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复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庖丁解牛》复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庖丁解牛》复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庖丁解牛》复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庖丁解牛》复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为:替,给

解:剖开,分割

履:踩

踦:抵住,指宰牛之时用膝盖抵住牛奏:进

中:合乎

乃:又

会:节奏)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释:放下道:天道,自然的规律进:超过技:具体的操作技术无非:没有不是遇:接触神欲:精神活动现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得分点:遇、官知)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天理:牛体的自然结构批:击导: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窾:空隙因:顺着肯綮:筋骨相结合的地方軱:大骨发:出硎:磨刀石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怵然:戒惧的样子为:因为迟:缓慢微:轻委:散落,卸落善:同“缮”揩拭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它难以处理,因此小心翼翼地警惕起来,目光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放慢了。1砉然向然2.技盖至此乎3.批大卻4.善刀而藏之(同“响”)(同“盍”,何、怎么)(同“隙”,空隙)(同“缮”,揩拭)1.所见无非牛者2.依乎天理3.虽然,每至于族4.虽然,每至于族5.视为止,行为迟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只;不外乎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古义:虽然是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到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古义:动作也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1.名词作状语

2.形容词作名词

①良庖岁更刀②族庖月更刀

以无厚入有间(每年)(每月)(没有厚度,这里形容刀口薄)1.“臣之所好者,道也。”

2.“技经肯綮之未尝”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4.视为止,行为迟判断句,......者,......也”“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省略“为”的宾语“之”一词多义:会

(1)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

(2)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4)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屈原列传》)

(5)好读书,不求其解,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

(6)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7)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名词,节律,节奏;副词,一定;动词,聚会;动词,会面,会盟;动词,领会、领悟;副词,正好,恰逢;副词,一定;(一)jiān(1)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摄乎大国之间

(2)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3)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jiàn(4)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5)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8)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盈盈一水间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名词,中间,之间;(2)名词,短暂时间,一会儿;(3)量词,计算房间数量;(4)副词,间或,断断续续;(5)缝隙,空隙;(6)动词,参与;(7)动词,交杂(8)动词,隔离,间隔(9)副词,偷偷地,秘密地;(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2)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满井游记》)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6)天下土崩瓦解(《秦始皇本纪》)

(7)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

(8)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9)少年大骇,解令休止(《促织》)(1)剖开、分割;(2)缓解,缓和;(3)融解,融化;(4)解释、解答;(5)理解,懂得;(6)分裂、涣散;(7)解开,脱下;(8)解除,消除;(9)分开;(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3)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4)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5)善假于物也(《劝学》)

(6)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7)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8)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1)名词,优点,长处;(2)名词,好事,好的行为;(3)通“缮”动词,揩拭、擦拭;(4)动词,交好、友善;(5)动词,善于、擅长:(6)副词,友好地、和善地;(7)形容词,好的;(8)动词,喜欢,羡慕(1)委身为贾人妇(《琵琶行》)

(2)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4)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

(5)厚而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6)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1)动词,托身,寄身(2)动词,抛弃,舍弃(3)动词,散落,卸落(4)动词,委托,托付;(5)动词,献上,送上;(6)动词,任随;族庖月更刀每至于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聚族而谋之曰(《五石之瓠》)⑤士大夫之族(《师说》)①众②(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③灭族④家族,指同姓的亲属⑤类①乃中《经首》之会

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齐桓晋文之事》)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⑦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屈原列传》)①又②这样③是④你的⑤竟然⑥才、再⑦于是、就①技盖至此乎

②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③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④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⑤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⑥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张衡传》)①同“盍”,何、怎么②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③句首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④表推断,大概⑤伞盖⑥器物上的盖子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B.文章的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态跃然纸上。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