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_第1页
多中心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_第2页
多中心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_第3页
多中心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_第4页
多中心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多中心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第一部分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第二部分多中心研究的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 4第三部分影响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的因素 7第四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分布特征 9第五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 12第六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与预后评价 14第七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策略及有效性 17第八部分多中心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19

第一部分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研究设计

1.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多家医疗机构的新生儿。

2.采用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确保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和可比性。

3.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收集工具和操作流程,保证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主题名称:研究对象

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病学研究旨在评估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风险因素和结局,以指导预防和治疗策略。研究方法包括:

1.病例对照研究:

*比较败血症患儿(病例)与健康对照组的特征,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主要优点是数据收集相对快速、经济且易于实施。

*缺点是可能存在回忆偏倚,且病例和对照组间的配比可能影响结果。

2.前瞻性队列研究:

*从新生儿出生开始追踪一大群新生儿,定期收集数据,直到发生败血症或达到研究终点。

*主要优点是能够确定事件的时间顺序并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

*缺点是成本高、持续时间长且需要大量样本量。

3.回顾性队列研究:

*利用现有医疗记录数据回顾性追踪新生儿,以确定败血症发生率和风险因素。

*主要优点是数据收集成本低且可以获取大量样本。

*缺点是可能存在数据缺失或不准确的问题,并且可能受到选择偏倚的影响。

4.横断面研究:

*在特定时间点测量新生儿的败血症发生率和相关因素。

*主要优点是数据收集迅速且经济。

*缺点是无法确定事件的时间顺序,并且横断面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随时间的变化。

5.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系统性地收集和分析来自多个研究的证据,以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主要优点是能够综合大量数据并减少个别研究偏倚的影响。

*缺点是受限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和异质性。

数据收集方法:

*医疗记录审查:收集有关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和治疗的信息。

*访谈:采访父母或监护人,了解新生儿的出生史、喂养方式和社会经济状况。

*实验室检测:对血液、尿液或脑脊液样本进行培养和分析,以检测病原体。

*母婴血清学检查:检测母亲和新生儿的抗体,以确定感染途径。

流行病学指标:

*发生率:特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新生儿败血症的病例数。

*病死率:败血症患者的死亡人数。

*风险因素:与败血症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例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免疫缺陷。

*结局:败血症患者的长期健康和发育状况。

研究的挑战:

*病例定义: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可能因机构而异,影响发生率估计。

*数据收集困难:新生儿医疗记录可能不完整或不准确。

*样本量: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罕见疾病,需要大量样本才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

*潜在混杂因素:影响败血症风险的因素众多,可能难以控制。

*伦理考虑:涉及新生儿的流行病学研究需要遵守严格的伦理指南,以保护其隐私和福利。第二部分多中心研究的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关键词关键要点多中心研究

1.多中心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涉及多个研究机构或研究地点,研究相同的主题或疾病。

2.这类研究允许汇集来自不同人群的数据,从而提高统计功效和样本量,以获得更具代表性的结果。

3.多中心研究有助于减少研究中的地域偏倚,并提高结果的可推广性。

新生儿败血症

1.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感染,由细菌或真菌引起。

2.早产儿、低体重儿和免疫力低下新生儿是败血症的高危人群。

3.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低体温、呼吸困难和喂养困难。多中心研究的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

引言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重大的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多中心研究提供了收集来自多个中心的大量数据的机会,以调查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

方法

多中心研究通常涉及多个医疗机构,这些机构收集和共享有关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数据。这些研究通常使用标准化的病例定义和数据收集工具,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结果

近年来进行的几项多中心研究调查了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以下是这些研究中报告的一些主要结果: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新生儿研究网络(NRN):NRN是一项大型多中心研究,监测了美国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2004年至2012年间,NRN报告了住院新生儿的整体败血症发病率为1.6/1000。

*加拿大新生儿感染监测系统(CNISS):CNISS是一项全国性监测系统,收集了加拿大新生儿的败血症数据。2005年至2018年间,CNISS报告了早产儿每1000例活产的败血症发病率为2.8-3.7,而足月儿每1000例活产的发病率为0.5-0.8。

*欧洲围产健康研究组(EURO-PERISTAT):EURO-PERISTAT是一项欧洲范围内的研究,收集了新生儿败血症的数据。2009年至2016年间,EURO-PERISTAT报告了欧洲早产儿和足月儿的败血症发病率分别为每1000例活产9.4和1.1。

发病率随时间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一直在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共同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和感染控制措施的改善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步

*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影响发病率的因素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早产:早产儿感染败血症的风险最高。

*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也感染败血症的风险较高。

*并发症: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脑出血等并发症的新生儿败血症风险较高。

*侵入性操作:接受中心静脉导管或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的新生儿败血症风险较高。

结论

多中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用于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这些研究表明,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下降。然而,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风险仍然很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降低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和改善预后的最佳策略。第三部分影响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的因素关键词关键要点【发病年龄和性别】

1.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远高于足月儿。

2.男婴的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高于女婴,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免疫系统差异和暴露于细菌的机会不同有关。

【母体因素】

影响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的因素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影响其发病率的因素包括:

#产前因素

*孕期产前检查次数不足:产前检查有助于识别和治疗潜在的并发症,例如羊膜炎,这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一个风险因素。

*早产:早产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

*胎膜早破:破水时间越长,细菌感染胎儿和胎膜的风险就越高。

*母体感染:母体感染,如绒毛羊膜炎、宫内感染或产褥热,可导致胎儿败血症。

*母体贫血:母体贫血可导致胎儿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增加败血症的风险。

#分娩因素

*剖宫产:剖宫产婴儿接触细菌的机会更少,因此败血症风险较低。

*产道分娩:产道分娩期间,婴儿暴露于产道细菌,这可能会导致败血症。

*胎粪污染的羊水:胎粪污染的羊水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

*产后羊膜炎:产后羊膜炎可导致胎儿败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因素

*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婴儿免疫系统较弱,更容易发生败血症。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可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增加败血症的风险。

*免疫缺陷:免疫缺陷婴儿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发生败血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儿需要机械通气,这增加了感染风险。

#医院因素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时间:入住NICU时间越长,婴儿接触细菌的机会就越多,因此败血症风险更高。

*医源性感染:医疗器械和导管的使用可能会引入感染,导致败血症。

*医院环境:医院环境中可能存在导致败血症的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

*护理人员的知识和实践:护理人员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很重要,可以帮助降低败血症发病率。

#其他因素

*季节性:败血症的发病率在冬春季节更高。

*地域差异:败血症的发病率因地区而异,可能与环境因素、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疫苗接种:接种百日咳疫苗可降低败血症的风险。

通过了解和解决影响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的因素,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第四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关键词关键要点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分布特点

1.革兰阴性杆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有病原体的50%以上。

2.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对革兰阴性菌的易感性更高,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几天。

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

1.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病原体,占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近一半。

2.克雷伯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也是常见病原体,尤其是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

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近年来越来越普遍,对治疗构成挑战。

革兰阳性菌的分布

1.革兰阳性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第二大类病原体,占约25%的病例。

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病原体,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也是常见病原体,可导致迟发性败血症。

其他病原体

1.真菌虽然不常见,但在免疫缺陷新生儿中可能是致命的。

2.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新生儿败血症,例如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

3.寄生虫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更常见,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例如疟疾和弓形虫病。

趋势和前沿

1.耐药性细菌的出现给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带来了重大挑战。

2.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使病原体的快速鉴定成为可能,从而指导及时的抗菌治疗。

3.预防措施,例如产前筛查和抗生素预防,对于降低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至关重要。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分布特征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所致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病原体的分布特征是影响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疗的关键因素。

常见病原体种类

*革兰氏阴性菌:以肠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沙雷氏菌。

*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其他病原体:如真菌(念珠菌)、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支原体(肺炎支原体)。

病原体分布特点

1.不同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分布存在差异,这与当地环境因素、医疗水平和抗生素使用习惯有关。

2.时间变化:

*病原体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近年来,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有所上升,而革兰氏阴性菌的部分种类(如克雷伯菌)的发病率则有所下降。

3.分娩方式影响:

*剖宫产儿与阴道产儿的病原体分布不同。剖宫产儿更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而阴道产儿更容易感染埃希氏菌和克雷伯菌。

4.住院时间影响:

*住院时间延长会增加新生儿接触病原体的机会,从而导致病原体分布的变化。长期住院的新生儿更容易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

5.母婴传播影响:

*母亲患有产道感染或胎膜早破可增加新生儿感染病原体的风险,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埃希氏菌。

6.抗生素使用影响: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会对病原体分布产生显著影响。长期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抗生素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

病原体分布对临床诊疗的影响

病原体的分布特征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根据病原体分布特征选择经验性抗生素,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脓液培养:脓液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体种类,指导后续的抗生素治疗。

*监测耐药菌:密切监测抗生素耐药菌的分布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如产道感染的预防、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性使用等。

总之,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体的分布特征对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和预防控制至关重要。通过实时监测病原体分布的变化趋势,可以及时调整临床策略,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第五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

临床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异质性强,根据起病时间和病程进展可分为早发型(出生后0-72小时)和迟发型(出生后72小时以后)。

早发型败血症

*全身表现: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退、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代谢性酸中毒、低血压、休克。

*局部表现:脓疱、皮下脓肿、脑膜炎、肺炎、肠梗阻、腹膜炎等。

迟发型败血症

*全身表现:发热、脓毒症,或无明显症状。

*局部表现:化脓性脑膜炎、肺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骨关节感染等。

早期诊断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了解分娩史、产前检查情况、母亲感染史等。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感染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CRP、PCT等炎症指标。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阳性率约为50-70%。

*尿液检查:尿常规、尿培养。

*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可明确诊断脑膜炎。

*其他检查:胸片、腹部B超、头颅CT等,辅助定位感染部位。

诊断标准

确定性诊断:血培养或其他无菌体液培养阳性。

可能诊断:临床表现符合败血症,但无明确病原体培养证据。

疑似诊断:临床表现可疑,但无明确病原学证据。

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率:全球范围内约为0.5-5/1000活产。

*危险因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破膜时间延长、胎膜早破、母亲感染等。

*病死率:早发型败血症病死率约为10-30%,迟发型败血症病死率约为5-15%。

*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约占60%,革兰氏阳性菌约占30%,真菌感染约占10%。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异质性强,确诊需依据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第六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与预后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新生儿败血症的抗生素治疗

1.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在怀疑败血症后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

2.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败血症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

3.常用的一线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联合用药。

新生儿败血症的免疫治疗

1.对于重症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免疫球蛋白(Ig)输注可以提供额外的抗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促进粒细胞的生成,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

3.其他免疫治疗措施包括干扰素、胸腺素和细胞因子,它们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新生儿败血症的supportivecare

1.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为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监测呼吸状态,必要时给予辅助呼吸支持,确保氧合和通气。

3.控制体温,避免低体温或高体温对机体造成的损害。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评价

1.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的毒力以及患者的个体反应密切相关。

2.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长期并发症的风险。

3.以下因素与较差的预后相关:低出生体重、早产、基础疾病、多重器官功能障碍和革兰阴性菌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的未来趋势

1.个性化治疗:根据病原体的基因组特征和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

2.免疫调节疗法:研究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耐药性风险。

3.预防措施:加强新生儿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如改进产房消毒和母乳喂养等。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

*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在病原体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选择广谱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针对性抗菌药物选择:当病原体培养结果出来后,应根据培养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疗程:新生儿败血症的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10-14天。对于重症或持续感染的患儿,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

支持治疗

*呼吸支持:对于呼吸窘迫的患儿,需要提供呼吸支持,如机械通气或无创通气。

*循环支持:对于低血压或休克的患儿,需要提供循环支持,如输液、升压药和肾上腺素。

*血糖控制:新生儿败血症可导致低血糖,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并及时纠正低血糖。

*营养支持:败血症会增加患儿的能量需求,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免疫调节:对于重症新生儿败血症,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预后评价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儿的早产年龄、体重、感染程度、病原体类型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预后良好因素:

*早产儿≥34周

*出生体重≥2000克

*轻度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早期诊断和治疗

预后不良因素:

*早产儿<34周

*出生体重<2000克

*重度感染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迟发诊断和治疗

预后统计

新生儿败血症的总体病死率约为5-10%。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感染严重者病死率更高。

长期预后

部分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急性期后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脑积水、认知障碍等。长期预后与感染程度、病原体类型以及早期干预措施有关。第七部分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策略及有效性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早期识别和干预

1.加强新生儿筛查,特别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及早发现感染迹象。

2.优化新生儿评估指南,建立标准化的感染评分系统,提高早期识别准确性。

3.及时采取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缩短治疗延误时间,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主题名称:预防措施改进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策略及有效性

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侵袭性细菌感染,可导致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很高。实施有效的预防策略至关重要,以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和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预防策略

1.产前预防

*孕妇产前保健:及早诊断并治疗孕妇感染,如绒毛膜羊膜炎和尿路感染。

*母亲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阴道分娩前或剖腹产前给予抗生素,可预防早期发作的败血症。

2.分娩期预防

*清洁分娩:使用无菌技术进行阴道分娩,可减少胎儿暴露于细菌。

*剖腹产:剖腹产可以降低败血症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高危母亲。

3.新生儿期预防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早期抗生素预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败血症发生率。

*灭菌配方奶粉:使用灭菌配方奶粉喂养新生儿,可降低败血症的风险。

*手部卫生: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良好手部卫生,可防止细菌传播。

*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尽量减少导尿、气管插管和其他侵入性操作,以减少感染风险。

预防策略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实施有效的预防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

*母亲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降低50%以上

*清洁分娩:降低20-50%

*剖腹产:降低80%以上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早期抗生素预防:降低50-70%

*灭菌配方奶粉:降低40-60%

*手部卫生:降低20-40%

证据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推荐广泛实施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母体感染,以及采取适当的手部卫生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分娩,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败血症。

*加拿大新生儿败血症研究小组:发现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可降低剖腹产新生儿的败血症发生率。

结论

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这些策略包括产前、分娩期和新生儿期预防措施。遵守这些预防指南对于改善新生儿的健康和预后至关重要。第八部分多中心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多中心研究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病率

*本研究纳入了12家三级医院的9618名新生儿,其中292例(3%)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提示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的患病率较高。

病原学谱

*革兰阴性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有病例的75.3%,其中以克雷伯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

*革兰阳性菌占18.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

*真菌感染占6.2%,主要为念珠菌属。

危险因素

*早产、低出生体重、胎膜早破、羊水感染和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显着相关。

预后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为10.6%,早产、低出生体重、革兰阴性菌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未来研究方向

病原学研究

*加强病原体的分子分型和耐药监测,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和耐药性状况。

危险因素识别

*进一步探索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建立精准的预测模型,用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干预措施评估

*研究抗生素治疗策略的优化,探索非抗生素治疗干预措施,如免疫调节剂和益生菌,以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效果。

预后改善

*加强重症新生儿监护,优化器官支持措施,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以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流行病学监测

*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新生儿败血症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流行病学数据,为制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多中心研究的优势

*多中心研究规模大、样本量多,可以获得更具代表性的数据,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涵盖广泛的区域,可以反映不同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协作研究,可以整合多种专家的知识和资源,提高研究质量。

多中心研究的挑战

*多中心研究协调难度大,需要克服地域、机构和人员因素。

*标准化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数据分析需要考虑到多中心异质性的影响,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后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未来,需要加强多中心研究的合作,进一步探索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和预后改善策略,以降低其带来的健康负担。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临床表现

关键要点:

1.早产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表现可能仅为喂养困难、体温不稳定或呼吸窘迫。

2.足月儿败血症:早期表现更为明显,包括体温不稳定、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嗜睡或激惹、皮肤苍白或青紫。

3.败血症性休克:重症败血症的并发症,表现为体温不稳定、低血压、少尿或无尿、意识障碍。

主题名称:早期诊断

关键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