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壹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學目的(壹)知识与能力目的1、懂得宇宙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2、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理解原子的构造;4、對物质世界從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体的理解;5、初步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二)過程与措施目的1、通過對物质從宇宙到微观的研究简介,发現并阐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過把原子构造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构造模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過對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們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构成。學习物质的世界,体會物质世界的奇妙。課前准备1.取壹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後观测蜡烛凝固時体积的变化。2.查阅、搜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3.查阅、搜集有关分子、原子构造的资料。教學過程壹、引入新課人們說广阔的宇宙是無边無际的,那么,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萬物,变化萬仟,那么,這绚丽的世界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這壹切給人类留了許許多多的谜,引起了人类無限的遐想,激发了壹代代科學家對它們孜孜不倦的观测和研究。那么,這壹节課就让我們沿著科學家的探究的足迹,從宏观到微观作壹次旅行,對這些問題作某些初步的探讨吧。二、新課教學(壹)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1.宇宙有多大?(1)综合观测書本图11-1和書本图11-2。請同學們說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現报道发現第拾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們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交流资料数据: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壹颗普遍的行星;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仟亿颗恒星中的壹员;③银河系只是数拾亿個星系中的壹种,壹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拾萬年;④在浩瀚的宇宙中,尚有許多像银河系這样的星系。目前,我們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拾亿個星系。(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學生推理,說壹說他們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4)結论:宇宙是广阔無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2、人类對宇宙的探究過程。交流资料:(1)中国古代有关宇宙构造的學說;(2)哥白尼与曰心說;(3)從世界上第壹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壹次乘飞船進入太空;(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5)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進入太空绕地球航行。伴随科學的不停進步,人类對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3、宇宙的构成問題:宇宙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地球及其他壹切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处在不停的运動和发展之中。(二)物质由分子构成的1、問題: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從古到今,人們壹直在探寻著這個問題的答案。古希腊人认為宇宙萬物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构成;我們的祖先认為宇宙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但這些見解都是不科學。究竟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2、分割物质试验:物质分割有壹种程度,分割到這壹程度時小粒子能保持物质本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電子显微镜观测。科學研究发現: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本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罗第壹种把這些粒子叫做分子。分子很小,壹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几拾纳米)。只能用電子显微镜观测。結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地球及其他壹切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处在不停的运動和发展中。(三)原子构造我們懂得了物质由分子构成,人們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學家发現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并把這样的粒子称為原子。同步還发既有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單個原子构成。原子的构造与太阳系拾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的周围,有壹定数目的電子绕核运動。原子非常小,全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見的最小灰尘,其中也包括了约1015個微小的原子。研究发現,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也尚有更小的精细构造——夸克。(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和中子(夸克)]和電子夸克是最小的吗?伴随科技的发展,人們會更深入地认识世界。(四)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學生交流課前观测蜡凝固時体积的变化。(液体蜡在凝固時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2、問題:我們懂得物质壹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在不壹样状态具有不壹样的物理性质。從试验,我們看到物质在壹般状况下由液态变為固态体积缩小(水除外),由液态变為气态,体积增大(水:1700倍;乙醚:250倍)。物质由分子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与否联络呢?3、探究:先让學生說說他們在課堂上听課,課间在教室裏活動時,課间在操場上自由活動時這三种状况下活動的状态和活動空间。固体具有壹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動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動性。4、結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動状态有关。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拾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壹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動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流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動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巨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動,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轻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動性。(五)科學世界——纳米科學技术纳米科學技术是是纳米尺度内(0.1nm—100nm)的科學技术,研究對象是壹小堆分子或單個的原子、分子。纳米技术的应用:電子与通信,醫疗,制造业,分子人……三、小結地球及其他壹切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又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构造与太阳系相似。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電子绕核运動。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有多种形态,物质处在不壹样的状态時具有不壹样的物理性质,构成了多彩的物质世界。四、作业課堂作业练习對应练习。五、板書设计第拾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壹宇宙和微观世界壹、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地球及其他壹切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处在不停的运動和发展之中。二、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地球及其他壹切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处在不停的运動和发展中。三、原子构造原子的构造与太阳系拾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的周围,有壹定数目的電子绕核运動。四、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拾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壹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動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流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動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巨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動,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轻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動性。作用力极小,轻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動性。五、科學世界——纳米科學技术二质量教學目的(壹)知识与技能1、懂得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2、通過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措施。學會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二)過程和措施通過观测、试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學生严谨的科學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學重點难點:1.重點:托盘天平的使用措施。2.难點: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措施。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教程第1課時壹、課前复习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的构造是怎样的?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各有什么特性?其微观构造是怎样的?二、引入新課我們去商店购置粮食、蔬菜、水果時,我們关注的是物质的量的多少?售货员要用秤称量货品的质量的大小。在物理學裏,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质量有什么特性?怎样运用测量工具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今天我們就来探讨這個問題。三、新課教學1.质量①定义:在物理學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达。注意辨别“物体”和“物质”的概念。②质量的單位:公斤(kg),克(g),毫克(g),吨(t)1kg=103g,1g=103③质量單位公斤的由来學生阅讀P12“科學世界”。规定4℃時1dm3的纯水的质量為1kg。并且用铂制作了原则公斤原器,這個原则公斤原器也叫“档案公斤”。④认识某些物体的质量(P9)2.质量的测量①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和學生天平(试验室用)磅(秤)、杆秤(生活中用)②认识天平:底座、支架、横梁、平衡螺母、托盘、指针、分度盘、標尺、游码,称量,感量。a.平衡螺母:用来调成天平横梁平衡;b.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与否平衡.當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時,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c.標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d.称量:每架天平都有自已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總数加游码最大的讀数所示的质量。感量:天平能称量出的最小质量叫感量。標尺上每小格表达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感量)。③测量原理:天平两臂等長,當两個盘中物体质量相等時,天平就會平衡。④使用天平应注意的問題(P10)⑤怎样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放、调、称、记。a.放:把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调整横梁平衡:先将游码调到零刻度,再移動游码(哪端高就往哪端调),當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時,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c.称:把物体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增減砝码,并移動游码(移動游码相称于向右盘中加減小砝码),直到横梁两次平衡。右盘中砝码的總质量加上游码表达的质量就等于被称物体的质量(游码讀数時,应以游码左侧刻度线為准)。d.记:记录测量成果(要记住写單位)。[注意]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時的两次平衡的调整措施不壹样:空载平衡(称量前):调整平衡螺母。载物平衡(称量時):增減砝码并移動游码。⑥练习测量物体的:橡皮,铅笔等。四、小結本节課,我們學习了质量的概念、單位及其测量措施。其中质量的测量是重點。我們要學會對的地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第2課時教學過程:壹、复习提問1.使用天平時应注意哪些問題?2.怎么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二、進行新課1.想壹想①在左盘上放上准备称量的物体後,向右盘中尝试著加砝码時,应當先加大的還是先加小的?為何?②在讀测量的质量時,应當先讀大砝码,還是小砝码?③假如要称粉状物体(例如盐),应當怎么做?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①想想做做(P11):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時,质量与否发生变化?②結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三、随堂练习課後练习:1,2,3,4,5四、小結通過本节内容的學习,我們懂得了质量的意义、特性及测量措施。质量的测量是本节的重點,我們应會對的地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放、调、称、记)。五、作业配套练习。六、板書设计二质量壹、质量1.定义2.單位二、质量的测量1.工具2.措施三、质量的特性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三密度教學目的(壹)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用密度知识处理简朴的实际問題(二)過程与措施1、通過试验探究活動,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學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维措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应的是物质自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教學重點难點1.重點: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單位。2.难點: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教學器材:托盘天平,体积為10cm3的铁块、铝块和木块各壹块,体积為20cm3的铁块和木块各壹块、方格紙。課時安排:1課時壹、引入新課從鉴别物质說起:我們壹般运用物质的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等来鉴别物质,但有诸多時候,仅靠這些有壹定的局限性。但我們发現物质尚有其他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传說,叙拉古王国的国王罗因怀疑珠宝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面提升行政管理能力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员工健康检查合同协议
- 课题申报书的本质
- 微生物感染传播途径的识别试题及答案
- 课题申报书怎么整页
- 项目闭环管理的必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加速提升技巧试题及答案
- 解析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重难点试题及答案
- 新课改瘦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含解析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科学发展试题及答案
- 小学弘扬教育家精神活动方案及措施
- 《中国饮食文化》课件-中国饮食文化溯源
- 2024年贵州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闯关测试卷(含答案)
- 煤炭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辑说明
- MOOC 固体物理学-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年4月重庆市考公务员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书香校园-世界读书日主题教育班会
- TIAC CCSA 32-2019《保险行业云计算场景和总体框架》
- 玻璃瓶丝印制度
-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肺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