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朽木易折,金石可镂Word-可编辑导师谈:“联系导师一定要注重方式”
每年都听新入学的硕士生谈起“报考经”,我感到有须要谈谈我们作为导师的看法。考生首先要了解小学专业设置与导师的基本情况。就目前来说,绝大多数报考外校的考生囿于主客观条件,对所报考的小学的专业设置与导师缺乏须要的了解,不了解小学某学科的基本设置与学术能力,不知道导师研究领域与主要成绩。因此,固然一些考生也被录取了,但对今后学习会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其实,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比较容易解决。现今网络资源十分丰盛,彻低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并了解某些小学、某些专家学者的情况。例如,到所报考的小学寻找该小学某专业设置与招生数量,了解导师的基本信息与学术能力的基本情况。若对某位导师有兴趣,还可通过“”举行搜索,兴许会得到更多资讯。同时,可以通过某些专业获得大量信息。如上海师范大学域外汉文的“论坛”中,有一栏目叫“学者风采”,里面收录1300余位各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的情况推荐,在此,可以十分容易地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考生了解导师的基本情况后,便可以准确决定自己的报考方向、挑选导师。其实,作为导师,也希翼考生能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对招收学生与指导他们的学习更为有利一些。但是,招硕士与招博士不同。大多数导师招收博士生,会将考生限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中挑选,事先通过各种渠道对应考学生举行了解,甚至还要求考生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论文寄来阅读,以便确认其有无培养前途。而招收硕士生情况则大不相同,若非本校考生,导师无法知道毕竟有多少学生报考、无从确切了解报考者的基本情况,师生双方在复试前都十分陌生,既不利于导师挑选学生,也不利于学生准确“推销”自己。就我了解,绝大多数导师十分愿意在招考前了解考生,以确认考生有无培养前途。但是,因为他们教学、科研工作十分繁忙,没偶尔光、精力与考生举行大量的联系交流,因此只得采取回避措施。如此,师生双方无法举行有效地交流,导致导师盲目招生、考生盲目报考的情况,甚至入学后导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产生种种意想不到的艰难。因此,报考前与导师举行有效交流很有须要。在我看来,考生固然确实有须要与导师联系,但一定要注重方式。例如,一些求学心切的学生会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倘若有若干位这样的学生与一位导师联系,那么就会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举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比较合理的联系方式是通信。学生可在信中推荐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小学(历届生可推荐工作单位与经历)、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等。若导师有兴趣,便会与你联系,一旦该考生进入到复试阶段,胜利率会高一些。例如,今年我校某专业就有一位导师,在与调剂考生举行联系时,发现该生大学毕业论文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彻低一致,赶紧要求该生把毕业论文寄来,阅读后十分惬意,最后的结局是双方都希翼得到的结果。一些考生通过种种途径得知导师的联系方式,便会想方设法了解某些信息。作为导师来说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情绪,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例如,一些初试合格的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乃至导师的同事、熟人来了解复试的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等。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因为这不利于了解考生的准确情况、不利于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不但不会泄漏复试内容,反而对这些考生会有一些矛盾反感情绪。还有一些考生反复咨询复试的方式、复试的项目、复试参考用书等,其实这些内容在招生简章上都十分明了地刊登着,考生自己不查,反而要求导师来解答或告诉。这对考生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你自己都不会查阅有关藏匿的、十分容易查阅到的资料,今后如何去寻找更为难找的资料呢?这类学生的能力往往会受到导师的疑惑。我对这类学生的回答普通是:自己去查招生简章!在我看来,到了复试阶段,考生最好不要与导师联系,凭自己的真切本领来竞争最好。也有个别考生还会打听该专业毕业后寻找工作的情况。天然,寻找工作确实是考生的“头等事件”,但作为导师来说,更注重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而非工作推荐者,倘若读研就是为了留在大城市、为了寻找工作,那么你不必来参加考试,你索性直接去找个工作得了。与导师建立良好关系有三部曲:获取信息、取得联系、巩固联系,每一环节都有其内在规矩和操作技术。但规矩和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合理地包装自己,在联系导师和巩固联系的过程中如何将自己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来(这种展示更多地表现为思想和精神形象),以顺利获得导师的绝对。这些都渗透着印象管理的艺术。
导师信息——印象管理的基础毋庸置疑,获得导师的相关信息,是学生与导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但信息并非越多越好,要寻找那些对考研真正有协助的信息;同时不要过于迷信这些信息,因为获得渠道的不同,信息本身可能不够确切甚至有误。那么,我们毕竟需要了解哪些普通性的信息呢?粗略地说,主要包括4个方面:导师的经历、当下的工作情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导师的经历主要是指导师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当下工作情况主要是指职称、是否兼有行政职务;学术研究情况是指导师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学术研究风格;师生相处情况指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迷恋等等,这些情况主要从日常教学和师生交往(尤其是节庆日公共活动)中了解。在这4个方面中,“经历和当下工作情况”是基本性的信息,而核心信息是“学术研究情况和师生相处情况”――前者关乎你的备考(尤其是复试)乃至未来读研后的学习,也是打开我们与导师交流或关系之门的钥匙;后者则直接关乎导师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原则与方式,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何获得这些信息呢?途径一:上导师所在大学和院系的主页查询。这种方式简便易行,大致能了解到导师经历、工作情况和粗略的学术研究情况。【小窍门】这里大家要担心一个新趋势,如今大学里一部分导师开始建立自己的博客,与外界举行交流。倘若你挑选的导师有自己的博客,你不妨常常上去转转,上面有许多导师工作与生活中的信息,这是一条不错的渠道。途径二:通过你所报考小学和院系的一些相关论坛以及、谷歌等搜索工具查询。这些搜索工具中,首推各大院校的论坛,在那里会有一些关于导师的研究,更有相关的学习主意和应试技巧。(如北京的水木社区,武汉的白云黄鹤社区,上海的日月光华社区等等。)途径三:通过专业学术(如中国学术期刊网)或者图书馆搜索导师的著作与文章。学习研究这些文章,以了解导师的学术研究情况。途径四:直接与导师接触。倘若你居住在所报考小学的城市,可以抽时光去听导师的课,甚至可以利用课后的时光争取与导师交流交流,这是最直接地了解导师的好主意。途径五:通过你周围的人。倘若你有师兄师姐或者老乡正巧是导师的学生,或者与导师有一定的接触,通过他们就能了解到上述4个方面的信息,尤其能了解师生相处情况。因为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迷恋,在与他周围的人接触的时候会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他的学生或者熟人获取的类似信息,是其他途径所无法获得的。
自我形象——印象管理的核心无数学生在获得导师的相关信息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尝试与导师的第一次接触,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自我形象的定位。这里的自我形象不单单指形状,更多的是指精神气质,即精神面貌。因为时光和精力所限,大家在考研期间与导师的接触只能是一种初层级的接触,留在导师脑海中的至多是一种印象,或深或浅,表现为一种感性的形象、气质的认识。正因此,在与导师开始接触之前,较好地定位自我形象十分须要。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定位最相宜呢?这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千人千面,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也会迥异。但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还是大致相似的,如:生活积极向上、积极开朗,学习执著追求、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学生,让人感觉弥漫活力;而执著的追求,是科研必备的品质,这种执著精神某些时候会感染导师,留下很好的印象。在与导师接触时,倘若你能较好地展示出自己的优点,能让导师觉得你是个“有个性、有特色,还不错的学生”,那么在考研战役中,你就已经取得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胜利。
第一印象——印象管理的关键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无须赘言。与导师的第一次联系,既可以是第一次碰面,也可以是第一个电话、第一封E-mail,或是第一次在导师的博客中留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加以充足重视,一定要给导师留下一个较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需要在两个方面下足功夫:相宜的接触方式和恰当的切入点。接触方式按照相宜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罗列如下:方式一,发E-mail。在E-mail中,容易的自我推荐及表达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是必须的,但这不是拉近与导师关系的最好切入点,咨询有关的专业问题才是一种更好的切入方式。这种咨询,容易引起导师的注重,引发彼此的交流,且不落俗套地为进一步交流留下余地。方式二,上导师博客发言,与导师交流(倘若导师有博客)。在了解导师的著作和文章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光对博客内容举行浏览,你可以针对导师的某一篇博文发表自己独特的感想。如此几次,让导师对博客中的你有一点含糊的印象,你便可以适时嵌入一些学术问题,请导师赋予指导。方式三,听导师讲课。适时参加课堂研究,课间请教诲师问题(倘若你居住在所报考的城市)。这种方式很容易给导师以直观的印象,也容易获得导师的好感。方式四,给导师打电话。这是最难以控制的一种方式,但无数考生因为距离太远,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包含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倘若第一次电话联系不胜利,第二次再联系就难上加难了。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通过E-mail与导师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导师打电话。所谓恰当的切入点,是指最能够引起导师注重的方式。“问题式切入”是比较恰当的切入点。采取这种方式时,问题的挑选十分重要。所提的问题应该是与导师重点研究、并已成形的课题相关的,必须是考生自己仔细研究思量过、并有一定心得的问题。问题的提出方式应该是,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拙见,再谈通过导师的著作和文章获得的启发,最后将自己思量中的疑惑说出来,请导师赋予指导。【跨考小提醒】“问题式切入”是一种很好的初步接触导师的方式,但它要求考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对导师的著作与文章有较深的理解和领略。问题过浅或过深都不相宜,这是需要一定功力的。此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控制所提的问题,对延伸的交流有多个角度的预见,这样才干在与导师的交流中做到游刃有余。巩固联系——印象管理的延续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如何巩固联系、保持接触的延续性,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十分重要。借助E-mail、博客以及课堂,通过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感想和观点的交流,考生与导师的联系会得到逐步加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些辅助方式,如在节庆日时向导师表达祝福。表达的方式有无数,但主要还是电话、短信、贺卡3种。电话可以直接密切地表达祝福的情感;短信相对委婉,内容可以很丰盛;贺卡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既可是网络贺卡,也可是纸质贺卡。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纸质贺卡更显珍贵、更能交流情感。需要注重的是,邮寄贺卡应提前一段时光,以保证在节庆前到达导师手中。
交流忌讳——印象管理的雷区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辩证的思想,也是为人的艺术。考生主动与导师接触、交流,要注重不可太过,杜绝触犯交流中的一些忌讳,以免事与愿违。忌讳一:把隐私当信息。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而是在导师的学习经历、当下的工作情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这4个方面向导师有所知晓。忌讳二:过于迷恋自我形象尤其是外在形象在交往中的价值。自我形象的构建是在自身原有基础上,通过自我鼓励等方式,使自己表现出更完满的精神气质与状态,这才是自我形象的关键。忌讳三:第一次接触不太胜利后的消极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烈,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烈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忌讳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5605-2024粉尘爆炸泄压规范
- 2025年度消防安全评估与咨询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端装备制造与出口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合同汇编3篇
- 2024版大学学生宿舍楼物业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饭店客房经营权及客房用品定制合同3篇
- 2024环保技术研发合同成果转化
- 2024物流公司与仓储企业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
- 2024行政诉讼刑事上诉状案件调解与和解合同2篇
- 2024年精简版劳动协议样本模板版B版
-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4年水利工程高级工程师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增强现实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 TD/T 1060-2021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正式版)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 仓库智能化建设方案
- 海外市场开拓计划
- 供应链组织架构与职能设置
- 幼儿数学益智图形连线题100题(含完整答案)
- 七上-动点、动角问题12道好题-解析
- 2024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