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1页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2页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3页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4页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谓“文学美基于语言美”,严格地说应是“文学美基于文学语言的美”。因为文学语言既不同于日常

语言,也不同于科学语言,进一步弄清文学语言的审美特质。

对语言功能类型的区分,始于黑格尔而大兴于现代形式主义文评。韦勒克明确把语言分为三种,他在

讨论“文学的本质”时写道: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必须弄清文学的、日常的和科学的这几种语言在用法

上的主要区别”。事实上,一种民族语言为全民族共有而非文学家独有,因此这三种用法在作家笔下无疑

存在着许多混合的形式和微妙的转折变化。不过,三种用法由于功能目的的不同

日常语言不是单独的概念,它包含口头语、商业语、官方语、教师用语和学生用语等十分广泛的变体。

尽管如此,突出实用性,是日常语言的共同特点。日常语言大多是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它有时也追求科学

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在特定语境中允许民族语言特有的种种变化。

科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钱锤书说:“'书名’之名,常语也;'正名'之名,俾成术语……”从常

语到术语是科学语言形成的普遍规律。科学语言也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含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但科学语言以准确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精确性是科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

吻合。

文学语言同样源于日常语言,但又是日常语言的升华;它是以生动的形象外观和丰富的情感色彩体现

作品审美意蕴并唤起读者审美注意的意象性语言。日常语言突出实用性,文学语言则追求审美性。别林斯

基说:“诗歌用流畅的人类语言来表达,这语言既是音响,又是明确、清楚地说出的概念……”韦勒克则

指出:“文学语言远非仅仅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文学和科学的语言之间还有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如果说别林斯基特别强调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和形象性,

那么韦勒克除此之外

综上所述,文学语言作为一种意象性语言,其审美特性主要有四大特点,上述四大特点既是文学语言

的审美特点之所在,也是文学美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文学美的欣赏,是有意义的,是表现感情的,每一个

语词都包含四个要素,即声音、意义、感情、形象。与日常交谈和科学表述相比,正是语言艺术家在长期

的创作实践中对语词的表象、表义、传情和声音四要素加以审美强化和审美升华的结晶。

(摘编自陈文忠《论汉语文学的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常语言存在诸多应用广泛的变体,它着眼于实用性,但有时也追求科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学语言

的生动性。

B.文学语言是一种意象性语言,具有形象美、意义美、情感美和音乐美等审美特性,它是日常语言的

升华。

C.科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一样,是个集合概念,它的基本特点是精确性

D.文学美的独特魅力在于文学语言的四大审美特点,而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形成,来自语言艺术家的

创作实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逐层深入的思路,通过对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三者的比较,解说文学语言的审

美特性。

B.文章第四段区别了“常语”和“术语”两个概念,论证了“科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这一分论点,

思路清晰。

C.文章第五段分别引用别林斯基和韦勒克的话,将两者的观点进行对比,论证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

区别。

D.文章末段阐述了文学语言的四大特点,指出文学美欣赏的起始之处以及文学语言四重审美特点形成

的机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所反映的生活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因此语言的三种用法在作家笔下往往呈现混合的形式与复

杂的变化。

B.不同的功能目的,决定了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不同特性,因此这三者之间是各自独立、

相互排斥的。

C.相较于日常交谈和科学表述,文学创作尤其关注语词本身的审美表现力,这与文学语言的审美特点

有关。

D.科学语言摒弃日常语言的非理性、非逻辑,如《宇宙的未来》等;文学语言强调语言的审美性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用指尖操纵打字机,就像骑自行车或在小路上散步,最好是一点也不去想它。一旦想到它,敲到错误

的键上。干那些只要熟能生巧就能干好的事,你一定得放松与每一个动作有关的肌肉和神经系统,你自己

则不要搅在里面。这并不意味着丢失了权力,因为你要决定干与不干,改进技巧。假如你想倒骑自行车,

或者走路要走出别出心裁的慢跑步法,还要边跑边吹口哨,你可以那样做。假如你集中注意力于每个细节,

每一步都让全身自由落下,但到最后时刻控制住自己,到末了你将累得趴下,累得抖成一团。

对于我们在身体内部进行的那些复杂、协调、奇巧无比的操作,现在,其自治权已经有了争论。实验

心理学家们最近已经发现,就像小伙子学骑自行车一样容易,方法是应用条件反射的工具技术。如果一件

事按照人所要求的方法随信号做了,于是,这件事就形成了条件反射。通过刺激其大脑中的“快乐中枢”,

或改变血压与脑电图的波形。

我是不信这个。

我知道,这种技术是极其重要的。有希望自己说了算,由自己发号施令,人们应该兴高采烈。既然知

道脏腑可以被控制,我们自然会想到,而且想到,通过明智地运用人的智慧

我的麻烦,说句老实话,在于缺乏自信心。如果明天有人告诉我,而现在就可以指挥它,那会把我愁

死。因为,我大不如我的肝脏聪明,另外,永远不要。应当做什么,我一点谱儿也不会有。

关于我身上的其他部件,我有着同样的感觉。不管它们干什么,没有我的干预,接管脑子或许有些诱

惑力,但我不能想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做。我会失去联系,在错误的时候开启错误的细胞,丢三落四。我

怀疑到那时我究竟能不能产生我的思想。我的细胞生出来,就知道怎样一起干这样的事。如果我插进来组

织它们,它们会反感,也许会像群蜂一样涌出,涌到我的心室里来。

但我说过,这毕竟是一种诱惑。我从未真正满意过我的脑子的运行,而且,哪怕就管一次,或许这是

一种乐趣。如有机会;另外一些则足够多,宁愿抹掉它们;还有那一串串的想法,在里面转了一圈又一圈

而永远理不出什么头绪。我一向疑心那里面有些细胞一直在那里瞎混,而我愿意看到它们集中注意力和踏

踏实实地工作。同时,如果我来掌管

不过,权衡利弊,我想最好还是别卷入这种事务。一旦开了头,它们想要多少我就给多少,然后什么

都别管,你得操心怎样管理白细胞,跟踪它们,一有情况就赶它们到这儿到那儿,那怎么得了!开始你还

能为有了所有权而闪过一丝自豪,这种事就会让你疲惫和衰弱,那就没有一点工夫干别的了。

那怎么办?不能把这种技术放在一边就完事儿。如果这个世纪我们还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一切新技

术,迟早都要被应用。我们的本性就是要这样做。不能指望使条件反射这种技术例外。我们会被驱使着去

给它派上用场,去费力跟我们的内部环境交往,致使我们到头来会进一步跟外界事物切断联系,失去生活

乐趣的主要源泉。

(摘编自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自治》,李绍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了“慢跑步法”旨在说明人集中注意力于每个细节,保持肌肉紧张,最终让人更加疲劳

B.通过刺激老鼠大脑的“快乐中枢”,它被教会看见信号则相应的内脏器官产生不同反应,这可能是

按照条件反射技术进行的实验。

C.“它们会反感,也许会吓坏了,也许会像群蜂一样涌出

D.“如果我来掌管,它们会稍微尊重地听我指挥”说明作者对记忆能力的看重,体现的是对通过细胞

来对记忆进行有效管理的肯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科学的理性逻辑与文学的感性语言巧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作者阐述的科学知识具有

了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B.文章用指尖操纵打字机等熟能生巧就能干好的例子,说明人不能干预或强制管理人类身体内部的自

治,一旦干预了就会出错。

C.”像玩玩具火车一样控制自己的细胞活动”既体现了能够管理自身内脏器官的愉悦感,也表现了作

者对使用这种技术的信心。

D.作者说所有新技术最终都会被应用,尽管有些技术用起来可能比较费力,是为了证明人类亲自管理

身体是可行的

(3)文中画横线句子“我是不信这个”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别一种叙述(节选)

宋雨薇

在这里,所有的叙述都不是来自故事,而是来自这个村庄自身。

这一年的夏天,我的心情一直在希望和失望中沉浮。自负责单位的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走过了太多

的村落,心情也随着脚步对村庄的深入探索而起起伏伏。

这些年自己拼命地背离泥土、背离村庄、背离记忆里无法遣散的那些生活的沉重。可无论生活发生怎

样的变化,我仍然无法与父辈的村庄彻底割裂、分离。尽管我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但是每到秋收季节,

忘我地与那片黑土地继续抗争。

把时间拨回到二O一六年秋天。十月三十日,呼啸的东北风刮了一夜。清晨醒来,推开房门,早已不

再年轻的父母已全副武装收拾妥当,套上了牛车,父亲看了我一眼,说饭菜热在锅里,你吃完早饭留在家

里看家。他们必须去田里,及时把脱了玉米衣的玉米抢收回来。

看着一前一后赶着牛车攀爬在山路上的父母,我没有去动热在锅里的早饭,而是回到屋内,又找出雨

靴穿上。我寻出一块不大不小的塑料布,将两端打了个活扣系在脖子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五里外的田野

走去。

远远地,我看见自家的牛车停在玉米地的坡顶,那头为我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耕牛正埋着头,仿佛在用

力咀嚼一段苦涩的旧时光。

这里的田地多以山坡地为主,这样的地理劣势,直接决定了我们家秋收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每一年的

秋收,一点一点地用麻袋将玉米背到坡顶,再用牛车运回。远远地,想站起身。他低着头看了麻袋一会儿,

似乎是在掂量自己的力气能否与它的重量对抗。

父亲向较低的地势走下一步,蹲下身,试图用全身的力气抡起那满满一麻袋玉米。可是,而是偏离了

他预期的方向,重重地倒向父亲右臂的一侧

我一路跌跌撞撞地朝父亲跌倒的方向跑去,很多原本被遮掩得严严实实的悲伤,在那一瞬间一股脑儿

地挤到了我的喉咙里,我难过于自己的无能和无用,难过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亲人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工作十余年,我在别人羡慕的光鲜里过着生活。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的一切努力似乎都

那么苍白无力。一个人在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会被冷漠地轻视。我暗暗地、发着疯地钾着一股

劲儿,或许能够通过文字改变命运。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这样暗暗地为此努力着。很多时候,向别人

做一个充分的自我介绍。尽管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会忘掉所有的世俗意识,并且欣赏我。可是在另一种声

音的笼罩下,我又能是谁?我经常会在一句“你爸爸是谁”的询问里困惑。工作之初,因为我的确是一个

没有故事和城府的人,又哪里会把这些联系到一起呢?我是如此微不足道,让他们不再饱受生活的困顿与

困扰?

当我跑到父亲身边的时候,他已慢慢坐起身,湿漉漉的棉衣上面沾满了泥。看见我,非常直接地将他

刚才经历的痛苦,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进行了转换,像是把借来的表情黏到了脸上,比哭泣还让人难受。

坡高路滑,我和父亲躬着腰,背着麻袋一次次向坡上攀爬的身影,父亲想坐下来抽支旱烟解解乏。他

摸出口袋里的旱烟和剪裁好的烟纸,打开烟袋,已没有一寸是干爽的。他叹口气,故作轻松地朝我笑笑,

干完了就可以回家了父亲这样说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了他铁青的脸色下

从我懂事起,父辈就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与贫穷抗争。在我的记忆里,村庄留给我最多的印象就是贫

穷与自卑,才有了我后来拼命般的苦读与逃离。多少次,我只身携带着文字,又被生活一次次无情地遣返。

这个村庄,竟让我无力爱恨相抵……

一周后,我家的秋收运动接近尾声,我的假期也结束了。在一个东方泛着鱼肚白的清晨,搭上了一天

只有一趟的回城客车。而我的父母,在剩下的时间里,继续他们的劳作。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写了作者负责脱贫攻坚的感受,将所写内容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

B.文章将城市与乡村对比来写,在叙事过程中多次穿插作者的感受,有利于表达观点、抒发情感

C.父亲抽烟这一细节描写,既能表现辛苦劳动给父亲带来的疲惫,又能体现父亲在女儿面前掩饰尴尬

的心理状态。

D.文章末尾将离乡回城与父母继续辛苦劳作对举,既表现作者对父母的牵挂,又隐含着无力将亲人从

困苦中拯救出来的自责。

(2)“工作十余年”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人生体验。请加以梳理概括。

(3)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背离•回归•痛苦;乙组提出

一个关键词:真实。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

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

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于是国人皆喜,段干木之

敬;吾君好忠,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

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而攻己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

兵也,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扶伤舆死,履肠涉血,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

可知也,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禄之则不受。今汝

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即至。既受吾赏,又蓑吾礼,无乃难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材料二段干木者,晋人也。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之。文侯以客

礼待之,出过其闾而轼。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日:“段干木,贤者也。不趋势利,隐

处穷巷,声驰千里。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不肯。夫文侯名

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注: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②地:指地位、权势。③量:满。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解释为“让……做相国”,和《鸿门宴》中“使子婴为相”中的“相”用法不同。

B.以为,解释为“认为”,和《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以为”词义不同。

C.责,解释为“要求”,和“求全责备”“责人从宽

D.布衣,指粗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常用来代指平民百姓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听从车夫的建议,请段干木做国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送给段干木优厚的俸禄,

此举受到国人的称赞。

B.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无知之人用兵,在战场上和敌人奋勇拼杀、一争高下,即便如此,最后也

挽救不了国家之亡、国君之死。

C.魏文侯对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对翟璜却傲慢无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段干木是个看轻官位、俸禄

的贤者,要俸禄得俸禄。

D.魏文侯认为,段干木虽隐处穷巷,却声名远扬,是个贤者,而自己只是地位显赫,理应对他凭轼以

表敬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

②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之。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瑶台聚八仙•梅影

张炎

余昔有梅影词,今重为模写。

近水横斜。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散迹苔烟,墨晕净洗铅华。误入罗浮身外梦,似花又却似非花。

探寒葩。倩人醉里,扶过溪沙。

竹篱几番倦倚,看乍无乍有,如寄生涯。更好一枝,且休把江头千树夸。东家女,试淡妆颠倒,难胜

西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水横斜”句,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意趣,表现梅树的疏落之姿。

B.“先得月”句,寓“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以梅影烘托出月色的皎洁无瑕。

C.“探寒葩”句,“探”字有“探望”之意,生动写出词人赏梅之切、爱梅之深。

D.“竹篱”三句,“乍”字写出梅影时有时无之态,引发作者人生如寄的感慨。

(2)本词对梅影的描写蕴含着作者的审美追求。请对画横线的两句,从内容和手法角度进行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6分)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荀

子在《劝学》中说“,"。

②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车远去的场景,从侧面反映了宫

殿规模之大。

③在古典诗词中“铁马”多指身披铁甲的战马,诗人常用此意象来表达保家卫国的理想抱负和征战沙场

的英雄气概,如“,

七、语言文字运用I(9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①。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

杏能长到“出墙”,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

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己

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

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②。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

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

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条条、常常、时时”,说说它们和“每条、经常、不时”

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八、语言文字运用n(U分)

8.(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任长忠的家乡白城,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很多农作物都种不活。燕麦作为贫瘠土

地上的先锋作物,耐旱耐寒,不与主要粮食作物如玉米、小麦、稻米争夺好地,比其他粮食作物效益还高。

从2007年开始,白城市农科院尝试种植燕麦进行盐碱地生物修复改良,陋绫多年种植燕麦,土壤中的全

盐量和pH值竟然逐年降低,到现在这块地已经变成良田。

在任长忠刚上大学时,就对麦类作物产生浓厚兴趣,并有意识地以此进行学术研究的着力点。“我发

现,燕麦在国际上是很流行的药食同源食品,燕麦秸秆还是优质饲草,于是我把研究方向锁定在燕麦上。”

燕麦科研在向前推进,燕麦产业也在同步发展。作为特色保健主流粮食品种和饲草品种,任长忠早已用蜀

懑本。他希望实现“大、高、低”三个发展方向:大众化的食品加工;高附加值,利用燕麦中的可溶性膳

食纤维等成分;低血糖生成指数产品的开发,燕麦属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任长忠始终记得老师布罗斯的叮嘱,做燕麦研究,一定要和企业、企业家打秋风。没有产业支撑,科

研难以为继。可是,“白城燕麦”在吉林,包括在白城当地,颇有“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味道。

(1)文中五处加点的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3)东北地区即将举行一次大型农博会,任长忠的燕麦科研团队也会参加。他们打算做四块展板,向

全国各地的客商、企业介绍和推广“白城燕麦”。现已完成了两块展板,为②③两块展板各拟一个醒目

的标题。

①贫瘠先锋,盐碱克星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

④潜力作物,前景广阔

九、写作(60分)

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事之

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

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

话,勇敢地前行,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同学们很快就要投身社会、报效家国,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

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谓''文学美基于语言美”,严格地说应是“文学美基于文学语言的美”。因为文学语言既不同于日常

语言,也不同于科学语言,进一步弄清文学语言的审美特质。

对语言功能类型的区分,始于黑格尔而大兴于现代形式主义文评。韦勒克明确把语言分为三种,他在

讨论“文学的本质”时写道: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必须弄清文学的、日常的和科学的这几种语言在用法

上的主要区别”。事实上,一种民族语言为全民族共有而非文学家独有,因此这三种用法在作家笔下无疑

存在着许多混合的形式和微妙的转折变化。不过,三种用法由于功能目的的不同

日常语言不是单独的概念,它包含口头语、商业语、官方语、教师用语和学生用语等十分广泛的变体。

尽管如此,突出实用性,是日常语言的共同特点。日常语言大多是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它有时也追求科学

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在特定语境中允许民族语言特有的种种变化。

科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钱锤书说:“‘书名’之名,常语也;'正名'之名,俾成术语……”从常

语到术语是科学语言形成的普遍规律。科学语言也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含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但科学语言以准确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精确性是科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

吻合。

文学语言同样源于日常语言,但又是日常语言的升华;它是以生动的形象外观和丰富的情感色彩体现

作品审美意蕴并唤起读者审美注意的意象性语言。日常语言突出实用性,文学语言则追求审美性。别林斯

基说:“诗歌用流畅的人类语言来表达,这语言既是音响,又是明确、清楚地说出的概念……”韦勒克则

指出:“文学语言远非仅仅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文学和科学的语言之间还有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如果说别林斯基特别强调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和形象性,

那么韦勒克除此之外

综上所述,文学语言作为一种意象性语言,其审美特性主要有四大特点,上述四大特点既是文学语言

的审美特点之所在,也是文学美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文学美的欣赏,是有意义的,是表现感情的,每一个

语词都包含四个要素,即声音、意义、感情、形象。与日常交谈和科学表述相比,正是语言艺术家在长期

的创作实践中对语词的表象、表义、传情和声音四要素加以审美强化和审美升华的结晶。

(摘编自陈文忠《论汉语文学的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日常语言存在诸多应用广泛的变体,它着眼于实用性,但有时也追求科学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学语言

的生动性。

B.文学语言是一种意象性语言,具有形象美、意义美、情感美和音乐美等审美特性,它是日常语言的

升华。

C.科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一样,是个集合概念,它的基本特点是精确性

D.文学美的独特魅力在于文学语言的四大审美特点,而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形成,来自语言艺术家的

创作实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文章采用逐层深入的思路,通过对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三者的比较,解说文学语言的审

美特性。

B.文章第四段区别了“常语”和“术语”两个概念,论证了“科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这一分论点,

思路清晰。

C.文章第五段分别引用别林斯基和韦勒克的话,将两者的观点进行对比,论证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

区别。

D.文章末段阐述了文学语言的四大特点,指出文学美欣赏的起始之处以及文学语言四重审美特点形成

的机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文学所反映的生活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因此语言的三种用法在作家笔下往往呈现混合的形式与复

杂的变化。

B.不同的功能目的,决定了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不同特性,因此这三者之间是各自独立、

相互排斥的。

C.相较于日常交谈和科学表述,文学创作尤其关注语词本身的审美表现力,这与文学语言的审美特点

有关。

D.科学语言摒弃日常语言的非理性、非逻辑,如《宇宙的未来》等;文学语言强调语言的审美性

【解答】(1)C.”其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必须契合无间”理解不准确,扩大范围,”要求语言符号与指

称对象一一吻合”的是“理想的科学语言”。

故选C。

(2)A.“逐层深入的思路”错误。不是“逐层深入”,开头先总说“文学语言既不同于日常语言,它有

自身的审美功能特点,进一步弄清文学语言的审美特质”,但又是日常语言的升华”,其审美特性主要有

四大特点”。

B.正确。

C.“将两者的观点进行对比”错,而是将两者的观点进行比较。“论证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不

准确,引用别林斯基的观点是为了论证文学语言的审美性。

D.“文学语言的四大特点”错误。原文是说“文学语言作为一种意象性语言。

故选B。

(3)B.“因此这三者之间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的”不正确。根据原文所述、科学语言、不同特性、

相互排斥的”这一结论。

故选B。

答案:

(1)C

(2)B

(3)B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用指尖操纵打字机,就像骑自行车或在小路上散步,最好是一点也不去想它。一旦想到它,敲到错误

的键上。干那些只要熟能生巧就能干好的事,你一定得放松与每一个动作有关的肌肉和神经系统,你自己

则不要搅在里面。这并不意味着丢失了权力,因为你要决定干与不干,改进技巧。假如你想倒骑自行车,

或者走路要走出别出心裁的慢跑步法,还要边跑边吹口哨,你可以那样做。假如你集中注意力于每个细节,

每一步都让全身自由落下,但到最后时刻控制住自己,到末了你将累得趴下,累得抖成一团。

对于我们在身体内部进行的那些复杂、协调、奇巧无比的操作,现在,其自治权已经有了争论。实验

心理学家们最近已经发现,就像小伙子学骑自行车一样容易,方法是应用条件反射的工具技术。如果一件

事按照人所要求的方法随信号做了,于是,这件事就形成了条件反射。通过刺激其大脑中的“快乐中枢”,

或改变血压与脑电图的波形。

我是不信这个。

我知道,这种技术是极其重要的。有希望自己说了算,由自己发号施令,人们应该兴高采烈。既然知

道脏腑可以被控制,我们自然会想到,而且想到,通过明智地运用人的智慧

我的麻烦,说句老实话,在于缺乏自信心。如果明天有人告诉我,而现在就可以指挥它,那会把我愁

死。因为,我大不如我的肝脏聪明,另外,永远不要。应当做什么,我一点谱儿也不会有。

关于我身上的其他部件,我有着同样的感觉。不管它们干什么,没有我的干预,接管脑子或许有些诱

惑力,但我不能想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做。我会失去联系,在错误的时候开启错误的细胞,丢三落四。我

怀疑到那时我究竟能不能产生我的思想。我的细胞生出来,就知道怎样一起干这样的事。如果我插进来组

织它们,它们会反感,也许会像群蜂一样涌出,涌到我的心室里来。

但我说过,这毕竟是一种诱惑。我从未真正满意过我的脑子的运行,而且,哪怕就管一次,或许这是

一种乐趣。如有机会;另外一些则足够多,宁愿抹掉它们;还有那一串串的想法,在里面转了一圈又一圈

而永远理不出什么头绪。我一向疑心那里面有些细胞一直在那里瞎混,而我愿意看到它们集中注意力和踏

踏实实地工作。同时,如果我来掌管

不过,权衡利弊,我想最好还是别卷入这种事务。一旦开了头,它们想要多少我就给多少,然后什么

都别管,你得操心怎样管理白细胞,跟踪它们,一有情况就赶它们到这儿到那儿,那怎么得了!开始你还

能为有了所有权而闪过一丝自豪,这种事就会让你疲惫和衰弱,那就没有一点工夫干别的了。

那怎么办?不能把这种技术放在一边就完事儿。如果这个世纪我们还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一切新技

术,迟早都要被应用。我们的本性就是要这样做。不能指望使条件反射这种技术例外。我们会被驱使着去

给它派上用场,去费力跟我们的内部环境交往,致使我们到头来会进一步跟外界事物切断联系,失去生活

乐趣的王要源泉。

(摘编自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自治》,李绍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作者举了“慢跑步法”旨在说明人集中注意力于每个细节,保持肌肉紧张,最终让人更加疲劳

B.通过刺激老鼠大脑的“快乐中枢”,它被教会看见信号则相应的内脏器官产生不同反应,这可能是

按照条件反射技术进行的实验。

C.“它们会反感,也许会吓坏了,也许会像群蜂一样涌出

D.“如果我来掌管,它们会稍微尊重地听我指挥”说明作者对记忆能力的看重,体现的是对通过细胞

来对记忆进行有效管理的肯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

A.文章将科学的理性逻辑与文学的感性语言巧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作者阐述的科学知识具有

了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B.文章用指尖操纵打字机等熟能生巧就能干好的例子,说明人不能干预或强制管理人类身体内部的自

治,一旦干预了就会出错。

C.“像玩玩具火车一样控制自己的细胞活动”既体现了能够管理自身内脏器官的愉悦感,也表现了作

者对使用这种技术的信心。

D.作者说所有新技术最终都会被应用,尽管有些技术用起来可能比较费力,是为了证明人类亲自管理

身体是可行的

(3)文中画横线句子“我是不信这个”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解答】(1)B.“可能是"分析错误,通过刺激老鼠大脑的“快乐中枢”,这是按照条件反射技术进行

的实验。

故选B。

(2)A.正确。

B.“不能干预”分析错误。依据原文“这并不意味着丢失了权力,而且你可以随时进行干预,不是不能

干预。

C.“也表现了作者对使用这种技术的信心”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我的麻烦,在于缺乏自信心”可知。

D.“利大于弊”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我们会被驱使着去给它派上用场,去胡乱干涉,致使我们到头来

会进一步跟外界事物切断联系,在作者看来。

故选Ao

(3)首先,依据原文“对于我们在身体内部进行的那些复杂、奇巧无比的操作”“既然知道脏腑可以被

控制,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忽视了它们,通过明智地运用人的智慧,说句老实话。如果明天有人告诉我,

而现在就可以指挥它。因为,我大不如我的肝脏聪明”等内容可知,它们有着比人更聪明的地方、协调。

其次。但愿我不会被迫这样做。应当做什么,没有我的干预,接管脑子或许有些诱惑力。我会失去联系,

在错误的时候开启错误的细胞,它们会反感,也许会像群蜂一样涌出,人的体质决定了人不能为器官做

决定,就会把事情弄乱,依据原文“你得操心怎样管理白细胞,竖起耳朵听着信号,那怎么得了,然后,

那就没有一点工夫干别的了”等内容可知,那么所负的责任就没完没了。

答案:

(1)B

(2)A

(3)示例:①人体器官能够自治,有着复杂、奇巧无比的操作,如果这样做。③人一旦开始管理身体

器官。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别一种叙述(节选)

宋雨薇

在这里,所有的叙述都不是来自故事,而是来自这个村庄自身。

这一年的夏天,我的心情一直在希望和失望中沉浮。自负责单位的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走过了太多

的村落,心情也随着脚步对村庄的深入探索而起起伏伏。

这些年自己拼命地背离泥土、背离村庄、背离记忆里无法遣散的那些生活的沉重。可无论生活发生怎

样的变化,我仍然无法与父辈的村庄彻底割裂、分离。尽管我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但是每到秋收季节,

忘我地与那片黑土地继续抗争。

把时间拨回到二。一六年秋天。十月三十日,呼啸的东北风刮了一夜。清晨醒来,推开房门,早已不

再年轻的父母已全副武装收拾妥当,套上了牛车,父亲看了我一眼,说饭菜热在锅里,你吃完早饭留在家

里看家。他们必须去田里,及时把脱了玉米衣的玉米抢收回来。

看着一前一后赶着牛车攀爬在山路上的父母,我没有去动热在锅里的早饭,而是回到屋内,又找出雨

靴穿上。我寻出一块不大不小的塑料布,将两端打了个活扣系在脖子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五里外的田野

走去。

远远地,我看见自家的牛车停在玉米地的坡顶,那头为我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耕牛正埋着头,仿佛在用

力咀嚼一段苦涩的旧时光。

这里的田地多以山坡地为主,这样的地理劣势,直接决定了我们家秋收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每一年的

秋收,一点一点地用麻袋将玉米背到坡顶,再用牛车运回。远远地,想站起身。他低着头看了麻袋一会儿,

似乎是在掂量自己的力气能否与它的重量对抗。

父亲向较低的地势走下一步,蹲下身,试图用全身的力气抡起那满满一麻袋玉米。可是,而是偏离了

他预期的方向,重重地倒向父亲右臂的一侧

我一路跌跌撞撞地朝父亲跌倒的方向跑去,很多原本被遮掩得严严实实的悲伤,在那一瞬间一股脑儿

地挤到了我的喉咙里,我难过于自己的无能和无用,难过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亲人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工作十余年,我在别人羡慕的光鲜里过着生活。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的一切努力似乎都

那么苍白无力。一个人在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会被冷漠地轻视。我暗暗地、发着疯地佛着一股

劲儿,或许能够通过文字改变命运。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这样暗暗地为此努力着。很多时候,向别人

做一个充分的自我介绍。尽管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会忘掉所有的世俗意识,并且欣赏我。可是在另一种声

音的笼罩下,我又能是谁?我经常会在一句“你爸爸是谁”的询问里困惑。工作之初,因为我的确是一个

没有故事和城府的人,又哪里会把这些联系到一起呢?我是如此微不足道,让他们不再饱受生活的困顿与

困扰?

当我跑到父亲身边的时候,他已慢慢坐起身,湿漉漉的棉衣上面沾满了泥。看见我,非常直接地将他

刚才经历的痛苦,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进行了转换,像是把借来的表情黏到了脸上,比哭泣还让人难受。

坡高路滑,我和父亲躬着腰,背着麻袋一次次向坡上攀爬的身影,父亲想坐下来抽支旱烟解解乏。他

摸出口袋里的旱烟和剪裁好的烟纸,打开烟袋,己没有一寸是干爽的。他叹口气,故作轻松地朝我笑笑,

干完了就可以回家了。”父亲这样说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了他铁青的脸色下

从我懂事起,父辈就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与贫穷抗争。在我的记忆里,村庄留给我最多的印象就是贫

穷与自卑,才有了我后来拼命般的苦读与逃离。多少次,我只身携带着文字,又被生活一次次无情地遣返。

这个村庄,竟让我无力爱恨相抵……

一周后,我家的秋收运动接近尾声,我的假期也结束了。在一个东方泛着鱼肚白的清晨,搭上了一天

只有一趟的回城客车。而我的父母,在剩下的时间里,继续他们的劳作。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文章开头部分,写了作者负责脱贫攻坚的感受,将所写内容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

B.文章将城市与乡村对比来写,在叙事过程中多次穿插作者的感受,有利于表达观点、抒发情感

C.父亲抽烟这一细节描写,既能表现辛苦劳动给父亲带来的疲惫,又能体现父亲在女儿面前掩饰尴尬

的心理状态。

D.文章末尾将离乡回城与父母继续辛苦劳作对举,既表现作者对父母的牵挂,又隐含着无力将亲人从

困苦中拯救出来的自责。

(2)“工作十余年”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人生体验。请加以梳理概括。

(3)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背离•回归•痛苦;乙组提出

一个关键词:真实。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

【解答】(1)B.“文章将城市与乡村对比来写……突显城乡的差异”错误,文中主要是通过我的所见所

闻所感写当时部分偏远农村依然贫穷的现状,所以“将城市与乡村对比来写”“突显城乡的差异”说法

错误。

故选Bo

(2)“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生定位的茫然,我的一切努力似乎都那么苍白无力,发出的

声音会被冷漠地轻视、发着疯地钟着一股劲儿,我又能是谁,这是努力改变被冷漠地轻视而不得的无奈,

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句询问背后的世故,又哪里会把这些联系到一起呢”;“我是如此微不足道,让他们

不再饱受生活的困顿与困扰”。

(3)甲组:依据“这些年自己拼命地背离泥土、背离村庄,“背离”在文中指“我”背离村庄,努力摆

脱乡村穷困的生活和记忆里生活的沉重,我走过了太多的村落,心情也随着脚步对村庄的深入探索而起

起伏伏"''尽管我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我仍会义无反顾地回乡,“回归”在文中指“我”一直没有忘记

乡村,并投入到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哪有什么力量拯救自己的亲人,在剩下的时间里,继续他们的

劳作”可知,但不能帮助亲人摆脱困境。

乙组:文章的真实性可从叙述人称、内容、细节的真实等角度加以分析,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

“在这里,而是来自这个村庄自身”“自负责单位的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看着村庄在长久的苍凉中被注

入新鲜的元素,文章所有的叙述来自村庄自身;止匕外;“可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分离,但是每到

秋收季节,忘我地与那片黑土地继续抗争”“在我的记忆里,因为这些。多少次,从现实中出逃。这个

村庄,作者对乡村既想逃离又有着深挚的爱;“我缩着肩膀走出来,说饭菜热在锅里,你吃完早饭留在

家里看家”“父亲向较低的地势走下一步,试图用全身的力气抡起那满满一麻袋玉米,那个麻袋并没有

妥帖地伏在父亲的背上,重重地倒向父亲右臂的一侧,他微微一愣,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进行了转换。

那个笑,比哭泣还让人难受”、细节描写让读者感觉真实可感。

答案:

(1)B

(2)示例:①对自己人生定位的茫然;②努力改变被冷漠地轻视现状的艰难;④对无力拯救亲人摆脱

生活困顿与困扰的自责与痛心。

(3)甲组示例:①“我”背离村庄,来到城市。②“我”一直没有忘记乡村,并投入到乡村的脱贫攻

坚工作中,但不能帮助亲人摆脱困境。

乙组示例:①文章所有的叙述来自村庄自身,用一种写实的笔法叙述。③作者对乡村既想逃离又有着深

挚的爱。④细节真实,却被麻袋带倒等细节。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

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

不相之?”于是文侯请学之,段干木不肯受。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于是国人皆喜,段干木之

敬;吾君好忠,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日:“段干木贤者也,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

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而攻己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

兵也,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扶伤舆死,履肠涉血,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

可知也,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禄之则不受。今汝

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即至。既受吾赏,又虞吾礼,无乃难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材料二段干木者,晋人也。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之。文侯以客

礼待之,出过其闾而轼。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不趋势利,隐

处穷巷,声驰千里。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不肯。夫文侯名

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注: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②地:指地位、权势。③量:满。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相,解释为“让……做相国”,和《鸿门宴》中“使子婴为相”中的“相”用法不同。

B.以为,解释为“认为”,和《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以为”词义不同。

C.责,解释为“要求”,和“求全责备”“责人从宽

D.布衣,指粗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常用来代指平民百姓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魏文侯听从车夫的建议,请段干木做国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送给段干木优厚的俸禄,

此举受到国人的称赞。

B.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无知之人用兵,在战场上和敌人奋勇拼杀、一争高下,即便如此,最后也

挽救不了国家之亡、国君之死。

C.魏文侯对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对翟璜却傲慢无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段干木是个看轻官位、俸禄

的贤者,要俸禄得俸禄。

D.魏文侯认为,段干木虽隐处穷巷,却声名远扬,是个贤者,而自己只是地位显赫,理应对他凭轼以

表敬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

②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之。

【解答】(1)句意: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者……也”表判断,应在“者”后D处断开;

“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都是动宾结构,应在“木”后F处和“夏”后H处断开。

故选DFH。

(2)A.正确。使动用法。/名词。句意: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

B.正确。认为。句意: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

C.错误。都是“要求”。/对人对事过分挑剔。/对别人要求要宽。

D.正确。

故选C。

(3)B.“最后也挽救不了国家之亡、国君之死”错误、主之死生,应该是“最后也未必能挽救国家之

亡。”

故选B。

(4)①“此非……欤”,这不是……吗,里巷,怎么?段干木是个贤者?

②“造”,拜访,翻越,躲避,登门拜访。

答案:

(1)DFH

(2)C

(3)B

(4)①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

②魏文侯相见他,登门拜访。

参考译文:

材料一,手扶车轼表示敬意?”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住的里巷吗,我怎么敢不扶轼致敬呢,

而寡人只是在地位上显耀,而寡人只是在财物上富有,那么您为什么不让他做国相呢,段干木不肯接受,

并且时常到他家里去探望他,共同吟咏道:“我们的国君喜欢正道;我们的国君喜欢忠诚。”过了没多久,

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是个贤者,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不再攻魏。曾

听说君子用兵,而大功却已告成。鄙陋无知的人用兵,喊声动地,飞箭如雨,抬运死尸,踏着血泊,而国

家的存亡,这种做法离仁义实在是太远了,站得很疲倦了也不敢休息,就蹲在朝堂和他交谈。魏文侯说:

“段干木,我给他俸禄他不接受,想要俸禄就给了你上卿的俸禄,又要求我礼遇你?”

材料二,是晋国人,坚守道义而不做官,登门拜访。魏文侯以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扶轼而立表

示敬意,您为什么对他扶轼致敬呢,是个贤者、利益而改变节操,虽隐居在偏僻的里巷。我怎么敢不扶轼

表示敬意呢,而寡人以权势为先,而寡人在财富上富有,财富不如道义贵重,段干木不肯,大概是他尊重

段干木、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瑶台聚八仙•梅影

张炎

余昔有梅影词,今重为模写。

近水横斜。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散迹苔烟,墨晕净洗铅华。误入罗浮身外梦,似花又却似非花。

探寒葩。倩人醉里,扶过溪沙。

竹篱几番倦倚,看乍无乍有,如寄生涯。更好一枝,且休把江头千树夸。东家女,试淡妆颠倒,难胜

西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近水横斜”句,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意趣,表现梅树的疏落之姿。

B.“先得月”句,寓“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以梅影烘托出月色的皎洁无瑕。

C.“探寒葩”句,“探”字有“探望”之意,生动写出词人赏梅之切、爱梅之深。

D.“竹篱”三句,“乍”字写出梅影时有时无之态,引发作者人生如寄的感慨。

(2)本词对梅影的描写蕴含着作者的审美追求。请对画横线的两句,从内容和手法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1)B.“以梅影烘托出月色的皎洁无瑕”错、玉树宛若笼纱”应当是用月色的皎洁无瑕烘托

出梅影的朦胧美好。

故选B。

(2)①“散迹苔烟,墨晕净洗铅华”,“烟”指月色下苔色朦胧,青苔满布;“散迹”是说梅花的影子落

在暗色的青苔上面,像墨色在纸上晕染一样。此句“净洗铅华”最能体现梅影的特点和词人的审美追求,

而是素雅淡洁。蕴含着作者以素雅为美的审美追求,试淡妆颠倒,“东家”“西家”。此句将梅花比作像

西施一样美丽的西家女,“淡妆颠倒”写东家女想尽办法装扮,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作者以自然素雅为美

的审美追求。

答案:

(1)B

(2)①“散迹苔烟,墨晕净洗铅华”句,青苔满布,梅影散落在上面。诗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写出梅影素雅淡洁,蕴含着作者以素雅为美的审美追求,试淡妆颠倒,诗人化用“东施效颦”

的典故,将江头千树比作东家女,表达无论东家女如何粉饰,表达作者以自然素雅为美的审美追求。

六、名篇名句默写(6分)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荀

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

②杜牧《阿房宫赋》中“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两句描写宫车远去的场景,从侧面反映

了宫殿规模之大。

③在古典诗词中“铁马”多指身披铁甲的战马,诗人常用此意象来表达保家卫国的理想抱负和征战沙场

的英雄气概,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工

【解答】故答案为:

(1)(故)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重点字:度)

(2)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重点字:杳)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

或: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重点字:阑)

楼船夜雪瓜洲渡

七、语言文字运用I(9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①。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

杏能长到“出墙”,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

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

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

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②。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

春风之力而向处荏泥史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

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条条、常常、时时”,说说它们和“每条、经常、不时”

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解答】(1)①处,结合前文”但其美与牡丹不同”,此处是将杨柳与别的花木进行对比,此处可填“与

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一类的句子。

②处,结合后文”条条不忘记根本,此处应是写杨柳向下的,此处可填“越垂得低”一类的句子。

(2)”条条、常常,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使语言更生动活泼。同时叠词具有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