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意登高苏教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诗意登高》。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登高望远的意境,通过对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分析,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表达方式。文章内容涵盖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怀古》,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等名篇佳作。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诗歌中登高望远的意境,能够欣赏和评价古代诗人的作品。2.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诗歌中登高望远的意境,能够欣赏和评价古代诗人的作品。难点: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引入:以一幅中国古代画家范宽的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为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画面中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类似的感受。2.讲解:讲解文章中的各个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解释登高望远的意境。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类似的感受。4.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诗歌,尝试写一段描述自己登高望远感受的短文。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登高望远王之涣《登鹳雀楼》苏轼《赤壁怀古》李白《庐山谣》七、作业设计1.阅读文章《诗意登高》,理解其中诗人的作品。答案:学生应能够理解文章中介绍的诗人及其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赤壁怀古》,李白的《庐山谣》等。2.分析自己选择的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写一段描述自己登高望远感受的短文。答案:学生应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登高望远的感受。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学生对于登高望远的意境是否有所领悟。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进一步深入理解登高望远的意境,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和朗诵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诗意登高》。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不同诗人的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赤壁怀古》,李白的《庐山谣》等,来展现中国古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表达方式。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展现了诗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登高望远的意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二、教学目标的细节解析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诗歌中登高望远的意境,能够欣赏和评价古代诗人的作品。本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领悟登高望远的意境,进而能够欣赏和评价古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学习文章中的诗人的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能力。本目标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本目标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文章中的诗人的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表达方式,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细节解析重点: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诗歌中登高望远的意境,能够欣赏和评价古代诗人的作品。难点: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这两个目标和难点是相互关联的。理解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欣赏和评价古代诗人的作品的基础,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则是理解和掌握意境的关键。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可能更具挑战性,因为这需要他们不仅理解诗歌的意境,还要能够将自己的感受和思想通过文学语言表达出来。四、教具与学具准备的细节解析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文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文章中的诗人的作品,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笔记本和文具则供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记录重要信息时使用。五、教学过程的细节解析1.引入:以一幅中国古代画家范宽的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作为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画面中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类似的感受。通过展示山水画,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类似的感受。这种引入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视觉艺术与诗歌表达相结合,更全面地理解诗歌意境。2.讲解:讲解文章中的各个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解释登高望远的意境。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并解释登高望远的意境。通过这种讲解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类似的感受。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同时,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类似的感受,培养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4.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诗歌,尝试写一段描述自己登高望远感受的短文。练习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写作的过程。通过写一段描述自己登高望远感受的短文,学生可以巩固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并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展示环节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欣赏和评价彼此的短文,学生可以相互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六、板书设计的细节解析板书设计如下:登高望远王之涣《登鹳雀楼》苏轼《赤壁怀古》李白《庐山谣》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和诗人的作品。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适当的语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诗歌意境时,可以使用浪漫主义的语调,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2.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在讲解环节,可以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课堂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增加课堂互动。4.情景导入:在引入环节,可以通过展示山水画《溪山行旅图》来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创作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意境。教案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意境?是否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2.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否通过练习和展示等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3.在时间分配上,是否合理利用了课堂时间?是否保证了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4.在课堂提问和互动方面,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是否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春季【高二】【蛇启新航 蜕变前行】开学第一课-教案
- 2025年押车放贷合同模板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负数的实际应用 西师大版
- 《梯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练习卷(易错题)-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含答案)
- 2024年品质生活电器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 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场景描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杭州医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出租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性定制婚约解除合同示范
-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听声学走》课件
- GB/T 30661.10-2024轮椅车座椅第10部分:体位支撑装置的阻燃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 空调制冷管道施工协议
- 2024-2030年艺术摄影服务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探析(定量论文)7800字】
- 肺部感染临床路径
- 高中英语3500词(乱序版)
- 钢结构吊装技术交底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办事处招聘4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家祖冲之课件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名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