要求。数字化的流程是较为稳定的工作模式,涉及一系列软硬件设施配置,难以做到即时调整。因业务流程的数字化需要建立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之上,与组织的工作模式相契合,反之则无法为组织的工作效率带来讲求随机应变,这实际上与数字化的逻辑存在一定抵触。(四)行业内数字化合作较为迟滞(四)行业内数字化合作较为迟滞慈善组织之间的数字化交流与合作目前都未形成规模。在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都相对有限的背景下,行业交流的不畅通导致慈善组织整体数字化建设更加滞后。在调研过程中,多家慈善组织表示其数字化进程靠与外部技术团队合作来推进,与其他慈善组织基本无关。部分组织向研究团队反映,他们有开展相关主题交流的意愿,但对于其他组织的数字化建设进展知之甚少,除了参与腾讯、NGO2.0等机构所主办的相关研讨活动外,也缺乏与同行交流数数字化是慈善组织高投入的领域,一般也会被认为存在一定的机密性,因此在相关主题对外交流方面也会较为谨慎,以避免泄露更多组织信息。其次,在募捐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活动方面,不同慈善组织尤其是公募组织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有限的捐赠资源,这导致同行之间很难就此展开交流合作。最后,近年来受到疫情等不可抗因素影响,慈善领域的研讨交流活动原本就在减少,数字化相关的沟通和由此衍生出的合作受到影响也就不足为奇。33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八八【案例一】的慈善机构、公共卫生与福利有关部门、教堂和食品银行等机构联合组成的区域性非营利组织,组织的使命为通过提高人们对低价健康食品的认知和获取,减缓赫里福德郡的食物贫困情况1。为更好达成目标,赫里福德郡食物贫困联盟与一家旨在为机构提供数据决策支持的社会企业——数据果园(DataOrchard)合作,通过数据驱动手段锚定目标领域以集中联盟内数据果园完成了对粮食贫困研究的文献回顾,确定了次县一级的相关和可用数据集,并开据确定粮食贫困风险因素。所利用的数据集包括:燃料匮乏家庭比例、六年级学生肥胖比例、独居养老金领取者家庭比例、单亲家庭比例、福利申请者比例、无车家庭比例和多重贫困总体表最高程度风险。食物贫困总风险指数是六项风险因素得分的中位数。借助各项风险指数和总风险指数,该组织为赫里福德郡绘制了交互式的开放式食物贫困地图图8-1赫里福德郡食物贫困地图1资料来源:/foodpower/map/herefordshire_food_poverty_alliance/。访问日34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案例二】Praekelt基金会于2013年在南非开发了MomConnect项目,作为孕产妇行动移动联盟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手机向女性传递信息来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MomConnect为孕妇和新妈妈提供了一个基于文本的服务台,她们可以向该服务台发送问题,接受训练有素的护士的指导,并在怀孕期间获得自动提醒和提示。两者的目标都是通过推动公共诊所的利用,并为卫生官员和服务提供者生成实时表现数据来改善卫生服务、供更快、更廉价的信息,并扩展MomConnect的帮助台体验。2017年,Praekelt决定测试在新的MomConnect用户通过USSD注册后,该平台现在使用该电话号码自动搜索有进一步的提示和帮助台通信都会在WhatsApp上进行。如果没有,用户仍然可以通过SMS【案例三】园,且目前有320万儿童无法接受教育。在暴力和不稳定的环境中成长会导致严重创伤、慢性压力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长期影响。使用虚拟现实(VR)MercyCorps启动了一个项目,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创造身体安全空间,帮助伊拉克年轻人应对创伤,借由该空间,他们可以学习、玩耍并寻求治疗师帮助。伊拉克经历创伤的年轻人设计了一门课程。虚拟疗法建议使用一个正在开发的程序,名为“Bloom”。MercyCorps将Bloom的内容翻译成阿拉伯语和库尔德语,虚拟治疗团队录制比如一个带喷泉的安静庭院,或者站在宁静的湖边。(如图8-2所示)。该项目选择OculusGoVR耳机用于治疗过程。设备到达现场后,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