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议题式教学,是目前被肯定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宗旨,以“公有制经济在抗险救灾中的力量与担当”为例,探索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一、精心设置议题,结构化教学内容1.结构化教学内容,把握课程逻辑思路议题的选择与设计是议题式教学的起点。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组织有序的知识才能在一定的刺激下被激活,在需要应用时被成功提取。因此,知识结构化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保留,并促进学习的迁移。这与新课改知识的核心化和结构化的统一的要求建构内容不谋而合。教材是议题创设的知识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逻辑为议题创设提供基础。教师创设议题之前,要研思整节课的知识点,并在这一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逻辑梳理整节课的教学思路;同时,也要着眼整本教材,基于各单元之间的知识逻辑设置议题,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把握各课、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知识脉络。2.以新课标为依据,设置教学目标议题贯穿议题式教学整个过程,教师所选取的议题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从而实现以议促学的目的。新课标在第四学段提及议题创设的相关建议,以教学提示中的议题为参考,设置与教学重难点密切相关的议题,并根据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创设具有价值引领意义的议题。议题式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围绕核心素养适当调整,与之匹配,可按照“以话题、讲主题、育素养”的模式来呈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话题,就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的教学素材。主题,是学生学习时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概念、核心论点,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部分恰好以主题的方式呈现。核心素养是落点,是学生通过相关主题内容的学习之后所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实现的育人目标。3.以学情为依据,设置有梯度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必须基于学情,并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开展探究活动。以八年级初中生为例,其心智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有问题意识,能质疑权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有一定家国情怀,开始关注社会热点。在认知结构上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遇到不少经济现象,比如同学父母的单位,有些是国有企业有些是私营企业,为什么我国会有这么多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通过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了解,从而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了解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物质基础。只有厘清对制度的认知,才能培育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以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基本经济制度》教学为例,设置“公有制经济在抗险救灾中的力量与担当”主议题,并根据本册教材的知识逻辑,围绕总议题下设置三个子议题:公有制经济在抗险救灾中有哪些贡献?还有哪些经济形式在抗险救灾中做出什么贡献?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在抗险救灾中的贡献大?二、挖掘课程资源,创设多维情境课程资源,只有蕴含育人价值的才能进入课堂。议题式教学依托情境创设,情境的创设应对照教学需要,体现清晰教学逻辑,引导学生讨论,推进课堂学习。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更离不开高质量情境设计的支撑,为了课程的需要,教师可以适当加工具体案例,将学生核心素养融入情境。这种加工应适当、科学、可信。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素材时,提高辨识能力,秉承育人初衷,让“生动的故事”承载“深刻的道理”,以此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时政素材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特色,选取恰当的时政素材,能够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触发学生的情感点;同时创设思辨性情境,对比类情境,强调真实可信,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明晰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的价值认知。情境探讨的问题设置和探究,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把相关知识点核心化、结构化,为后续学习时实现从学科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提供有力支撑。三、深化合作探究,推进议题展开议的关键路径是活动,序列化活动有利于议题的推进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靠外界灌输就能实现,纯理论化说教很难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意。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付出时间、精力、情感,才能有效发挥活动的育人功效。因此,议题式教学需要组织好课前、课中和课后活动,在活动中实现核心素养培育。1.精密筹划,组织课前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访谈、调査问卷和调研等方式收集信息,提前熟悉教材内容,布置辩论赛、角色扮演和模拟法庭类型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实证材料、更真实的实践体验,增强活动的教学价值,从而提高活动效果,实现活动育人目的。2.合作探究,推进课堂活动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中提及:要采取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社会。学科课堂内容活动化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参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活动化改造的理念,采取内容与活动互相嵌入的组合方式,把结构化的学科课程内容与序列化的活动内容紧密结合,以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和课堂活动中切实体验和感悟,才能认识到真理的科学性,感受到核心素养的价值。在课堂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落实每一个活动教学目标。教师要撰写设计意图,具体设定每个活动的教学目标,将知识目标和价值引领目标融入每个活动。同时,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生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越深入,学生越能自主领会活动的价值意义。在议题式教学实施现状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合作探究小组把任务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设定不同类型的活动任务,实现全员参与,不让一些学生被边缘化,做到真学真议。四、践行学以致用,升华议题主旨教师应当重视课后活动创设,将课后活动作为议题升华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部分,持续关注学生课堂学习之后的行为表现,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课内,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展示资料搜集的成果,让学生将提前搜集的信息通过多媒体、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当一个活动结束后,合作小组需要小结这次活动中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学到的核心观点,可以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课后,如设计“经济生活你我他”家庭成员采访视频,将学生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学生领悟到厚植于心的家国情怀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实践,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坚定制度自信,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五、坚持素养导向,重视表现性评价在议题式教学中,议的成效与评的标准、方式密不可分,合理的评价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显性量化的特征,并非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依据就能得出定性结论,还要根据学生行为表现观察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状况。教师要尤为重视对表现性评价的落实,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在议题式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升。从尊重个性的角度来说,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在议的过程中发出自己声音;从育人方式来说,既要对课堂的教学要素进行显性的整体设计,又要对教学要素进行素养层面的隐性架构,教学设计要秉承“超越知识”的素养导向;从育人价值来说,议题式教学的所有设计最终要服务于我们最根本的育人目标。教师须审慎仅靠死记硬背获得知识记忆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从做题转向做人做事。教师应该合理运用评价语言,评的目的除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更重要的是实现以评促教的目的。初中生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他们经常从感性视角看待问题。如果教师只是从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角度对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就不利于实现素养导向。因此,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在对情境进行讨论和分析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