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材料强调A.人的全面发展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弘扬传统文化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2.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这种变化反映了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B.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C.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宗族认同D.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该材料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是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4.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后各国纷纷调效仿。这反映了西方国家A.一致行动共度经济难关 B.采取贸易保护转嫁危机C.整顿外贸秩序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5.李贽在《童心说》中说:“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为阳明心学奠基B.强调人性之本善C.强调个性之自由D.修身养性是根本6.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7.“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一观点突出了《人权宣言》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精神B.克服了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18世纪后期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D.对民主自由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8.德国在普法战争打败法国后,其内部在对待法国的政策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有人主张恢复法国的皇帝制,而俾斯麦则力主恢复法国的共和制。据此,俾斯麦认为A.共和制不利于法国的稳定发展 B.实行共和制度有利于欧洲和平C.皇帝制度阻碍了法国社会进步 D.法国革命成果有助于法德和解9.如表可以用来说明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农奴制存在阻碍俄国经济发展C.英国丧失了贸易上优势地位 D.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发展趋势10.下图是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户农民的农地中,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从其得名的原因看,该青铜器属于()A.礼器 B.兵器 C.酒器 D.炊器11.2018年,美国认为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平民死伤然而,化学武器事件并没有确凿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绕过联合国出兵叙利亚。这表明当今A.“一超多强”格局进一步强化 B.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D.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12.1860年,总理衙门大臣奕诉在奏折中将俄国列为中国第一大威胁。他认为俄国为“肘腋之患”,英法等国为"肢体之患"。这一认识A.反映出东北西北边疆严重危机 B.对中国周边形势作了错误判断C.表现出清政府的海防意识薄弱 D.企图联合英法遏制俄国的侵略13.1864年,在总理衙门的资助下国际法的译本《万国公法》得以发行,清政府试图用外国的法律来反击列强的观点,并在世界各国设立驻外使馆等。这反映了()A.清政府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清政府主动推动外交近代化C.列强对清政府采取和平外交政策 D.官僚集体改变排外观念14.1815—1860年英国手工织工人数变化表。这可以说明当时英国A.纺织行业渐趋衰落 B.阶级矛盾不断缓和C..机器生产日益增多 D.工人生活日趋困苦15.明太祖曾规定:皇室后妃“必须选择良家女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专制皇权 B.确立理学官方地位C.实行仁政怀柔天下 D.防止腐败滋生16.明弘治四年,邱浚入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前他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入阁时加太子太保,从一品。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入阁的先例。这说明A.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B.六部尚书的权力大为削弱C.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D.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17.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中某年的部分大事记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北非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这一年应是()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18.孙中山在《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一文中指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困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夹杂在内。材料表明,孙中山A.使三民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B.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C.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醒认识D.意欲放弃走英美式代议制的道路19.儒生最初只是传承礼乐诗书的民间学者,不少人入仕居官后,面对兵刑钱谷的日常政务,开始努力学习律令;同时,精通法律的文吏为求仕途发展而转习儒学的情况也与日俱增。一种以学者兼官僚为主体的“士大夫政治”由此奠基。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战国 B.汉代 C.隋唐 D.宋明20.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21.明代法律规定:监察官员索要收受他人财物,罪加二等;“于各衙门嘱托公事”,比常人罪加三等。这些规定A.降低了监察官员的政治地位 B.有效遏制了各级官员的腐败C.有利于监察体系的正常运转 D.标志着古代监察机制的成熟22.从每个时代的流行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比如15、16世纪流行词汇有“新航路”“新教”;17、18世纪的是“革命”“殖民扩张”。那么,19世纪中叶的流行词汇应该是A.垄断、罢工 B.进化论、大危机 C.理性、危机 D.工业家、社会主义23.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为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图所示斗争A.推动了问题的顺利解决B.与平定“三藩之乱”同时进行C.为打击噶尔丹分裂势力创造了条件D.为我国东北边防带来了200余年的安定24.自然法是制订法的对称,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A.保护奴隶主私有财产 B.移植了古代希腊法律体系C.与习惯法的特征相同 D.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平正义25.十三世纪前后,西欧活跃着一批异端教派,他们都在讨论人与上帝的关系。阿诺德教派猛烈攻击教会腐化和神父、修士的恶行,卡塔尔派提倡“保持基督纯洁”,韦尔多派则主张“回归贫穷教会”。这说明当时A.天主教会权力走向衰落 B.人们自我意识增强C.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26.下表是苏联与西欧部分国家相互贸易的统计数字表:(单位百万卢布)从图表可知当时A.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B.战后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C.苏联调整了与西欧国家关系 D.美苏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27.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33次。这反映了A.“三纲五常”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天人感应”学说28.1928年7月,苏联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提出“活跃租让政策”口号,给予优惠,并在报刊上登出在矿业、加工工业、农业和土壤改良、建筑和住宅架设方面的租让意向计划。此举意在A.深入推行新经济政策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冲击 D.激活社会经济发展资源29.《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30.1960年,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由于联盟的实力不及欧共体,英国和丹麦于1972年底退出联盟,后加入欧共体,其余成员国也纷纷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这体现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力日趋减弱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放缓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向明显D.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是其酝酿时期,中经隋代,至唐正式建立。唐初三省长官集体议政于政事堂,三省首长制成熟;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平衡地位,内轻外重各有优势,三省并重制成熟;三省分掌出令、封驳、执行之职,三省分权制成熟。但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落,表现为低级官员入相,难以驾驭朝政,三省长官不专机务,动摇了三省机构的互相制约关系;三省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干扰和削弱了尚书六部的行政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节度使出将入相打破了三省分权的政治平衡;专使的设置削弱了六部的行政职能;翰林学士草拟诏敕代行了中书省部分决策权;宦官专权瓦解了三省制的组织原则。——摘编白王素《三省制略论》材料二杰斐逊是美国民主政体的创立者,他认为,政府应该是民主的政府,政府应尽量减少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当一个市民社会刚出现的时候,它便形成了民主传统;当市民社会巩固时,民主传统也得到加强;市民社会占有支配地位,因此美国宪政避免了激进革命。从殖民地、邦联到联邦制,美国是先有社会后有政治国家,这不同于其他国家宪政之路,美国是从限制国家权力开始进行的。从邦联到联邦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利,这也是现实需要。因为松散的邦联体制和中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既保障安全又能保障对外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但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杰斐逊又提出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治性。——摘编自信力建《美国宪政精神的源头是什么》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制相较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民族主义思想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得到极大发展,也改写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在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对民族主义思想的成功宣传使得政治自由和民族统一的信念深入人心,“19世纪的整个意大利民族运动也以复兴命名”。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者将希望寄托于奥地利和普鲁士,最终普鲁士在俾斯麦的带领下战胜奥地利。匈牙利摆脱奥匈帝国赢得独立;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和罗马尼亚脱离土耳其取得完成独立。民族主义思潮也推动了国家和国家权力的发展。“民族主义者将国家视为自己的延伸,视为抵抗外来敌人的守护者和成就民族理想的工具”。英国、俄国、法国以及新独立的意大利、德意志纷纷进行殖民扩张,甚至巴尔干地区的新兴民族国家也加入抢夺帝国的行列,“新帝国主义成为了新民族主义的表现”。——赖海榕黄玉桃《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材料二早在孙中山青少年时期,他认为满洲人强加的留发辨是一种耻辱。从兴中会组建到同盟会创立,他一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进行革命宣传,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目标是要推翻满洲人掌权的政府,重建汉族人掌权的政府。随着孙中山对时局的认识,他提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更不是“要尽灭满洲民族”。“我们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同时明确表示,“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指出革命不专在排满,还要废除专制和创造共和。孙中山把少数掌握政权的满洲统治者与一般满洲人民加以区别,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是“他们不是把帝国主义看作是革命的最主要的敌人,却极力项外国侵略者表白:反满绝不是排外,力图避免刺激帝国主义强盗,幻想帝国主义会同情和支持。——丁爱玲《初探孙中山之民族主义》(1)结合材料一,归纳概括19世纪下半期的民族主义发展对欧洲发展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从革命目的角度指出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认识的变化过程及其缺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摘自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材料二——摘编自《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目录完成下列要求:(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概括1929—1932年间革命根据地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当代中国这两次思想解放及其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得出的感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从题目可知,蔡元培对新公民的要求是健全人格、政治觉悟、爱国意识、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故A项正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故B项错误。CD两项不是蔡元培所强调的内容,只是人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素质,故排除。所以选A。2、B【解析】
根据材料“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可知,唐初以前,族谱编修主要有政府专设相关机构组织,到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可知,北宋时期家谱的修撰走向成熟,私家修谱流行,这与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推动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了唐朝前主要由政府组织编修族谱到北宋时期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的变化,无法得出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且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A选项错误;宗族认同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材料体现的变化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编修族谱是与“追溯各家祖宗荣耀”“记录当世族人荣耀”有关,材料没有强调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故D选项错误。3、B【解析】材料认为学习西方军事是形,“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是本,故二者结合是最有效办法,故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政治体制特点,故A错误;妥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军事工业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故D错误。4、B【解析】
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转嫁危机,结果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故B正确,A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提高关税是为限制进口,排除D项。5、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文学方面,李贽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头可断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缩。李贽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他的这一倾向,具有提倡自然个性的特点,C选项符合题意。李贽异端思想与阳明心学的形成无关,A选项排除。人性之本善的说法与童心说无关,B选项排除。修身养性是根本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6、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中罗斯福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价值在于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D项正确;B项中的“长期推行”不符合史实,排除;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是1787年宪法,故A项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7、D【解析】
根据材料“《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推动了思想的解放,D选项符合题意;《权力法案》确立的是议会主权,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美国的《独立宣言》阐述的政治哲学主要是自由和民主内容,列举若干具体的不平等事例,以证明乔治三世破坏了美国的自由,最后宣布美国的独立,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C选项是《人权宣言》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排除。8、A【解析】
在普法战争中胜利的德国为限制法国,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主张恢复法国的共和制,可以推出在俾斯麦看来,共和制不利于法国的稳定发展,A项正确;俾斯麦主张在敌对国家法国实行共和制,目的不是为了促进欧洲和平,B项错误;实行君主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并不认为皇帝制度阻碍社会进步,C项错误;普法战争后法德矛盾是欧洲三大矛盾之一,俾斯麦并不主张法德和解,D项错误。9、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1870年英国世界贸易占比最高,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中心地位,而1912年反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比大体均衡,体现了多中心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俄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排除B项;1912年英国世界贸易占比均高于其他国家,说明其贸易优势尚存,排除C项。故选D。10、A【解析】
据所学可知“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由此可知,这是一件祭祀用品,属于礼器,A正确。B、C、D错误。11、D【解析】
美国绕过联合国出兵叙利亚,反映了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一超多强”的信息,排除A;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绕过联合国出兵叙利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2、A【解析】
两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大片领土,给中国东北西北边疆带来严重危机,所以奕䜣认为俄国是“肘腋之患”,英法为“肢体之患”,故选A;奕䜣的认识不是错误判断,排除B;材料内容与海防意识薄弱无关,主要是源于现实的边疆危机,排除C;清政府并没有联合英法遏制俄国,排除D。故选A。13、B【解析】
材料“译本《万国公法》得以发行”“用外国的法律来反击列强”以及“设立驻外使馆”体现出晚清时期不同形式与国际外交接轨,说明清政府主动融入国际体系的努力,故B正确;材料并不是主张学习外国的技术,排除A;材料也没有说明清政府采取和平的外交方针,排除C;材料说明清政府是主动融入国际体系,不是排外观念,排除D。故选B。14、C【解析】
材料显示,这一时期英国手工织工人数急剧减少,结合材料时间1815—1860年可知,这与机器生产日益增多密切相关,C项正确;手工织工人数减少不能作为纺织行业衰落的表征,前者不能证明后者,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阶级矛盾不断上升,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15、A【解析】
明代皇室选择后妃时要求不拘处所、须良家女子、不许大臣进送等做法,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A项正确;皇室选择后妃与确立理学官方地位、实行仁政无关,BC两项错误;明代皇室选择后妃的相关规定,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止腐败滋生,D项错误。16、C【解析】
根据材料“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入阁的先例”可知,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C选项符合题意。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A选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六部尚书的权力大为削弱,B选项排除。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说法错误,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不能统帅六部,无决策权,D选项排除。【点睛】明朝内阁是明朝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17、C【解析】“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北非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均是在1943年,所以这一年应是1943年而非其他的年代,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8、C【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孙中山主要表达的是英国财富的贫富分化以及美国官员的选拔存在很多流弊,据此孙中山是在强调在进行了民族和民主革命之后,需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弊端,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新认识,故选C项;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是在其晚年的时候实现转变的,故排除A项;同样孙中山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孙中山在晚年实现“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政策,故排除B项;从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来看,孙中山并没有放弃走英美式道路的念头,故排除D项。19、B【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儒生进入仕途,以学者兼官僚为主的“士大夫政治”开始奠基于西汉时期,B选项正确;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不是进入仕途的重要依据,A选项错误;隋唐和宋明时期,士大夫政治在科举制推动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始奠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D两项错误。20、B【解析】根据材料“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表明松江嘉定与境外贸易往来频繁,材料未涉及交通问题和长途贸易的问题,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可知,明清之际松江嘉定地区,由原来以农业为主,转为以棉纺织业为主,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与材料“明清之际”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点睛:对材料“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县不产米,仰食四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21、C【解析】
材料反映明代法律对监察官员的违法行为加重处罚,体现了监察体系内部的权力约束,目的是防止监察官员腐败,以有利于监察体系的正常运转。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监察官员的约束,降低了监察官员的政治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在实际效果上是否有效遏制腐败,且材料只提到监察官员,而非各级官员,B错误;材料中的个别规定无法证明古代监察体制成熟,D错误。故选C。2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家和社会主义等成为当时的流行词,D项正确;垄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关系调整的产物,A项错误;大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词,B项错误;理性与危机是冷战时期的流行词汇,C项错误。23、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图表型材料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康熙一生重大事件的记忆能力。图中的地理位置涉及到的是抗击沙俄的斗争,但没有带来200余年的长期安定;时间上在、三藩之后,故C项表述正确。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康熙帝·抗击沙俄24、D【解析】
罗马的法学家认为自然法合乎人性、合乎理性,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由此可见,自然法能够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平正义,故D正确;保护奴隶主私有财产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不是移植,故B说法错误;自然法与习惯法的特征大不相同,故C错误。25、B【解析】
依据材料“讨论人与上帝的关系”、“猛烈攻击教会腐化和神父、修士的恶行”、“提倡保持基督纯洁”、“主张回归贫穷教会”可以看出,强调的是人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反对教会势力,体现了当时人们自我意识的增强,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时间“十三世纪前后”可知,当时天主教会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排除A;依据题干时间“十三世纪前后”,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萌芽状态,排除C;新教理论初步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期,排除D。26、C【解析】
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当时苏联与西欧经济往来迅速扩大,由此可得出当时苏联调整了对外政策,缓和了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排除;B选项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被打破,D选项错误。故选C。27、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反映了“天人感应”学说,故D项正确;“三纲五常”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故A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指的是尊奉儒家为统治思想,故B项错误;“大一统”主张指的是国家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统一的,不容分割的的主张,故C项错误。28、D【解析】
在矿业、加工工业、农业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活跃租让”能够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激活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故D项符合题意;1928年苏联已经结束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当时苏联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也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排除BC。故选D。29、B【解析】材料体现出儒家把修身与治国联系起来,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所说的修身指的是道德修养,并非完全指的知识,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基础,D错误。【名师点睛】尊重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治国联系起来,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A、C、D即可。30、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英国和丹麦于1972年底退出联盟,后加入欧共体,其余成员国也纷纷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信息所处时代特征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向明显,故选C项。材料没有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力日趋减弱,故排除A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放缓与所学史实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判断不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故排除D项。点睛:材料“英国和丹麦于1972年底退出联盟,后加入欧共体,其余成员国也纷纷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反映出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经历了较长时间酝酿;内涵丰富;三省六部之间分上明确;三省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易受皇帝设置的其它部门制约。影响:分散了相权,突出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但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发挥分权的效能比较有限。(2)不同:美国三权分立制维护的是民主共和制;纵向分权与横向分权相结合,以防止独裁;建立在联邦制的基础之上。主要原因:美国深厚的民主政治传统;启蒙思想的践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87年宪法的保障。【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是其酝酿时期,中经隋代,至唐正式建立”可知,经历了较长时间酝酿;根据材料“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平衡地位,内轻外重各有优势,三省并重制成熟”可知,该制度内涵丰富;根据材料“三省分掌出令、封驳、执行之职,三省分权制成熟”可知,三省六部之间分权明确,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根据材料“三省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干扰和削弱了尚书六部的行政权”可知,三省六部制易受皇帝设置的其它部门制约。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突出了皇权;根据三省六部职能可知,该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根据三省六部制的效能来看,君主专制体制下,该制度发挥分权的效能比较有限。(2)不同:根据材料“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可知,美国三权分立制维护的是民主共和制;根据材料“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杰斐逊又提出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治性”可知,美国的分权是纵向分权与横向分权相结合,以防止独裁;根据材料“松散的邦联体制和中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既保障安全又能保障对外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可知,美国的分权建立在联邦制的基础之上。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当一个市民社会刚出现的时候,它便形成了民主传统;当市民社会巩固时,民主传统也得到加强”可知,美国深厚的民主政治传统;从思想角度看,美国的分权思想是对启蒙思想的践行;根据材料“又能保障对外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可知,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为三权分立提供了宪法保障。32、(1)影响:积极方面:推动欧洲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民主政治更为完善;推动了民族统一的潮流;加快部分国家民族独立的步伐。消极方面:推动了殖民扩张;引发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2)变化过程:由单纯的反满到不专在排满;由废除专制到创造共和;缺陷: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推动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救亡运动的高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引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实业救国等进步潮流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解析】
(1)“影响”,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一信息“民族主义思想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得到极大发展,也改写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在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对民族主义思想的成功宣传使得政治自由和民族统一的信念深入人心……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者将希望寄托于奥地利和普鲁士,最终普鲁士在俾斯麦的带领下战胜奥地利”得出:推动了民族统一的潮流;由材料信息“匈牙利摆脱奥匈帝国赢得独立;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和罗马尼亚脱离土耳其取得完成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市购物系统课程设计
- 二零二四年度园林景观工程草皮采购合同
- 2024年度苯板生产设备购销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农田水利建设装载机租赁合同
- 二零二四年互联网金融平台技术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影视作品推广与模特合同
- 超市商场复工方案
- 2024年度出租车行业车辆保险合同
- 超市双层货架改造方案
- 超市凭证设计方案
- 美术四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4课 漂亮的房间2-苏少版
- 英语作业纸打印版
-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课件
- 护士执业变更申请表
- 高中文言文整理使动和意动用法-课件
- 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MBSRQ)中文修订版及评分方法
- 思明区公开招聘非在编聘用人员报名表
-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033-2023年)
- Unit 4 Then and Now(Grammar time and Fun time)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英语六年级上册
- 运用品管圈QCC管理工具消化内科-运用“日间病房”优化科室管理指标PDCA
- 行政诉讼法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