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4 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含解析】_第1页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4 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含解析】_第2页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4 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含解析】_第3页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4 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含解析】_第4页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4 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突破练14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一、单项选择题1.设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α,则“l∥β”是“α∥β”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在三棱柱ABC-A1B1C1中,点M在AB上,且AM=λAB,若BC1∥平面A1MC,则λ=()A.12 B.13 C.14 3.如图,AB为圆锥底面直径,点C为底面圆O上异于A,B的动点,已知OA=3,圆锥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3π的扇形,当∠PBC=π3时,PB与AC所成的角为(A.π3 B.C.π4 D.4.许多球状病毒的空间结构可抽象为正二十面体.正二十面体的每一个面均为等边三角形,共有12个顶点、30条棱.如图,由正二十面体的一个顶点P和与P相邻的五个顶点构成正五棱锥P-ABCDE,则PA与面ABCDE所成角的余弦值约为()(参考数据cos36°≈0.8)A.56 B.58 C.35 5.在菱形ABCD中,∠BAD=60°,将△ABD沿BD折起,使点A到达点A'的位置,且二面角A'-BD-C为60°,则A'D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34 B.C.377 D6.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棱长为2,点P在矩形ACC1A1(包含边界)内运动,且∠PBD=45°,则动点P的轨迹的长度为()A.π B.2π C.2π D.22π二、多项选择题7.已知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m⊥α,n∥α,那么m⊥nB.如果m⊥n,m⊥α,n∥β,那么α⊥βC.如果α∥β,m⊂α,那么m∥βD.如果m∥α,n∥β,α∥β,那么m∥n8.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矩形,PD⊥底面ABCD,AD=1,PD=AB=2,E为PB的中点,过A,D,E三点的平面α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l∥平面PADB.AE∥平面PCDC.直线PA与l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D.平面α截四棱锥P-ABCD所得的上、下两部分几何体的体积的比值为3三、填空题9.若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且平面α∥平面A1BD,平面α∩平面ABCD=l,则直线l与直线A1C1所成的角为.

10.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3的正三角形,AA1=3,AA1⊥AC,D为A1C1的中点,BD=33,则二面角A1-AC-B的正切值为.

11.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AD的中点,动点P在正方形ABCD内(不包括边界),若B1P∥平面A1BM,则C1P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专题突破练14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参考答案】1.B解析当l∥β时,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当α∥β时,因为l⊂α,所以l∥β.故选B.2.A解析如图,连接AC1,交A1C于点O,连接OM.∵BC1∥平面A1MC,BC1⊂平面ABC1,平面A1MC∩平面ABC1=OM,∴BC1∥OM.又在△ABC1中,O为AC1的中点,∴M为AB的中点,∴AM=12AB,∴λ=12.3.C解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则l·3π=23π,解得l=2.∵PB=PC=l=2,∠PBC=π3,∴BC=2.∴在Rt△ABC中,AC=22.作BD∥AC,与圆O交于点D,连接AD,则四边形ACBD为平行四边形,BD=AC=22.连接PD,则∠PBD为PB与AC所成的角∵PD=PB=2,BD=22,∴PB2+PD2=BD2,∴PD⊥PB,∴∠PBD=π4.故选4.A解析设正二十面体的棱长为a,点P在面ABCDE内的射影为点O,则O为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连接OA,OB(图略),则∠AOB=72°,所以OA=12ABsin36°=12a1-cos236°≈56a.因为PO5.C解析连接AC,交BD于点O,则AC⊥BD.将△ABD沿BD折起,得到△A'BD,可知A'O⊥BD,CO⊥BD,则∠A'O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所以∠A'OC=60°.设菱形ABCD的边长为2,则A'O=CO=3,又∠A'OC=60°,所以△A'OC为等边三角形.过点A'作A'E⊥OC于点E,连接DE,则A'E=32.因为A'O⊥BD,CO⊥BD,A'O∩CO=O,所以BD⊥平面A'OC,所以BD⊥A'E.又A'E⊥OC,BD∩OC=O,所以A'E⊥平面BCD.所以∠A'DE为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在Rt△A'DE中,因为A'D=2,A'E=32,所以DE=72,所以tan∠A'DE=6.B解析由题意,易知动点P的轨迹为以AC为直径的半圆,AC=22,故动点P的轨迹的长度为12×227.AC解析对于A,若m⊥α,n∥α,则m⊥n,故A正确.对于B,若m⊥n,m⊥α,n∥β,则α∥β或α,β相交,故B错误.对于C,若α∥β,m⊂α,则m∥β,故C正确.对于D,若m∥α,n∥β,α∥β,则m,n平行、相交或异面,故D错误.故选AC.8.ACD解析如图,取PC的中点F,连接EF,则AD∥EF,所以A,D,E,F四点共面,所以l为EF.对于A,因为EF∥AD,EF⊄平面PAD,AD⊂平面PAD,所以EF∥平面PAD,即l∥平面PAD,故A正确.对于B,若AE∥平面PCD,则必有AE∥DF,又EF∥AD,所以四边形ADF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EF,与EF=12BC=12AD矛盾,故B错误.对于C,PA与l所成的角即PA与EF所成的角,因为EF∥AD,所以∠PAD为PA与EF所成的角,由PD⊥底面ABCD,可知PD⊥AD,又AD=1,PD=2,所以AP=5,所以cos∠PAD=ADAP=55,故C正确.对于D,连接BD,易知VP-ABCD=13×2×2=43,VABCDFE=VE-ABD+VD-BCFE=13×1×1+19.π2解析因为平面α∥平面A1BD,平面α∩平面ABCD=l,平面A1BD∩平面ABCD=BD,所以l∥BD,又A1C1⊥BD,所以A1C1⊥l,所以直线l与直线A1C110.-3解析如图,取AC的中点E,连接ED,EB.因为D为A1C1的中点,AA1⊥AC,△ABC是边长为23的正三角形,所以DE=AA1=3,BE=3,DE⊥AC,BE⊥AC,所以∠BED为二面角A1-AC-B的平面角.在△BED中,DE=3,BE=3,BD=33,所以由余弦定理得cos∠BED=32+32-(33)22×3×311.305,2解析如图,取BC的中点N,连接B1D,B1N,DN,C1D,C1N,作C1O⊥DN于点O.易知平面B1D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