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课程标准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学习重难点】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八字方针2.探索中的失误:全面建设时期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4.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成就及开创性、奠基性意义【预习新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中共八大(1)召开:1956

年召开。(2)内容: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评价: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时间:1957

年春。(2)内容: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影响: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3.全面建设时期的总路线(1)提出: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实施: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思维点拨]“大跃进”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4)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5)结果:加上对社会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1961

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判断正误].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和苏联的背信弃义。(X)提示三年经济困难的主

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泛滥和蔓延,主要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4.政策调整(1)调整:①八字方针: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②其他方面的调整: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③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2)成果:1962

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3)新目标:1964

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文化大革命”1.发动:“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毛泽东、周思来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因的政变。3.整顿:1972年和197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4.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伟大的建设成就1.总评(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2)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2.工业、科技成就(1)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3)中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4)这期间建设起来的一些基础设施、基础项目和大中型企业,至今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念阐释]三

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农业、教育、医疗卫生成就(1)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教育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4.时代精神的形成(1)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2)典型代表.①“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②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3)影响: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5.外交成就(1)成就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建交高潮。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③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2)意义: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6.伟大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归纳总结]社会

主义探索时期取得的成果(1)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一步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等得到长足发展,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医疗、科学技术方面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3)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环境得到改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20

世纪70年代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开了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巩固训练】1.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轻工业的投资比重将比“一五”计划的11.2%有所提高;农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将从“一五”计划的7.6%提高到10%左右。这一调整()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加快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推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D.体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2.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问题提出要“百家争鸣”,次年《历史研究》杂志成立,并以此为办刊方针: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百家争鸣”逐渐成为整个科学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由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提出()A.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 B.折射出国家对文化创作干预过多C.推动了新中国文艺事业不断发展 D.表明中国文教事业取得重大胜利3.如果以1963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为100%,到1978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150.44%,而同期的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太原的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268.54%。到1980年,贵阳、昆明、兰州都已经发展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三线建设的开展 B.城镇化发展迅速C.改革开放的深入 D.西部大开发的推进4.1972年,即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后不久,便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周恩来批示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立一个环境保护办公室:次年,直属于国务院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它们成为国家环保局(后改组为生态环境部)的前身。这一进程说明,新中国()A.积极组织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C.外交突破推动治理体系发展 D.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5.1962年冬,当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焦裕禄大胆整顿,积极革新,闯出了一条适合兰考发展的新路子。当时焦裕禄进行革新的政策支持是()A.中共八大提出尽快将中国变为先进工业国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C.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中共中央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6.1964年,许多友好国家和人民热烈祝贺中国取得的一大成果,普遍认为这一成果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少数大国的垄断企图,使亚洲和世界和平得到更有力保证。这项成果是()A.成功爆炸了原子弹 B.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要突破C.5G技术快速发展 D.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世界第一7.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我国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再过5年可能有1000万到1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2000万到2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3500万到4000万吨钢。为此,中国()A.发动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社会主义建设完全照搬学习苏联模式C.发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D.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8.喷油嘴有着“发动机的心脏”的美誉,其制造难度远高于发动机其它零部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只有上海等少数几个沿海城市才能生产少量喷油嘴,无法满足国内需要。1970年,为支援三线建设而从上海来到成都的锦江厂生产出了“七一”牌喷油嘴,锦江厂也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基地。由此可知,三线建设()A.充分利用了西部的资源 B.合理调整了工业布局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 D.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A.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B.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D.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成立10.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仅用三年时间拿下大油田。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B.艰苦奋斗,自力更生C.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D.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国家领导人重视改善民生,提出加大轻工业和农业投资,基于对苏联模式的反思,D项正确;据所学,早在1952年底,我国已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共中央对生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指标的调整,并非要加快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无法直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排除B项;据所学,中共八大并未推进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选择A:从就历史研究问题提出“百家争鸣”到之后“百家争鸣”成为整个科学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说明“百家争鸣”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排除B:“百家争鸣”指的是不多加干涉学术研究,“干预过多”说法错误。排除C:推动文艺工作不断发展的是“百花齐放”而不是“百家争鸣”。排除D:仅凭“百家争鸣”这一指导方针的提出无法说明中国文教事业取得重大胜利。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三线建设。选择A: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成都、贵阳、西安、兰州等中西部地区人口增长显著,这与20世纪60年代前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加强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有关。排除B:城镇化发展迅速是成都、贵阳等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C: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底,与材料中1963—1978年人口增长关系不大。排除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时间是1999年,时间不符。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影响。选择C:由材料可知,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后不久,不但积极参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还相应调整了政府部门设置,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排除A:国内机构变革不属于外交活动。排除B: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与材料联系不大。排除D: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国内机构的变革,而非国际秩序变革。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及其伟大建设成就。选择D:根据材料“1962年冬,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封闭沙丘试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国民经济困难,党中央在1961年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为焦裕禄在兰考县进行革新提供了政策支持。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治沙、治碱等工作,没有明确提及工业建设,A项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针对新中国的文艺与学术工作提出的方针。排除C: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执行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使我国在1959至1961年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故D项比C项更适合支持焦裕禄进行革新。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伟大的建设成就。选择A:由“1964年”“打破了少数大国的垄断企图,使亚洲和世界和平得到更有力保证”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这项成果是我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排除B: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是在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5G技术快速发展是在21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世界第一也是在21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7.答案:A解析:“我国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再过5年可能有1000万到1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2000万到2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3500万到4000万吨钢”表明毛泽东强调高速度,为此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