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名校初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名校初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名校初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名校初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名校初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省怀化市名校初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性质实验,并回收MnO2,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制取氧气B.收集氧气C.性质实验D.过滤回收2.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3.甲和乙可以合成半导体材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丙由原子直接构成B.丁是一种化合物C.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4.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①②⑤③B.②中需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16gC.选用50mL量筒分两次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①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5.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C.“氮5”是一种化合物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6.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 B.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D.铁丝弯曲7.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H2 B.HClC.SO2 D.NH38.生活离不开化学.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多食用哪一种物质

番茄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4.0~4.4

3.5~4.5

6.3~6.6

6.8~8.0

A.番茄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9.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 B.不锈钢碗 C.塑料盆 D.陶瓷杯10.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B.空气和钢铁:纯净物C.金刚石和金属铜:单质D.氧化钾和碳酸钾:盐类11.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2.生活中的很多变化都伴随着热量变化。下列热量变化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①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②苹果腐烂发热③干冰升华吸热④摩擦生热⑤浓硫酸稀释放热⑥白炽灯泡通电放热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⑤ C.只有①⑤⑥ D.只有③④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像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多的是a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C.t2℃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从a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固体aD.在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植物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图2中m的值为_______,n的值为_______.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图5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常见的气体。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常堵住导管口,打开玻璃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再打开活塞观察现象,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制取O2:锥形瓶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制取CO2:若Y是Na2CO3粉末,欲控制反应速度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收集CO2时可采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法。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开始收集,表示集气瓶内气体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制取H2:现取足量的粗锌加入到25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0.1g氢气,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18.(8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金属铜常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以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的氧化铜中混有铁粉,为提炼其中的铜,取等质量两份样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①分离得到溶液D的操作名称是_____②写出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③上述步骤_____(填步骤编号)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实验二④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哪个更好?并说明理由_____。⑤E、F是同一种溶质形成的溶液,能否判断E、F溶液中该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比Mg失电子能力强,如图是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_____有关。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Ⅰ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此实验说明了分子_____。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若实验Ⅱ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_____。改进后图Ⅱ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该装置选用合理,故正确;B、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氧气应从长导管端通入,故错误;C、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的水,防止高温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错误;D、过滤没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故错误;故选:A。2、A【解析】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煤的浪费,故选A。3、C【解析】

A.由图可知,物质丙由原子直接构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丁中一定含有氯元素和氢元素,丁是一种化合物,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是由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解析】

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顺序为:计算所需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称量(氯化钠质量)→量取(所需的水)→溶解,故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不符合题意;B、②中需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为:100g×16%=16g,符合题意;C、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16g=84g,应选取略大于所需液体体积的量筒,这样误差小,故应选择10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D、①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溶质质量变小,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解析】

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B、每个N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D、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D错误。故选B。6、A【解析】

A、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7、C【解析】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该气体可能是什么。【详解】A、H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反应前铜和浓硫酸中不含氯元素,所以不可能是HCl气体,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浓硫酸中含有硫、氧元素,且SO2有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D、NH3虽然有有刺激性气味,但反应物中铜和浓硫酸不含氮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成分时,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的原则,以及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则,进行分析判断。8、D【解析】

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碱性的食物的pH值会大于7。故选D。9、A【解析】

A.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选项正确;B.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错误;D.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故选A。10、C【解析】

A、蒸馏水中不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属于软水,故A错误;B、空气和钢铁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金刚石和铜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故C正确;D、氧化钾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故D错误。故选C。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11、C【解析】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即该反应是丁=丙+甲。【详解】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C。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12、A【解析】

①生石灰(氧化钙)与水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②苹果腐烂,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③干冰升华,是固体二氧化碳吸热变成气体,只有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④摩擦生热,只有能量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⑤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浓度降低,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⑥白炽灯泡通电只有热量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A。13、C【解析】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b<c,温度降低到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c>a,所得物质溶液,a中溶剂最少,溶解度最小,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少的是a,故A错误;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饱和b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a,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溶解度增大,无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b>a,故B错误;C、溶剂越小,溶解的量越少,t2℃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从a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固体a,故C正确;D、在t1℃时,a与c溶解度相同,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错误。故选C。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B【解析】

A、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药品腐蚀,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瓶塞被污染进而污染药品;瓶口紧贴试管口,防止药品洒出,图示实验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着闻,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闻,图示实验操作正确;C、读液体体积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弯月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实验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外焰温度更高,应该使用外焰加热,图示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15、D【解析】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水不是溶液,故错误;

B、植物油倒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故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

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346四Na2Se【解析】

(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m=3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n=34-28=6;(2)硒元素的原子有4个电子层,属第四周期;硒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显-2价;钠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知硒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度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气泡不再进入集气瓶中,从瓶口外冒出19.6%【解析】

(1)仪器A是水槽。实验前,堵住导管口,此时里面的大气压和外面的大气压是相等的,打开玻璃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再打开活塞,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该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反应型,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则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制取CO2:Na2CO3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快,欲控制反应速度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可采取的操作是通过旋转活塞减慢稀盐酸滴下的速度。收集CO2时可采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法,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是纯净的二氧化碳,开始收集。当气泡不再进入集气瓶中,从液体中逸出时,表示集气瓶内气体已收集满。(4)设产生0.1g氢气时,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解得x=4.9g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18、导电性Fe2O3+3CO2Fe+3CO2过滤Fe+H2SO4=FeSO4+H2↑和Fe+CuSO4=FeSO4+CuII和III实验二,因为实验一中铁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导致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使得到的铜粉不纯实验一中的大,因为过程中加入的铁也转化为了硫酸亚铁电子层数【解析】

(1)金属铜常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以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实验一:①分离得到溶液D的操作实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为过滤;②步骤Ⅱ中铁和剩余的硫酸反应生成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