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诗眼”题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诗眼”题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诗眼”题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诗眼”题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诗眼”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诗眼”题(打印

版)

01

古代诗歌“诗眼”题型

1、理解古典诗歌中“诗眼”的概念,并能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

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

无穷魅力。

2、掌握寻找辨析诗眼的几个方法。

关于“诗眼”的含义: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

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

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诗眼”的词性特点及其一般位置: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从炼字角度看,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

诗眼多在第五字。从一字(词)统领全诗有度看,诗眼多在

首联(第一、二句)或尾联(第七、八句)。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

隐藏在标题中。

02

关于“诗眼”的具体阐释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

感情色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出作

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

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

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

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一字(词)领

全诗型]。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

渡头,吴山点点愁。”

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

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

“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

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

的艺术魅力。

例1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

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属炼字题型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

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

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

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采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问题: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问题变式: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

一个字?为什么?)——属炼字题型

参考答案:“隐”“依”。“隐”“依”二字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

(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

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

03

提问方式和答题要点

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某字(词)是全诗的

关键,为什么?或请找出全诗的关键字(词),并说明理由。

【答题要点】

⑴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

(2)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例1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题:在全诗中起到“诗眼”作用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试

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全诗起到诗眼作用的词是首联中的“羁绪”两字。

诗的一、二两句作者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

纷乱愁思,写出了漂泊的旅思;接下来三、四两句用屈原和

白居易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谪官的愁思;五、六两句写自己

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最后七、八两句表

达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和宦海浮沉的厌倦。全诗就是这样层层

抒发了诗人在漂泊旅途的种种愁绪。

总之,“羁绪”两字是全诗的“诗眼”所在,起到了总领全诗的作

用。

例2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宋)潘阖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问题:全诗创作的意图表现在哪一个字上?诗中是怎样具体

表现这一意图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分析:全诗主旨表现在一个“归”字上。诗的第一、二句说长

久客居外地,华发早生,此刻乘舟自桐庐归来,可见思归之

情非常急切;中间四句写归途景物,在落日余辉的映衬下,

天空中浮起了一弯眉月,天色渐晚,晚风渐紧,暮潮兴起,

阻止归程,只好夜泊渔浦;七、八两句写此时又听得阵阵落

雁的声音,更加剧了作者的思归之情。总之,这首诗写岁暮

景物,紧紧围绕一个“归”字,抒发作者浓浓的思归之情。

例3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问题: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

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

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

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夜眠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问题:请写出本诗诗眼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作为诗眼的理

由。

参考答案:

诗眼是“安闲”或“安闲一老翁理由:全诗紧紧围绕“安闲''二

字展开,“卧迟”“睡美”至“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

此句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与心境。

例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第[qi6ng]行,冷磷依萤聚土滕。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篦:指代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

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

深仍在田睦、泥径中孤身前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