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江岸八年级下物理期中考试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g取10N/kg,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课桌的重力约为1N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站在水平地面的普通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ND.平放在水平桌面的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为60Pa【答案】D【解析】【详解】A.一张课桌的重力约为50N,故A不符合题意;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站在水平地面的普通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约为500N,故C不符合题意;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约为重力为2N,接触面积约为0.03m2,压强约为67Pa,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用力压弹簧 B.人推箱子前进C.铁球向磁铁靠近 D.推墙后人后退【答案】A【解析】【详解】用力压弹簧,弹簧被压缩,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人推箱子前进、铁球向磁铁靠近、推墙后人后退,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挂钩对钩码的拉力是弹力 B.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在水平方向调零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答案】B【解析】【详解】A.挂钩对钩码的拉力是由弹性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使用,故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在竖直方向调零,故B错误,符合题意;CD.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0.5N,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如图所示。铅垂线是利用()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B.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答案】D【解析】【详解】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工作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5.春风十里,不负花期。2024年3月,武汉东湖绿道举办“花花游园会”系列活动,全国游客纷至沓来,在东湖绿道骑行游玩,感受魅力武汉。下列有关自行车的部件,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滚动轴承 B.有花纹的轮胎C.粗糙的把手 D.橡胶材质的刹车皮【答案】A【解析】【详解】A.滚动轴承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故A符合题意;B.有花纹的轮胎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C.粗糙的把手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D.橡胶材质的刹车皮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武汉磨山索道全长约1000米,单程游览时间为18分钟,游客有充足的时间观赏东湖和磨山全景。如图所示,空缆车在某段路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缆车重力为G,钢索对缆车的拉力为F1,缆车对钢索的拉力为F2,不计其他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和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G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D.G和F1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解析】【详解】AD.缆车自身重力为G,钢索对缆车的拉力为F1,这两个力都是缆车受到的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缆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D正确;B.缆车自身重力为G,是地球对缆车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缆车;缆车对钢索的拉力为F2,是缆车对钢索的力,施力物体是缆车,受力物体是钢索;故G和F2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钢索对缆车的拉力为F1,施力物体是钢索,受力物体是缆车;缆车对钢索的拉力为F2,施力物体是缆车,受力物体是钢索,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故选D。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应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B.改变左右两盘中砝码的质量,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等C.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方向相反D.图中小车静止时,小车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A.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车应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故A错误;B.改变左右两盘中砝码的质量,改变拉力大小,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等,故B正确;C.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使两力作用在不同直线上,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C错误;D.图中小车静止时,小车受到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两对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8.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滑雪板底面积较大 B.书包背带较宽C.图钉尖很尖 D.铁轨下铺设枕木【答案】C【解析】【详解】A.滑雪板底面积较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书包背带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图钉尖很尖锐,受力面积较小,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铁轨下铺设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三峡船闸总长1621m,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船闸工作原理不同的是()A.茶壶 B.地漏C.U形“反水弯” D.活塞式抽水机【答案】D【解析】【详解】船闸的上游与闸室下面通过阀门相通,当下游阀门关闭,上游阀门打开,上游与闸室内的水位逐渐相平,打开上游闸门,船就可以进入闸室,同理,船再进入下游,就通过了船闸,船闸使用了连通器原理;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符合连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水封式地漏的下水道U形反水弯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故是连通器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下水道反水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是连通器,故C不符合题意;D.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是通过活塞上移,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在敞口塑料瓶侧壁钻两个大小相同的小圆孔a、b,注水后,水会从两个小圆孔喷出。喷出的水落到水平地面的c、d两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b孔喷出的水落到c处B.该实验初步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C.该实验初步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D.相同时间内b孔喷出水的质量比a孔喷出水的质量少【答案】C【解析】【详解】AC.a、b在同一竖直线上,b孔的深度更大,根据可知,b处的液体压强更大,液体喷出的更远,落在d处,而a处的压强小,液体喷出更近,落在c处,该实验初步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故A错误,C正确。B.该实验只用了水,液体的密度相同,无法判断其它液体的情况,即没有控制变量,所以无法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B错误;D.由于b点处水的压强要大于a处水的压强,从而导致b处得水流速度大于a处得水流速度,所以相同时间内b孔喷出水的质量多,故D错误。故选C。11.1911年秋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船之——奥林匹克号在海上全速前进,另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霍克号军舰,沿着与它的航线几乎平行的方向疾驶,如图所示。随后相互靠近,突然,霍克号偏离了自己的航道,把奥林匹克号撞出了一个大洞。下列情景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相同的是()A.高铁站的安全线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C.吸盘吸附在光滑墙壁上D.用吸管喝饮料【答案】A【解析】【详解】奥林匹克号轮船和霍克号军舰并排行驶时,轮船和军舰带动其周围的水随轮船和军舰向前运动,结果使轮船和军舰内侧之间的水流速度大于轮船和军舰外侧的水流速度,因此轮船和军舰内侧水的压强小于轮船和军舰外侧水的压强,轮船和军舰内侧水的压力小于轮船和军舰外侧水的压力,使轮船和军舰靠近,进而发生碰撞。A.高铁列车经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列车远处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如果乘客靠近列车,乘客后面的压强大,压力也大,会将乘客推向列车,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高铁站设置安全线,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与题目中相同,故A符合题意;B.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与题目中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吸盘是被大气压强压在光滑墙壁上,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与题目中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与题目中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如图所示,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B.玻璃管内水银柱不再落下是因为大气压的支持C.将玻璃管略微倾斜,管内水银柱长度不变D.玻璃管的粗细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上方是真空,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银柱不下落是由于外界大气压的支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外界大气压不变时,玻璃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但若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时,水银柱的长度变大,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外界大气压不变时,玻璃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玻璃管的粗细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如图甲所示擦窗机器人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如图乙所示为医院常用的真空采血管,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中,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擦窗机器人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是因为吸盘内部的气压大于外部的气压B.当擦窗机器人静止在竖直玻璃上,继续向外抽出吸盘内的空气,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血液能够自动流入真空采血管中的动力是靠大气压力D.血液能够自动流入真空采血管中的动力是靠血液的重力【答案】B【解析】【详解】A.擦窗机器人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是因为吸盘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的气压,在向内的气压差的作用下,擦窗机器被压在玻璃上,故A错误;B.当擦窗机器人静止在竖直玻璃上,继续向外抽出吸盘内的空气,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始终等于重力大小,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故B正确;CD.血液能够自动流入真空采血管中的动力是是因为人体压力的作用,故CD错误。故选B。14.某同学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于是选用烧杯、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和两块橡皮泥设计实验,则这两块橡皮泥应满足的条件是()A.体积不同,形状相同 B.体积相同,形状不同C.体积相同,形状相同 D.体积不同,形状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就要使橡皮泥的形状不同,其他条件都必须完全相同,故应使体积相同,形状不同,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5.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分别竖直地浸入甲、乙两杯液体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液体里的位置相同,两杯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若两次实验中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中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小 B.甲、乙两杯中液体密度相等C.药瓶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乙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较大【答案】C【解析】【详解】AB.由图得,橡皮膜在甲中深度较浅,两次实验中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相同,说橡皮膜受到的液体的压强相等,由得,甲液体密度大小于乙液体密度,故AB错误;C.甲液体密度大小于乙液体密度,药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由得,药瓶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故C正确;D.两杯中液面相平,则两杯液体的深度相等,甲液体密度大小于乙液体密度,由得,乙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较小,故D错误。故选C。16.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现往左侧注水,橡皮膜发生形变,接着往右侧注某液体,直到橡皮膜变平。测得左侧水面到容器底深度为h1、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测得右侧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3、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4。若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B.液体密度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答案】C【解析】【详解】AB.橡皮膜变平,说明橡皮膜受到左右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水=p液所以ρ水gh2=ρ液gh4所以液体密度故AB错误;C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7.A、B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质量之比mA:mB=1:1,密度之比ρA:ρB=27: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之比分别是()A.F甲:F乙=1:1p甲:p乙=1:3B.F甲:F乙=1:1p甲:p乙=1:9C.F甲:F乙=1:3p甲:p乙=9:1D.F甲:F乙=3:1p甲:p乙=1:3【答案】B【解析】【详解】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F甲=GA+GB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F乙=GA+GB故F甲:F乙=1:1由可知,A和B的体积比为则正方体的边长比lA:lB=1:3正方体的底面积比SA:SB=1:9根据可得,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如图甲所示,在一个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放一个重为18N的实心金属圆柱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水,并记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注水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圆柱体与容器底部没有紧密结合,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体的底面积为25cm2B.圆柱体的密度为8.9×103kg/m3C.注水60cm3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5ND.注水260cm3时,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1N【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乙所示压强p与注水体积V的关系可知,0~150cm3水没有浸没圆柱体,此时压强p与注水体积V成正比,150cm3以上水浸没圆柱体,压强的改变Δp与体积的改变量ΔV成正比,则150cm3时水恰好浸没圆柱体;根据V=150cm3时,p=1500Pa,由p=ρgh得,此时水的深度,即圆柱体的高度为此时水所占的底面积为150~250cm3水浸没圆柱体,体积由150cm3变为200cm3体积,体积的改变量为ΔV=50cm3,对应的压强改变量Δp=200Pa,由p=ρgh得,此时水的深度改变量此时容器的底面积为因此,圆柱体的底面积S柱=S-S'=25cm2-10cm2=15cm2=1.5×10-3m2故A错误;B.圆柱体的体积为V柱=S柱h柱=15cm2×15cm=225cm3=2.25×10-4m3由题知G柱=18N,因此,圆柱体的密度为故B错误;C.由图乙0~150cm3压强p与注水体积V成正比,则解得,p2=600Pa根据,可得注水60cm3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故C正确;D.由图乙150cm3以上水浸没圆柱体,压强的改变Δp与体积的改变量ΔV成正比,可得解得,Δp2=440Pa根据可得,注水260cm3时,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故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共46分)19.2024年2月中下旬,湖北省遭遇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管理部门使用铲雪车进行铲雪除冰保畅工作,如图所示。铲雪车前端锋利的铲刃是通过___________来增大压强;铲雪车推雪时,铲刃对雪的作用力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雪对铲刃的作用力。【答案】①.减小受力面积②.等于【解析】【详解】[1]压强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铲雪车前端锋利的铲刃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2]铲刃对雪的作用力和雪对铲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20.如图所示为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1)扫地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3Pa,则机器人重_________N;(2)扫地机器人工作时内部电机转动使内部气压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利用内外气压差吸入垃圾。吸入垃圾后的机器人的惯性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答案】(1)20(2)①.减小②.变大【解析】【小问1详解】扫地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pS=1×103Pa×0.02m2=20N则机器人重力G=F=20N【小问2详解】[1][2]高速旋转的叶轮使得机器人内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外部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空气和灰尘不断地压入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就能“扫尘”了,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机器人不断吸入灰尘,质量增加,惯性将变大。21.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客机已经在国内外开通多条航线。(1)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使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为飞机提供升力。飞机起飞时应让飞机_________(填“顺风”或“逆风”)起飞。(2)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外的气压很低,舱外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机舱内的气压始终保持1.0×105Pa。当飞机飞行在7km高度时,面积是250cm2的舷窗承受的内外压力差为_________N。+【答案】(1)①.大于②.逆风(2)1500【解析】【小问1详解】[1]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向上凸起,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2]为了使飞机较快的速度,飞机起飞时应让飞机逆风起飞。【小问2详解】由图得,当飞机飞行在7km高度时,大气压为40kpa,机舱内的气压始终保持1.0×105Pa,由得,面积是250cm2的舷窗承受的内外压力差为2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前,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________的大小。实验中为了使小车进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应该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由静止滑下;(2)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受到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3)牛顿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_________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4)如图为跳水运动员10m跳台比赛时的分解动作示意图,如果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突然所有力消失,运动员将保持_________状态。【答案】(1)①.阻力②.同一高度(2)慢(3)推理(4)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小问1详解】[1]实验前,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的阻力的大小,接触面越粗糙,阻力越大。[2]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应该控制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小问2详解】由实验现象可知,木板最光滑,小车滑行的最远,可知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速度减小得越慢。【小问3详解】牛顿第一定律涉及当阻力为0时的情况,实验无法满足完全无阻力的条件,故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理进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小问4详解】如图,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仍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当所有力完全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员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23.某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甲、乙用的是相同的长木板,丙用的是表面更粗糙的长木板。(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___N。请画出图乙中砝码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_。(2)分析比较_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利用甲图的实验器材,进行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用5N的拉力拉动长木板做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填“1.6N”“3.4N”或“5N”)。【答案】(1)①.水平②.1.6③.(2)乙、丙(3)1.6N【解析】【小问1详解】[1][2]在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相等,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1.6N。[3]砝码和木块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砝码不受摩擦力作用,砝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到木块对它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由于砝码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砝码的重心,如图所示:【小问2详解】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分析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以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问3详解】用5N的拉力拉动长木板做加速运动,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大小还是1.6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24.为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三次实验中,均通过观察海绵_________来显示小桌对海绵压力的作用效果。(2)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初步的实验结论:___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在物理学中,用_________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4)如图丁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且质地均匀的长方体,分别沿虚线切割并编号,然后单独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编号①②③④的物块对桌面的压强分别记为p1、p2、p3和p4,则压强最小的是___________(填“p1”“p2”“p3”或“p4”),p1_________p3(填“>”“<”或“=”)【答案】(1)发生形变的深浅(2)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3)压强(4)①.p4②.>【解析】【小问1详解】三次实验中,均采用转换法,均通过观察海绵发生形变的深浅来显示小桌对海绵压力的作用效果。【小问2详解】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发生的形变越浅,初步可得实验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小问3详解】在物理学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小问4详解】[1][2]由图得,①②的高度相同且最高,④的高度最小,由得,压强最小的是p425.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情景。(U形管中液体密度取1.0×103kg/m3)(1)压强计金属盒应该蒙上较_______(填“薄”或“厚”)的橡皮膜。(2)如图A所示,实验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①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②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比较B、C两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4)若D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6cm,则U形管左侧液面上方气体压强比外界气压大_______Pa。(5)图乙中,两个相同烧杯中装入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探头分别放在烧杯内,此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之差为△h时,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则_______(填“E”或“F”)烧杯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较大。【答案】(1)薄(2)②(3)深度(4)600(5)F【解析】【小问1详解】压强计是通过橡皮膜的形变来传递压强,进而使U形管两侧产生高度差,以此来显示压强的大小,压强计金属盒应该蒙上较薄的橡皮膜,这样做的好处是橡皮膜的形变会更加明显,使得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便于观察和记录。【小问2详解】实验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侧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正确的调节方法是②。【小问3详解】比较B、C两图,液体密度相同,探头位于液体内的深度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图C中探头位于液体内的深度更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也更大,故能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小问4详解】D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6cm,右侧液面比左侧液面高6cm,右侧与外界气体连通,右侧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则左侧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加上U形管中6cm液柱产生的压强,则U形管左侧液面上方气体压强比外界气压大,差值为【小问5详解】由图乙可知,E烧杯中探头位于液体内的深度更大,此时,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即E烧杯内探头深度处液体压强等于F烧杯内探头深度处液体压强,根据公式可知,F烧杯中液体密度更大,由题意可知,两烧杯液面相平,即烧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安徽亳州机电信息工程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河南省新乡市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 采耳店合同范本
- 机场消杀合同范本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星星合唱队 |北师大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
- 小区绿化设施合同范本
- 合伙开店合同范本模板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战略白皮书
- 2024北京海淀区初二一模生物试卷和答案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 智能导盲杖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计划书2024年
- 市政道路及设施零星养护服务技术方案(技术标)
- CQI-8分层过程审核指南(附全套表格)
- 搞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 生物医学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